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4 题号:20096224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材料二

①南通博物苑镇馆之宝——越窑青瓷皮囊式壶,属于国家一级文物,1973年出土于南通市区人防工地,为我国晚唐到五代时期越窑青瓷产品,被列为江苏省24件国宝之一。作为目前越窑青瓷中皮囊式壶孤品,这件文物从出土之时就受到人们的珍视。

②此壶造型规整,浑圆饱满。通高约20厘米,最大腹围50厘米,腹侧宽约15厘米,底径9厘米。器物工艺精致,线条流畅。壶身左右两侧和腹部各有一条凸起线;流呈直管状,棱角分明,在相对于管状流的另一侧翘起一羽状尾,尾下有一小孔;提梁下端与壶体的连接处,呈相对的龙首状,提梁与壶身多处有压印的连珠纹;壶底为圈足,足墙较高,内侧微微外撇,底面施满釉,足端露胎线处隐约可见支烧痕。器身通体施匀净滋润的淡青绿色釉,青翠的釉色光洁柔和。整个器具洋溢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雍容的唐代器物特征。

③越窑青瓷皮囊式壶拥有北方游牧民族所用的皮囊的形状,却在南方窑口烧造,体现了古代南北方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而论其艺术价值,越窑青瓷皮囊式壶是罕见的秘色瓷,代表了当时中国制瓷的最高水准。正如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所赞誉的: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选自2022年8月31日《扬子晚报》,有删改)


材料三

在博物馆邂逅优质文化资源

①国际博物馆日之际,上海博物馆举办的艺术嘉年华活动,吸引了许多观众前往看展。这是博物馆热的一个生动缩影,也是博物馆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具体案例。

②一器一物浓缩文化,方寸之间解码文明。作为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博物馆不仅是历史文化记忆的宝库,也是人们借以认识过去、把握今天、探索未来的场所。展现灿烂文明的历史博物馆、讲述红色故事的革命纪念馆、展示特色文化的民俗博物馆……近年来,我国类型丰富、主体多元、普惠均等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满足了人们更为多样的文化选择。

③从线下展览到网上展厅,从文物微课堂到文创产品,如今,博物馆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近,逛博物馆越来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或是在馆中游览,或是在云端博物馆漫游,或是参与研学活动、学习相关知识。文博事业的创新与发展,吸引更多人走进博物馆。

④激发博物馆的活力,需要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空间。浙江杭州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在遗址上打造沉浸式体验,以原貌、原尺度立体标识展示,让宋韵走进寻常百姓家;山东青州博物馆根据馆藏文物和青州文化中的典型元素进行创作,并邀请观众参与互动……各地博物馆聚焦特点,做强特色,使博物馆成为不同年龄观众的打卡地。这启示我们,依托独特资源形成新优势、开辟新路径,就能靠别具一格汇聚起更多人气。

⑤文物活起来,博物馆才能火起来。文物活化利用,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比如,广东省流动博物馆探索无围墙博物馆,将展览延伸到大街小巷、学校课堂、大山深处,让更多人近距离感受文物的魅力。又如,陕西历史博物馆以大量高精度数据为基础,依托虚拟现实技术、视频切片技术,H5技术打造虚拟展览,将韩休墓考古现场完整呈现。从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到开发文创产品,再到运用全息投影、虚拟现实等技术提升展览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坚持守正创新,拉近观众与博物馆的距离,才能让博物馆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期待各地博物馆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人与优质文化资源相遇。

(选自2023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同学们参加“博物馆里好通游”社会实践活动。
1.小南同学想提前了解南通博物苑镇馆之宝“越窑青瓷皮囊式壶”,请你结合材料一,向他介绍通过互联网查找这一资料的步骤。
2.你在南通博物苑看到越窑青瓷皮囊式壶,并阅读了详细资料(见材料二)。请根据资料制作文物卡片。
名称越窑青瓷皮囊式壶文物等级国家一级文物
制作年代晚唐到五代时期出土时间1973年
特征(1)__________;工艺精致,线条流畅;
(2)__________
3.作为南通博物苑的一名小小解说员,你来到“南通文旅直播间”,与听众互动答疑。请结合三则材料,完成对话。
听众1:您好,我是一名文物爱好者。越窑青瓷皮囊式壶是南通博物苑的镇馆之宝,你们有哪些好的做法能让更多老百姓去了解它,使文物“活起来”?
你:(1)________________
听众2:您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我从报纸上看到,近几年来,南通博物馆群接待的参观人数一年比一年多。我想了解一下,产生“博物馆热”的原因有哪些?
你:(2)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3年暑期是恢复旅游后的第一个暑假。延续上半年旅游接待量和收入“双增长”的趋势,暑期旅游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暑期旅游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今年暑期(6月至8月),旅游市场复苏继续提速,多数景点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国内旅游人数达18.39亿人次,旅游收入达1.21万亿元。由此可见,2023年___________。

今年,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政策协同和工作联动,7月启动了全国暑期消费季,将其作为“2023消费提振年”六大主题活动之一。商务部组织各地举办了多种消费促进活动,包括北京“夜京城”、江苏“苏新消费·夏夜生活”、青岛国际啤酒节等重点活动,持续至8月底暑期结束。

同时,北京、重庆、浙江、广西、湖北等多地均在暑期到来之际推出了暑期消费券。例如,武汉在8月11日发放了第一批2023年文旅消费券,可用于夜上黄鹤楼、武汉极地海洋公园、琴台大剧院等500余项文旅消费。

表1       2023年暑期旅游相关数据与2019年同期比较结果

项目各地酒店
预定量
景区门票
预定量
热门城市
机票预定量
全国铁路累计
发送旅客人次
民航境内客运
航班班次
增长率140%35%40%4.76%6.31%
材料二

这个夏天,一种名为“城市漫步”的旅行方式悄然流行,成为年轻人的“新宠”。“荔湾区散步”“小众胡同骑行路线”“特色小博物馆打卡”“寻觅有格调的咖啡厅”……社交平台上晒出的城市漫步路线和方式五花八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或设计好漫步主题和路线出行,或随遇而行、随心而行地“瞎溜达”。他们用双脚丈量一座城市,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从不同方面去解锁这座城市。

这种新的旅游方式为什么会悄然走红呢?

新生代旅游消费群体对体验感和参与感产生了更高需求,传统的旅游路线、固定安排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进而催生出新的消费模式。深度游、舒适游、文化游成了当代年轻人的游玩新方向。而城市漫步,追求的是一种随心所欲的松弛感,以及慢节奏的沉浸式体验。游客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城市“深度对话”,沉浸式地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

除了城市漫步,郊野露营、非遗体验、文旅夜经济等一大批新业态蓬勃兴起,满足了人们对旅游业多样态、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可以说,游客需求的变化催生了消费理念的更新,助推了产业发展,为今夏旅游业带来了新气象。


材料三

暑期到来,很多学生选择了“课本游”,跟着课本去打卡,实地了解课本中涉及的文化名胜和历史典故。从兵马俑到莫高窟,从长江源头到黄河沿途景区,这些课本上出现过的景点,都成为了暑期旅游线路上的热点。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南昌滕王阁景区东门服务中心内,背诵《滕王阁序》的声音此起彼伏。滕王阁景区接待人员告诉记者,景区从2021年就开展了“背经典免门票”活动,今年又推出了VR(虚拟现实技术)自助背诵平台,由数字虚拟人化身唐代诗人王勃,担任“考官”,为游客评分,达标的游客可以免费游览滕王阁景区。事实上,我国已有多地景区在推出“背经典免门票”活动的基础上,创新游览方式,注重游客的沉浸式体验。例如,四川剑门关景区除延续背诵《蜀道难》可免门票的做法外,还创设了沉浸式场景,打造了崖壁灯光秀《剑门长歌》,开启川北首例夜游经济项目,用新时代的语言向游客讲述千年雄关的精彩故事。这些景区努力挖掘自身的文化资源,从传播自身文化品牌出发,积极探索新形式实现了推广景点和增加客流量的良好愿景。

1.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商务部组织的暑期消费促进活动是在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B.深度游、舒适游、文化游现今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喜爱的游玩方向。
C.“课本游”因其具有文化和历史属性,成为很多学生暑期旅游的选择。
D.景区推广的“背经典免门票”活动,是提升游客沉浸式体验的最佳方式。
2.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和表1信息,在文段横线处补写一句话。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分条概括今年暑期旅游市场“供需两旺”的原因。
2023-11-02更新 | 19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与《经典常谈》有关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白,蜀人,明皇时做供奉翰林:触犯了杨贵妃,不能得志,便辞了职,游山水,喝酒,作诗。他的乐府很多,取材很广;他是借着乐府旧题来抒写自己生活的。他作诗也全任自然。人家称他为“天上谪仙人”:这说明了他的人和他的诗。……真正继往开来的诗人是杜甫,他是河南巩县人。安禄山陷长安,他辗转流落到成都,身经乱离,亲见了民间疾苦。他的诗努力描写当时的情形,发抒自己的感想。杜甫写“民间的实在痛苦,社会的实在问题,国家的实在状况,人生的实在希望与恐惧”,更给诗开辟了新世界。

(节选自《经典常谈·诗第十二》)

材料二:杜甫不大仿作乐府,可是他描写社会生活正是乐府的精神;他的写实的态度也是从乐府来的。他常在诗里发议论,并且引证经史百家;但这些议论和典故都是通过了他的满腔热情奔迸出来的,所以还是诗。他这样将诗历史化和散文化;他这样给诗创造了新语言。古体的七言诗到他手里正式成立;古体的五言诗到他手里变了格调。从此“温柔敦厚”之外,又开了“沉着痛快”一派。五言律诗,王维、孟浩然已经不用来写艳情而用来写山水;杜甫却更用来表现广大的实在的人生。他的七言律诗、也是如此。他作律诗很用心在组织上。他的五言律诗最多,差不多穷尽了这体制的变化。

(节选自《经典常谈·诗第十二》)

材料三: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选自杜甫《石壕吏》)

1.请用材料三中的内容,证明材料一中画线句子的观点。
2.阅读材料一二,简要概括李白和杜甫诗歌的不同。
3.结合材料二,分析杜甫对诗歌所作的贡献。
2023-09-11更新 | 19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
新闻阅读锦囊: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我们可以从标题结构语言等方面进行新闻阅读;还可以确定主题选择对象拟制提纲,进行新闻采访。
(一)

大学生兴起特种兵式旅游:一天8个景点、晚上只睡3小时

近日,红星新闻记者发现,特种兵式旅游”“军训式旅游等词条成为热门话题。大学生朱玳莹分享了自己已规划好的五一长沙之行。她告诉记者,目前已经独自前往9个城市,累计打卡景点破目,最强的一次,应该是寒假八天跨越浙赣皖三个省份,打卡了几十个景点。她还分享了去四川广元的一日军训式旅游体验,上午九点多到达广元,当天打卡了8个地点,包括皇泽寺、明月峡、千佛崖、凤凰山公园等,晚上23点左右才回到学校。

(根据“成都商报红星新闻官方账号”2023.4.5整理)


(二)

特种兵式旅游火了!专家解析火爆背后原因

记者:特种兵式旅游为何爆火?

马世罕(浙江大学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经历了疫情三年的相对封闭,不少大学生的出行计划都被搁置了。如今,终于放开了,赶紧出去玩的心理被放大,很多人对于旅游都抱有一种补偿心理,对于旅游的渴望和急迫感成为了特种兵式旅游迅速发酵的推手。

其次,特种兵式旅游爆火的一大原因是依托于社交媒体平台的宣传和放大效益。挑战24小时狂吃”“主打的就是一个极限各类极具吸引力的标题,为这类短视频和帖子带来上亿的播放量,也引发了中国各地大学生的效仿。

最后,特种兵式旅游反映出当代年轻人对于旅游消费性价比的渴望与追求。很多大学生可能会选择通宵火车或者红眼航班,以降低旅游成本。

(根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官方账号”2023.5.6整理)


(三)

特种兵式旅游致受伤,旅游应遵循自己的节奏

55日,一则新闻迅速冲上了热榜,引发关注。青年小胡在一天时间内打卡杭州7个热门景点,总共行进三万多步,最终导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无法走路。有网友留言:再也不敢特种兵式旅游了。

特种兵式旅游指的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游览数量尽可能多的景点,具有时间紧,花费少,游览景点多的特点。笔者认为,它并非适合所有人,旅游出行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和旅游的目的选择适合个人节奏的旅游方式。

(根据“腾讯网”2023.5.5整理)


【关注标题】
1.从以上三个新闻标题中任选其一,分析这个标题的特点。
【设计提纲】
2.根据新闻(一)的内容,推测采访提纲。
采访对象:
采访目的:
采访问题:
【关注立场】
3.请结合以上新闻内容探究不同作者对于“特种兵式旅游”这一现象的立场。
2024-03-03更新 | 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