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2030148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夜宿古北水镇

①到达长城脚下的古北水镇时,已经是薄暮了,夕阳的余晖在山巔渐渐萎下去,镇子上,掌灯了,我们选择了一家临水的客栈住下来,天已黑透,如墨,晕染在这座古北口身旁的小镇。

②古北水镇,因古北口而得名,古北口长城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共同组成,龙、虎、金山、古北口,这一个个让人一眼望去就顿感风起云涌的名字,颇具年代感和戏剧感。让人想起张艺谋的电影《长城》,抑或是具有悲壮色彩的美术作品。

③旧时,古北口一直是军事要塞,这里一头连着辽东平原,一头又牵着内蒙古,成犄角之势,辽金元明清时期,这里一直战火不断,历史的金戈铁马已经止息。如今,在司马台长城的拥抱下,古北水镇已如在母亲怀抱中酣睡的婴孩,安宁而和美。

古北水镇的存在,可以称之为地域的乾坤大挪移按理说,北方的建筑应该是以粗犷阔大见长,而古北水镇,偏偏是小桥流水人家,你乍一看,以为误入江南。春三月,紫薇和早樱都开了,还有水边一些不知名的红色小花,在灯光的照射下,如夜空中落在地上的星星。

⑤一到古镇,就听人说,如果你是夜间抵达这里,先别忙着看古镇,定要先到长城上去看看。夜游长城,伴着历史的狼烟,踩着脚下斑驳的石阶,望着长城下的万家灯火,这倒是很新颖。

⑥所以,入夜时分,我和朋友一起提灯游了一次司马台长城。夜风清朗,司马台长城的边缘已被线条灯勾勒完毕,这是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人提灯登阶,颇有古人提灯赴约的诗意在。登上长城再次打量整座古镇,灯火点点,街道如血管,发着光;河流上,小舟飘荡,似有人在船上唱着曲;水镇的河面上,灯笼被山下的雾气隔断得明明灭灭;人流车辆,亦如浪花淙淙。此刻俯瞰,颇有一些坐拥山河的意趣。

⑦我们下了长城,再到古镇上仔细打量这座古城。河流缠绕下的清灰色建筑,两岸柳色新,人头攒动,有些不夜城的意思。那些卖拨浪鼓的艺人,放河灯的孩童,京腔的叫卖声,情侣们比肩咬一只冰糖葫芦的酥脆响声……汹涌的闹市声,夹杂在一起,热闹非凡。若是换了装,你还以为穿越到旧时的某个朝代呢。

⑧建筑是组成古镇的立体的诗。古北水镇的建筑基本保留了古建筑的木结构,这些用百年巨木支撑起来的砖瓦,是建筑的诗,木材就是建筑的诗眼。人夜间行走在这样的建筑旁,有阵阵的木香,桦木、楠木、柏木、紫檀……人亲近木材,原本要比亲近钢筋混凝土舒适得多。也只有这样的木结构,才配得上油纸伞,配得上大红的灯笼,配得上穿着汉服霓裳夜行的人。

⑨和一般的古镇不同的是,古北水镇并不老气,而且很时髦。街面上,有各色的文创手作店铺,用一块银为您敲敲打打做一件首饰,用一块竹根为您刻画一幅肖像,用一块泥为您烧制一款陶器,或者您干脆把想法告诉店家,择日来取,或直接快递到您家,您的私人订制总能得到恰如其分的兑现。

⑩夜如墨,人是游弋的狼毫,走累了,回到他们的笔架山。回到客栈,已经夜深。酒馆里的歌手依然唱着从前的故事,似乎是摇滚,歌词中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句子,暂时睡不着的我,索性泡了一枚春茗,拉开窗帘,枕水客栈的水在漾动水花,冲刷着岸边的石条,这似乎是古镇的梦呓。

1.古北水镇有什么特点?请从“我”的视角进行概括。
2.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如今,在司马台长城的拥抱下,古北水镇已如在母亲怀抱中酣睡的婴孩,安宁而和美。
3.文章第②③段并没有写“夜游”所见的内容,是否可以删去?为什么?
4.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为什么说“古北水镇的存在,可以称之为‘地域的乾坤大挪移’”。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课外阅读

手间有温暖

张小平

那年,他新到一家高级点心专卖店打零工。

这天,进来一位落魄的男子,哆嗦着摸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说要买一个豆沙包。他摇了摇头正声说道:“本店只卖高级点心,你还是到其他店去看看吧!”

一旁的店主赶忙插话,对那位男子客气地说:“能麻烦你稍等等吗?我亲自给你做!”说完,店主引带男子坐下,待到做好包子再恭敬地勾着手将它递过去,深深鞠了一躬:“十分感谢您的光临。”

他愣愣地看着男子离开,不解地问:“他不过是来买包子,您为何还要亲自接待?”

“我不想失去任何顾客。”店主友善地笑,“平常来咱店的大多是有钱人,可他显然没多少钱,进到店里该要下多大的决心呀?我接待好他,不就还顺便成全了那颗渴望被鼓励的心吗?”

一席话,令他惊诧不已,这才知道,原来善待穷顾客,伸出手为他们窘迫的需要服务,不仅是做成了生意,还能送出一份特殊的温暖。

后来,他进了大公司上班。那次生意谈得很顺利,主管让他去买一批格子衬衣送给一群客户,他疑惑地问:“为什么不买素面衬衣?我注意那个客户经理好几天了,他可一直都穿素面的呀!”

主管呵呵地笑:“我倒是留意了其他客户多日,他们都偏好穿格子衬衣呢。”

格子衬衣买回来,主管领着他一件件地摊开,毕恭毕敬地送到客户的手中。

第二天,他发现,除了经理依旧穿着素面衬衣外,其他客户都已换上了新送的格子衬衣。“经理通常把生意看得很重,所以不会把我们送的礼物太当回事,而下属则不同。我们按他们的喜好送礼就能打动人心呀!”主管一本正经地说。

他愕然。原来以礼相待职位低的客户,用心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就能制造出更深意义的感动。

如今,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在办公室,他递交文件给员工时,总要不自觉地先转动双手,将文件倒过来,然后再递给对方。有位女职员注意到这个细节,忍不住问,您为何要这样送文件呢?他憨憨地笑,说:“这样文件传到你们手中时,就是正的呀。”

从不曾想过,日常中伸手去传递物品,这个平常而细小的动作,在赋予了善意和体贴后,竟然可以演绎出这么多的感动!

一念之间百花开。或许,只要我们意识到关爱弱者、体恤贫困者是一种责任,一种美丽,哪怕在一只手到另一只手之间,也能传出融融的情意,汇成别样的温暖,直通心灵深处。                            

选自《青年文摘》2011年10期,有改动。

1.文中记叙了“他”经历的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2.本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从哪里看出来?
3.划线句是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内容?
4.文章的结尾含义深刻,你知道为什么吗?
2017-07-14更新 | 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父亲的佛珠

孔淑茵

①父亲正在和一截木头倔犟对视,彼此互不相让。

②这是一截降龙木,来自太行山深处。父亲无法破译降龙木的基因里那层隐秘的佛性,但这丝毫不影响他想做几串佛珠的打算。

③现在,父亲开始用他那苍白的、青筋暴露的双手做起那精细活儿。他左手捏紧一粒初具雏形的珠子,右手拿着木锉,他必须小心翼翼,因为稍一用力就会凹进去一块。更何况,他的手实在颠抖得厉害。他尽量屏气凝神也无济于事,不可救药的老年性震颤依旧耀武扬威地不听使唤。一抖起来,他手背上、手臂上的阳光便一朵一朵跟着晃,而手中的珠子便趁机拼命挣扎,又是一番激烈较量。他的胳膊开始发麻,气息有点儿短促,他终究还是败下阵来。珠子躺在茶几上,气定神闲地对老头儿喊话:“看吧,你老了!”老头儿气哼哼地不搭理它,汗珠子啪嗒一声砸进碎木屑里。

④父亲做第五粒珠子的那天,老三两口子又闹别扭了。每次吵架都弄得一大家子不得安生。每当这种时候,父亲便喘着粗气,对自己发誓说以后再也不管他们的事了。

⑤我说:“好,那就不管。”我选择忽略他的口不对心。

⑥可是到傍晚的时候,父亲有些沉不住气了。他催促我给老三打电话。老三肯定又拒接他的电话了——每次惹了事,老三都不接他的电话。父亲也许被这个事实打击到了,有些悻悻的。但马上,他便又遭受了来自我的打击:我不肯打这个电话。父亲有一刹那的错愕,他以为,为了这个家,我们会努力去帮助他们和解。可是我选择了旁观。我想,他对我很失望。

⑦我再次回家的时候,父亲正戴着老花镜打磨木珠子,苍凉从他的眉目间、骨头缝里漫无边际地溢出来。我想他真的老了,老到即便在自家的地盘上,也无法再像过去那般生气地拍桌子、声若洪钟地吼我们几个不听话的小崽子了。我突然有了流泪的冲动。

⑧父亲每天与木头较劲,与不服管教的老三较劲。他每天都给老三打一个电话,然后坐下来锯木头,锉木头。终于,父亲做完了17粒珠子,将它们串成了第一串佛珠。

⑨那天父亲心情相当不错。——老三他们两口子有说有笑的,回来吃饭了。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就爱和老三下棋。“下棋,你不行。”老三用嘴角的微笑挑衅他。“别得意,鹿死谁手还不知道呢。”父亲立刻瞪着眼珠子反击。父亲果然不是对手,他的脑子慢慢就跟不上节奏了。他佝偻着身子,颤抖的手捏着一枚棋子,久久不能落下。他有些茫然无措,却依旧固执地坚守着每一寸阵地,他以昂扬的姿态节节败退。

⑩但父亲败北的场面不荒凉,一切似乎都在相爱相杀中得到体谅与和解。那一刻,我忽然觉得,我们其实都是父亲手里的木头珠子,被他打磨,想从他手里逃脱,却最终被他紧紧地串在一起。

我很难想象这个家没有父亲的样子。

1.阅读文章第③、⑨段,概括出父亲的两次“败北”事件。
2.阅读文章第⑦段,说说“我突然有了流泪的冲动”的原因是什么。
3.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
(1)一抖起来,他手背上、手臂上的阳光便一朵一朵跟着晃,而手中的珠子便趁机拼命挣扎,又是一番激烈较量。 (从修辞角度)
(2)他佝偻着身子,颤抖的手捏着一枚棋子,久久不能落下。(从描写角度)
4.联系文章有关内容,说说你对第⑩段画横线句子含义的理解。
2020-02-26更新 | 8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春走老山界

谭谈

①其实,只有到了四月,山野里的春色才最浓烈,最灿烂,春的表演才最癫狂!嫩绿的新叶,压在深绿的老叶上,此时全部张开了身姿,展示看它的魅力,使山色具有了鲜明的层次感。各种各样的野花,张狂地绽放,把或浓或淡的芳香,洒满坡坡岭岭。整个山野都沐浴在芳香里。

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

③汽车,在一个“之”字接一个“之”字的山间公路上奔驰。我的双眼,贪婪地向前张望。只见前面山头上的一棵棵大树,仿佛一个个绿色的云团,浮动在天际。刚刚下过一场雨,山腰里升腾起一缕缕轻纱似的云雾。山头在这一缕缕云雾里时隐时现,像一个披着婚纱的新娘,姿态娇美。

④老山界,深藏在舜皇山里。

⑤我们一路奔山而上,去追寻老山界。汽车在一块平地上停下了。这里是紫花坪,一丛丛、一树树紫色的杜鹃花,正热烈地绽放着,璀璨一片。紫花坪,真是名副其实!沿着山谷,一条小溪一路叮咚而下。几场春雨过后,窜动在小溪里的溪水更充沛了,溪水蹦跳着勇猛向前。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它总是千方百计向前奔去,去探寻更广阔的世界……山东的溪,出山后注入湘江,而山西的溪,下山后就汇入资江。最后,都走进洞庭、长江、大海,到达它们终极的目标。

⑥终于,一块巨石立在我们面前。几个威严的大字,赫然入目:老山界。这里是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惨烈的湘江之战后,翻越的第一座大山。当年翻越这座山的陆定一,记下了这段难忘的经历。于是,一篇美文《老山界》进入了共和国的中小学课本,激励着一代代国人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勇前行。为纪念革命先辈,为宣传红军精神,傍着这座山的东安、新宁、城步三地,都立有老山界的碑石。那么,哪里,才是真正的老山界?这座山很大,老山界也很大。红军穿山而过,陆老到底描绘的是哪一段?这并不重要了。或者应该说,三块碑石标示的,都是真的。

⑦在这里,不时看到一队队游人,艰难地走在这条山道上,追寻当年红军的足迹。我站在碑前,望着山间荆棘丛生的小道,陷入了沉思。当年,红军战士,一路走去,走过二万五千里,经历了多少如湘江战役般惨烈的战斗、多少鲜活的生命,倒在这条路上啊!

⑧这时,又一队着蓝色红军服的人,站在这块刻有老山界的巨石碑前宣誓,一个个神情庄重。每天,这块碑前,这条路上,总有人在追寻红军的足迹。他们中,有工人,有农民,有学生,有老者,更有青年……红军自有后来人啊!

⑨如今,有一个汉子,又走进了这座山,他沿着当年红军的足迹,要与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山民手拉手,领着他们走一条新时代全民奔小康的长征之路。他要把散落在山谷深处的山货——野茶,带出山去,送进都市里家家户户的厅堂。从这座大山脚下走出去的山民之子老唐,放弃他在美国已有相当规模的事业,毅然回到家乡,寻找帮助乡亲走出贫困的道路。山民们在山中采到野茶叶,一担一担地送往茶业加工厂。沉睡在大山里的野茶林,如今成了山民的取款机。

⑩踏春舜皇山,追寻老山界,探访采茶人,让人发出由衷的感叹: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走访老山界的游踪为行文线索,串联起作者的见闻与感受、脉络清晰。
B.文章写老山界时,还提及陆定一的《老山界》,这样写点明老山界是红军长征的途经地,为下文写老山界人的新长征之路做铺垫;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章的历史感;有助于读者联系《老山界》理解本文的深层意蕴。
C.第⑥段作者写自己未能确定陆老笔下老山界的位置而遗憾,体现其求真精神。
D.文末“取款机”喻指野茶林给山民带来持续经济收益,写出了山民的获得感。
2.首段中作者笔下“山野里的春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什么情感?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联系上下文,按照要求赏析。
(1)我们此行、是去拜会红军长征途中著名的老山界。(赏析加点词语)
(2)遇到高崖,一蹦而下,化身壮丽的瀑布;遇到巨石。委曲求全,绕道而行。(赏析句子)
4.结尾处为什么说“老山界人正奔走在乡村振兴的新长征路上”﹖这与标题有什么内在联系?
2022-04-12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