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79 题号:20559647
阅读下面苏轼的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与子由弟书

宋·苏轼

惠州市井寥落,然犹杀一羊,不敢与仕者争。买时,嘱屠者买其脊骨耳。骨间亦有微肉,熟煮热漉出。不乘热出,则抱水不干。渍酒中,点薄盐炙微燋食之。终日抉剔,得铢两于肯綮之间意甚喜之如食蟹螯。率数日一食,甚觉有补。子由三年食堂庖,所食刍豢,没齿而不得骨,岂复知此味乎?戏书此纸遗之,虽戏语,实可施用也。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选自《苏轼小品》中州古籍出版社2020年12月版)


(二)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苏东坡全集》中华书局2021年4月版)
注释:①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苏轼再次被贬至惠州(今属广东省)。②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③堂庖:指富贵大户的厨房。④刍豢:泛指家畜。⑤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苏轼遇赦北还,作于自海南岛返回时。⑥鲁叟:指孔子。孔子曾说,王道不实行,要乘小筏到海外。⑦奏乐声:这里形容涛声,也隐指老庄玄理。黄帝在洞庭湖边演奏《咸池》乐曲,并借此说玄理。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得 铢 两 于 肯 綮 之 间 意 甚 喜 之 如 食 蟹 螯
2.解释下列词语。
(1)率数日一食                           辄:___________________
(2)然犹杀一羊                           日:__________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语句的意思。
折然此说行,则众狗不悦矣。
4.苏辙称赞苏轼晚年的诗“精深华妙”,请结合颈联赏析。
5.林语堂在《苏东坡传》说:“苏东坡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请结合以上诗文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知识点】 诗歌鉴赏 日常生活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后面小题
【甲】

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直言进谏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乙】

贫士起居服食以及器皿房舍,宜省俭而雅洁,省俭之法曰“就事论事”。余爱小饮,不喜多菜。芸为置一梅花盒:用二寸白磁深碟六只,中置一只,外置五只,用灰漆就,其形如梅花,底盖均起凹楞,盖之上有柄如花蒂。置之案头如一朵墨梅覆桌启盏视之如菜装于瓣中,一盒六色,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另做矮扁圆盘一只,以便放杯箸酒壶之类,随处可摆,移掇亦便。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古人所谓竹头木屑皆有用,良有以也。夏月荷花初开时,晚含而晓放,芸用小纱囊撮条叶少许,置花心,明早取出,烹天泉水泡之,香韵尤绝。

(节选自《浮生六记》清·沈复)


注:①芸:沈复的妻子。②移掇:挪动。③以:所以,原因。④天泉水:旧指以雨水和冬雪等来代替饮茶用水的,称之为“天泉水”。
1.用“/”断句,限断三处
置 之 案 头 如 一 朵 墨 梅 覆 桌 启 盏 视 之 如 菜 装 于 瓣 中
2.阅读古诗文可以借助不同的方法理解词义和句意。请根据提示完成表格。

方法

句子

释义

课内

迁移

乎众矣俭省(1)________

成语

推断

之不理一梅花盒(2)________

查阅

字典

①〈形容词〉好;良好;优良。
②〈形容词〉善良。
③〈副词〉很;甚。
④〈动词〉善于。
有以也(3)_____(填序号)

语境

推测

二三知己可以随意取食,食完再添完再添(4)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写出句子的意思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即食物省俭之一端也。
4.【甲】诗和《爱莲说》都用了____________的表现手法,【甲】诗中作者描画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抒发自己__________________的决心。而《爱莲说》中提到“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5.【乙】中作者提到“二三知己”,如果刘禹锡生活在清代。你认为他有可能成为沈复的知己吗?请结合【乙】文和《陋室铭》的内容,说说你的看法。
2023-04-22更新 | 21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问题。
【甲】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辛弃疾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回,望来终不来。

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注】①高人:即叶丞相叶衡,南宋主战派官员,对作者有知遇之恩。他于淳熙元年(1174),应该是后来追加的。
【乙】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藉,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邑最,郡以政绩闻。

擢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仓为糜以食饥者。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有政声,衡荐上,即除知秀州。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注】①叶衡:南宋,金华人,是一位很有才干的主战派官员。②摄:代理。③倍输:反复交纳赋税。④征科:征收赋税。⑤俾:使(达到某种效果)。
(1)下列对【甲】文词句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青山”一句是说青山想同叶衡说话,表明词人此时此刻有攀附丞相之意。
B.“烟雨”两句写烟雨弥漫凄迷,无情地阻断了青山的脚步,使其无法前来。
C.“人言”二句是词人借用人们的一种说法,说人的头发因为愁苦可以变白。
D.结尾两句用拟人化的手法调侃,如果愁苦能催白头发,那沙鸥就一身是愁。
(2)白居易《白鹭诗》云:“人生四十未全衰,我为愁多白发垂。何故水边双白鹭,无愁头上也垂丝。”后人评价说:“白诗言愁显,辛词言愁晦。”请结合诗句简要说说你对这一说法的理解。
(3)用斜线“/”为【乙】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两处。
户 版 积 弊 富 民 多 隐 漏 贫 弱 困 于 倍 输
(4)根据表格中提示的方法,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方法参照解释加点词
根据课文迁移生学于太学①为邑最 ____
根据词典解释“发”字的常用词义有:①发射;②征发;
③启发;④开放;⑤打开
仓为糜 ____(填序号)
根据语境选择符合上下文,切合语境言常平不可轻发 ____
根据成语推断公之④衡荐____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
(6)请结合语境分析【乙】文划线句中“耶”字表达的情感。
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
(7)辛弃疾在【甲】文中称叶衡为“高人”,他为什么会如此推崇叶衡呢?请结合【乙】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2023-08-05更新 | 10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文言文阅读,完成小题。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节选)

1.一词多义:
⑴帖:①昨夜见军帖       ②对镜帖花黄          
⑵将:①将军百战死       ②出郭相扶将
2.辨析下列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⑴阿无大儿 古义:              ,今义:               
⑵双兔傍地 古义:              ,今义:                 
3.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是怎样奖赏她的?她的要求是什么?
4.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5.“爷娘闻女来…阿姊闻妹来……小弟闻姊来…”运用的是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017-07-07更新 | 12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