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2 题号:20621929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练习。

二维码,改变我们的生活


【材料一】

二维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二维码是一种黑白相间的图形,是用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二维码能够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编码”成一个图像,当用特定软件拍摄这些图像时,二维码内包含的信息就显示出来。


【材料二】
类型一维码二维码
数据容量大约20字符大约2000字符
数据密度120-100
【材料三】

使用一维码时,碰到条码受损(如污染)时,就无法读取信息,需要操作员手动输入条形码号。二维码具有错误纠正功能,在局部损坏时,依旧可以正确识读。


【材料四】

①初次见面交换名片,用手机扫一下对方名片上的二维码,姓名、电话、单位等信息一下就可存入你的通讯录。

②超市购物,扫一下食品二维码标签,生产企业、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就会映入眼帘,全程可追溯,食品安全有保障。

③二维码的原理可以从矩阵式二维码的原理和行列式二维码的原理来讲述。

1.根据所给材料,说说什么叫做“二维码”?
2.阅读【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二维码”的两个优势。
优势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势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峰峰要制作手抄报介绍二维码的应用,可选用【材料四】中的两则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五跳中跳出三跳满分,总分高达466.20分,她以最无可争议的方式锁定了女子单人十米跳台的金牌。年仅14岁130天的全红婵,成为了仅次于伏明霞的第二年轻的跳水奥运冠军。

冲劲儿大,爆发力强,这是早期指导全红婵的广东省教练对她的评价。到了国家队,全红婵的优势也被进一步加强——极好的动作技术和控制能力,再加上原本就非常优秀的身材条件,造就了跳台上的完美发挥。

但与此同时,全红婵自己旺盛的斗志和对训练的专注力也不可或缺,就像她此前对澎湃新闻记者所说:中间也会觉得害怕,一两天不跳的话,再次站上10米台就会怕,感觉怕摔,所以每天都需要去练习跳。                                           

(选自《澎湃新闻》2021.8.5,有删改)


【材料二】

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男子100米半决赛中跑出9秒83的成绩时,国人沸腾了。虽然百米决赛只拿到第六名,但观众和网友仍然给予苏炳添最大的鼓励和认可,认为他配得上亚洲飞人的头衔,没站上领奖台你也是最棒的

女子体操团体决赛中,中国选手芦玉菲发生失误脱手从杠上掉落,站起来后芦玉菲第一句话是可以再翻吗?之后,芦玉菲迅速调整状态高质量完成了后面的比赛。

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中国女排3∶0完胜阿根廷队后,现场响起了这首歌。中国女排提前结束了自己的奥运之旅。虽然志在东京奥运会卫冕的中国女排小组出局,但女排精神再一次被提起,我们永不言败,却也输得起,不怕输。

与此同时,老飞人刘翔的社交媒体评论数量持续走高,几万人留言表示,自己欠刘翔一个道歉,金牌并没有那么重要。

(选自《中国新闻周刊》2021.8.4)


【材料三】

00后大学生刘欣怡一直在关注奥运会的进程,比赛中有很多时刻都让她印象深刻,比如杨倩射落首金,苏炳添百米跑突破历史等。印象深刻是因为深受感动,中国力量太强大了!这届奥运会上,我国派出了很多00后运动员,刘欣怡觉得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坚韧与勇气,很值得自己学习。

在北京上班的刘昕,最近经常会和同事、朋友聊奥运会赛程,她觉得在这届奥运会上,有许多年轻小将表现很亮眼,像跳水、射击都有不少00后年轻运动员参赛,赛场上他们沉着应战,下了场又恢复活泼可爱的一面。我从他们身上看到了年轻人的自信,即便面对强大的对手,依然稳定发挥,这种心理素质是很令人佩服的。

有两个瞬间让李铠滃印象深刻,一是马龙蝉联乒乓男单冠军,二是吕小军取得举重男子81公斤级冠军。作为37岁的老将,吕小军拼尽全力举起杠铃的那一刻,我从他的眼中看到了对胜利的渴望和刻在骨子里的坚毅。他觉得,本届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不仅在传统优势项目上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在其他领域也有值得庆祝的突破。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8.5,有删改)


【材料四】

其实,成功者注定了只是极少数,我们绝大多数人如那些失败的运动员一样,也努力过,也奋斗过,但是,一时没有收获别人眼里的成功,因此难以被别人铭记。但是,这些失败者同样给了我们某种动力,他们让我们明白:勇敢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或适合的项目,刻苦训练几年甚至十几年,不问最终能否成功……然后,通过严格的国内选拔,来到世界最高舞台,他们出现在奥运赛场上,本身就已经践行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运精神。这些失败者,吞下失利的苦涩,突破自己的心魔,然后继续坚持,只为下一次有机会更进一步。他们全力突破自己的坚持,恰恰是我们每个人平凡日子的最真实写照。这些失败者,有的在奥运会后退役或转岗,然后开始另一段生活和努力。他们不畏将来、用心生活的精神,不也是我们每一个面临选择、彷徨的个体的榜样吗? 一想起这些,我们得对那些失败者致敬,他们的经历和精神,折射着我们每个平凡个体的坚持和奋斗。

(选自《中国青年报》2021.8.2)

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14岁的全红婵能在跳台上完美发挥,与她优秀的身材条件、极好的动作技术和控制能力密不可分。
B.从苏炳添、芦玉菲、中国女排等未能夺金的事实可以看出,观众对金牌的固有观念未曾改变。
C.00后年轻运动员们在赛场上面对强大的对手所表现出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令刘昕很是佩服。
D.奥运会中“失败者”的经历和精神既践行了奥运精神,也折射着我们每个平凡个体的坚持和奋斗。
2.东京奥运会上,运动员身上展现了哪些精神?请根据四则材料简要概括。
3.下面是小洋同学的看法,请你结合材料劝说他暑假期间应该关注奥运会。
小洋:看奥运会太浪费时间,耗费心力,而且那些比赛跟我们也没有多大关系,不值得去关注。我认为,即使是暑假期间我们也应该以学业为主。
2022-05-16更新 | 16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网课可以代替传统教学吗?

①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原本在学校进行的新课教学,变成了线上教学,即俗称的“网课”。基于此,有家长担心学生若是习惯上网课,复课后会觉得在学校进行的课程更加乏味,甚至有家长担心网课会代替传统教学。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较低,网课难以代替传统教学。

②网上授课虽然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但也有其不好的一面。

③可以说,网课是特殊形势下的一个临时替代品,传统教学依然是主要教学方式。大多数情况下,网课难以真正代替老师在学校的教学。学校老师的作用是教书育人,而网课只能起到教辅的作用,在育人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也就是说,网课在育人方面的功能过于狭隘,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新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思想上的碰撞更为关键。

④与传统课堂真实直观的互动体验不同,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网课有点儿像科普类视频。学生在观看的时候觉得不错,但过后很容易忘记学习内容;这是因为网课在互动性上有所欠缺,以致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印象没那么深刻。有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学生中,有78.01%的学生喜欢以传统课堂为主的教学方式。

⑤短时间内,网课很难与传统教学相提并论。一些自制力差的学生一边听网课,一边做些其他的事情,想真正学到东西并不容易。如此,网课的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⑥而网课本身的虚拟性也导致课堂气氛比较尴尬。学校老师在课堂授课时,教学现场会形成一种特定的学习氛围,学生很容易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同时,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的各种反应,老师都会看连眼里。老师可以根据课堂氛围或学生的反应随时调整教学方式,让学生学得更容易、更舒服。而老师网上授课时,就像对着空气说话,无法更深入地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⑦不可否认,网课在传授新知识方面更有新意和特色,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也此较感兴趣。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网课难以代替传统教学,最起码在短时间内无法代替。所以家长们完全不用担心复课后,孩子因为习惯上网课而觉得在学校进行课程更加乏味,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链接材料一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成为学生们的“新常态”。“停课不停学”看似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权宜之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它其实是一个全方位、大规模的教育信息化的普及试验,为解决教育公平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教育公平的核心在于教学质量的公平。而教学质量依靠的主要是老师的教学水平。犹秀教师数量少,且主要集中于优质学校。因此,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教育的公平很难实现。如今教育部已经搭建了一个能够吸收全国优质网络课程资源的云平台,学生可以通过云平使用全市、全省甚至全国最优质的教学资源来进行学习,学校教师也有机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互联网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送到各个学校。这就有可能使教育更好地与互联网融合,加快推进我国教育公平和教育改革。


链接材料二
   
1.第④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用简明的语言从链接材料二的两个图中,归纳出两条主要信息。
3.请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一,完成下面的知识小卡片。
“网课”利弊之我谈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在育人方面存在一定缺陷,不利于学生的康成长。
2023-09-21更新 | 2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学生劳动教育


【材料一】

家长1:儿子10岁了,还不太会系鞋带。每次看他系得那么费劲,我很着急,干脆所有的鞋子都买成带粘扣的。男孩就是没有女孩那么细心,生活能力差点儿就差点儿吧。

家长2:作为80后,因为有超能干的妈妈,导致我的个人生活能力很差。我倒是挺想教会孩子一些生活技能,问题是我自己也不太会做,对此我也很无奈。

家长3:我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读书。只要学习成绩好,长大了自然有出息。至于劳动教育对孩子没有什么意义。

家长4:现在学习压力那么大,每天做作业都要花大量时间,做完作业就该睡觉了,哪里有时间做家务。

9月-12月期间,××省在八所中小学对450名师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省中小学生就学校劳动教育的实施现状调查统计表

调查项目

统计数据

学生对开设劳动课的看法

很有必要

没有,瞎耽误工夫

无所谓或讨厌

13%

16%

71%

学校劳动教育课的开设情况

开设了

未开设

不清楚

33%

33%

34%

劳动教育课程是否作为考核科目

不清楚

3%

79%

18%


【材料二】

①国内外相关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有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72%的中国学生认识到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都是劳动,56.2%的学生认为社会上没有最低贱的劳动,但只有6.8的学生愿意将来做一个有技术的工人或农民,随着学段升级,这个比例还呈下降趋势。

②“我国青少年劳动教育缺失问题,已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辽宁一名专家表示,某县妇联对一所重点中学高一学生做过一次调查,从没洗过衣服的占79%,不会或不敢使用电饭锅、液化气炉的占67%。

③据调查,孩子为何不做家务?很多学生、家长坦言,不是“不爱劳动”,而是“没时间”“不会劳动”。


【材料三】

①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中提到“近年来一些青少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劳动的独特育人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劳动教育正被淡化、弱化。”

②国内外大量的调查研究证明,童年养成劳动习惯,长大后更可能具有责任心,也更容易适应家庭生活和职场工作的需要,而不爱劳动的人恰恰相反,他们更可能成为生活与职场的失败者。

③可是,这个显而易见的道理为什么被漠视呢?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二级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孙云晓认为,许多人不是完全不明白,而是被应试教育裹挟了。应试教育是一种反生活教育,自然会轻视劳动教育。

④“实际上,这是一种扭曲的认识,因为爱劳动、会劳动不仅不会耽误学习,恰恰相反,生活能力强能够促进学习,有助于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孙云晓说。


【材料四】

①开展劳动教育最关键的是避免把劳动教育变成作秀表演或花边点缀,真正使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②紧紧扭住一个“观”字。“如果心不想出发,脚就不会行动。”劳动教育的终极目的,不在于让孩子们学会劳动技能,而是要让“热爱劳动、尊崇劳动”的观念住进孩子们的头脑和心房。要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需要感受,需要体验。我上中学的时候,每个学期学校都会设置一个勤工俭学周,这一周同学们有时上山挖药材,有时下地捡花生,用自己的劳动果实到学校换取笔记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那种劳动后的满足感至今记忆犹新,“用汗水换来的才最踏实”的理念也始终铭记。

③牢牢盯住一个“适”字。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劳动教育更需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比如农村学校,可能有亲近土地的天然优势,体验农耕是很好的选择;城市学校,可能不是水泥场院就是塑胶操场,就需要另辟课堂,扫扫马路、送送快递、去去养老院,都可以找到劳动的快乐。

④时时关注一个“合”字。让劳动教育落地落实,不是一人之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试想,如果学校安排了劳动课程,但家长却不理解、舍不得,孩子到了家里还是“小皇帝”,无异于一曝十寒,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反过来,如果学校很积极、家长挺支持,但整个教育体制还是唯分数论,劳动教育难免沦为纸上谈兵。

1.当前不少中小学生劳动能力较差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作答。
2.下面对材料二和材料三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研究表明,不热爱劳动的人,在生活和职场中更容易成为失败者。
B.一直以来,我国的劳动教育被淡化、弱化,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也已经被忽视。
C.对学生来讲,适当的劳动不仅仅不耽误学习,而且能够促进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D.与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生的劳动时间严重偏低,甚至某些高中学生连基本的劳动技能也没掌握。
3.如何才能真正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请结合材料四进行概括。
4.下面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学生、家长、学校看不到劳动对人的好处,是因为以往的应试教育裹挟住人们的思想观念。
B.孩子不做家务的原因是“没时间”“不会劳动”,这与材料一中“家长4”的看法一致。
C.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认为没有最低贱的劳动,但超过93%的学生不愿意将来当技术工人或农民。
D.材料四画线句运用了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要培养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需要感受,需要体验”这一观点。
2023-04-12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