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9 题号:20653603
阅读《笛》,回答小题。

陆春龄

①一根小小的笛子,在吹者手中,能吹奏出各种各样优美动听的曲子。听那活泼泼的欢乐之音,开人胸襟;吹到委婉之处,又是那么娓娓动听。这就是笛子的魔力。因此在江南吹打曲、江南丝竹和十番锣鼓等器乐合奏中,都以笛子为主。笛子,又因为材料便宜,制作简易,携带便利以及劳动人民爱好等原因,成了民间流行十分广泛的乐器。

②笛子的种类很多,按音色音量,现在普遍有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因一般产于苏州,所以又称苏笛,音色柔和,一般流行于江南一带。曲笛除用于独奏外,京剧中的吹腔,淮剧、锡剧、沪剧、绍兴大班以及民间乐曲和古曲乐曲中都用它来伴奏。特别在昆曲中,唱起来必须用曲笛伴奏,才能传达神情而引人入胜。梆笛在北方流行较广,音色清脆、高亢,在有些地方小戏、民歌和舞蹈中,一般都采用梆笛伴奏。按材料分,又有紫竹笛和白竹笛,北方还有一种枣木笛。而竹笛中又以枯竹做的最好。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产的竹子都可做笛,其中以浙江产的竹子质地最好。

③从汉墓的拓片和敦煌的壁画中都有笛子这一点来看,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笛子了。相传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87年汉武帝时,张骞通西域后,笛子就传入当时的首都长安(即现今的西安)。但也有人考证,最早的笛子是西亚细亚的纵笛。在埃及的三角塔一墓中还有八人合奏纵笛的图。因西亚产苇管,苇管颇直且大,那时纵笛就多用苇管做成,后传到印度,印度苇管小,但印度产竹,才以竹制纵笛代替苇制纵笛。纵笛经西亚、中亚,周朝末年,由西域传入中国。但几年前我在印度演出时,看到印度演奏的笛子都是用芦苇做的,称苇笛。其实在我国《诗经》《礼记》中,也都记载有竹制乐器如龠、箫、管等,也应该是属于横笛、纵笛之类。

④两千多年来,经过不断改革,笛子得到了很大的发展,音孔由原来的三孔到四孔、五孔,一直到现在的六孔。取材也由最初的苇管到现在的竹子。但竹笛的好坏,还受材料和制作上的种种限制。上海民族乐团和上海民族乐器厂合作试制成功的塑料笛,吹起来声音清脆嘹亮,冷热变化对音色影响也极小。塑料不吸收水分,吹奏时水汽凝结成小水滴,附在管壁,就不像竹笛那样容易受潮,影响音色,而且笛膜也不会潮湿。塑料笛最大的优点就是从材料到制作处理,都可由人工控制,材料成分不同就可制出不同音色的笛子。用两头粗细一致、管壁厚薄相同的塑料做成的笛子,它的音色音量音准也能达到统一。

(文章有删改)

1.为什么笛子成了民间流行十分广泛的乐器?
2.指出下面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笛子的种类很多,按音色音量,现在普遍有曲笛和梆笛两种。(     )
(2)江苏、浙江、福建、贵州产的竹子都可做笛。(     )
3.汉墓的拓片和敦煌的壁画中都有笛子,说明笛子具有__________的特点。
4.塑料笛子与竹笛相比,具有哪些优点?
【知识点】 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藕:有牵连,情思难断(徐廷华)

藕原产于印度,后来引入我国,迄今已有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藕的品种有两种,即七孔藕与九孔藕。藕又分为红花藕、白花藕和麻花藕三种。红花藕,藕形瘦长,外皮褐黄色、粗糙,含粉多,水分少,不脆嫩;白花藕肥大,外表细嫩光滑,呈银白色,肉质脆嫩多汁,甜味浓郁;麻花藕呈粉红色,外表粗糙,含淀粉多。

《尔雅·释草》说:“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意思是说荷花就是芙渠,它的茎称作“茄”,叶称作“蕸”,花称作“菡萏”,果实称作“莲”,根称作“藕”。三国时代的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也说:“荷,芙蕖;江东呼荷,其茎茄,其叶蕸,其花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蕖,其实莲。”

范成大在《州宅堂前荷花》诗中曰:“泥根玉雪元无染,风叶青葱亦自香。”就因为藕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松脆甘甜、鲜嫩多汁,且洁白如玉,出淤泥而不染,自古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它既可当水果,又可作佳肴,生啖熟食皆宜;既可炒炸蒸煮,又可凉拌冷调,花样繁多,味道各异,是老百姓餐桌上最常见的一种菜肴。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我国莲藕品种众多,如苏杭一带的荷藕,有“雪藕”之称,唐代时列为贡品。其色白如雪,嫩脆甜爽,生吃堪与鸭梨媲美。湖南汉寿西竺乡的白臂藕,白如玉、壮如臂、汁如蜜,吃起来嫩脆水多,落口消融无渣。诗人韩愈曾有“冷比霜雪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疴痊”之赞。广西贵县大红莲藕,肥大细腻,生吃尤甜,熟食绵软,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就指名要尝贵县大红莲藕。现在,当地人还喜欢设“全藕席”招待客人。湖北省洪湖藕有“万顷洪湖浪,千年野藕香”之誉。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鲜美爽口,早已驰名中外,被誉为“水中之宝”。杭州西湖的藕,粉嫩如少妇之臂,美其名曰“西施臂”。安徽雪湖贡藕,藕呈玉色,脆嫩多汁,清香鲜甜,堪称藕中佳品。江苏宝应的美人红,色泽红润、皮薄肉脆、粉中带甜、酥香可口。南京的大白花,冰雪白净,清诗人朱彝尊赞之说:“冰条玉笋净无瑕。”此外著名的莲藕还有广州的“丝苗藕”、浙江的“花香藕”、黄天荡的“南荡藕”、济南大明湖的“白莲藕”、河南的“乔藕”等。

清末《羊城竹枝词》云:“不养春蚕不织麻,荔枝湾外采莲娃。莲蓬易断丝难断,愿缚郎心好转家。荔枝湾外夕阳沉,荔枝湾下野水深,郎过淬塘莫折藕,藕丝寸寸是依心。”唐孟郊《采莲曲》:“妾心藕中丝,虽断犹牵连。”把藕断丝连,那如缕的细长描绘得缠缠绵绵,让人浮想联翩。

(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藕自古深受人们的喜爱,就因为藕中通外直,不蔓不枝,松脆甘甜,鲜嫩多汁,且洁白如玉,出淤泥而不染。
B.七孔藕淀粉含量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适宜做汤;九孔藕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凉拌或清炒最为合适。
C.湖北省洪湖藕,被誉为“水中之宝”,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成分,有补心生血、滋养强壮及健脾胃之效。
D.唐孟郊《采莲曲》可归纳为现在的成语“藕断丝连”,它用来比喻男女之间表面上断绝关系,实际上仍有牵连,情思难断。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条理清晰地说明了藕的品种,及其各种品种的特征。
B.文中“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巡游江南时……”句中“据说”是根据别人所说之意,表明这一信息的真实性不确定,所以“据说”两个字不能删掉,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引用韩愈诗具体形象的说明了西竺乡的白臂藕嫩脆水多,落口消融无渣的特点,同时也增强了说明文的文学色彩。
D.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通过运用分类别、打比方、作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很好的突出了藕有牵连,情思难断特点。
2021-08-19更新 | 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儿科协会“拉黑”果汁

云无心

①大家都知道多吃蔬菜水果有益健康,但是许多孩子并不喜欢。于是,很多家长把蔬菜水果榨成汁,当做“果蔬精华”给孩子吃。而前一段时间,美国儿科协会“拉黑果汁”的新闻传遍了朋友圈,许多家长“被惊呆了”:果汁,到底犯了什么错?

②让我们来看看水果与果汁有什么区别?

③水果的主要成分是水。除了水之外,含量比较多的是糖和膳食纤维。水果中还有一些矿物质,不过往往是跟膳食纤维在一起。除了膳食纤维,大家作为“健康成分”的,还有一些维生素和多酚等抗氧化剂。

④水果中有多酚,还有多酚氧化酶。它们是冤家,正常情况下在水果中并不碰面,也就相安无事。在榨汁的时候,细胞破裂,它们就会“狭路相逢”了。多酚氧化酶的作用,就是让多酚氧化。而维生素C等具有抗氧化性的维生素,也会被氧化。也就是说,把水果榨成汁,大家看重的抗氧化剂会有相当大的损失。

⑤多数情况下,我们榨汁之后会丢弃残渣。水果中的膳食纤维往往是不溶的,口感不好,榨汁后也就除去了。水果中的矿物质大多跟纤维成分在一起,“纤维之不存,矿物质将焉附”?它们也就跟着果汁残渣一起被丢弃了。

⑥损失了膳食纤维、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留下了糖﹣﹣相当于糖被浓缩了。好喝的果汁,糖含量往往在10%以上﹣﹣虽然是“纯天然的糖”,但对健康的影响,也还是一样的。

⑦其实,所谓的“儿科协会拉黑果汁”只是说不要给婴儿喝果汁。“婴儿”是指周岁之前的孩子。按照婴儿喂养指南,6个月之前应该只用母乳或者配方奶喂养。不仅是果汁,任何饮料包括水都被“拉黑”了。6个月之后,开始给婴儿添加辅食。不过孩子的主要营养还是来自母乳或者配方奶。这个阶段孩子开始尝试新食物,对于将来接受多样化食物至关重要。果汁的引入对此毫无帮助,只会强化对糖的偏好,从而影响对其他“健康食物”“本色食物”的接受。

⑧周岁之后,孩子可以像大人一样从常规饮食中获得各种营养。果汁作为一种饮料,既无毒也无害,它营养缺陷是高糖,而其他营养成分乏善可陈。所以,儿科协会并没有说不能喝,只是建议对孩子喝果汁的量进行限制:1到3岁,每天饮用不超过120毫升;4到6岁儿童,每天不超过120到180毫升;7到18岁儿童,每天不超过240毫升。这些量,大致相当于糖的摄入控制量。

⑨重要的不是“喝不喝”果汁,而是“喝什么”更有益于健康。人体每天需要一定量的水,果汁也是补充水分的一种方式。一种饮料是否“该喝”,主要取决于如果不喝它,你的“替代品”会是什么。比如说,如果不喝果汁而喝纯水或者牛奶,就是相当“健康”的选择;如果不喝果汁,而改喝市场上的其他饮料,比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乳饮料、乳酸菌饮料、椰子汁等商业“概念”炒作很厉害,实际上含糖量很高、未必有益健康的饮料,可能比喝果汁还要糟糕。

(节选自2017﹣09﹣17 科学松鼠会,有删减)

1.儿科协会为什么要“拉黑”果汁?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理由。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①它们是冤家,正常情况下在水果中并不碰面,也就相安无事。(“冤家”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②水果中的矿物质大多跟纤维成分在一起,“纤维之不存,矿物质将焉附”?(句中加点字化用了成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第⑨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妈妈带着6岁的郑华一起在超市购物,郑华很爱喝果汁,妈妈答应为郑华买1000毫升大瓶装的果汁回家。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给郑华妈妈怎样的建议?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经验提出合理的意见。
2019-12-06更新 | 3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3】阅读说明性文章后,完成下列小题

被无人驾驶塑造的未来社会

①无人驾驶不再只是科幻电影中遥不可及的设想。李开复在“WISE2016独角兽大会”,上说:“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应该是无人驾驶。”迄今,全球10多家汽车巨头和互联网公司纷纷涌入无人驾驶领域。据有关人士预测,2030年无人驾驶汽车的销量可达9540万辆,这意味着10多年后,75%的汽车都是无人驾驶汽车。

②安全性是公众能否接受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自动驾驶事业部总经理王劲说:“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将达到人类驾驶员的100倍。”驾驶员从反应到制动需要1.2秒,制动距离40米,安全视距50米。计算机从反应到制动只需0.2秒,制动距离6.7米,视距超过200米,还没有疲劳驾驶、酒后驾车等问题。数据显示,93%的交通事故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无人驾驶可减少人为失误,使因疏忽造成的事故率降低至1%。

③王劲认为:“无人驾驶汽车最先进的是它的学习能力。今天是人在教车怎么开,每一次纠偏都会上传到云端,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会进入深度学习阶段,获得的能力将会被下载到每一辆车上。”一辆车进步,所有车都进步,久而久之,大数据会让无人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聪明。

④无人驾驶汽车将在未来颠覆人们的出行方式,车子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也用不上,在出发时,只需按下启动按钮,就可以到达目的地。

(文/郑依妮,有改动)

1.下列有关第②段划线部分的理解与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无人驾的安全性远超人类驾驶。
B.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说明了交通事故多是由人为疏忽造成的。
C.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其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减少人为失误。
D.运用列数字、举例子的方法,具体说明了无人驾驶可以降低事故发生率.
2.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无人驾驶汽车是人工智能市场前景最大的一个领域。
B.10多年后,75%的家庭汽车都将成为无人驾驶汽车。
C.安全性是所有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团队需要攻克的难点。
D.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刹车和油门踏板。
2019-07-08更新 | 2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