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2068277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父爱从不张扬

曾祥伍

①15岁那年,我正读初三,父亲在一次矿难中走了,整个家立即像天塌了下来一样,母亲哭得死去活来。

②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后,母亲带着一个男人来到家里。第一次见面,母亲让我叫他做“爸”,我把脸扭向一边,母亲给了我一巴掌。他赶紧拉住母亲,说:“孩子不懂事,别为难他。”

③我赌气跑出家门,一个人在村旁的田野里游荡。乡间的风吹模糊了我的眼,村头的水车吱吱地转着,搅碎了原本的宁静。天渐渐黑了下来,我有些害怕了。想回家吧,少年的执拗让我丢不起这个面子。正在胡思乱想时,一个身影出现在我面前。仔细一看,正是那个我不愿意叫作“爸”的人。他轻轻地说了句“回家吧”。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下来了,好在天黑他看不见。

④过了段时间,学校举办运动会,要求统一穿运动服。我知道家里的困难,但我还是犹犹豫豫地跟母亲说了。当我看到母亲为难的眼神时,立即就后悔了。“没有就没有吧,没关系的。”我忙安慰母亲。这时,我看到他在一边不说话,闷着头在抽烟,俨然一个局外人。

⑤可是,当我又一个周末回到家时,一套“双星”牌运动服出现在眼前,我喜不自禁地试穿起来。晚上母亲告诉我说,那是他砍了10担柴挑进城去卖换回来的钱。我心里一动,从村里进城有近30里路程,每次要从山上砍了柴又挑着步行进城去卖,该是怎样的艰辛!

⑥一个周末,我禁不住嘴馋,偷摘别人家梨时被主人撞个正着。主人的外号叫王二麻子,一脸的横肉。他说:“今天我不打你也不骂你,你只要给我跪下,叫一声‘爷爷’,就放你走。”我心里十分不情愿,但迫于王二麻子的凶恶,战战兢兢地跪了下去。正在这时,他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我的面前,一把将我拽起来,对着王二麻子大吼道:“欺负小孩子,算什么本事!”王二麻子平时虽然很凶恶,但不知怎的,此时却被他的气势压住,一时间显得不知所措。

⑦回到家里,他的气还没消,又教训我道:“别人让你下跪你就跪?没出息!”看着他气得变了形的脸,我内心产生了强烈的震撼。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像是第一次认识这个老实巴交、胆小懦弱、我不愿叫“爸”的人。

⑧距高考的时间越来越近,我拼命地学习。或许是因为紧张加上营养不足,一天我突然昏倒在教室里。当我苏醒过来时,第一眼看到的便是坐在床边的他。见我醒了,他长舒了一口气。抚摸着我的头,轻声地问:“好些了吗?”那声音好似一股清泉,缓缓地淌过我的心田。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水夺眶而出,情不自禁地叫了一声“爸”。我原以为第一次叫他肯定很拗,没想到却十分自然。他也愣了一下,忙乱中应了一声。接着,他的眼泪也流了下来。

⑩此后,我一路顺风顺水,上大学,工作,结婚,生子,在城里安了家。一切都安顿下来后,我想把他和母亲接到城里来住,他总是不同意,说乡下挺好,自在,我有这番心意,他知足了。其实,我知道是因为我们刚买了房,欠着一大笔债呢!

⑪父爱就像冰箱里的灯,如果不打开门,你永远不知道它是随时为你亮着的。

1.文中写了四件让“我”心有所动的事,请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补全空缺的两件事。
(1)父亲寻找赌气离家的“我”,轻声劝我回家。
(2)_______________
(3)父亲训斥“我”偷东西、丢失尊严向别人下跪的行为。
(4)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我”与父亲之间发生的诸多生活小事,展现“我”对父亲情感态度由抵触到接纳的全过程。
B.第③段中“少年的执拗让我丢不起这个面子”,这里的“执拗”可理解为“固执,任性”。
C.文中第⑥段说“王二麻子平时虽然很凶恶,但不知怎的,此时却被他的气势压住”,突出父亲也有性情暴躁的一面,使文中父亲性格特点更加鲜明。
D.父亲不肯搬到城里来住其实不是因为乡下生活“挺好,自在”,主要是他体谅“我”,不想增加“我”的负担。
3.文章第③段画线句有怎样的作用?
4.第⑨段两个画线句和链接中都写到了“流泪”,分别品味三人流泪的原因及蕴含的感情。

链接材料: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朱自清《背影》

5.请谈谈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23-24八年级上·吉林四平·期末 查看更多[2]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塞外的春天

①说到长城外边,古代的诗人们,常常想成永久的荒凉。“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疑不到天涯”“三春那得桃杏花”,好像塞外是常冬常寒,除了飞沙飘雪以外,什么都没有。其实塞外自有动人的春天,也绮丽,也温馨,使人热辣辣,软绵绵,所看到听到的充满了生命的愉快、欢欣。

②首先报道春消息的是“啦啦”的白乌鸦跟“嘎嘎”的长颈雁。它们回来了,也就是说真要大地回春了。到了惊蛰,蛰伏的昆虫们并没出动,只是沙滩上可以看见惊鸿,树上新飞来了鸣鸠,陪衬上旧有的百灵、沙鸡……天上地上,声音色泽都起了新的变化。简单的复杂了,素朴的绚烂了。

③“春分河自烂”,冷冰冰静悄悄的黄河,长眠了四个月,忽然塌陷龟裂,接着流起凌来,大块的像山,小块的像床,有长条,有方块,你撞我,我挤你,筑成了冰坝,拦高了春水,大渠小渠,黄水汤汤,有金色鲤鱼在跳跃。当家家尝到开河鱼的鲜味儿的时候,喧哗咆哮的黄河,凌流完了,平滑如镜,皮筏子、平底船都等着下河了。

④清明确是天清日朗,可是走遍原野,也看不见一点嫩芽。“春雨贵如油”,那是华北的话,要是在塞外,“清明时节雨纷纷”,简直是百年不遇的事。碰到阴天,说不定还要飘几片白雪。杏花要到谷雨节才能看到,天气太干了吧,薄薄的花瓣,小小的花朵,像憔悴多病的美人。从谷雨到立夏,世界可要剧变了。娇艳是榆叶梅,芬芳是丁香,高雅是真珠穗,泼辣是马兰苹,海棠夭桃,应有尽有,葡萄藤萝,到处都成架。如果您立在归绥城头上看去,真是烟云雾树,家家锦绣,百花烂漫,万紫千红。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踏上去,有的软绵绵,有的沙沙响,可算是十分春色,布满了人间。

⑤要想看看塞外的嬉春图,那么,黄昏的平沙落雁、清晨的乳鸠争巢,当然很有意思,不过最有情趣的还是艳阳天芳草地里看牧场。时间最好在太阳刚刚西斜的当儿,成百成千的牛羊驼马,都吃得饱欣欣的,胖油油的,各有各的美丽,各有各的精神。您看吧,有的比肩晒太阳,有的卧着说家常,有的双双在散步,有的成对儿比犄角;有的追,有的逃,有的跑,有的跳;有三角的趣剧,有四角的笑料,有勇武的正生,有滑稽的丑角。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 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这儿的爱情广场,没有金钱、地位、门第的问题,各自凭了先天的毛色、当下的健康、平常的人缘、一时的机智,决定成功跟失败。大体上看,是“天地皆春,百兽率舞”。

⑥我看过幽燕的上林春色,我看过江南的草长莺飞,这些都不能使我忘情于塞外的渠口春涨,绕郭柳烟。我参与过陕坝的“手栽杨柳三千树”,我抚摸过归绥的“春风十万散榆钱”,六七年来,却是越走越远,越走越向南。哪里是天上?哪里是人间?哪里是中原?哪里是九边?我怕听“嘎嘎”的雁声,因为它还是海阔天空,有去有还。我愿藉春风寄语,我想请海水传言,看饱了繁花似锦,听够了软语如绵,最好是青春结伴,最快是人在春先,我希望再踏草原,我希望飞度阴山,看天青日白,万家胜欢,埋骨在黄河湾处,大青山前。

(作者:梁容若   选文有删改)

1.请按时间顺序概括塞外春天的景物特点。
2.按要求赏析下列句子。
(1)胜利的拉开嗓子唱歌,失败的夹着尾巴逃走。形形色色,画不出也写不出。(从修辞手法角度)
(2)轻浮的柳絮,精制的杨花,滥造的榆钱,随着风,飘来飘去,自由地成堆成垛。(你会重读哪些词?任选两个进行分析)
3.请结合下面资料链接与文中结尾段的具体内容,从手法的角度分别概括它们是如何表现作者情感的。

资料链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朱自清《春》

2022-12-20更新 | 5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开在窗上的花

   

①岁末,收拾书房,从一本书中掉出了十几幅红艳艳、明晃晃的窗花,让我眼前一亮。看着那一幅幅精美的窗花,眼前不由地浮现出奶奶端坐在窗前,拿着剪刀剪窗花的情景,我似乎听到了咔嚓咔嚓的剪子声,那是一种与岁月、时光有关的声响。

②窗花实则应该叫剪纸,可是我更喜欢叫窗花,这个名字更美,更诗意。窗花是最具风情的民间装饰,也是我最美的童年记忆。每当年关临近,老家屋子的窗户上,总会贴上红红的各式图案的窗花。当我看着一张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奶奶的手中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案时,我的心里既好奇又崇拜。它们像一朵朵花儿在绽放,像一只只蝴蝶振翅欲飞,给老旧的窗户增色不少,让家也焕然一新。一眼看过去,赏心悦目,美不胜收。

③窗花是剪刀和手指共同编织的语言和童话。对于奶奶来说,剪窗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或者说是一件不可或缺的事情,就像是缝补衣服、晒制豆瓣酱一样,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需要认真对待的,也是需要无比虔诚的。我最喜欢坐在奶奶的对面,凝神看着她一剪一剪地下去。在奶奶的手中,剪刀好像被赋予了魔力一般,像一个飞舞的精灵。

④看着红色的纸屑如雪花般纷纷落下,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奶奶停住剪刀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一幅图画?

⑤奶奶喜欢剪繁杂的图案。一种是百花争艳,这样那样的花,在一起竞相开放。桃花、荷花、牡丹、菊花、梅花,它们超越季节的界限,一同出现了,花团锦簇,雍容华贵。一种是百鸟朝凤,或龙飞凤舞图案。无论是龙,还是凤,抑或是那一只只知名或不知名的鸟儿,都惟妙惟肖,形态逼真。我最喜欢龙凤呈祥图案,因为它代表了一种喜气,也代表了一种美好的向往。龙的胡须、爪子、鳞片,凤的凤冠、羽毛、凤尾,都轮廓清晰,似乎在下一个瞬间,它们就会活起来,就能翱翔于九天之上。

⑥窗花也让许多姑娘们为之入迷。她们所剪的图案大都与生活息息相关,花朵、牛羊、猫狗、老虎、兔子等,无一例外都变成了红色,都被赋予了喜庆的色彩。特别是在春节的前几天,她们变得忙碌起来,将那些精美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顿时,简陋的屋子、院子变得生动起来,日子也变得亮丽起来。

⑦记得有一次去陕北,我看到了遍布黄土高原的窗花,它们是荒原上一道绝美的风景。家家户户的窗户上都有这样或那样的窗花,绝对没有雷同。哪怕是一幅最简单的喜字,都各有千秋,各有韵味。

⑧对于陕北的婆姨来说,一把剪刀,就是一个多姿多彩的花花世界。她们几乎能剪出存在于陕北的所有物象,看着那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窗花,就像是面对一幅幅或具体或抽象的大美画作,让人很难想象它们是出自一群整天与庄稼、泥土、柴米油盐打交道的农人之手。或许她们的文化程度不高,可是她们的想象力却是无与伦比的。有时候,我不禁想,剪窗花是她们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或者说是一种本能。

⑨从陕北离开时,我带回了好多幅让人叹为观止的窗花。最心仪的是一棵高大茂盛的树,枝枝丫丫蓬勃着无限生机,在那些枝丫上是一只又一只鸟儿,有的沉思,有的展翅,有的梳理羽毛,树底下是茂密的草,有兔子、山羊等动物,构成了一幅无比和谐的画面。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就不能自已地萌生了将它带回家的想法。

⑩如今,剪纸的历史已经无从追溯,但肯定是古老的,它携带着祖先的优雅和美丽,代代相传,从一只手传递给另一只手。因为对窗花的喜爱,当听闻女儿所在的学校有剪纸选修课时,我便建议她选修。没想到女儿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剪纸,闲暇时,总会拿起剪刀,剪花,剪草,剪小动物。看着她脸上绽开的笑容,我也深感欣慰,快乐无比。

⑪虽然时光在一天天老去,可是那些窗花却会长久地生长在记忆里,慢慢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根植于心灵的深处,如花一般,始终绽放,永远美丽。

(摘编自2020年9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⑧段写出陕北人对剪纸的热爱,也表现了陕北人对生活的热爱。
B.我从陕北带回的“树窗花“,不仅图面精美而且构图和谐,让我最为心仪。
C.第⑩段“我”深感欣慰是因为女儿没有违背“我”的意愿,顺从选修了剪纸。
D.本文语言生动形象,内涵丰富,善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富有表现力。
2.梳理全文,完成表格。
事件“我”的感受
眼前一亮
奶奶剪出繁杂的窗花
赞叹不已
女儿选修并喜欢剪窗花

3.结合语境,按照要求赏析。
①在奶奶的手中,剪刀好像被赋予了魔力一般,像一个飞舞的精灵。(从修辞角度赏析)
②剪窗花是她们一种与生俱来的本领,或者说是一种本能。(赏析划线词语)
4.第④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
5.文中的“窗花”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2024-05-04更新 | 6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荡

许冬林

①每日上下班时会路过一个园子,园子里有一座雕像,是位古代将军骑着战马挥舞着兵器,正在冲锋陷阵。春天时,我会经常进园子看花,顺带看一身戎装的将军雕像,看着看着,慢慢就有些心惊。

②——似乎花的开放里,也有金戈铁马的动荡之气。

③素白的梨花、娇媚的海棠、端庄的玉兰,以及小家碧玉的粉色李花……累累簇簇的花儿,千军万马呼啸盛开。在我仰视的目光里,那么多的花蕾都张开了花冠,仿佛重门次第打开,迎接阳光的加冕和蜂蝶的朝贺。在春日,走在花荫下,便是走进了花的浩荡大军,走进了花的奢华国度。它们把所有的家底都兜出来,盛开呈现。开得真是盛,盛得让人担心——这样蓬勃盛大的开放,总有撑不住的时候。

④不论桃还是李,不论海棠还是玉兰,这些树,在春天,开放得天真烂漫,也开放得烽烟四起。那些花瓣,饱含汁液,散发芳香,像是盛世霓裳,也像是前仆后继举起的战旗,向着更高、更远处的树枝发起冲锋。

⑤花朵内部似乎也有战争,它们彼此推搡排挤,都在追赶阳光,都在抢夺最好的沐浴阳光的位置。它们相互追赶着盛开,一些开不动了,蔫下来,被新的花朵踩踏、掩盖。在繁丽的花海之中,它们此消彼长,此生彼灭,倾轧和斗争一刻未停。坐在花荫下,听见蜂蝶飞舞的热闹之声,这些蜂蝶之声掩盖了花朵的喘息、呐喊、呻吟、叹息,抑或唱诵。

⑥在落雨的早晨,横穿整个公园去上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夜风和雨,带着似草莽英雄扫荡而来的钝力,加快花事涤荡。不论它们昨天是相互挤对着开,还是齐心协力地开,现在,它们都败给了风雨。风雨清洗高处和低处的树枝,重新安排花朵及其他一些事物的命运。低处的灌木丛上,假山上,湿漉漉的林荫道上,草地上,小河上,到处都是流落的花瓣。红的、紫的、粉的、白的,数不清的碎花零落在地,落在尘泥中,落在流水里。昨日那奢华盛开的花花世界,已经四分五裂,已经七零八落。抬头看树顶,树顶已然空荡冷清,寥寥几朵还没零落的花儿,像一个个落寞哀伤的送行者。

⑦生命的轨迹是一根抛物线。在抛物线的顶点处,空气只需微微动点手脚,一团小小的气浪,就会让那些堆积高耸的花朵开始坍塌瓦解,随风飘荡。是的,即使没有雨,花朵一样会坠落。它们会被自身的重量所诅咒,坠毁于低处。没有雨,它们可能会被微风吹送着,把流徙的旅程走得更远一些。微风会把这些被命运诅咒过的破碎花瓣送到游园人的头顶上,送到熙熙攘攘的街巷里,送到停在地铁口的共享单车的车筐里……它们最后被环卫工人收纳进垃圾桶里,运到城外去。它们再美,再盛,终归还是寂寂无闻。

⑧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坐在夏初的宁静里,我抬眼看那些绿得近乎呈黛色的树枝,暗自感喟。回首它们的花开时节,多像养肥了的欲望。它们用颜色做姓氏,红最煊赫,黄是尊贵,紫和蓝暗藏凛然兵气,白作书香世家姿态……这些颜色,各寻高枝驻扎,俯视低处幼草、苔藓、菌类和奔忙的昆虫。这些花儿,在三春的阳光里,曾经开得张灯结彩、锣鼓喧天,曾经开成高门望族,赚尽世人的仰视。

⑨三春之后,风雨过后,花朵被拆解,回到泥土,比草更低,比幼草、苔藓、菌类和昆虫更低。花朵终于安静,生出无限善意。它们与泥土交融,供养比它们高的植物和动物。

⑩当绿叶在枝头膨胀,青涩的果子怯怯又欣欣然地在枝叶缝隙间隐现,一棵树至此完成了一个季节的更替,开始新一程的追赶和新旧交换。

每一回上下班,路过花事阑珊的公园,就像路过销烟已歇的战场。那些曾经汁液奔涌的花儿,现在弃甲倒下,战袍遍地。隐约的花香像是还没干透的血液,像是还没被风吹散的呐喊,像是它们挂在胸前的姓名牌。它们一时被认出,它们很快被尘泥掩盖。

(选自《读者原创版》2024年02月)

1.本文将花开花落比喻成一场无硝烟的战事,在枝头演绎繁华与冷寂。请根据文章内容填写表格空缺处。
时间(或季节)植物枝头花开、花落、果结的场面与姿态

春日

碎花零落在地,四分五裂,树顶空荡冷寂,花儿寥寥几朵


2.根据括号中的提示,揣摩下面的语句,说说其写景状物的妙处。
(1)坐在花荫下,听见蜂蝶飞舞的热闹之声,这些蜂蝶之声掩盖了花朵的喘息、呐喊、呻吟、叹息,抑或唱诵。(虚实结合)
(2)我抬眼看那些绿得近乎呈黛色的树枝,暗自感喟。回首它们的花开时节,多像养肥了的欲望。(物我交融)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花荡”为题,新颖独特又引发读者思考;一语双关,既指花开花落的动荡,也指花朵内部的竞争。
B.第④段在文中有过渡作用,既呼应上文的“海棠”“玉兰”,又引出下文花开你追我赶。
C.文中花开时的蓬勃盛大与花落时的寂寥零落形成鲜明对比,一闹一静,给人极强的画面感,同时也突出主题。
D.文章语言生动雅致,平实质朴;以描写为主,叙述中夹着议论,读来意蕴深长。
4.宗璞在她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中借紫藤萝来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这篇文章和《紫藤萝瀑布》在表达主题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2024-04-20更新 | 8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