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 题号:21015794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草原》节选自《内蒙风光》,按照初入草原、欢迎远客、蒙古包外、蒙古包内、主客话别顺序,记叙了出入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深情讴歌了蒙汉同胞的民族情谊,作者老舍,有小说《骆驼祥子》等代表作。
B.《花之歌》从花的视角描画了四季更迭、花开花落的景象,以及花的日常生活和品质追求,塑造了花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的鲜明形象。作者纪伯伦,选自《纪伯伦散文》。
C.《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西湖盛夏时阵雨突降又骤然转晴的奇丽场景,诗中黑云、白雨、青山、蓝天各自登场,交相辉映,色彩对比强烈,动静结合,令人眼花缭乱,称奇不已,作者苏轼。
D.汉字体现着我们祖先的造字智慧。在象形字上加某些符号,表示事物较为细微的部分,又创造了更多的汉字。如将“人”和“木”组合成“休”,仿佛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
B.《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原名舒庆春,现代著名作家,代表作有话剧《茶馆》《龙须沟》《骆驼祥子》等。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收录了《藤野先生》《狂人日记》等作品。
D.《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1964年被授予“总统自由勋章”。
2017-03-14更新 | 118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笼》作者吴伯箫,是一篇抒情散文,以“灯笼”为话题,串联起早年乡村生活的诸多记忆,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以小见大,表达作者以天下为己任、愿为保卫国家充当“马前卒”的意志和热情。
B.《社戏》是鲁迅写的一篇著名散文。景物描写极具特色,从色彩、气味和声响等方面,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午夜归航几个画面,情景交融,充满水乡特色,
C.《回延安》是贺敬之写的一首抒情诗,有很浓郁的乡土气息,表达了作者对“母亲延安”的深情。这首诗创造性地运用了“信天游”的形式,而不能说它就是“信天游”。
D.《安塞腰鼓》是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展示高原的民俗民风和高原人奔放雄健的精神气质。
2024-04-25更新 | 33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南有三大名楼,分别是:滕王阁、黄鹤楼、岳阳楼。本学期我们学习了唐代诗人崔颢的《黄鹤楼》。
B.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钱塘湖春行》描写的就是仲春的景色。
C.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贬官黄州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D.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时效性强和客观真实是它最大的特点。
2020-05-06更新 | 18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