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 题号:21407299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低垂之果

陆勇强

①在杭州远郊,有一处保护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曰龙门古镇。镇内居民大都姓孙,为孙权的后裔。一千多年后,这里已难觅帝王遗风。这里的居民过着普普通通的日子,平平淡淡地生活。在江南众多古镇之中,龙门古镇没被彻底商业化,算是笃定的那种。

②一个家族往往遵循着“盛极而衰”“衰久必兴”的规律,以上百年甚至千年的时间轮回,演绎人间的荣耀和落寞,于是有了喜怒和哀乐。

③有人把这一切称为“低垂之果理论”。这个理论是说,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等到果子全部被采摘完后,树枝又恢复如初,我们就很难直接够到树枝了,需要等待下一个年份丰收之时。

④用“低垂之果理论”来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要让一棵果树在一个时间轮回中再结出丰硕的果实,除了风调雨顺,还需要适宜的生长环境。这是一种“偶然”和“必然”的结合,它需要时间来酿造,从某种意义上说,该来的必然会来。

⑤我的家族光耀于元末明初,族人因抵抗张士诚得到明太祖的册封,盛极一时。此后两百余年,家道中落,未见名人达官。一直到清朝中后期,家族才再现文人,留下文名。直至现在,我的老家仍以这位留下文名的老祖宗作为村子的荣耀。

⑥“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⑦乔布斯发明苹果手机也是如此。他当年发明了只有一个键和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这些年来,市场上有各种品牌、各种样式的智能手机,但都没有完全突破乔布斯当年的发明理念,所有手机厂商还在摘取他的“低垂之果”。

⑧我相信,我们的手机还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但这个时间无法预知。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⑨人类社会的美妙就在于此,只要给予时间,一切皆有可能。

(摘自《读者》)

1.根据提示,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低垂之果叙写作用表达所指
在龙门古镇孙权建立帝业
用“低垂之果”理论观察一个家族的盛衰,就会洞悉家族的盛衰之源
“低垂之果理论”同样存在于科学界

2.请结合原文具体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棵果树在春天开花结果,在秋天果子成熟,当果子成熟压弯了树枝时,我们就非常容易采摘;
B.1687年,牛顿在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提出了力学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年,他这棵“树”结出了硕大的果子。
C.整个物理学界,几百年间都在摘取他当年的“低垂之果”,直到20世纪,物理学界又出了一个人,即爱因斯坦。
D.我想,当智能手机发明的“低垂之果”被采摘完毕之后,在某一个时间段,这棵果树还会开花结果,再次让人们享受科技果实的甜美。
3.结合全文阅读,在第⑨自然段中加点词语“此”在文中具体指的是什么?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看法。
【知识点】 议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如何看待“快餐文化”

①当今社会,全球化的浪潮不仅带来了经济、文化的全球化,也带来了饮食的全球化。位列世界三大菜系之一的中国菜系抵挡不住“肯德基”“麦当劳”这样的洋快餐,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洋快餐既时尚又方便,适应现代快节奏生活的要求,因此备受国人喜爱。饮食如此,文化亦如此。

②“快餐文化”是文化被快节奏社会挤压变形的一种产物。快餐文化之所以活跃,与我们当今所处的快节奏生活密切相关。当今生活在都市的人们,整天忙碌于工作与生活之间,鲜有空闲,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即使空出时间阅读名著,心也是静不下来的,阅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种消遣或课余的充电。他们需要的是一种既能放缓压力,又能快速把握内容精髓的方式。“快餐文化”无疑符合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因而他们趋之若鹜地涌向“快餐文化”这一“仙泉”,试图从中汲取养分。于是就出现了《品三国》《玄奘西游记》《文化中国》之类的读物,这些读物如同数码相机一样方便快捷,读起来津津有味儿,但“欲速则不达”,人们在轻松阅读之中错过了经典原著的精髓。

③快餐文化无法代替真正的阅读,只有阅读才能领悟文化的真味。任何一部经典名著,都是作者经过精构思、编著、反复修改之后的杰作,无论影视翻拍还是专家著书讲解,都无法原封不动地将作者的原意呈现出来。曹雪芹花费十年时间,呕心沥血著《红楼梦》,他逝世后,纵然高鹗替他写完了后40回,却难以找回曹雪芹当年的笔锋。《品三国》《明亡清兴六十年》这类读物的作者或多或少都以自己的喜好解读文本,对历史事件成败的分析必然会带有自己的主观倾向,这样的解读会有意无意曲解作者的原意。这对于一个从未看过原著的人来说很容易先入为主,进而限制了思维,即使日后再读原著,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那些专家学者的见解的影响。

④阅读本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作品中的人物、事件,会有不同的理解,原著文化的这种优势是快餐文化替代不了的。

⑤当然,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们对“快餐文比”也不必要一概否定,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中的人来说,阅读原著往往要花时间和精力,电视剧、缩写本更容易让他们接受。有学者认为这些东西缺乏文化营养,我却认为电视剧、缩写本即使不是原汁原味,但也不索然无味。浅显易懂的快餐文化能引发人们阅读原著的兴趣让我们从接触快餐文化开始,到摆脱快餐文化;从浅显的认识开始,到逐渐深入地了解文化的内涵。这就是“快餐文化”的价值所在。

⑥如同行走与学习,在文化的国度里没有捷径,对文化的研究与探索是一个“慢工出细活儿”的过程。我们只有沉下心来静静阅读,方能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2.第①段中提到饮食的全球化,这在本文中是否多余?为什么?
3.第②段画线句采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适合放在哪一段中?请简述理由。
2020-02-14更新 | 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让人,乃众妙之门

①沈从文先生的墓碑后面有这样的碑文:“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每句最后一字巧妙地组成了“从文让人”。让人,可以说是沈从文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让人,让他得享八十有六的高寿,让他由作家转为学者,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可见,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让人,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涵养,一种胆识。“让人非我弱,弱者不让人。”历史上成就大事业的人,哪个不具备这样的品格?“将相和”的故事流传甚广。蔺相如不想和廉颇争地位,路上遇到廉老将军就一而再、再而三地避让。这种豁达大度,不正体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崇高品德吗?因他的这种美德,才有后来廉颇老将军的“负荆请罪”,从而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③让人,可以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有容人之量,有让人之心,才有和睦,才有和谐。当今著名词作家乔羽,偕夫人佟琦做客央视《夫妻剧场》,主持人问:“二老相濡以沫,白头偕老,有什么秘诀吗?”乔老答:“一个字,忍。”夫人佟琦抢答:“我是四个字,一忍再忍。”诙谐中尽显相处之道。

④让人,对事业的发展也有极大的帮助。人在事业上很难一帆风顺,有时甚至会陷入绝境。如果宁折不弯,不退不让,事业很可能会就此终结。而让人,则会让你的人生之树在即将枯萎的时候焕发新的生机。沈从文先生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不能再继续写他钟爱的小说、散文,几乎被世人遗忘。但他以大度的襟怀,超人的毅力,忍了,让了,既不悲观,也未消沉,而是将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用到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上。不哀不伤,潜心学术,写出皇皇巨著《中国服饰史》,又一次为世人刮目相看。

⑤可是真正做到让人并不容易。首先,你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上至王侯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要认识到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否则,总把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遇到别人冒犯,当然不容易大度起来。此外,想要做到让人,最好还要有点幽默细胞。生活中遇到不顺,谁心里都不会舒服。这时候不妨自我解嘲一下,心情有时就好多了。

⑥让人,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事业也会多几分顺利。不信,你试试!

1.下列对本文中心论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让人,让沈从文成就大事业,享誉中外。
B.让人,是人生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C.让人,并不是懦弱。
D.让人,乃众妙之门。
2.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本文先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分别论证中心论点;然后说明怎样真正做到让人;最后总结全文,号召大家学会让人。
2020-03-11更新 | 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曹林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躺平”》,完成下面小题。

①“好吃不如饺子,舒服不如倒着”,民间俗语中有生活智慧,说的不就是“躺平”吗?累了就躺,困了就睡,人之本能。奋斗时奋斗,躺下时躺下,这是正常的生命状态。但“躺平”现如今在社会上引发了很大的争议,甚至形成代际、阶层、城乡间的分裂。中间的分野可能在于,存在两种“躺平”:一种是作为个人理性的躺平;一种是作为集体非理性的躺平。对这两种不同性质的“躺平”,我持不同的态度。

②我并不反对作为个人理性的躺平。什么时候奋斗,什么时候躺下,追求怎样的生活状态,有谁比一个人更了解自己呢?每个成年人是自身利益最好的裁判者和决断者。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如韦伯所言,活在自己编辑的意义之网中,知道自己在某个阶段最需要什么,做出符合自己利益的最优选择。如果年轻人有时候主动选择躺平,我们不妨相信这是他们的理性:有的是焦虑和压力下的自我调整,有的是认清现实后降低目标和收敛欲望,有的是给自己营造一个免于焦虑干扰的舒适世界,有的是为下一步冲刺积蓄能量。

③【A】人的生命周期中不可能永远处于一种亢奋的状态,有时激情澎湃、踌躇满志,有时低落惆怅、怀疑人生,起伏是常态。得意时信成功学,失意时接受躺平学,何必把自己逼到死胡同中?鸡汤,也不都是坏东西,在某种特定情境下鸡汤能够让我们对自己温柔一点,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学者许纪霖的一段话,很有启发性。他说:你的三观不能太单一,太单一的话很容易崩盘。最好有一种对冲,两种相反的气质你都兼有,这样的话你可以相对从容有余地面对人生不同的境遇。顺畅的时候可以成为一个儒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是到过不去的时刻,你也不要和自己过不去,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时候庄子会给你一些智慧

④我强烈反对的是作为集体非理性的躺平。也就是,让别人躺平,对抗式躺平,撒娇式躺平,逃避未来式躺平。想象出一个邪恶的他者,报复式躺平,我躺平了你就赚不到我的钱了,我躺平了你就割不到我的韭菜了。我尤其反感的是自己在努力,却“让别人躺平”的态度,让在这个阶段应该去闯、去试、去拼搏的其他人去躺平。其实,躺平本身也是需要“资格”的,不是消极无为,而是努力后的停顿,过载后的调整,奋斗中的奖励。没有尝试过努力,没有品尝过奋斗的果实,没有咬过牙的坚持,就接受躺平,这叫自暴自弃。

⑤【B】这个社会有很多不公,你过得不好,不是那些过得比你好的人害的。用躺平这种非理性的方式去想象出一个“我不想好了,你也别想过好”的报复性后果,幼稚且无用。社会进步,公平正义,不是一群人“不合作”躺出来的,是一起用手推动出来。

⑥可以低欲望,但不要失去向上的追求。特别浮躁和迷茫时,就做好手中的事,理性地躺平后,更要骄傲地奋斗,全力地拼搏。毕竞,能成全你的,是奋斗,不是躺平

(选自《品读经典》2021年第11期,有删改)

1.请根据文章整体思路,将下面空白处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发出呼吁,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3)_______________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结合语境,说说第③段划波浪线句子中加点词“躺平学”的含义。
(2)本文第③段划线句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这段材料,应该放在文中的A处还是B处?为什么?

【材料】

那种“我不努力了,很多人的阴谋就别想得逞”“只要我不努力,老板就过不上他想要的生活”的想象,并不健康。

2022-09-24更新 | 1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