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 题号:21435078
阅读下面材料, 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20年, 南方周末记者随机抽取了福建莆田、 泉州等地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 108份,部分调查结果见下图:

中学生购买零食频率

每天一次18.39%
每天一次以上18.74%
每周 3-5 次40.84%
极少或从不买22.03%

学生因零食问题身体不舒服

31.49%
没有66.24%
很严重,还去过医院2.27%

材料二:

近年来,哈尔滨、上海、安徽巢湖、云南昭通等地都发生过小学生食用小零食发生中毒甚至死亡案例。2021年5月16日下午,湖南隆回县某中学116名学生因食用校外流动摊点的凉皮等小零食后出现集体中毒症状。


材料三: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教授的范志红说:“零食的真正危险在农村,其进货渠道无从知晓, 更没有建立大超市的索证制度, 一旦出事,悔之晚矣。 家长要明白,给孩子小零食, 补的不是营养,而是一种看不见的慢性毒害,跟下毒没有两样。 ”


材料四:

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 除了路边摊零食香气诱人、 美味可口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食物容易让人上瘾。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实验鼠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 高脂肪食品后,大脑内部会发生一些改变,这种变化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1.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相符的一项(     
A.因为建立了大超市的索证制度,所以大超市里面出售的零食一定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放心食用。
B.路边摊零食容易使人上瘾,这是很多中学生经常去路边摊购买零食的原因之一。
C.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研究发现,常吃香肠、熏肉、乳酪蛋白等高热量、高脂肪食品的人,大脑内部会发生类似于动物吸食可卡因、海洛因等毒品成瘾后大脑发生的变化。
D.中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吃小零食的途径,给孩子补充营养。
2.你的朋友小元特别爱吃小零食,请你结合上述材料,劝说他少吃或者不吃零食。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推行规范汉字,是因为有些地方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务院于1986年6月24日发出通知:"对汉字简化应持谨慎态度,使汉字的形体在一个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以利于社会应用。国务院责成国家语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订各方面用字管理办法,逐步消除社会用字混乱的现象。"

②遵照国务院指示,国家语委重新调整并公布了《简化字总表》。《简化字总表》的重新公布为坚持使用简化字、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创造了条件。同时,国家语委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制度和法规。采取上述这些措施后,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逐步得到扭转。

③《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公布后,为推行规范汉字,国家语委组织力量制定了《通用规范汉字表》,并于2013年公布推行。《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一级字表为常用字集,收字3500个,主要满足文化普及的基本用字需要。二级字表收字 3000个,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一、二级字表主要满足出版印刷、信息处理等方面的一般用字需要。三级字表收字1605个,是姓氏人名、地名、科学技术术语和中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用字中未进入一、二级字表的较通用的字,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

④根据报告显示,到2017年,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比例超过95%。


【材料二】

选项

比例

书刊报纸

17%

网络

42%

电影、电视等屏幕、音响制品用字

30%

商品包装

14%

其他

8%


【材料三】

巴中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节选)

第九条     一般书写行款,必须左起横行,确需竖行的,必须由右至左。汉字与汉语拼音并用,必须横行,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

第十一条     凡不符合本规定的社会用字,各文字使用单位或个人应在本规定颁发之日起30日内自行改正。对在限期内确定难以改正的,经各级语委会同有关部门批准,可暂在一旁挂上书写规范的字牌,但在用字载体维修或更换时,应予以改正。

第十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社会用字单位和个人,由各级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 逾期不改正的按每字每日50元处以罚款,直至改正。

1.根据材料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有些地方滥用繁体字、乱造简化字、随便写错别字的现象比较严重的背景下,我国决定推行规范汉字。
B.2013年公布推行的《通用规范汉字表》共收字8105个,分为三级。
C.三级字表主要满足信息化时代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门领域的用字需要,使用度仅次于一级字。
D.《简化字总表》重新公布的作用是:为坚持使用简化字、消除社会用字的混乱现象创造了条件。
2.下列对相关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可以拟题为“推行规范汉字取得新进展”。
B.材料一第②段画线句“上述这些措施”指国家语委重新调整并公布了《简化字总表》。
C.材料一第④段中加点词“超过”二字不能改为“达到”。
D.由材料二可知用字不规范现象在网络、电视等媒体上出现较多,其他地方出现较少。
3.根据材料三,下列做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一家“涮涮锅”小吃店的招牌上仅写着“shuàn”。
B.社会用字综合管理部门责令某商家改正其产品说明书上的错别字,该商家超出规定期限15天才改正,管理部门对其罚款500元。
C.某商家在用字管理部门劝说下,仍拒不改正其广告牌上的错字,当地管理部门用强制手段拆除了该广告牌。
D.某安装公司有两块牌匾,其中一块写着“XX按装公司”,旁边另一块写着“XX安装公司”,据其经理说,这是有关部门批准的。
2021-02-17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耳朵经济”正走向繁荣

音频内容近年来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根据艾媒咨询3月发布的报告,去年中国在线音频用户增幅超过20%,达到4.25亿人。与移动视频和移动阅读等渠道相比,在线音频行业的增长速度更快。在线音频是指通过网络流媒体播放、下载等方式收听的音频内容,主要包括有声读物、网络电台、语音直播、互动娱乐等形式。内容上则涵盖有声小说、人文历史、脱口秀、亲子故事、相声评书、新闻资讯、商业财经等诸多类型。


【材料一】

北京的大学生辛西娅·周养成睡前听音频节目的习惯已经有5年。她说:“听音频节目时,你在学习一些东西。你不会感到焦虑,就像读书时一样。”

与周一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每天都收听音频内容。这种媒体更加灵活和有效,因为用户可以边做其他事边收听。这一特点使得人们能在多种场合下收听,比如上下班途中或者睡觉前。

很多内容制作者也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巨大机遇。很多内容制作人转向音频,因为这是一个相对便宜且直接的分销渠道,拥有潜在的广大听众。

艾拉是一名知名播客,年收入过百万。从护理专业毕业后,她在医院做过几个月的实习生,之后她决定另辟蹊径。“老实说,你要在医院工作几十年才能成为护士长,我不想一辈子就这么过了,”她说,“当时我对成为一名播客完全没有概念,但我知道专业播音员的薪水非常高,于是我决定冒险一试。”

AirPods耳机、智能音响等智能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音频产业的发展。在中国,在线音频市场的竞争已经变得激烈。与西方国家大多免费的播客不同,中国的音频平台正逐渐说服年轻一代付费收听音频内容。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收听、创作音频内容,预计该产业将会呈现繁荣。不过,随着听众对内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几年这一市场中的内容制作者及公司之间的竞争将加剧。

   (《环球时报》2019年8月30日,有改动)


【材料二】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 调研时间:2019年1月)


【材料三】

听书还是看书?

●正方

互联网时代,电子屏幕占据了人们绝大多数的注意力,眼睛早已经不堪负累,相对来说,听书就比较好,如果是在家,还可以放开音响、免提等,避免长时间戴耳机造成耳朵损伤。而且听书还不耽误做别的事情,不论是做家务也好,还是干点儿别的事情,放一段朗读的音频来听,既轻松陪伴人度过枯燥无聊的时光,又能给人愉悦的感受,这也体现了时代的进步。

有时候,听书还能获得读书所不能获得的乐趣,比如有些轻松的话题、短小的故事,其实听比读有意思,还有一些特别有韵味的文章,比如诗词、散文等,如果有一个好的朗读者,对听众来说就是一种享受。小说中也有这样的,小时候我们常听《说岳全传》《杨家将》等,同样的书,读起来就远不如听名家说书更有趣味,这也是听书的一种附加值吧。

但收费问题不可小看,知识经济,毕竟有个经济,但现在的经济逻辑,其实非常混乱。首先是价格问题,一本书分成上千集,听完得花好几百元,如果买书,也就二三十元,这个差价太大了,对消费者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不可持久。其次,收费模式的问题,有些平台取消的打赏功能,转为充值买礼物,还有的平台连打赏也分成,而且分成比例极高。

——张国庆(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反方

听书当然有它独特的益处,但我依然觉得,听书不能代替读书,从我个人来说,我读书的时候喜欢做批注,每有所得,就写在旁边,听书显然没有这个功能。其次,听书也不利于思考,读书的时候,喜欢哪一段,可以反复咀嚼、品味,有感触了,可以停下来慢慢思想,听书虽然也能做到,但显然比较麻烦,翻来覆去地倒退、快进,也容易让人失去兴趣。

从形式上看,文字更抽象,读书适合慢慢品味、咀嚼,而听书适合浮光掠影地了解。从情感上看,读书的时候人更加理性,更容易反思;而声音更感性,听书的时候更多是情绪的体验,同时也更容易被朗读者的情绪所感染和带动。同一部书,不同的朗读者朗读,听众的感觉也不一样,再如反思、辨析的问题等,这些不能说是缺点,但确实是它和阅读的不同。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在线音频内容在中国快速发展的原因。
2.仔细阅读材料二,为在线音频平台提供两条建议或意见。
3.暑假里老师布置了阅读《水浒传》的作业,小明以听《新说水浒》的方式完成作业。你认为这样可行吗?请结合材料和自己的阅读体会说说理由。
2020-09-17更新 | 12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教育部《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义务教育阶段书法教育以语文课为主,也可在其他学科课程、地方和校本课程中进行。其中,小学3~6年级每周安排1课时用于毛笔字学习。普通高中可开设书法选修课。

   

②一项网络调查显示:71.4%的受访者表示一个人的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形象气质:72.5%的受访者曾经有拿字帖练字的经历;42.5%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字拿不出手;74.7%的受访者认为,即便在互联网时代,写一手好字仍很重要。

【材料二】

①书法是戴敏的第一项特长。她回忆,小学放暑假,天天呆在家里练字,开始也觉得苦,“但练着练着就练出感觉了,十分享受这过程”。戴敏练书法源于父亲一次不经意的鼓励,后来就渐渐爱上了书法,而老师也通常会在写得好的字上画圈,“每次看到自己字上的圈多了就会感到很开心”。

②对于王依帆来说,少年时代的练字更多的是痛苦的任务,“老师布置的练字作业每次都拖到暑假的最后一个星期”。他认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用笔写字的时候越来越少,“也就剩下在商场刷卡签名时会写写字了,我身边许多人都这么认为”。

【材料三】

①网友冰水椰子:我是教语文的,又兼着书法课,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好在一个学期上的书法课不多,期中和期末考试前就偷偷地改上语文课了。

②网友吞可吞;很喜欢书法教室和教室走廊陈列的名家作品。很羡慕写得一手好字的同学。但总是只有心动,没有行动。上了初中,作业多了,就更没有时间练字了。

③沈尹默(书法家):世人公认中国书法是最高艺术,就是因为它能显出惊人奇迹,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引人欣赏。

④郭振有(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书写,表达一种感情,与电脑写不是一种状态。如果一切都机械化了,就没有审美,变得贫乏而没有了想象力。

【材料四】

①“传承兰亭——绍兴市区中小学生‘兰亭雅集42人展’”在书法圣地兰亭右军祠启幕,这成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一个亮点。市内许多中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前来参观展览。一位带队老师说,他们学校有很多书法爱好者,在征集作品和报名参观的时候;大家都很积极,他们是传承中国书法、传承中华文化的希望和未来。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要求,小学3~6年级和普通高中每周都要安排1课时专门的书法课。
B.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书法教育进中小学课堂有较好的社会基础。
C.有反对者认为,互联网时代,写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也就没有必要练字了。
D.中国书法是世人公认的最高艺术,它无色而具画图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
2.请根据以上几则材料,说说中小学书法教育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
3.就激发学生书法学习兴趣的问题,请结合以上材料,给学校提两个建议。
2023-07-18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