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9 题号:2160210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走进三星堆,与古蜀文化相遇

20237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始试运行。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是目前西南地区建成的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位于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占地面积91亩,分为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是原展馆的5倍。

②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设计以“堆列三星,古蜀之眼”为核心理念,突出“消隐”“协调”“实用”三大原则。设计延续了老馆经典的螺旋曲线外墙,作为三个堆体外形和空间控制曲线,三个堆体的平面控制线延长相交于一点,平面夹角呈现严谨的几何逻辑,生成独特的形体韵律,三个沿中轴排列的覆土堆体,寓意“堆列三星”。“古蜀之眼”的设计灵感则源于三星堆文化的眼睛崇拜,造型为双曲面,呈现形式则为两面形似眼睛的巨大玻璃幕墙,正对三星堆遗址发掘区,寓意三星堆跨越千年的古今对话。

③新馆上新文物堪称博物馆最大亮点。除了青铜神树等于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移步新馆,还有600余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其中包括从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珍品。3000年后“再合体”的青铜鸟足神像、青铜龟背形网格状器、扭头跪坐人像等网红文物也悉数展出。

④新馆布展分为“世纪逐梦”“巍然王都”与“天地人神”三大部分,多层次多角度展示三星堆遗址的前世今生及考古发掘、研究的最新成果,共展陈文物1500余件(套)。

⑤第一展区“世纪逐梦”,以三星堆遗址近一个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为主线,表现三星堆考古工作者百年逐梦、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彰显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的时代主题。

⑥第二展区“巍然王都”,从文明探源的角度,对三星堆古国的自然环境、社会面貌、都城布局、手工业技术、权力结构等进行全方位展示和解读。

⑦第三展区“天地人神”,以祭祀区出土的精品文物为主要展示对象,集中呈现古蜀人在祭祀活动中使用的重要礼器、主要的祭祀行为、崇拜对象及其信仰体系和宇宙观念,表现古蜀先民浪漫的想象力和非凡的创造力。展览通过对古蜀人精神世界及其文化源流的解读,揭示古蜀文明密码,表现中华民族共同的信仰与精神根脉。

⑧除此之外,三星堆博物馆新馆还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持。如新馆“天地人神”展区采用了数字化修复演示的新展陈方式。以骑兽顶尊人像为例,其分别由出自二号坑的铜尊口沿、出自三号坑的铜顶尊跪坐人像和出自八号坑的铜神兽组合而成。这些文物经历了3000多年的磨砺,本体脆弱,通高超2米,通过AI技术、3D打印以11的文物模型进行展出。这样既能满足文物安全稳定的展出需求,又可让观众一睹文物的奇特与精美。

⑨全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三星堆范式以昂扬之姿屹立世界。这,是文化自信与守正创新开创的崭新路径,是中华文明赋予现代文明的厚重底蕴,是科技与文化交融的智慧结晶……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是全国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
B.三星堆新馆600余件文物为初次展出,其中包括从6座新发现祭祀坑出土的300多件珍品。
C.新馆“世纪逐梦”展厅主要展示三星堆遗址近一个世纪的重大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
D.文章第⑧段通过列举骑兽顶尊人像的例子表明数字技术对三星堆新馆的支持。
2.阅读全文,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三星堆博物馆的,请简要概括。
3.三星堆博物馆副馆长朱亚蓉说“希望观众到这里来,不仅看文物,也了解文化内涵;不仅看三星堆,更是看中华文明。”据此,请你结合本文内容,从设计理念、布局以及它的文化意义帮助三星堆博物馆写一段100字左右新馆介绍词,帮助参观者更好地享受这次文化之旅。
【知识点】 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剔红:天生的贵族

王平

①在一些历史古装电视剧中,你有没有注意到后宫中的起居、坐卧、把玩等各种器具大多是种红漆木器,而非金银珠宝。去北京故宫博物院参观,你会看到宫廷内各种用具和摆设器物最多的也是那种红漆木器。

②这种红漆木器被称作“剔红”,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工艺品,远比金银珠宝贵重得多,那可是奢侈品中的贵族。2017年5月,在英国伦敦苏富比中国艺术珍品拍卖会上,一件元末明初剔红花卉纹大盘拍出了1568750英镑(约合人民币1400万元)。

③剔红何以如此昂贵?这就不得不说说它的材质和制作工艺了。

④剔红,又称雕红漆、红雕漆,是中国漆器工艺的一种,常以木灰、金属为胎,在胎骨上层层髹红漆至一定的厚度,待半干时描上画稿,然后再雕刻花纹。

⑤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可是事实上远不是说的这么简单。

⑥首先,既然是漆器,就少不了用到漆。剔红使用的天然漆取自漆树,需要用特定的刀子将树皮划开,用容器一滴一滴地接住。生长16年以上的漆树才可取漆,而一棵生长了20年的漆树一年的产漆量也不过250克。原材料如此来之不易,注定了剔红是天生的贵族。

⑦有了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它的制作工艺才是压轴大戏。

⑧剔红是在器物的胎型上,涂上几十层朱色大漆,待干后再雕刻出浮雕纹样。涂漆就是一道繁杂的工序,必须用真丝麻团沾染,以旋转揉捏的方式在胎型上擦拭。每一分力道都需拿捏准确,才能均匀上漆,相当不容易。涂完一层后,得等它干透,才能涂抹下一层。制作一件剔红漆器,少则八九十层,多则两百层以上。每一道漆层都不能在阳光下暴晒,只能慢慢等其自然阴干。完成一件剔红成品,少则需半年,多则需两三年。想想,这该有多么不容易啊!

⑨更不容易的是“剔”。

⑩收藏家马未都先生曾这样解释“剔”:“以硬碰硬为雕,以硬碰软为剔。”汉字就是这样奇妙,一个“别”宇既解释了剔红的制作方法,又道出了剔红制作的不容易。以硬碰软,是指剔红雕刻制作工艺——用坚硬的刀子在漆将干未干、呈牛皮糖状态时进行雕剔。漆干则脆,一剔就裂;漆湿则黏,沾刀无型。素胎上涂一层漆后,雕刻师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一将干未干时进行雕剔。这个过程非常考验工匠下刀前的构图设计和刀功,要出刀无悔,运刀如笔才行。一刀出错,前功尽弃,不管你制作到了哪一步,这件漆器都无法挽回了。

此外,从工匠手里出来的崭新的别红器具还不算成品。新制的剔红作品颜色过于明艳,略显俗气,还不是它最好的状态,还需要使用者双手摩挲,历经时间打磨,才能呈现成熟温婉的红,剔出的纹样才能活灵活现。也就是说,剔红必须使用多年,才能历久弥新,光彩照人。

想想看,这剔红是不是比金银珠宝更不易得?

你也许会问,既然能剔红,那能不能“剔”别的?当然可以,根据漆色不同,剔红、剔黄、剔绿、剔黑、剔彩等都是有的。别红技艺起源于唐朝,成熟于宋元时期,发展于明清两代。因明朝皇帝姓朱(大红色),剔红受到宫廷专宠,就发扬光大了。加之早期流传下来的其他作品很罕见,于是我们看到的都是剔红了。

1.剔红为什么被称为“天生的贵族”?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
2.文章以《剔红:天生的贵族》为题有什么好处?
3.文章中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选择一种并简要分析。
4.文章第⑩段引用收藏家马未都先生对“剔”的解释,有什么作用?
5.随着《国家宝藏》节目的播出,备受冷落的“剔红”也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国宝不仅“活起来”了,也“火起来”了。请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
2019-05-29更新 | 20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天气预报是怎么做到精准预测的

①最近北京持续高温,朋友突然说,“好希望天气预报能报不准!”

②“为啥啊?”我百思不得其解。

③“报不准嘛,比如,突然来一场雷雨降降温,或者,预报37摄氏度其实30摄氏度也行!”

④“这基本不可能。现代天气预报可是很准的。”

⑤“虽然这么说,但在我的印象中,天气预报以前也报错过啊。”

⑥“确实有报不准的情况,但是概率很小,而且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不信你看。”

⑦现代的天气预报系统,主要分为                  ,气象卫星以及数据解析中心等几种分工不同,各有侧重的观测网络体系。

⑧地上气象站主要负责采集各地的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降水量、积雪深度、日照时间、云量以及空气质量等气象数据。这些数据一方面用于与其他途径采集的大气活动信息进行汇总,以便进行实时天气预报,另一方面则形成数据库,作为长期研究气候变动的宝贵资料。

⑨地面气象雷达系统通过建立在各地的雷达设施向所在空城云层发射厘米级波长的电磁波,来观测数百公里范围内云层中的凝结核、冰晶以及雨滴或雪花的形成情况。雷达获得的数据再与地面观测站的实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实现对雨雪天气的预报。

⑩高层大气气象观测主要通过释放无线电探空仪和布置风廓线雷达实现。前者可以认为是地面气象站的高空版,可以实现收集约三十千米高空处气象数据的功能。后者可以认为是地面雨雪气象雷达的李生兄弟,主要测量高空中的风速和风向等信息。

11)气象卫星位于这个由低到高层次分明的观测网络的最上方,主要负责监测大范围区域内的气象变化,特别是台风一类的灾害性气象事件。

12)此外,云层在数天内的变化趋势,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分布,森林火灾的预警和监测,对于气象卫星来说都不过是略施身手,农业害虫的迁徙,火山活动的监测,海水潮位的异常变化也都难逃气象卫星的法眼。

13)以超级计算机作为核心的信息处理中心堪称整个气象监控与预报网络的大脑。各级观测设施,装置中收集到的无数琐碎信息,经过超级计算机的运算,多重因素复合作用下的复杂动态过程亦可轻松模拟。小到当天某时某地的天气精准预报,大到全国范围内整个季节中水量与往年平均值的相对大小,超级计算机可谓是无所不知。

14)即使有了这么强大的预报系统,我们还是不得不承认,天气预报确实有时会报不准,为什么呢?

15)这个问题一般来说受到两个因素制约。

16)首先,现代天气预报早已不是曾经的全市统一,一天播报一次,而是定位精准并且实时更新。正如上面所述,天气变化是一个多因素作用下的极端复杂体系,现今的技术很难实现数小时后的精确预报,但是大城市局地的短时预报精准度还是相当高的。很多人的习惯还停留在当年的头天晚,上收听第二天的天气预报,最后发生偏差也是情理之中了。

17)其次,夏天的锋面雨等短时强对流天气,由于其演化规律突然性大,即便是超级计算机也时常有心无力,无法精准预知。但是,做到在强对流天气发生一两个小时前实现应急预警,目前的技术还是把握颇大的。

18)在气象预报方面,人类从无知懵懂到小有所成,技术进步的脚步仍然坚定向前,天气预报的精准度和有效预测时间还会逐渐增加。

19)看来,与其盼天气预报不准,可能还不如盼“雨神”来一 下,突然来场雨的希望更大。


注:雨神:对歌手萧敬腾的戏称。
1.开头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2.阅读⑧—12段,在文中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内容。
3.下面的内容放在第______段后最恰当。
为了减少“报不准”的情况,提高预报精度,可以加强对各大气象预报系统的硬件建设投入,只有拥有了遍布城乡的观测和雷达系统,覆盖区域上空的气象卫星网络,才能实现气象预报数据的有效采集,预报精度自然随之上升。比如,国土狭小人口密集,技术、资金实力雄厚的日本拥有密度远超一般国家的气象信息采集系统,其气象预报的精准程度超过中国乃至其它发达国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地面气象雷达系统通过释放无线电探空仪和布置风廓线雷达实现。
B.气象卫星位于这个由高到低层次分明的观测网络的最上方。
C.小到当天某时某地的天气精准预报,大到全国范围内整个季节中降水量与往年平均值的相对大小,超级计算机都可以计算预测。
D.做到在强对流天气发生一一两个小时前实现应急预警,目前的技术还是没有把握的。
2018-07-04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恐龙无处不在

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稍微离开南极海岸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       )于世界各地。

如果把这个发现与南极大陆联系起来,这比仅考虑恐龙来说要重要得多。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实际上并不适应寒冷的气候,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更不适应南极气候。但1986年在南极确实发现了这种古老的两栖动物的化石。

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       )而不是恐龙自己在(       )。几十年前,人们发现地壳是由一些紧密拼合在一起但又在缓慢运动的大板块构成的。一些板块被拉开,而另一些则挤压在一起,一个板块也许会缓慢地向另一板块下面俯冲。“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可以这样比喻,板块背上驮着许多大陆,当板块向一个或另一个方向运动时,大陆也随之一起运动。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当板块继续运动时,大陆又重新被分离开。

在四十多亿年的地球发展史中,泛大陆形成和分裂过多次,最后一次完整的泛大陆大约是在2.25亿年前形成的。这个泛大陆存在了数百万年以后,又开始显示出破裂的迹象。

早期恐龙在那时已经开始出现,并且有机会(       )到泛大陆的各个地方。所有陆地似乎都处在热带和温带环境内,所以恐龙可以在泛大陆的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

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成四部分。北部就是现在的北美、欧洲和亚洲,南部是由南美洲和非洲构成,最南部是南极洲和澳大利亚,印度是剩余的一小部分。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美又与亚洲和欧洲分开,南美也与非洲相离。(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印度向北移动,并且大约在5000万年前与亚洲相碰撞,形成巨大的喜马拉雅山脉。两个陆块在那里聚合并缓慢地褶皱变形。南极和澳大利亚也已相互分离。

当大陆相互分离时,每一个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到6500万年以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所有的恐龙都灭绝了,大陆也已完全分开。每一个大陆都有自己的恐龙化石。

南极也有自己的恐龙、两栖动物和其他在恐龙时代繁盛的植物和动物。然而,这些生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因为板块把它们向南携带到了极地。大约经历了一亿年,气候逐渐变冷,植物慢慢越来越稀少,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也大量减少。气候变得越来越寒冷,夏天短而且冷,最后成为冰天雪地。

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如果南极的冰雪层再薄一些的话,我们就可以找到它们。

因此,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有力的证据。

1.选文中括号内有四处空出来的词语,依次填入,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遍布   漂移   迁移   分散B.分布   飘移   迁徙   分散
C.遍布   漂移   迁移   分布D.分布   飘移   迁徙   分布
2.对选文画横线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开头突发议论,是全篇行文的逻辑基点。
B.文章开头的这两句话并非浮泛之论,而是有确凿的根据的。
C.这个论断不仅是全文的起点,而且也是作者科学精神的精华所在。
D.这句话体现了事物说明文层层推论,说明准确,思维严密的特点。
3.下列关于“板块构造”理论说法不当的一项是(     
A.地球是由一些很分散的静止板块构成的。B.板块与板块之间是相互缓慢运动的。
C.“岛屿链”之谜可以借此理论获得答案。D.板块之间可以被拉开、挤压或抬升。
4.下列句子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一句是(     
A.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B.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C.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地球上所有冰的十分之九都在南极冰盖。那里的冰有数英里厚,覆盖着丰富的化石。
D.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化石骨骼,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
2020-06-19更新 | 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