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49 题号:21602107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1.3%;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534.3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29.5%。途牛旅游网《2023中秋国庆旅游消费盘点》显示,面对不可多得的8天假期,游客平均出游天数较“五一”和暑假均显著增长,更多游客选择了5天及以上的出游行程,出游人次占比达54%。

②携程数据显示,文旅融合的旅游行业大趋势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体现的尤为明显。旅游+音乐、+文化、+美食、+实景演出等多重文旅“套餐”成为各地标配,带动旅游慢下来、静下来。


【材料二】

【材料三】

①双节假期,厦门推出30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旅节庆活动,包括2023年厦门市民文化节、2023中国厦门中秋旅游嘉年华、第十二届鼓浪屿钢琴艺术周深度融合、热点叠加,突出钢琴音乐、非遗项目、中秋博饼等文化元素。分别在鼓浪屿、十里长堤、海上世界、惠和石文化园等景区搭建“市民大舞台”,开展钢琴、南音、高甲戏、歌仔戏、闽南语歌曲歌手大赛等文化展演展示。

②慢节拍沉浸式感受城市烟火气的City Walk成为假日市场亮点,到八市、沙坡尾、百家村漫游,品尝美食,感受厦门城市烟火气成为游客尤其年轻人的热门选择。

③节前,厦门发布首批十大“厦夜好去处”,扮靓夜厦门、助力夜经济。观音山、会展中心、鹭江道、演武大桥、鼓浪屿和杏林湾等区域的璀璨夜景灯光秀成为众多市民游客打卡地。白鹭洲公园灯光秀和音乐喷泉连秀6天;园博苑月光环换“新妆”,呈现全新夜景灯光图案。邮轮母港集团推出中秋国庆海上赏月专属航线,鹭江夜游项目受到热捧,船游鹭江、缤纷厦夜尽收眼底。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中秋节、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数8.26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到71.3%。
B.文旅融合的旅游行业大趋势在今年中秋国庆假期体现的尤为明显,它带动旅游慢下来、静下来。
C.双节假期,厦门推出形式多样的文旅节庆活动,突出钢琴音乐、非遗项目等文化元素。
D.根据材料三我们可以得知City Walk一词是指慢节拍沉浸式感受城市烟火气的旅游方式。
2.阅读【材料二】,你能获取哪些信息,请简要概括。
3.厦门此次的双节旅游活动得到了“旅友”的广泛好评,旅游管理部门将趁热打铁,在2024春节进一步打造这项旅游品牌。你的一位好友想在春节假期来厦门玩,你会给他(她)提供怎样的“旅游+X”建议?请结合材料谈谈(至少两条)。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运动员智慧餐厅”是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展出的一项前沿的体育科研产品。它是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为运动员量身打造的智能餐饮管理系统。这个系统由软件系统、智能硬件设备、配套网络设施三部分构成。其软件系统将运动营养、运动训练、机能监控等体育科研技术与图像识别、射频识别、物联通讯、云计算等智能和信息化技术有效结合,跨越空间地域,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这一智能餐饮管理系统能根据运动员自身差异提供不同配餐,还会根据其参加的项目特点、训练强度、训练环境等因素,最大限度运动员膳食营养管理模式。运动员进入餐厅取餐后,餐厅内的机器人还能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核对运动员取餐是否正确。据悉,这种智慧餐厅管理系统也将应用于其他一些餐饮场所,如高校食堂、连锁餐厅等。


材料二

“无人摆渡车”是2020年北京车展中展出的一项智能化技术产品。其关键技术包含了车辆行驶道路环境感知系统,车辆行驶路径规划系统、车辆驾驶行为智能决策系统等。如通过将前视多功能摄像头、前向77GHz毫米波雷达、角雷达、激光雷达、全球定位系统等多种传感器信息进行高效融合,获取本车位置、前方障碍物、道路环境等信息,从而构建出无人车的可行驶区域。又如车辆驾驶行为智能决策系统,根据可行驶区域及行驶任务,决策出车辆的驾驶行为,通过轮毂电机、智能定位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实现车辆的线控驱动和线控制动,从而实现车辆的无人驾驶。随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无人摆渡车将会更广泛地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使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材料三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利用无线通信等技术建构出的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网络。不同的用户和终端通过各制式的物联网连接协议互联互通,然后将虚拟化的“现实世界”实时反馈至各个行业或场景,从而推动各领域提高,提升效益。人们追求美好生活,渴望得到更高效的网络体验。第四代移动网络信息技术的接入量与传输速度渐渐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第五代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简称5G)应运而生,它采用许多先进的技术来提高物联网的传输速度与效率。从2015年开始,伴随物联网技术的更迭,中国物联网连接量。预计到2025年,中国物联网连接量可能增至的199亿。目前,物联网正处于连接高速增长的阶段,未来数百亿的设备并发联网产生的交互需求、数据分析需求将促使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的更深融合。随着融合数量的不断提高,物联网连接量增长率,万物与物联网的互联将日趋饱和。

1.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配置                 ②车辆行驶路径规划系统
B.①配置                 ②车辆行驶环境感知系统
C.①优化                 ②车辆行驶路径规划系统
D.①优化                 ②车辆行驶环境感知系统
2.阅读下图,将获取的信息依次补写在材料三的横线处,并就“万物互联”的健康发展提出一条可行性建议。

3.从上述三则材料看,物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____________
2021-01-28更新 | 13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以下各题。
【材料一】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中国人从小就会背诵的二十四个节气歌。201611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中国第31个列入代表作名录的项目。农历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具体说就是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从西汉起直至今天,二十四节气历代沿用,一直是深受农民重视的农业气候历。它指导农业生产不违农时,按节气安排农活,进行播种、田间管理和收获等农事活动。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对研究古代的气象和物候变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材料二】

我们可以把二十四节气的名称按次序排列,分为四组。这四组就是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共六个节气,请看下列表格:

季节名称节气
春季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夏季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现在我们把每个季节的六个节气再分为前后两半,立刻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每个季节的前半段都是以字引领,分别是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每个季节的后半段,又都是以这个季节的名称引领,分别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什么意思呢?不言而喻,这是说春夏秋冬四季从四个立起来,立起来就是开始嘛,也就是春天从立春开始了,夏天从立夏开始了。每个季节后半段的春夏秋冬配上两个字,两个字。分是什么意思?最简单的,就是一分为二了,这就表明,在这里把一个季节一分为两半了。那另外两个字呢?有人会很容易理解为到头了的意思,但要弄清楚是什么到头了?不要当作是这个季节到头了,而是太阳向北或向南走到头(北回归线、南回归线)了,要回头走了。确切追究这个字的本义的话,是极的意思。夏至就是说太阳向北走到极点(北回归线)了,要回头了,但夏季并没有完,而是刚刚到中点。冬至也是类似,太阳刚刚到极南点(南回归线),开始转向北了,冬季过了一半了。

综上所述,其实我们可以把上述这四个季节的八个节气准确的称之为四始四中,因为它们是界定一年中各个季节和不同时段的分水岭。但是我们也会发现一个让人不解的现象,为什么快到了夏季的末尾才大暑,快到了冬季的末尾才大寒?这夏季和冬季不是歪了吗?我们可以举这样一个例子:在厨房烙饼的时候会有这样的体验,不管饼铛有多热,饼放到里面都不会马上成熟,烙饼成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自然界也是如此,当太阳直射地球时,还并不是我们感觉最热的时候。我们感觉到的冷和热虽然是依赖太阳的照射,但又与地面的接受过程有很大关系。这样我们就明白了大暑出现在夏末的原因了。

上面我们说的八个节气是二十四节气的骨架,那么其它的节气呢?我们看立春和春分之间插入了雨水惊蛰。这两个名字描写了春季上半季的气象或生物的特征。要开始下雨了,藏在地下过冬的小生命听见太阳的召唤要开始苏醒了。春分和立夏之间插入的是清明谷雨。从清明两个字便可以知道这是天气晴朗温暖阳光明媚的季节。从谷雨两个字也可以知道这是庄稼需要雨水促长的季节。立夏与夏至之间插入小满芒种。小满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芒种是小麦收割和秋种的大忙季节。夏至与立秋之间插入小暑大暑,这是最热的一个月了。立秋和秋分之间插入处暑白露含有隐退的意思,这是暑热强弩之末和早晚开始见露珠的初秋季节了。秋分与立冬之间插入寒露霜降,其意已见字自明了。立冬与冬至之间插入小雪大雪;冬至与立春之间插入小寒大寒,其气象意义就更清楚,不必解释了。总之一句话,八节之间插入的十六个节气,是用来描述中国黄河流域的气象和物候的。世界任何其它地区都可根据各地的气象和物候特征模仿为这十六个节气取适当的名称,来显示当地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并指导当地的农业生产。


(1)阅读【材料一】,指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依据哪三个方面原因将中国的“二十四节气”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
第一方面:
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
(2)【材料二】中关于“夏至”与“冬至”的说明,印证了【材料一】中的那句话?
(3)【材料二】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2022-08-02更新 | 2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为何要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

①当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内,面对着细胞的铜墙铁壁,狡猾的病毒亮出了自己的钥匙——刺突蛋白(S蛋白)。刺突蛋白能够与细胞膜上一种名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的物质结合,打开细胞门户。此时,病毒趁机进入细胞并进行复制,逐渐发展壮大最终成功感染致病。既然病毒通过自己的钥匙——刺突蛋白进入人体,我们提前将刺突蛋白粘住,让它开启不了大门,那么病毒自然而然就不能复制感染。

②我们可以将新冠疫苗理解成一种提前演习,接种的灭活疫苗与新冠病毒特征十分相似,但是对人体没有致病性。当疫苗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做出反应,不仅可以迅速产生对抗病毒的抗体,还能将病毒的模样记在一种叫做记忆细胞的细胞中。当病毒真正入侵时,一方面,人体会迅速调动抗体及记忆细胞与病毒战斗,体内的抗体首先认准新冠病毒的钥匙——刺突蛋白并与之结合,使病毒无法与细胞膜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结合,也就不能轻易进入细胞;另一方面,记忆细胞会迅速识别病毒产生更多的抗体,去与病毒战斗,从而使我们免于被感染。

③随着疫情持续,特别是突破性感染发生得越来越频繁,加强针的呼声越来越高。所谓突破性感染,就是打了两针疫苗后仍被感染,这意味着两针疫苗构建的免疫屏障已经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突破性感染频发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随着病毒的突变,疫苗的有效率在下降;二是随着第二针接种时间越来越久,体内中和抗体水平逐渐下降,需要接种第三针以提高体内中和抗体的水平,进而提升对新冠病毒的预防能力。

④有人可能会说,当病毒来袭时,体内的记忆细胞同样会产生大量抗体,那么为何还要接种加强针呢?记忆细胞从激活到抗体的产生需要时间,对于一些潜伏期较长的病毒,病毒在复制之前记忆细胞就已被激活,体内也有了足够的抗体,便不需要再接种加强针。但是新冠病毒潜伏期相对较短,现在流行的德尔塔株通过突变使其潜伏期更短,记忆细胞来不及完全激活病毒便已快速复制,所以导致了大量突破性感染的发生。

⑤著名医学期刊《Nature Med》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和抗体水平与预防新冠感染的文章,研究发现当体内中和抗体水平达到康复者中和抗体水平的20.2%时,就有超过50%的人避免发生有症状感染,但当体内中和抗体水平仅达到康复者中和抗体水平的3%时,会有一半的人免于变成重症。这个研究表明,体内中和抗体水平对于预防感染新冠病毒感染有着重要的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加强针的接种十分重要。

选自2021年12月3日《科普中国》,有删改


链接材料:

①今夏,一起因德尔塔毒株输入国内,从南京禄口国际机场发端,经扬州、张家界等地蔓延至全国多地的疫情引起广泛关注。在这场疫情中,不乏接种新冠疫苗的患者,疫苗的保护效果究竟如何?灭活疫苗究竟能多大程度降低德尔塔导致的新冠肺炎重症发生率?

②在对与此疫情关联的476例江苏确诊病例进行研究后,学者发现,未接种新冠疫苗者重症率达14.7%,未完全接种者重症率12.4%,全程接种者重症率1.1%。同时,重症组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等指标的基线值高于非重症组。

③研究进一步显示,以未接种组为参照,完全接种新冠疫苗可降低94%的重症风险;18—59岁人群完全接种可降低88%的重症风险;男性完全接种降低86%的重症风险。值得关注的是,此次研究中的无基础疾病、大于60岁的女性全程接种者,均无重症发生。也就是说,全程接种新冠灭活疫苗可有效预防德尔塔毒株引起的重症发生风险,但部分接种疫苗,即未完全接种预防重症的效果不显著。

选自2021年12月3日《科技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和链接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两项是(     
A.当体内的抗体率先与病毒的刺突蛋白结合,病毒就无法轻易打开细胞门户。
B.文章第④段加点的“相对”一词旨在突出时间之短,加强针无法产生更足够多的抗体。
C.链接材料的第②段将重症组和非重症组的指标作比较,意在表明新冠疫苗对人体具有保护作用。
D.接种新冠疫苗后,体内的记忆细胞会产生足够的抗体,便不需要再接种加强针。
E.文章和链接材料的最后一段都表明了新冠疫苗加强针的接种对预防重症有着重要作用。
(2)请简要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
(3)文章和链接材料在说明方法上各有特色,前者善打比方,后者大量使用数据,请结合文本,分析作者这样选用说明方法的原因。
2023-12-13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