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其他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2 题号:21652548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一种生意经

①老夫妻手工做紫砂壶,开着一处小直播间,每天访客不超过百人,一周难得成交一单。老伯手艺很好,手更巧,有时候工具不趁手,自己可以立即现场做一样出来,做出来就可以用。因为是全手工,每把壶要价都很高,没有一把低于三千。

②直播时,老夫妻经常抱怨,说那些大直播间之所以生意火爆,是因为什么话都敢说,什么谎都敢撒,什么价都敢喊。每次最后总结下来就一句话:我们就是太老实,只有我们说实话,所以我们永远没法发财。

③我在那里买过几把壶,经常听他们叨叨,一边聊天讲笑,一边看着他们打泥条拍桶身搓壶钮。有天我实在是听不下去那些丧气话,就停下玩笑,认真对他们说:

④别人花两百元在直播间买一把大红袍全手工紫砂壶。你告诉他们大红袍泥在清代就已经绝迹,全手工壶哪怕学徒来做要价也不会低于八百元,这些是不是事实?是事实。那你觉得这些人要不要听?不要听。因为别人就是要大红袍、全手工、宜兴本山泥料,并且只愿意出两百元。所以大直播间主播说:来!我有大红袍全手工本山泥料紫砂壶,家人们,一九九上车!那一帮人一直苦等着这句话,于是蜂拥而至,一人抢一把走,欢欢喜喜,高高兴兴。

⑤你是真泥料,你是真手工,你不编造故事不说谎话,这很好,他们也都知道。可知道又怎样呢?他们不会花五千元买一把壶,何况买下来还没有任何故事可以和亲朋好友吹嘘夸耀。能告诉他们什么呢?有泥料神话吗?有工艺传说吗?有大师证书吗?你这里什么都没有,你只有手艺和诚实。

⑥你卖给他们的其实是事实、知识、真相,甚至都不是卖,而是赠送。但他们不想要,他们只会觉得受到严重伤害。你把幻梦悉数粉碎,让残酷事实就这么赤裸裸地出现在面前,让他们无法继续逃避,无法继续沉迷幻想,无法继续相信自己拥有上天眷顾,可以用199元买到传奇。

⑦别人大直播间赚钱,和你小直播间赚钱,根本就不是一种钱。那种钱你赚不到,同理,你这种钱别人也赚不到。你只会做壶,不会讲故事,也不研究顾客心理,那么你就收这笔手艺钱。别人怎么表演,别人怎么赚钱,和你无关。即便你想那么去做,你也根本没能力做到。所以,为什么要那么愤愤不平呢?

⑧拥有美德,美德本身就是犒赏。拥有手艺,手艺本身就是奖励。为什么一定要让美德和手艺换成很多钱才会开心?人们并不会为美德付费,人们去找商家,是去买东西来满足欲望。这世界上也有五万块钱一把的紫砂壶,却供不应求,人们趋之若鹜。真是因为手艺好,或者是手艺人道德感召?因为它能满足欲望。那帮随意就能掷出五万块钱的人也有欲望,也需要满足。同样,他们也不仅仅是买一把壶而已。

⑨有两种教育,一种来自大直播间,那里编造出一套神话传说作为知识传播。一种来自你这种人,来自师傅和徒弟之间口耳相传,来自经验和实践,它确保你能一直做出好物美物。无论你怎么讲授,无论你怎么强调事实,都没法打赢前一种教育,因为人们更愿意去相信前者。那为什么要让自己不开心呢?为同行不开心,为顾客不开心,为他们不听不信而不开心。你有一小间直播室,你有百十个忠实客户,他们能听进去,他们懂得欣赏,他们不爱神话传说,他们认为你是预备役大师,他们欣赏这里每一把壶。这就是你的世界,你完全可以在这个世界里开开心心做壶,高高兴兴聊天。的确是不大可能一夜暴富,的确是不大可能热闹火爆,但是茶不就是这么小口品么?日子不就是这么慢慢过么?心若是安于本位,哪里会自寻烦恼,觉得满世界都是敌人、坏人、蠢人?

1.读①②段,概括老夫妻经常抱怨的原因。
2.读④⑤段,对于购买者来说,大直播间低价紫砂壶的价值是什么?
3.读⑥~⑧段,作者为什么认为老夫妻不必愤愤不平?
4.读第⑨段,说说怎样才能保持良好的人生心态。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窗外的世界

魔法师莫斯特里科夫住在六楼的一套宽敞明亮的大房子里。有一天他走到窗前,往远处看了一眼,陷入了沉思:“窗外的景色太难看了!简直就没什么可以入目的东西!我以前怎么没注意到呢……”

魔法师想到这儿,马上念了几句简单的咒语,吹了一声口哨,这时,从敞开的小气窗立刻涌进了一股热带的暑热,飘来了一阵丛林花草的芳香。从房前到遥远的地平线上出现了一片连绵起伏的热带丛林,而离阳台不远的地方,还长出了一棵粗壮挺拔的猴面包树。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魔法师对自己的杰作颇为满意,“景色宜人,赏心悦目,终于值得一看了!”

可还没等魔法师眨一下眼睛呢,从四面八方就像蝗虫似的跑来了一大群人。这些人吵吵嚷嚷,直奔丛林而去,疯狂地采摘着各种野果,塞进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这群人在掠夺野果的同时,也没有放过那些气味馨香的花花草草。而有两个高大健壮的男人则开始锯起了魔法师家阳台不远处的那棵猴面包树。

“先生们,你们在干什么?!”魔法师见状急得朝人群大叫,“住手!”

“你们瞧瞧这个无所事事的家伙!”一个看上去精力非常充沛的女人用手指着魔法师,一脸不屑地说,“大家都在这儿汗流浃背地储备食品,可你们看看他,站在那儿说什么‘你们不能这么干’!”

“那你们砍猴面包树干什么?猴面包树又不能吃!”魔法师气得用双手捂住了脑袋。

“烧炭用!”那两个男人边继续锯着树边回答,“用猴面包树烧的炭热量高!”

魔法师转身离开了窗口。在厨房里,他一口气连着喝了两杯冷水后愤愤地说:“好吧,你们这帮家伙!我看你们还上哪儿弄猴面包树去!”

魔法师说完,又念了几句简单的咒语,吹了一声口哨,随后往窗外看了过去。

现在从窗前到遥远的地平线上是一片起起伏伏的冰山,冰山中白熊从容悠闲地散着步……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魔法师的脸上再次露出得意的笑容,“景色宜人,赏心悦目!”

可还没等魔法师眨一下眼睛呢,从四面八方又跑来了一大群人。这些人赤手空拳就开始捕捉起了白熊,还有三个表情冷漠的女人不知道为什么用雪橇运起了大冰块,然后把那些大冰块堆到了一起……

“先生们!”魔法师一看,又从阳台上大喊,“你们这是干什么?白熊招你们惹你们啦?!”

“我们在储备毛皮和肉!”底下的人们理直气壮地回答,“我们把这些冰堆在一起是储存饮用水!我们就生活在这里!”

魔法师痛苦地呻吟了一声,离开了窗口,然后把窗外的一切都恢复了原样。现在外面又变成了老样子,光秃秃,灰蒙蒙,没有了任何色彩。

魔法师莫斯特里科夫再也不想往窗外看了,他打开了电视。

电视上正在播放一个饮食节目,一个主持人正热情洋溢地教人们怎么做一种既美味可口又健康营养的食品:椰子酱烤肉饼。做这种烤肉饼一定要用新鲜的白熊肉,而烤肉的炭首选猴面包树……

(选自《少年文艺》)

1.阅读全文,梳理魔法师“窗外”的景物变化。
景色难看——________——________——恢复了原样
2.本文注重前后照应,请找出与文中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
3.选文两次描绘了“一大群人”的疯狂行为,请简要概括这些疯狂行为。
4.魔法师为何“痛苦地呻吟了一声,离开了窗口,然后把窗外的一切都恢复了原样”?
5.你从本文中获得了什么有益的启示?
2018-08-24更新 | 2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赏画卷,领略大师精神意趣

我读丹青——读丰子恺先生画作

李娟

①作家朱自清评论丰子恺先生的漫画: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我们读丰先生的画,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儿。

②丰先生喜欢画梅花,他有一幅画,画上一座小屋,院中梅花盛开。梅树下摆放一张小桌,三把竹椅,三人围坐,面对一树梅花。画上题诗:“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三两知己,坐对一树红梅,来一壶碧绿的清茶,品茗、赏梅、煮酒、聊天,谈得红梅瓣瓣香。有风轻拂,风中也飘逸着一缕梅花的寒香。

③还有一幅画,画一张蜘蛛网,上面粘着几片落花,蜘蛛网上坐着一个人,我猜想应该是丰先生。画旁有诗:“檐外蛛丝网落花,也要留春住。”那张蜘蛛网何尝不是他的画意和情思?他痴心想要永远留住这黄金时代,留住生命里的善与真。

④他笔下关于孩子的画,一幅接着一幅,童真童趣,简洁温情,令人目不暇接。

⑤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胖胖的,光头,穿着短衣短裤,手握着两个大蒲扇夹在腿下当成车轮子。原来,他一定羡慕邻家孩子有一辆三轮车而自己没有,就用大蒲扇发明一个车骑着吧。

⑥“阿宝有两只脚,椅子四只脚。”阿宝将自己的鞋子给椅子穿上。在阿宝眼里,椅子也怕冷,和他(她)一样是要穿鞋子的。读他的画,人的内心一时间像云朵一样柔软。

⑦丰先生的画里有诗情,画里有童趣,画里更有说不尽的暖意。

⑧《冬日同乐》图中画了一对白发的老人,坐在家门前的矮凳上,在冬日阳光下晒太阳。天寒,他们将双手拢在衣袖里取暖,脚下蹲着一只狗,门槛上卧着一只猫。光阴在这里仿佛静止了,天地间只留一派和睦安详、岁月静好在画里。

⑨看着这幅画,幼年时在乡下的时光一帧帧将我覆盖。烟花三月的时节,我和奶奶坐在门前的矮凳上,奶奶低着头忙着做针线,我忙着看那时被称作“娃娃书”的连环画。阳光下,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在树下觅食,小鸡们刚出窝不久,跑起来如一地鹅黄色的绒球滚来滚去。母鸡在树下找到一只小虫,小鸡围着妈妈一只只张开小嘴巴,一瞬间凝成一个黄色的“葵花”。奶奶抬起手臂在白发中篦一篦针,望我一眼,望小鸡一眼,眼里全是静美祥和的笑意。

⑩静夜里,随手翻翻枕边的《子恺画集》,花草、鱼虫、蚂蚁、孩子、月光、清风……这世间万物,都被他拿来入画。细细品读,只觉余味悠长,天趣盎然。

——选自《时文选粹》

1.阅读全文,你认为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我们读丰先生的画,就像吃橄榄似的,老咂着那味儿。”你从文章的描绘里“咂”出了丰先生画里的哪些“味儿”呢?
3.文章②③⑤⑥段介绍了丰先生的几幅画,你最喜欢哪一幅呢?请为它命一个题目。
4.阅读第③段画线句,请将其改为肯定句式,并比较其表达效果。
那张蜘蛛网何尝不是他的画意和情思?
5.作者说“看着这幅画,幼年时在乡下的时光一帧帧将我覆盖。”也请你将幼时感受到的如此静美祥和的一幅生活画面描绘出来。(40字左右)
6.积累链接:古诗文多富诗情画意,王维《终南别业》中的颈联:                  。天然便是一幅山水画
2017-04-20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推广转基因主粮的理由是什么

江晓原

①现阶段要在中国推广转基因主粮,争议出现在哪里?

②现在的争论,很多情况下是围绕着转基因食品是不是安全。比如说,崔永元做的纪录片,他花了好多气力到美国去拍摄纪录片,这个纪录片进一步把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到了转基因主粮是不是安全这个问题上。

③当然转基因主粮是不是安全这个问题,最终我们肯定是要面对的,并且也是要讨论的。但是此刻不是讨论这个问题的时间,或者说此刻讨论这个问题不是当务之急。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有两个。

④第一,转基因主粮到底吃了是不是安全,现在很难得出结论。科学是有局限性的,有很多问题科学并不能很快就给你弄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来。这个转基因主粮吃了到底是不是安全,老实说现在是没办法做出结论的。你要证明它安全,对于这样的结论,现在的证据也是缺乏的。但是你要断定它是不安全的,这样的证据实际上也缺乏。所以这个问题只能是存疑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转基因主粮吃了是不是安全这件事情只能存疑。

⑤那么下面就有第二个问题了。既然转基因主粮安全与否这个事情是没法确定的,只能存疑,那么你干吗急着要中国人去吃这个主粮呢?

⑥首先,我们缺主粮吗?如果我们中国人缺主粮,我们没稻米吃了,除了转基因稻米,我们就没别的稻米吃了,而我们又除了吃稻米也不能吃别的东西了,那时候当然推广转基因主粮就有必要性了。但现在不是这样的局面。我们中国人多少年来一直在吃不是转基因的稻米,而且吃得也好好的,为什么急着要把一个安全性还存疑的东西推广过来,叫我们食用它呢?

⑦企图在现阶段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人,他们平常对公众讲的是什么呢?他们对公众大讲特讲的是“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很多人居然没有看出这种论证中的逻辑问题。

⑧你想想看,你一直在食用传统主粮,都没问题,他现在想让你换一种主粮食用。你说他要说服你,合理的路径肯定只有两条:第一条是指出你吃的传统主粮有问题;第二条是指出我将要给你的主粮比你原来的主粮更好。你只有论证这两条中的某一条,让公众接受了,公众才会心悦诚服地来吃你的转基因主粮,对不对?

⑨你不能通过论证转基因主粮是安全的,让我们改用另一种主粮啊!因为原来我们的主粮很安全,你又没能证明我们原来的主粮是不安全的,既然原来的就是安全的,我为什么非得要换呢?而且,我们听到科学共同体内部对这个转基因主粮的安全性还一直存在争议。那我们有什么必要现在换用这个主粮呢?

⑩所以在这里我们看到两个问题:第一个,是换主粮的必要性到底在哪?还有第二个,为什么要换这个主粮——这个主粮的背后是什么利益格局?

1.请根据提示,梳理全文内容,完成下面表格。

问题梳理

内容阐释

现阶段在中国推广转基因主粮的争议焦点是什么?(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现在讨论转基因主粮的安全性不是当务之急?(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疑问作结:换主粮的必要性到底在哪?为什么要换这个主粮?

2.第②段使用了崔永元拍摄纪录片的事例,结合理解说说使用这个例子的必要性。
3.本文是一次讲座整理稿,文中使用了三种人称和很多问句。请结合本文内容及演讲词的特点,体会作者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022-07-28更新 | 3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