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词语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65 引用次数:26 题号:2165415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古往今来,读书对个人品质的提高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古人说:“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莎士比亚也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③事实证明,读书可以让人保持        ,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让人滋养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在第②句方框内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
(3)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③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浩然之气                                           B.思想活力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1】春天来了,到山里去。去看看桃花。人间四月,山里春意正浓,盘曲的路崖边,一树一树的花开,像大山簪了桃红的步摇,袅袅娜,环珮轻响,裙裾飘香。

去听听鸟鸣。【甲】灰喜鹊们在树与树之间辗转腾挪,白色的尾羽如雀尾,开合间总是洒落一长串脆生生的啼鸣。这种鸟喜欢吵吵嚷嚷,【乙】倒显得麻雀似乎成了小家碧玉。

去瞧瞧新叶。新生的叶子叶脉细细的,叶片似乎蒙着一层油光,极像泛着绒毛的小姑娘的脸,薄的似乎能透出光来。我觉得,【丙】这个字用在新叶上无比贴切,因为她们连阳光似乎都承受不住。

去吹吹山风。像披着长长的斗篷,风在山谷间潇洒地穿唆。他摸摸草叶子,顺便 一星黄土;接着 树梢, 一下那些害羞的花蕊;然后直奔山顶,去 庄重的松树叶子。在春天的家族中,【丁】他显然是最调皮的。

除了花,除了树,除了草,山还是枯草那样的黄褐,但是,四月的黄褐到底与十二月不同了,那些黄褐色也闪着一点点生命的亮色。绿叶子,红桃花,鹅黄柳,衬着这些连绵起伏的山,是天然的一幅水彩画,任是哪一个名手也拿得起这样的如椽巨笔,画不出这样的江山画卷

1.下列对于文中加点词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娜”应读“nuó”B.“洒落”应写为“撒落”
C.“篷”应读“péng”D.“穿唆”应写为“穿梭”
2.依次填入文段划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掀起 蹦到 逗弄 摇摆B.吹起 蹦到 戏弄 摇摆
C.掀起 跳到 逗弄 摇晃D.吹起 跳到 戏弄 摇晃
3.小刚和小文对文段相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刚认为【甲】句中“辗转腾挪”可以换成“辗转反侧”,更有利于表现灰喜鹊们的动作特点。
B.小文认为【乙】句中“小家碧玉”用得很恰当,既符合麻雀常见、小巧的特点,也准确表达了麻雀与灰喜鹊叫声对比的结果。
C.小刚认为【丙】句中“娇”字用得特别形象而生动,不仅将新叶质地的细腻娇嫩充分表现出来了,还赋予了新叶以柔和的人性化美感。
D.小文认为【丁】句中“调皮”也可以换成“淘气”,因为这两个词是同义词,在这里都可以用于形容山风具有像小男孩一样的性格特点。
4.文段中划线句有两处表达欠妥,请修改。
2024-04-25更新 | 47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2】小语想在活动中进行“家国情怀”的主题朗诵,下面是她准备的素材,请你帮她完成以下任务。

“天下之本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是中华文明五千年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撑,这份家国情怀至今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勇毅前行:两弹元勋邓稼先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产生了中国男儿的责任和担当;闻一多怒斥特务,,气冲斗(       )牛,声震天地;鲁迅以笔为剑,为革命事业,直至深宵;志愿军战士奔赴朝鲜,创造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他们把“小爱”升华为“大爱”,牺牲个人家庭的幸福,用yān       )红的热血和宝贵的生命践行了自己的信仰与追求。这样的光辉引导我们务实、向善、求美,抵达高的人生境界。

(1)小语在准备朗诵稿时遇到了些困难,请你帮她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拼音和汉字。
气冲斗(      )       yān(      )
(2)小语发现朗诵稿中划线句的表述有误,请你帮她修改,应改为______。
(3)小语想在朗诵稿中加入两处成语,请你根据语境,为横线①②两处选择最恰当的内容(       
A.①慷慨淋漓   ②呕心沥血B.①酣畅淋漓   ②呕心沥血
C.①慷慨淋漓   ②处心积虑D.①酣畅淋漓   ②处心积虑

(4)小语想知道文中加点词“在”“和”“更”的词性,请你帮她选择判断正确的一项(       
A.连词   介词   副词B.介词   副词   连词
C.介词   连词   副词D.副词   介词   连词

(5)小语想在朗诵稿中添加两副符合“家国情怀”主题的对联,请你帮她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对应的两联。
【对联一】上联:战士青春洒热血                    下联:_______
【对联二】上联:_______                           下联:胸怀祖国存初心
A.情系边关显本色                                        B.做人有道惟诚信
C.处世无奇但善良                                        D.英雄肝胆壮河山
(6)小语想选择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书法作品作为朗诵的舞台背景,请联系作品内涵并结合小贴士为她推荐一幅。
小贴士: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辞海》)
行书血脉相连,风神洒落,姿态备具。(姜夔《续书谱·行书》)

A.楷书      B.行书
我为她推荐(      ),理由:______
2024-05-11更新 | 48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3】初三语文总复习进入到“名著阅读”专题复习版块。老师引导同学们进行自主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在“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学案的首页,一位同学撰写了一段话。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经典名著是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体。它可以穿越时空,呈现出对于永恒意义的探寻,                        。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超越自身生活,打开视野和思想的     )垒,进入全新的世界;阅读经典,可以让我们与作者、文本相交融,让精神畅游于想象的天地;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性情,启迪人生【甲】让我们用自己的眼光和胸襟去发现前人,再通过这种发现进一步丰富自己,肯定自己,建立起【乙】(支援/支撑)自我的精神柱石。


(1)这位同学对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字形、【甲】【乙】两处的标点和用词产生了疑问。下面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载”在此处是“装载,运输”的意思,应读zǎi。
B.“bì垒”在此处是“遮盖住的堡垒”,应写成“蔽”。
C.【甲】处应填入分号,表示“启迪人生”与后文的并列分说。
D.【乙】处应填入“支撑”,与“自我”搭配,修饰“精神柱石”。
(2)将语句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使文意连贯,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神宝藏之门向今人敞开了蕴含无限经验与智慧
B.蕴含精神宝藏之门的无限经验与智慧向今人敞开
C.向今人敞开蕴含无限经验与智慧的精神宝藏之门
D.无限经验与智慧向今人敞开蕴含的精神宝藏之门
2.复习中,同学们将“四大名著”作为重点进行探究,并收集了一些关于“四大名著”的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古典四大名著,是宝贵的世界级遗产。《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作品不论是在思想深度还是在艺术手法上,都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它们堪称中国古代生活的百科全书。研读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我国传统人文、历史、地理、民俗等的机会。这一切积淀成我们的素养,内化在我们的血脉中,形成了我们的精神底色


(1)结合语段内容,请你为同学们解释“精神底色”在这里的意思。
(2)下面是一位同学为《水浒传》创作的一副对联,他不能确定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山做屏,水为障,悉聚 ,除暴安良,涌起风云遗
行著义,言表忠,因违奸佞,忘死征战,叹惜付悲歌
A.①英豪                 ②故事                 ③肝胆
B.①水泊                 ②故事                 ③热血
C.①英豪                 ②美名                 ③肝胆
D.①水泊                 ②美名                 ③热血
(3)探究中,同学们发现《西游记》中有许多诗词佳句值得欣赏品味。下面是大家搜集到的相关诗句的书法作品。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洞天福地”的字体属于篆书,线条匀净,苍古质朴。
B.“一叶浮萍”的字体属于隶书,连绵回绕,浑厚大方。
C.“禅心朗照千江月”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明快疏朗。
D.“烟波万里扁舟小”的字体属于行书,笔意通畅,行云流水。
3.深入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环境——这种“知人论世”的阅读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名著。复习时,同学们在网上参观了中国现代文学馆,在“学案”中插入了图文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各题。

《朝花夕拾》的作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1925年,他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1926年,北洋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他写下《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控诉政府的残暴,遭到当局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朝花夕拾》就是在那个时期创作的,是在追忆往事,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骆驼祥子》的作者,是中国现代小说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1936年,他的一位朋友谈起自己雇佣车夫的经历与见闻:一位车夫买了洋车不久又被迫卖掉,如此三起三落,最后还是受穷。作家因出身北平的贫苦市民家庭,从小就与北平的下层民众接触,对劳苦大众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有着较深入的了解,朋友讲述的车夫经历为他创作《骆驼祥子》提供了材料来源。


(1)在文段①②处的横线上填入一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因为        所以                                    B.不但 反而
C.虽然        但是                                    D.如果 那么
(2)在文段③处的横线上填写作家的姓名。
(3)请你任选上面其中一部书的封面,结合对应的文字内容,简要说说这个封面的含义。(不超过80字)
2021-05-27更新 | 9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