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3 题号:21695936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桥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选自茅以异《中国石拱桥》)

材料二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选自叶圣陶《苏州园林》)

材料三

这座纪念碑是根据1949年9月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决议兴建的。当天傍晚,毛主席率领全体与会代表为纪念碑举行了庄严隆重的奠基礼,毛主席亲自执锨铲土,为纪念碑奠定基石。从1952年8月1日动工兴建以来,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怀。这是中国自古以来最大的一座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10层楼那么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还高4.24米。纪念碑是用17000余块坚硬的花岗石和洁白的汉白玉砌成的。它象征着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标志着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

(选自周定舫《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材料四

萃屏公园依托秀屏山而建。秀屏山又称银顶山,介于渠江和西溪河之间。据广安州志记载,北宋开宝二年(969年),宋太祖应西川转运使刘仁燧之请,御笔点渠江县境秀屏山下的浓洄镇置军,取“广土安辑”之意,命名广安军,领渠州之渠江、合州之新明、果州之岳池三县,广安一名由此始。秀屏山上建有银顶楼,又称秀屏楼,登高远眺,广安全景尽收眼底。秀屏山上林木茂密,花草蓊蔚,州志名曰“秀屏积翠”,位列广安古十六景之首。

在秀屏山建设公园,堪称点睛之作、神来之笔。秀屏山集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于一身,为萃屏公园增添了厚重底色和独特亮色。优越的位置、瑰丽的景色、富集的人文遗址遗迹、宜人的游憩休闲环境,让闻者向往、游者依恋,也使萃屏公园声名远播。

(选自黎均平《在萃屏公园品读广安》)

1.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卢沟桥11个半圆形石拱长度最短的16米,最长的21.6米,长度不一。
B.“他们的成绩”是指设计者的设计;“他们的愿望”是指游览者的感受。
C.兴建人民英雄纪念碑得到全国人民的热情支援和关心,表达出全国人民对先烈的怀念和敬仰。
D.秀屏山集自然之美、人文之韵于一身。秀屏山又称银顶山,银顶楼又称秀屏楼。
2.请你根据以上四则材料,概括中国建筑的风格特点。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闻,也叫消息,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开社会新闻之先河,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目前,我国有五种基本的新闻报道形式:消息、通讯、评论、调查报告和新闻照片。其中,消息是一切新闻报道形式的鼻祖,现代一切新闻报道形式都是由它衍化出来的。


【材料二】

新闻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的写法与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阅读不同体裁的新闻作品,了解新闻内容,学习读新闻的方法,尝试撰写一种或几种新闻体裁,关注社会生活和新闻本身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同学们要养成经常浏览新闻类报刊、网站的习惯。比如,通过读一份报纸,看看它着重报道哪些新闻,初步了解它的特点和定位。又如,搜集多个媒体的独家新闻,与同学讨论该怎样捕捉新闻线索,发现新闻事件。再如,对比阅读不同媒体对同一事件的报道,思考选取的角度、所持的立场各有什么不同。


【材料三】

下面表格为同学们介绍几种常见的新闻体裁。

新闻体裁报道内容
新闻特写具体描述新闻事件中的某一场景,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现场。
人物通讯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
事件通讯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
背景资料调查并呈现新闻事件的社会历史背景、深层原因等。
新闻花絮记录主体事件之外的一些有价值或有趣的小新闻点。
【材料四】

新华社沈阳11月23日电23日上午,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迎接仪式在沈阳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并讲话。上午9时,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25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仪式。运送烈士遗骸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空军两架战斗机迎接护航。12时19分迎接仪式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正式开始。

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辽宁省、沈阳市和军队有关单位负责同志,以及社会各界一千多名代表参加迎接仪式。仪式结束后,烈士遗骸棺椁被护送至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沿途一万多名群众列队迎接英雄回家。24日10时,安葬仪式将在该陵园志愿军烈士纪念广场举行。

《人民日报》(2023年11月24日04版)

1.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新闻,指对国内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
B.随着社会生活、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受众需求的日趋多元,新闻传播方式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新闻的写法比较固定。
C.新闻特写报道的内容通常是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
D.【材料四】中黑色字体“新华社沈阳11月23日电”是电头,正文第一句“23日上午,第十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迎接仪式在沈阳举行,国务委员谌贻琴出席并讲话”是导语。
2.班级举行以小组为单位的新闻采访活动,报道的题材为有意义、有价值、彰显正能量的校园热点话题,请结合【材料三】中了解的人物通讯报道信息,补全采访提纲。
采访时间11月15日课间活动
采访地点语文办公室
A     在“校园风采杯”书法大赛中荣获特等奖的语文刘老师
采访目的了解刘老师在日常书法练习中的所做、所思和所感
采访方式面对面交流
采访用具纸、笔、相机
采访问题(1)您觉得书法之于初中生学习的意义有哪些?
(2)B      
(3)C      
(4)作为本次书法大赛的特等奖获得者,您最想和同学们分享哪些感想呢?

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提高广大青少年缅怀英烈、崇尚英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校开展“缅怀英烈,崇尚英雄”主题教育活动,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结合【材料四】内容,写一段话向同学们介绍本次活动的意义,字数在50字以内。
2024-01-05更新 | 12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

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大。


【病例回放】

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35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着手机。

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十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

“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


【调查统计】

2012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


【专察观点】

胡向明(视瘟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6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

袁傻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

魏瑞华(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

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腹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

1.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征?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
2.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征。
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警惕。
C.导致中国一年6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
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
3.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
4.暑假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迷上电脑、手机,应当如何预防电脑视疲劳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三点建议。
2021-05-31更新 | 5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走两步”,认出你

①你知道吗?现实生活中“走两步”,运用步态识别技术就会认出你。

②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有效识别距离以步态识别技术最远,可达50米。“步态识别技术”中的“步态”不仅包括体型特征,如高矮、胖瘦等,还包括运动特征,如运动方式、姿态等。而现在流行的人脸识别技术,是通过摄像头拍摄人脸来判断看到的是谁,距离只有1米左右。相对于指纹识别和人脸识别,步态识别的优势在于不需要被识别者主动参与,就能做到远距离识别。它具有非接触、远距离和不容易伪装的优点,即使戴上面具,穿上外套,步态识别系统仍然能够准确地“认出”你。步态识别技术除了能识别身份外,它还可应用到如刑侦监测、疾病筛查、运动员精准训练、智能家居等多个领域,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材料二】

砰!音乐来了!

①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30厘米到5米范围的语音交互问题,它的代表产品就是智能音箱。让音箱听懂你的语言,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听见、听准和听懂。从技术角度来看,就是拾音、读音和解音三个关键技术环节。拾音是最为基础的环节,必须保证音箱听见你的声音;读音是将符合要求的声音转换成文字;解音则是识别人类的指令甚至情感。距离音箱3米内,你只有使用普通话发出“播放‘歌手+歌名’”的明确指令,音箱才会精准播放歌曲。当距离超出5米,识别率就会下降甚至接收不到指令。

②在音乐方面,人工智能还有更广泛的应用。如在音乐订制网站,你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主题、乐器、节奏、氛围和时长等多个元素订制乐曲。当按下“渲染”键后,砰!乐曲就诞生了!人工智能软件不仅完成了谱曲,同时也负责演奏和混音工作。

(摘编自《大众科学》《今日科技》《环球科学》等期刊资料)

【材料三】

炫酷新装备

①“心情杯”这款智能水杯,杯身颜色可以根据你的心情而变化。例如,你支持的球队进球时,水杯内置的LED灯会立刻呈现蓝色,似乎它也在跟你一起为球队助威。

②“小纽扣”这款高清智能摄像机外形像纽扣,能通过面部和步态识别,锁定你的拍摄对象,录制最精彩的瞬间,并将其编辑成可共享的短视频。

③爱牙仪是一款智能口腔自测仪,能通过精准定位牙菌斑,准确检测出蛀牙、牙周炎等口腔疾病的早期症状,能有效预防、诊断各种口腔疾病。

④触感屏是模拟实物触感的屏幕。当手指在鱼的图像上移动时,能充分感受到鱼鳞特有的质感,就像真的触摸到鱼鳞一般。

(有删改)

1.轩轩带小华走向一扇神奇的门,隔着约十米远,轩轩说:“芝麻开门!”门开了。这里发挥作用的是步态识别技术还是语音识别技术呢?请作出判断并介绍其工作原理。
2.假如你是个球迷,想去亚运会看足球比赛。在【材料三】的炫酷新装备中,你会带哪个产品?请任选一个并说明理由。
3.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使伪装得非常好,步态识别系统仍然能够准确地“认出”你。
B.对着智能音箱说:“来一首喜庆的歌曲。”音箱就会播放《好运来》。
C.用智能口腔自测仪能准确检测出蛀牙等早期症状,可以利用它预防口腔疾病。
D.看到触感屏上鱼的图像,用手指轻轻地滑过,就能体验到鱼鳞的触感。
2024-04-17更新 | 3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