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 题号:21811943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各题。

街角的海棠

肖复兴

①街角有一株老海棠树。每天清晨散步的时候,总能看到它朝气蓬勃地朝着太阳升起的天空,抖动着一树茂密的枝叶,像一个尽管有些老态却长着一头好头发的女人,依然风韵犹存,有些招摇。

②其实,“好头发”并不是它唯一的骄傲,春天时,一树鲜艳的花朵才是它最张扬的骄傲。去年春天,我来美国居住,第一次见到它,就被它满树怒放的花朵所吸引。仅看花朵,不会觉得它有多老,因为和其他年轻海棠树一样怒放的花朵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树和人的区别吧。树的叶子和花朵,是遮掩或忘却自己年龄的两样法宝。

③去年秋天,散步路过它身旁,忽然发现,它结了一树海棠果。果子红艳艳的,比我居住的这个社区里所有的海棠树结的果子个头儿都要大很多,每一颗海棠足比美国樱桃还要大。旭日映耀,尤其漂亮,红红的,像是燃烧着一树的火把。我想,这才是它最得意之处吧。春天有漂亮的花,秋天有丰硕的果,就像一个女人,年轻时有漂亮的身段和姿容,老了子孙满堂,还有什么别的奢望呢?

④秋风萧瑟的时候,地上会落下鲜红的海棠,每天路过,我都会拾几颗回家,放在白盘子上,红白相衬,晶莹剔透,像白石老人的画。馋嘴的小孙子从幼儿园回来,抄起一颗就往嘴里吃,连说真甜。没吃完的海棠,渐渐萎缩,成话梅核一样,干瘪成一团皱巴巴的紫色,灯下看,像凝结好久后的血。熄灯后,一束月光透进窗来,打在上面,有些迷离,恍恍惚惚的,像颜色暗淡的圣诞卡,诉说着曾经的欢乐时光。

⑤就在一树海棠快要落光的时候,我离开了这里回国。半年之后,今年春末,我再次来到这里。这里的一切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倒过时差后, 重新沿着熟悉的小路散步,我发现雪一般的杜梨花、淡绿色的苹果花、胭脂红的海棠花,都已经落完,甚至鹅黄色的绒绒松花都变成土黄色了。我知道,今年来得稍晚了一些,错过了花开的最后时节、再次经过街角的时候,我没有注意那株海棠树,也不奇怪缺少了一树鲜艳的海棠花,它立在那里,和别的树没有什么区别。

⑥夏天的时候,一天上午,散步再次经过街角,我忽然发现一棵树的树干上钉着一张硬纸卡,上面还包着层塑料纸,阳光一照,明晃晃的反光,老远就看见了。走近一看,硬纸卡是格式化的表格,印刷体的英文写着:“此树已死,30工作日内砍伐,请注意安全。”抬头一看,枯枝上已没有一片叶子。再定睛一看——竟是那株老海棠树。

⑦生老病死,树和人一样,都是无法逃脱的命运。问过街邻,说是冬天这里的雪下得特别大,气温也极低,开春发现不少老树都死掉了。只是,此次来这里快一个月了,是一天天散步经过街色,忽然没有注意它已经死连,而去年在这里的时候,我却看过它的花期和果熟期,不禁唏嘘。树和人,真真的是一样的啊,青春和成熟的美好时期,都会引人注目。而到了老的时候,都会那样容易被遗忘。   

⑧一个月后,街角再无这株海突。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海棠树值得“骄傲”的地方不是只有一树茂密的枝叶和一树火红的果子。
B.本文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与海棠树的遇见并描写了海棠树的枝叶、花朵和果实。
C.去年我在美国居住时海棠树的叶子和花果是遮掩或忘却自己年龄的两样法宝。
D.第⑥段首句承上启下,表明缺少一树鲜艳花朵的海棠树还是和别的树不一样。
2.请结合上下文,体会画横线句子中加点词语包含的感情。

只是,此次来这里快一个月了,几乎天天散步经过街角,竟然没有注意它已经死掉。

3.如果要在街角这株海棠树的空位上立一块牌子,请结合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借助这块牌子与海棠树对话,谈谈你对海棠树经历的看法,表达对它的感情。

树和人,真真的是一样的啊,青春和成熟的美好时期,都会引人注目。而到了老的时候,都会那样容易被遗忘。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栀子花开

①书房内放有两朵栀子花,是前晚在外吃饭时一朋友送的。朋友先送我一朵,吃完饭,又从上衣口袋里小心地掏出一朵来,笨拙地,像护着一只小小的蝶。我极感动,一个大男人,把花藏在口袋里,这样的细节,特别特别动人,顶得上千言万语。又,能让一个男人,以如此喜爱的方式藏在口袋里的,大概只有栀子花了。

②我对栀子花怀有特殊的感情,这样的感情缘于我的乡下生活。我童年最香的记忆,是有关栀子花的。那时,乡下人家的院子里,都栽有一小棵栀子树的,也无需特别管理,只要一抔泥土,就长得枝叶葱茏了。

③一进六月,满树馥郁,像打翻了香料瓶子呀,整个村庄都染了香了。一朵一朵的栀子花,息在树上,藏在叶间,像刚出窝的洁白的小鸽似的。女孩子们可喜欢了,衣上别着,发上戴着,跑哪里,都一身的花香。虽还是粗衣破衫地穿着,但因了那一袭花香,再平常的样子,也变得柔媚千转。

④我家院子里也长有一棵,每到栀子花开的时节,我和姐姐,除了在衣上别着,发上戴着,还把它藏袖子里,挂蚊帐里,放书包里,甚至,把家里小猫尾巴上也给系上一朵。那些栀子花开的日子,快乐也是一树的香花开啊。

⑤早些天,在菜市场门口,我就望见了栀子花的。一朵一朵,栖落在篾篮里,如白蝶。旁边一老妇人守着,在剥黄豆荚。老妇人并不叫卖,栀子花独特的香气,自会把人的眼光招了去。就有脚步循了花香犹疑,复而是低低的一声惊呼,呀,栀子花呀。声音里透出的,全是惊喜。买菜找零的钱,正愁没处放,放到老妇人手上,拣上几朵栀子花,香香地招摇。

⑥当时,我也在篾篮前止了步的,老妇人抬头看我一眼,慈祥地笑笑,复又低头剥她的黄豆荚了。不知为什么我没买花,我走了很远,还回过头去看,空气中,有隐约的花香袭来。

⑦现在,朋友送的两朵栀子花在书房,伴我已有两天了,原先凝脂样的白,已渐渐染了淡黄,继而深黄,继而枯黄。但花香却一点没变,还是馥郁绕鼻,一推开书房门就闻到。

⑧打电话回家,问母亲院子里的栀子树是否还在。母亲笑说,开一树的花了,全被些小丫头摘光了。眼前便晃过乡村的田野,晃过田野旁的小径,一群小丫头奔跑着,发上戴着洁白的栀子花,衣上别着洁白的栀子花,还在衣兜里装了罢?还在衣袖里藏了罢?

⑨这世上,大概没有一种花,能像栀子花一样,香得如此彻底了,纵使尸骨不存,那魂也还是香的,长留在你的记忆里。生命中,有的人不也这样么?


(1)本文以“栀子花”为线索,写了有关花的哪些事情?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
(3)第⑧段画线内容是实写还是作者的想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阅读全文,说说你对最后一段的理解。
2022-08-09更新 | 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初夏的白

①一入夏,许多艳色的花儿都暂时歇了场,傲然坐在枝头的,是小小的白花儿。

②白花不招摇。夏是低调的。

③初夏有茉莉,开着白花的茉莉。

④梅雨季将至未至,空气先已起了湿意。爬满青苔的老宅前,青砖灰瓦的廊檐下,茉莉不大的卵形叶子缀满极细的枝干,它们啜饮着南方的露水,然后吐出纽扣大小的花蕾儿。白色的花蕾三五颗,聚在枝尖上,像几粒豆子,微微染着一点豆青色。

⑤茉莉最像少女,那些白色的花儿盛开时,悠悠散着淡雅的香味儿,一种我且盛开但不惊扰叶子的意思。茉莉花期也短,一朵花再美,也只开一天。

⑥少女时候,我买香水,最爱茉莉香味。后来喝茶,我也爱茉莉茶。及至成年,我也只想低眉做一个像小白花一样的女子,不追求浓烈,干净就好,淡然就好。

⑦初夏有金银花,初开白色,后渐渐变成金黄色。盛开时,寸把长的细细花蕾裂开,香气乍泄。记忆里,老家的土篱笆墙上,睡着一堆厚厚的金银花藤,篱笆墙下丛生野蔷薇。花开时节,金银花和野蔷薇相望相迎,乡人荷锄下地,路过也不采。只有野蜂子在那里嗡嗡地扑扇小翅膀,也像荷锄奔忙的农人。

⑧金银花开过,便是栀子花开。栀子也是开白花的,但栀子花比茉莉花开得要胆大些,直白、率性些,有些质朴和热情的感觉。那花有掌心大,重瓣的甚至有碗口大,一朵花的香气能涨满一间屋子,一棵花树能香大半个村庄。所以,栀子花盛开的初夏,我居住的村庄仿佛被花香给抬升起来了,荡荡浮动。

⑨有一天晚上,我开车行驶在巢湖边的湖滨大道上,夜色和路边的树木、芦苇都那么幽深,心下莫名生起漂泊的孤寂。这时,忽闻得风里一缕栀子花香,不禁缓缓放慢车速,心儿也在花香里缓缓安妥。在我的习惯性思维里,有栀子花的地方,必有村庄,必有一户户安静生活的人家。

⑩早前,我们小镇的江堤脚下还有成片的荷塘,塘里白荷花居多,覆盖了茫茫的水面。也有红荷花,艳艳的,远远摇曳在塘边的蒲草和芦苇丛里。童年时,我喜欢和家住塘边的同桌去采红荷,红荷耀眼,总有些鼓荡人心。

⑪白荷自然不可随意去采,因为那是家养的荷花。所谓家养的,大约代表着正统,代表着被认同,也就代表着身份地位。心想着,长大了,可一定要做白荷一样的人。

⑫冬天,人们抽干荷塘的水,下塘挖藕。在白花花的冬阳下,许多人赤了脚去踩,去寻最粗、最长的藕。那是白荷花身下结出的白藕。

⑬暮春天,父亲在屋后的长宁河里种菱。虽然只种了三四丛,但菱长得快。父亲说:“六月六,发一间屋。”那能摘多少菱角啊,这童年里最清甜的水果。在我们的方言里,“六”和“屋”的韵母发音,都发“e”。一棵菱,到了六月,可以在水面抽枝散叶地出一间屋那么大的场面,这是一棵柔嫩纤弱的水生植物默默撑开的生命格局。

⑭菱开白花。在初夏,白花出水,蛾子似的,比茉莉花还要小得多。仿佛不愿意让人知道,它开花了。

(选自《知识窗》2022年第7期,有删改)

1.文章大体按时间顺序依次描写了茉莉花、金银花、栀子花、____________
2.请赏析画线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3.作者以《初夏的白》为标题,有什么作用?
4.在文中,作者说想“做一个像小白花一样的女子”“做白荷一样的人”;那么,你打算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文中任选一种花,仿照示例,结合文意谈谈感悟。
示例:我要做白荷一样的人,被大家认同,有身份地位,轰轰烈烈地做出一番事业。
2023-11-04更新 | 5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妈妈只有一只眼睛

①小时候我住在阿伯丁,我们家很穷,而且我的妈妈只有一只眼睛,她的左眼是一个空空的黑洞。我非常厌恶她,尽管我知道这是不对的,但我控制不住。我觉得她的眼睛让我丢人,我甚至觉得,她已经将一部分缺陷遗传给了我,因为我的左眼,它除了让我看上去拥有一双完整的眼睛之外,几乎没有别的功能。

②在我上中学时,有一次我们在校外的空地里上军训课,我的妈妈来了,她将一把雨伞递到我手上。同学们都看着我的妈妈,神情非常惊诧,妈妈离开以后,同学们就围过来问我:你的妈妈怎么只有一只眼睛?

③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只知道我很生妈妈的气,我甚至希望她从这个世界上消失。所以那天晚上,我回家后就对妈妈说:你为什么要让我的同学看到你的眼睛?你希望我成为别人的笑柄吗?妈妈没有回应,她只是呆呆地站着,而我的感觉很好,因为我终于说出了我想说的话。

④我恨我的妈妈以及这个贫困的家。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努力读书,只有这样我才能摆脱我的妈妈和那个让人讨厌的家。后来我考上了兰卡斯特大学,离开妈妈去到了兰开夏郡。毕业后我在那里拥有了工作和婚姻,而且还拥有了两个可爱的女儿。我非常喜欢在兰开夏郡的生活,因为这里不会出现我的妈妈,不会有人看见她的左眼只是一个黑黑的窟窿。

⑤我生活得非常幸福,我几乎忘记了我的故乡和我的妈妈。但是后来的某天,突然有人敲门,居然是我的妈妈。去开门的是我的女儿,她被妈妈吓得尖叫了起来。我愤怒地对着她大叫:你是谁?我不认识你,你怎么敢来我家吓我的女儿?她仰起头,用那一只正常的眼睛快速扫过我的脸,灰色的眼里闪现一束光,仿佛拨开重雾的阳光,照亮了那一张布满岁月尘土的脸,一丝笑意在她脸上漾开来,随即像遇着一个急刹车,僵硬在她脸上。妈妈平静地回答说:噢,我很抱歉,我可能得到了错误的地址。然后,我的妈妈,就退了出去。

⑥大概一年后,我小时候的邻居给我寄来一封信,他在信中告诉我,我的妈妈已经去世了,他们正在为我的妈妈筹备葬礼。无论我有多厌恶妈妈,但毕竟她是我妈妈,于是我带上妻子和孩子回到了故乡。

阿伯丁的冬天似乎格外漫长,灰色的天空下,休眠的万物寂然无声,一阵风划过, 打疼了枝头最后几片树叶,树叶瑟瑟地抖着,潸然而坠,孤独地归向大地的怀抱,只剩下灰黑色的秃树枝阴郁地立在寥廓的天宇下。

⑧办完妈妈的后事,我走进了那个我曾经居住过的家,整理妈妈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没有寄出的信,上面写着我的名字,我把它拆了开来,里面是这样写的:

亲爱的孩子,妈妈很想你,你终于回来了,这辈子我从未带给你荣耀,这使我很内疚。但我也做过一件值得我为自己喝彩的事情:在你很小的时候,你出了事故,失去了左眼,妈妈无法忍受你只拥有一只眼睛长大,于是我就把我的左眼给了你。所以,我的孩子,你的左眼虽然完整,但却看不见东西,这是因为你的左眼原本是我的。不要因为我的死而哭,我爱你。

⑩虽然我一直知道我的左眼是看不见东西的,但我还是控制不住用手再次捂住我的右眼,果然,眼前再次浮现出一片熟悉的黑色。我一直以为这是妈妈给我的遗传,但没想到,在我的左眼眶里的,竟然就是妈妈的眼睛!

(本文略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标题 “妈妈只有一只眼睛”,关联了文章情节——母亲为孩子献出了自己的一只眼睛,表现了母亲的无私,突出了文章中心。
B.第①自然段中写“我”的左眼“几乎没有别的功能”是一处伏笔,与第⑨段母亲在信中道出的真相形成照应,使文章结构严谨。
C.第⑨自然段中母亲的那一封信补充交代了母亲被“我”嫌弃却不道出真相的原因,母亲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她让孩子在没有母爱的环境中长大。
D.第⑤段中描写母亲笑容随即僵硬然后平静退出的情形,表现了“我”的过激反应让她彻底明白孩子对自己的排斥,应该保护孩子的心理。
2.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⑦自然段中的画线句。
3.请简要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2024-03-06更新 | 1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