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 题号:21817378

燕居即事

韦应物(唐)

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

曲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

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

几周积群书,时来北窗阅。


注释:①燕居:闲居   ②北窗:常指隐居之人的屋窗。
1.这首诗在体裁上是________,“燕居日已永,夏木纷成结”是_____________联,
2.本诗写景造境,饶有新意。请以诗歌第一联和第二联为例,作简要分析。
3.全诗表现了诗人哪些情感?结合相关词句分析。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人作客农家,腊酒虽廉,但村人尽其所能,盛情款待,突显出农人质朴好客的性格。
B.诗人社日里,追随衣着简朴的村民,吹箫敲鼓,依照古风,迎神祭社,祈求仕途顺遂。
C.诗人但愿从今而后,能随时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老农亲切絮语,尽显悠闲惬意之情。
D.诗人紧扣诗题,剪取游村见闻,将明丽的风光与古朴的民风镌刻在一幅秀美的画卷中。
2.当小晋身处困境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诗中哪两句最适合用来劝慰他?并说明理由。
2023-08-11更新 | 89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2018-01-17更新 | 77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伊人”“在水一方”的生活环境以及主人公不畏险阻地一再追寻“伊人”的过程,从内容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B.诗歌每章的开头分别以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起兴,渲染出萧索凄迷的氛围,烘托出主人公怅惘的心情。
C.“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
D.诗中写深秋露重霜浓,水边芦苇苍苍,诗人冒着秋寒徘徊岸边,思慕的人儿却在水一方。
2.重章叠句可以强化诗歌情感,突出主题,请你结合诗歌“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三句具体分析。
2024-05-06更新 | 3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