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4 题号:21839473

落在童年的雨

①陪儿子从培训机构出来,暴雨已经下了近半个小时,它还在撒着怒气,丝毫没有就此罢休的苗头。

②雨水顺着马路由高坡向低处流淌,淹没了井盖,洗净了驶过的车轮,我的思绪随着雨水上涨,漫延到我的童年——

③那个骄阳似火的暑假,田野里到处散播着丰收的喜讯。父母亲望着南边犯愁,他们必须赶在那团乌云飘来前,将水稻割完,把脱粒的稻谷平铺在晒谷场和屋顶平台上,利用乌云裹挟而来的强烈热浪和强劲疾风,草草地让稻谷迅速脱水,收拢后堆放在避雨的角落。

④风越刮越猛,吹过殷实的田野,翻滚金色的巨浪。只见父亲顺着风奔跑,母亲挑着一担稻谷,艰难缓慢地挡住风吹去的方向,我扛着小半袋刚刚收获的稻谷跟在母亲背后,编织袋里汇集的泥水从最低的一角流淌出来,顺着我的肩膀,渗透我的衣服,一股掺杂着稻谷芳香和汗水咸味儿的气息扑鼻而来。

⑤风夹着清凉的湿气,父亲已经在屋顶平台上手忙脚乱,从他所站的位置,我猜想他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稻谷的收拢重任。风越来越沉,被水汽拖累。风止,雨至。急切的雨子弹似的击中我的肩背,打得啪啪作响,一瞬间,我和母亲被蜂拥而至的雨柱团团包围,前方、后背、左边、右侧,一片片混沌不清的迷雾,一声声万马齐喑的嘈杂,一股股尘埃落定的泥腥。我紧跟着母亲,她在我前面蹒跚地行走,箩筐里的稻谷沾上雨水,担子变得越来越沉,脚下的耕基路变得泥泞不堪,每一步都变得艰难。

⑥前面是一个小土坡,母亲试图踩上去,右脚落上去时用力踩实,人和扁担歪成斜坡状,左脚想跟进时,一个踉跄,连人带筐翻倒在土坡下,稻谷洒落在泥泞的路面和稻田里。母亲瘫坐在泥里,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她回头看着我,强忍着没有哭出,只是长长地叹了口气。我赶紧上前把母亲扶起,和母亲一起把洒落的稻谷捧入箩筐。雨丝毫没有停息的意思,父亲出现在雨幕中,接过母亲肩上的担子,母亲接过我肩上的编织袋。父亲冲在前面,母亲紧跟其后,我踩着他们踩过的脚印。我们冒雨前行,被雨幕遮蔽,被声响掩埋,被凉气冲淡,消失在旷野的乡间骤雨中。

⑦那一刻,我懂得了父母的艰辛,懂得了生活的不易。那场雨后,我慢慢长大,慢慢变得少年老成,那年我10岁。

爸爸,我们打电话给妈妈,让她来接我们吧。雨还在下,我和儿子站立在楼道里。一个想法急切地跳了出来,儿子,要不我们冒雨走回家吧?他愣了一下,然后欣然接受。

⑨我拉着儿子的手,漫步走在雨中。雨水肆无忌惮地泼洒,湿透的衣衫紧紧裹着我们的身体,雨水浸透衣服,渗入身体的每一个毛孔,清爽却带着一丝凉意。

(选自《散文选刊》,作者李零,有删改)

1.作者在文中插叙了哪件往事?请简要概括。
2.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⑥段画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父亲在前面,母亲紧其后,我着他们踩过的脚印。
4.文章以“落在童年的雨”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5.第⑧段中“我”为什么“急切”地跳出一个想法?儿子为什么“愣”了一下?之后“欣然接受”说明了什么?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后面小题

想起你时很温暖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睡;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气爽;母亲是黑夜里的一轮明月,当你徘徊无助时,柔和的光芒和意蕴使你走出迷惘……每每想起母亲,心中就很温暖。真的好想对母亲说:“母亲,想起你时很温暖!”

总以为母亲很唠叨,不忍双耳受罪,有时竟粗鲁地顶撞她。后来才知是自己错了。母亲的唠叨是一种爱,一种不一样的爱,一种切实的爱,那是关怀的体现,爱的象征。小时候,常常背着母亲跑出去玩,全不顾母亲在家着急、伤心。回来后,母亲先虽是一阵唠叨,后竟不住地在我额上吻了一下,之后只是静静的搂着我,母亲的怀抱是那样的宽大,那样的温暖。也许早已习惯了这一切,但却无法忘怀。也许母亲的唠叨已成了我心灵的乐曲,一日不听,似有所失,徘徊无助且不知所措;也许母亲的唠叨已成了我前进的动力,只有在母亲的催促下,我才走得更快、更有劲。现在,真的好想说:“母亲,想起你的唠叨时,很温暖。”

总以为母亲很小气,不忍母亲受苦,但有时竟找不到话来安慰母亲。母亲的小气原来也是一种爱,一种更伟大的爱。母亲家穷,从小失去了父亲,但母亲却很坚强,很乐观,也很热心。后来我竟发现母亲很小气,她三年不曾换过一件新衣,而我年年穿新衣,一年一样,从不为衣而发愁。也许这就是伟大的母爱吧,舍己为子,心满意足。母亲曾在洗车场工作,无锡的冬天有点寒,可母亲就是小气那一双手套的钱,导致自己双手冻伤,以致溃烂,我无法言表那时的心情,伤心、难过、自责、懊悔……也许这一切的词都形容不了我的母亲的愧疚和感激之情,因此常常哽咽,甚至双眼湿润、模糊,无法用言语表达出心中的情感。现在,真的好想说:“母亲,想起你的唠叨和小气时,很温暖。”

我并不是无法为了母亲而写母亲,我只是哽咽于春晖的无私,春蚕的无悔,想起母亲,真的很温暖。但我又怕因自己拙笨的笔头而毁坏了母亲伟大的形象——虽然她只是众多东方母亲中的普通一员。

总以为自己已长大,总以为自己很坚强,总以为自己不易落泪,但一想起母亲,我就变得很脆弱,止不住泪水的涌动。在母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在东方母亲身上共有的高贵品质,她们热爱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此,她们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不得不说东方的母亲很伟大,很坚强!

想起你,我的母亲时,我很温暖!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主要写了母亲哪两件事?
2.文章开头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3.赏析文中划线语句。
4.体会本文结尾段的作用?
5.你的母亲在生活中也一定会时时刻刻让你感到温暖的,请选取生活中的一个镜头或细节与大家分享。
2019-02-28更新 | 7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1.文章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结合语境,品析第③段划线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3.文章第⑦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玉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2023-12-05更新 | 3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为你,我说过多少颠三倒四的话

张丽钧

①一天,儿子突然对我说:“妈妈,你跟我说的好多话,听起来都是自相矛盾的。”

②我愣了一下。是这样吗?怎么会是这样?

③嗯,好好想一想,为你,我究竟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

④我说:“你要多吃一些啊!”我又说:“你可别吃得太多啊!”总希望让你吃遍世上珍馐,又担心你不懂得节制,吃坏了身形吃坏了胃。出差的时候,习惯带一些当地小吃回来,哪怕你在万里之外,哪怕你半年之后才能回家,那也要放在冰箱里,等你回来吃;而当你父亲连篇累牍地往你碗里放红烧肉时,我竟会抢过来一些,怨责道:“别给他那么多!”

⑤我说:“你要快点走啊,千万别迟到!”我又说:“别走太快,路上注意安全!”希望你永远不是那个在安静的教室外面嗫嚅地喊“报告”的孩子,希望你无论与谁相约都永远先一步到达。但是,一旦你消失在我的视野中,我就开始用种种可怕的虚拟场景惊吓自己,担心你遇到不长眼的车,担心你只顾埋头赶路没注意到前面的一道沟坎。我派自己的心追踪你,告诉你说:“孩子,别急,慢慢走。”

⑥我说:“你一定要做完了各科作业再睡!”我又说:“别熬到太晚,早点休息吧。”我多么怕你把学习当成儿戏,我多么怕你成为一个不争气的孩子啊!面对着“抄写八遍课文”这样的“脑残作业”,我想说:“去他的!别做了!”但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抄八遍就抄八遍吧”这样没心肝的句子。我好害怕你在抗议中滋长了对知识的轻慢不恭,所以,我宁愿选择暂时站在谬误的一边,看你平静地完成一份“脑残作业”。在大考将至的日子里,你埋头题海,懂事地克扣掉了自己的睡眠。你知道吗?当我说“孩子,睡吧”时,我心里却盼着你回答:“妈妈,我再学会儿。”

⑦我说:“衣服嘛,没必要太讲究,能遮羞避寒就可以了。”我又说:“买衣服,别将就,好衣服能带来好心情。”我读大三那年,曾经被一条骄矜地挂在宣化“人民商场”的天价咖啡色裤子折磨得寝食不安,我好怕那样的不安也会来折磨你。我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可是,当我看到你捡大哥哥的旧衣服穿也欢天喜地时,我又忍不住为你委屈起来。当你到异地求学,我嘱你要学会逛服装店,为自己挑几件像样的应季服装。不料,你竟学着我的腔调说:“没出息的人才会甘当衣服的奴隶。”

⑧不曾被矛盾重重的想法折磨过的心,不是母亲的心。因为爱得太深,所以才会昧,才会惑,才会颠三倒四,才会出尔反尔。孩子,你可知道,当你走得太快,我祈盼着用爱截住你; 当你走得太慢,我祈盼着用爱驱赶你。所以,无论我说过多少自相矛盾的话,无论这些话让你觉得多么无所适从,我都希望你懂得我说这些话的出发点与归宿,那就是——为你好。

1.“我”是从哪几个方面嘱咐、教育儿子的?
2.读第④、⑧段,回答问题。(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①“我”把外地小吃留给儿子的原因是什么?
②“我”为什么责怪儿子的父亲不断为儿子添加红烧肉?
③“我”对儿子为什么会说那么多颠三倒四、自相矛盾的话?
3.因为爱,文中的母亲对儿子说过很多颠三倒四的话。在现实生活中,你的父母有没有过类似的举动?请你概述一例。
2020-10-26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