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 题号:21921400
下面对《次北固山下》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B.颔联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C.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生动地写出了时光匆匆,不知不觉春天将尽。
D.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名言警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的话不好听却会让我们更优秀。
B.善于吸取教训,才能积累人生智慧,正如俗话说的“吃一堑,长一智”。
C.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谈话。”读书能启迪智慧,净化心灵。
D.“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告诫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抓住时机,不能等待。
2023-11-08更新 | 25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面对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左牵黄,右擎苍”一句,运用借代的修辞手法,塑造了词人出猎时左手牵黄犬,右手托着苍鹰豪迈潇洒的形象。
B.“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一句,描写猎队武士的装束打扮,并以千骑飞驰的勇武气势来烘托亲率猎队 的词人自己。
C.“持节云中,何时遣冯唐”一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冯唐自况,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D.“西北望,射天狼”一句,用代表“贪残侵掠”的天狼星暗喻数犯边境的辽和西夏,表达词人渴望抗敌戍边的雄心。
2016-11-18更新 | 406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释】①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当时苏轼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溢”“清寒”摹写了傍晚清凉的月光像水一样溢满天地的情态。
B.第二句中的“转”字不但赋予月亮神奇的动感,还暗示它的圆。
C.第三句中的“不长好”,用“月亮的不明亮”衬托“人生的不完美”。
D.第四句抒发了诗人与弟弟相聚后又将不得不分别的忧伤与感慨。
2024-02-15更新 | 4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