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1921401
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首句“僵卧孤村不自哀”写出风雨夜老人凄凉的处境,真切地抒发了诗人愤懑不平的心声。
B.《峨眉山月歌》山、月、江水景致的融合变幻,衬托出诗人即将离开故乡时的复杂情感。
C.《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中“遥怜故乡菊”的“遥”字,渲染了自己和长安故园相隔之远,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
D.《夜雨寄北》诗人以眼前之景预测未来,遥想他日相聚,情致曲折,深刻的思念之情贯注其中。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雁门太守行》,完成下面小题。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下列对这首诗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乐府曲名,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的战事,构思奇特,想象丰富。
B.本诗大量运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如“金”“紫”“红”等字眼,写出了边塞秀美的景色。
C.诗人巧妙地抓住了一系列富有特征的意象,如“甲光”“秋色”“霜”等,合成了凝重悲壮的意境。
D.这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诗人用极精炼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官军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
2.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暗示战斗的残酷,为下文描写战斗的惨烈做铺垫。
B.颔联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从正面写战争。“燕脂”实写晚霞的颜色。
C.颈联中的“鼓寒”指的是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的是鼓因霜重“声不起”,而战士们依然是斗志昂扬。
D.尾联运用典故,抒写官军全体将士的心愿,表达了守城将士们誓死报效君王的决心,含蓄点出诗作的主旨。
3.下列与“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表达的思想感情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B.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C.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D.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2022-02-26更新 | 404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选出下列对《泊秦淮》赏析有误的一项(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A.诗的第一句描绘出一幅迷蒙冷寂的秦淮秋夜图,造成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
B.如果把“烟笼寒水月笼沙”,看作是精彩的画面,那么“夜泊秦准”可看成是画面的题字了。
C.诗的三、四句批评了歌女们在国家危难之时竟然还唱着靡靡之音。
D.“犹唱”二字,巧妙而自然地把历史与现实串联起来,意味深长。
2020-02-11更新 | 337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对《渔家傲》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从第三句中的“梦”字可以看出这首词描写梦境。开头两句描绘拂晓海上乘船的情景,海天相接的景象,给人船摇帆舞、星河欲转的感觉,气势磅礴豪迈。
B.第三句至第七句写词人与天帝的问答,以此表现词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C.最后三句回答天帝的问话“殷勤问我归何处”,交代海上仙山是自己的归宿,借此表现词人追求隐逸的思想。
D.“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运用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鹏,表示了词人有大鹏高飞之志,以及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2019-08-22更新 | 6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