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8 题号:21924830
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①作为一名老师,我的学生经常会向我发问:“老师,你老在说理想。现在这个时代,压力那么大,竞争那么激烈,社会那么卷,谈理想是不是不合时宜?”

②很多时候,我们对于理想有了错误认知,觉得理想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比如我们认为的理想是挣钱,大家参加工作以后都想挣更多的钱,让自己和家人过上更舒适的生活,这是一个非常温暖的理想。可是如果你的理想从挣更多的钱,变成要比别人更有钱,那么理想就被架到了攀比的金字塔尖上。于是,芸芸众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金字塔的塔尖,觉得人生苦涩,而理想是人生苦涩的根源。人要跟理想割席,因为没有理想他们就不会伤心。我觉得理想不能背这个锅。

③真正的理想是一种自我想象,想象我渴望拥有的未来的生活,想象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我还是举一个文学作品的例子,那就是歌德的《浮士德》。有一个老博士名叫浮士德。他在书斋里度过了一生,受人尊敬。但是,等他老的时候,他发现自己这一辈子,写了这么多论文,其实就是四处裁剪粘贴,写出来后也没人看。浮士德觉得这样的人生没有意义。于是,他向神灵祈祷,希望再活一回。后来,他喝下可以让他重返青春的灵药,重回20岁,又过了一生。他的第二世过得怎么样?他谈恋爱,失败了;想走仕途,没走通;追求艺术梦想,破灭了;最后想建立一个理想王国,也没有实现。可是浮士德很满意,上帝也很满意,上帝认为浮士德代表整个人类活出了意义。

④这样的人生,它的价值是什么?其实浮士德就做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保持着一种旺盛的自我想象,以及探索自我和人生可能性的勇气。这条路走不通,我再试试别的;还走不通,我继续尝试;如果方向不对,我就调整。这样一种对于自己人生的不放弃,让哪一堵墙都不能将他的人生逼入绝路,任何一种狭小的现实也都不可能囚禁像浮士德这样的人的人生。

⑤我们会发现,这种关于自我的想象,会成为人生的精神弹簧。有了这根弹簧,人生就不会被压扁。哪怕巨石袭来,眼看就要把我们压垮,但拥有理想,就无论如何都会保留一份对自己的想象——只要我还有其他的可能性,那我的人生就还有余地。

⑥但是如何才能获得自我想象呢?如果我们连世界是怎样的都不了解,以为眼前所见的生活方式就是唯一的可能,那就容易陷入“内卷”。如果,我们走向远方,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们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走进书中,看到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中多元的生活。足够开阔的视野让我们扩展选择的范围,也更明白真心所选。

⑦你了解自己的热爱是什么吗?很多人终其一生都不知道答案。现在很多孩子参加各种比赛,拿到各种证书,而孩子是真的享受其中,还是只不过喜欢拿到奖项的成就感?你得找到自己真心热爱的事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用“私人定制”的方式创造出自我想象,这样的自我想象才能变成我们的理想。

⑧浮士德在向神灵祈求第二世人生的时候,许了一个非常奇怪的愿:“假如我可以再活一回,请让我去承担人间的祸福,去跟暴风雨搏斗,去迎接沉舟的碎裂。”这样才会真切地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

(文/杜素娟,根据命题需要有删改)

1.在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觉得理想不能背这个锅”?请简要概括。
2.阅读③~⑤段,请你说说对“有了这根弹簧,人生就不会被压扁”这句话的理解。
3.阅读第⑥⑦段,请简要概括怎样才可以获得“真正的理想”。
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认为怎样才能“活出独一无二的人生”?请简要概括。
【知识点】 议论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实用类文本阅读

①人占了理,讲起话来自然底气充盈,往往不给对方留一点余地和情面。殊不知,以这样的态度讲话,常常损人颜面;以这样的态度为人,往往失了君子风范。所以,理直也不必气壮,不妨豁达一些,心平气和地说话,待人。如此一来,既不伤人心,又不失人情,最终使人心服口服,从心底里感激和敬重你,岂不更好?

②东吴丞相顾雍,早年遭奸臣吕壹的陷害。后来吕壹罪行暴露,被捕下狱,恰逢顾雍受命审理他。此时吕壹穿一身囚服,再无昔日风光。照理说,顾雍面对曾经迫害自己的小人,是有充足理由和底气对其嘲弄一番的。然而,他没有那样做,而是像对待平常人一样和颜悦色的与之交谈。临走时,顾雍再一次问他:“你的意愿都表达清楚了吗?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吕壹感动得只是叩头谢罪,无话可说。此时,站在一旁的尚书郎怀叙可没有顾雍那般客气,忍不住怒气冲冲地辱骂起吕壹来。顾雍回过头来责备道:“国家有法律惩罚他,何必这样骂人呢。”足见一代名相的气度和境界。

③当一个人占理的时候,据理力争,讨回公道,固然无错。但这并不能成为不顾及别人尊严,恣意教训、奚落他人的理由。试想,当别人得势时,你敢怒不敢言,唯唯诺诺;别人一旦落魄,你便指东道西,不依不饶,看似理直气壮,实际与小人又有何区别?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④据说,周作人家里以前有个雇工,负责采购之类的杂活儿,有爱贪小便宜的毛病。当时用钱,要把银元换成铜币,时价是一块银元换460铜币。很少理财的周作人一次与同事聊天时偶然谈及此事,坚持认为一块银元能换300多铜币,并说自家雇工一向就这样对他讲的,同事笑他受了骗。后来,他回去经过一番调查,发现事情果真如此。于是,一天晚饭后,周作人把那个雇工唤来,委婉和气地说:“因为家道不济,没有许多事做,你还是另谋高就吧。”对方做了亏心事,自然心虚,当即苦苦求饶。周先生见了,心一软,说“唉,刚才的话就当没说,不要在意,要是想留下就留下吧,以后改掉便是了。”后来,那个雇工彻底改掉了毛病,与周作人一家相处甚洽。

⑤得理时,讲话的最终目的是明是非,道善恶,是要让对方心服口服,进而改正错误,而非以理压人,制人。倘若不依不饶,恶语相待,即使你再占理,也会令理亏之人觉得你是在以理压人。所以,周先生理直气不壮,和和气气,点到为止,处处为对方着想,并且给了他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最终使其改邪归正。胸襟博大,厚德载物,这般君子气度,如何能不令人敬重、信服?

⑥所以说,君子理直气不壮,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化解纷争的至高境界。

1.对本文论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A.理直气壮,往往失了君子风范。
B.君子应该做到理直气不壮。
C.落井下石非君子,幸灾乐祸真小人。
D.理直气和、润物无声,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2.对本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列举了两个事例,一个是古代事例,一个是现代事例,这就使论证更具说服力。
B.周作人的做法既表现了他的君子风范,又突出了他为人善良的性格特征。
C.本文在论证中心论点时,举例确凿,说理充分,因而说理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D.文章②④两段是举例论证,③⑤两段是说理论证。
3.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同学之间难免会因一些小事发生争执,产生矛盾,有的甚至愈演愈烈,升级甚至打架,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请结合本文内容和你的生活经历谈谈如何处理好同学关系。
2019-12-20更新 | 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幸福源于奋斗

姚鼎

①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以10年之功在巍巍太行的崇山峻岭中开辟出了一条“人工天河”,圆了几代人的梦想,这条河就是著名的红旗渠。叩石垦壤、挖山不止,战天斗地、不畏艰苦,回望这段历史,最启人深思的,当是幸福源于奋斗这一朴素道理。

②“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的确,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世界技能大赛上冠军的荣光背后,是一群中国技术工人在赛场外的反复操作;世乒赛男团九连冠的历史纪录,源自国手们日常的“魔鬼训练”。事实证明,没有无缘无故的成功,只有奋斗才能实现梦想,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

③然而,在奋斗的征途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诱惑。现实中,一些人常因汗水太过咸苦、耐不住拼搏的寂寞,转而寻找“终南捷径”,结果念歪了经、跑偏了路。有的人违背公序良俗,以出格之举博取眼球;有的人无视市场规则,凡事唯利是图;甚至有人不顾党纪国法,恣意谋取不法利益。这些投机取巧的做法,岂能换来真正令人心安的幸福?

④奋斗是艰辛的,但没有艰辛就难言真正的奋斗,也无法收获真正的幸福;奋斗是长期的,但丈量幸福的单位不只是时间,也可以是奋斗自身。“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越伟大的事业,越需要艰苦奋斗、持续奋斗。奋斗之旅往往荆棘丛生,而要领略“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应当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做好奋斗到底的准备。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收获因奋斗带来的快乐。

⑤幸福难以触手可及,但也不是可望而不可即。即使在沙漠戈壁、悬崖峭壁等恶劣的气候环境下,只要持之以恒播撒希望的种子,也能迎来繁花似锦。奋斗也是如此。西晋时期的左思为了写作《三都赋》,可说是十年磨一剑。在这期间,他闭门谢客,无论是家门口、庭院中还是厕所里,都摆放着笔和纸;随时想出一句,就马上记录下来。靠着日拱一卒的韧性,左思凭借个人奋斗终成一代文学名家。每个人所处的境遇和环境都不尽相同,但只要筑牢“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迈出务实行动的步伐,就终能抵达理想的峰峦,实现人生的幸福。

有人说,对庄稼而言,“最好的肥料是农夫的影子”。嗅闻幸福的芳香、采撷幸福的果实,非付出一番艰辛不可。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葆有“莫向光阴惰寸功”的精气神,我们就一定能攀过奋斗的阶梯,抵达幸福的彼岸。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文章第③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第⑥段划线句的理解。
2019-11-18更新 | 3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池塘与河流

克雷洛夫

①池塘无所事事,开始与身旁的河流攀谈起来。

②池塘对河流说:无论什么时候抬眼望你,你总是奔流不息。这是怎么回事啊?难道你感觉不到劳累吗?跟你相比,我的命运要好得多。我躺在岸边柔软的淤泥上,像贵妇人躺在羽毛褥垫上一般无忧无虑,享受着宁静和安逸。我思考人生哲理,这样悠闲自在的生活哪里去找啊?池塘心满意足地感叹道。

③河流回答道:既然你在思考人生哲理,那你是否记得流水不腐的规律?我之所以成为河流,那是因为我放弃了安逸,遵循这个规律而奔流不息。我年复一年,用源源不断的清水为人民服务,从而赢得了尊敬。也许我还会奔流很久很久,而那时你将不复存在,被人们完全忘记。

④河流的话得到了应验:它至今仍奔流不息,而可怜的池塘则一年不如一年,水草丛生,最后竟完全干涸而消失了。

1.通过池塘与河流的交谈,请你说一说池塘信奉的人生哲理与河流遵循的规律分别是什么。
2.人生应该如何度过?阅读此文,你一定会有所启示,请结合文本和生活积累,谈谈你的观点并加以阐述。
写作提示:①依据文本提炼观点;②观点鲜明,论证充分;③不少于100字。
2023-07-27更新 | 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