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其他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21957499
阅读《动物笑谈》(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有一段时间我正在做有关水鸭子的实验,想要解释存在我心中已久的疑问。疑问是这样的:刚刚从人工孵卵器孵出的小雁鹅,总是把第一个碰到的生物认作是自己的母亲,并且一心一意地跟随着她;但是水鸭子就不同了,凡是由人工孵卵器养出的小凫,总是极其羞怯,难以接近,每次一出壳,就赶紧逃开,躲到附近的暗角里不肯出来。这是什么缘故呢?

 ②记得有次我把一堆水鸭蛋拿给一只麝香鸭代孵,小凫的羽毛一干,也是马上就逃走了,我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把它们抓了回来。又一次我让农场里的一只胖大白鸭代孵,那些小家伙却高高兴兴地跟在她后面,好像她是它们真正的母亲似的。我猜想关键一定在母鸭的叫声上,因为从外表看来,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不过白鸭的叫声却和水鸭一样——这是因为农场的家鸭原是由野鸭驯养而来的,在这段驯养的过程之中,野鸭羽毛的颜色和身体的形状都已大变,但是叫法却还保持原样。

③我因此得到一个颇为清晰的结论:如果我要小凫跟着我走,我得学母凫一样叫才行。“他在脖子上挂个铃铛,嘴里发出哞哞的叫声,小牛就以为他是母牛。”布什的诗句正是这种情况的最佳写照。

④于是我立刻着手去做这个实验。就在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天,我把一窝待孵的水鸭蛋放在人工孵卵器里。小凫一出壳,羽毛刚干,我就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果然,这一次这些小鸭子一点儿也不怕我,它们信任地望着我,挤成一堆,听任我用叫声把它们带走。我的猜想因此完全得到证实: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却不知道母亲该像什么;只要会像母鸭一样叫唤,不管是只肥胖的北京鸭还是一个更胖的人,都成了它们的母亲。

⑤不过,这个代替物却不能太高。在实验开始时,我原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我逐渐换成坐的姿势。可是,等我一旦站起来试着带它们走,它们就不动了;它们的小眼睛焦急地向四周探索,却不会朝上方看,没有多久,就像被弃的小鸭子一般,发出细细的尖叫,哭起来了。因此,为了要它们跟着我,我不得不蹲着走,这自然颇不舒服。尤其糟的是,做母亲的水鸭子得时刻不停地叫唤,只要有半分钟的时间忘了“呱格格格、呱格格格”地唱着,小凫的颈子就拉长了,和小孩子拉长了脸一样。要是这时我不继续叫唤,它们就要尖声地哭了。好像只要我不出声,它们就以为我死了,或者以为我不再爱它们了。这真是值得大哭特哭的理由呢!

⑥小鸭子和雁鹅不同,小鸭子对母亲的需索不休,带它们真是累人的差事。想想看,我不但得竴在地上爬行,还得不停地嘎嘎地叫,这真不是好玩的。

⑦不过为了探求真理,也只好忍受这种考验了。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1.阅读选文,完成下面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实验内容
提出问题(1)________
猜想和假设猜想关键在于母鸭的叫声,假设要小凫跟我走,我得学母凫叫。
(2)______我持续学母水鸭叫,和小鸭子一样匍匐在草中,后来慢慢换成坐的姿势,小鸭子都会围着我,我站起来后,小鸭子则不跟着我走。
得出结论新出世的雏凫只对母凫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对母亲的外貌没有认知,且“母亲”不能太高,还得不停地叫。

2.赏析下面的句子,根据加点词语的提示,体会本文语言诙谐幽默的特点。
所以,那个星期天,当我带着那群小鸭子在我们园里青青的草上又蹲又爬又叫地走着,而心中正为它们的服从而暗自得意的时候,猛一抬头,却看见园子的栏杆边排着一排人,他们全都脸色煞白
(1)“又蹲又爬又叫”:___________
(2)“暗自得意”和“脸色煞白”__________
3.结合选文,给劳伦兹这位优秀的动物学家写一段人物评价。
【知识点】 其他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从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城市,到全国率先推广“定时定点”模式,再到开出全国首张垃圾分类个人罚单,广州的垃圾分类探索进入了快车道。今年7月广州市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到2020年广州将打造成为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可以说,进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广州人生活中的“必修”课了。

生活垃圾经过有效的分类处理利用,垃圾减量化,会收到很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那如何进行有效的垃圾分类投放?如何给生活垃圾“瘦身”?你真的做对了吗?

在许多人的眼中,垃圾分类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可是树枝树叶是什么垃圾?废弃化妆品是有害垃圾吗?大件家具应该如何投放? 8月9日,广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对外发布了最新的《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19年版)),细致列举了可回收物、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类120多种细目。对不同生活垃圾种类类别、投放注意事项、容易混淆的生活垃圾进行了较细致的列举,为人们践行垃圾分类提供了清晰指引。

纸类垃圾如报纸、包装纸等,应尽量叠放整齐,避免揉成团,减少此类垃圾的体积,便于运输。而纸中,厕纸、复写纸、被污染的纸张则不属于可回收物,不需遵从这个原则。瓶罐类物品如饮料瓶、调料瓶等应将容器内产品用尽,用清水清理干净后再投放,减轻此类垃圾的重量,便于运输。

餐厨垃圾在人们的生活垃圾中普遍占比较大,对其实施分类投放对减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量至关重要,所以对餐厨垃圾的分类投放非常重要。餐厨垃圾应沥干水分、去除包装物后,存放于家庭餐厨垃圾容器。在垃圾投放点投放时应去除垃圾袋,投放至绿色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内,垃圾袋投放至灰色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内。

餐厨垃圾作为生活垃圾中的大头,可以从减少餐厨垃圾入手来提升垃圾分类的效率。在饮食方面,不论是家庭开火做饭还是叫外卖都应注意适量,合理搭配,避免大量剩菜,减少餐厨垃圾的同时也减少浪费。在外就餐时,应养成适量点餐、剩菜剩饭打包的好习惯。在日常生活中,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也能为减少生活垃圾做出大贡献。

小习惯大文明,垃圾分类就是社会新时尚。希望更多的市民群众支持垃圾分类、参与垃圾分类,共建共治共享美丽广州、文明广州。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2019年8月15日,有删改)

链接一:

生活垃圾分类,是指按照生活垃圾的组成、利用价值以及环境影响程度等因素,并根据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的行为。

一、垃圾分类基本原则: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

二、生活垃圾分成四类

(一)可回收物,是指生活中产生的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再利用的物品。主要类别包括废纸类、废塑料、废玻璃、废金属、废织物、废旧木材等。

(二)餐厨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易腐烂、易变质发臭的废弃物。主要类别包括菜头菜尾、肉蛋食品、瓜果皮核、剩菜剩饭、碎骨汤渣、糖果糕点、宠物饲料、水培植物等。

(三)有害垃圾,是指生活中产生的对人体健康或者自然环境造成直接或潜在危害的物质。主要类别包括废电池类、废灯管类、废药品类、废化学品类、废水银类、废胶片及废纸类。

(四)其他垃圾,是指居民家庭生活中产生的除餐厨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之外的生活垃圾。主要包括混杂、污损、易混淆的纸类、塑料、废旧衣服及其他纺织品、废弃日用品、清扫渣土、骨头贝壳、水果硬壳、坚果果壳、玉米棒、陶瓷制品等生活垃圾。

(节选自《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19年版)》,有删改)

链接二: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摘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三:

据了解,在9月1日开学日上,全市各区已将垃圾分类知识全面引入全区幼儿园、中小学的秋季“开学第一课”,通过课堂内学习垃圾分类知识,课堂外开展契合学生年龄段的游戏互动、创意表演、奖励评比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为孩子们带来积极向上的垃圾分类新体验。

目前不少学校已经在教学楼和垃圾房设置了分类投放垃圾桶,老师、学生都从课室开始做好垃圾分类,学生们分类好,分类投放到垃圾桶,学校的垃圾也会分类收集和运输,物管公司的清洁工人还会在垃圾房进行二次分类。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2019年9月9日,有删改)

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2019年7月广州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工作,2020年将打造成全国垃圾分类样板城市,进行垃圾分类已成广州人的“必修”课。
B.《广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指南(2019年版)》为人们践行垃圾分类提供了清晰指引,细致列举了120多种细目的生活垃圾。
C.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不仅能够大幅度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重复利用。
D.2019年广州市各区幼儿园、中小学将垃圾分类知识引入秋季“开学第一课”。并都在教学楼和垃圾房设置了分类投放垃圾桶。
2.下列关于民众对生活垃圾分类认知与实践情况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部分民众都知道垃圾分类的概念,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民众一直坚持分类存放,投放垃圾。
B.接近半数民众对各类垃圾的具体分类方法不清断,可见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仍需提高。
C.超过半数民众了解常见的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并能坚持对垃圾进行分类,民众参与度高。
D.从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情况来看,基本不了解和从未进行垃圾分类的民众都是少数。
3.下列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要按照生活垃圾的组成、利用价值、环境影响程度和不同处理方式的要求,来实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置。
B.纸类垃圾和瓶罐类物品都属于生活垃圾中的可回收物,应“变废为宝”,实行垃圾资源化。从而节约有限的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C.餐厨垃圾投放至绿色餐厨垃圾收集容器内时,应去除垃圾袋,因为垃圾袋属于污损的塑料,需另投放至灰色其他垃圾收集容器内。
D.餐厨垃圾作为生活垃圾中的大头,对其实施分类投放,能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终端处理量,因此对餐时垃圾的分类投放非常重要。
4.在生活中可采用哪些具体措施来给生活垃圾“瘦身”?请根据文本内容分点概括。
5.小华为家人点了一个烧烤套餐外卖,包含一条烤鱼、四个鸡翅,三根玉米棒、两罐可乐。吃完之后,小华需要将以上食物残渣及一次性餐盒、垃圾袋等分类投放。小华该如何准确投放这些垃圾?请根据文本内容作答。
2020-01-26更新 | 14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理解
1.女娲造人先后运用了哪三种方法?
2.文章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表现了女娲的什么形象?
2018-12-05更新 | 18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有一天,大神女娲行走在这片莽莽榛榛的原野上,看看周围的景象,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

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呢?

走啊走啊,她走得有些疲倦了,偶然在一个池子旁边蹲下来。澄澈的池水照见了她的面容和身影;她笑,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笑;她假装生气,池水里的影子也向着她生气。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

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

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地面,就活了起来,并且开口就喊:

“妈妈!”

接着一阵兴高采烈的跳跃和欢呼,表示他获得生命的欢乐。

女娲看着她亲手创造的这个聪明美丽的生物,又听见“妈妈”的喊声,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

她给她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人的身体虽然小,但据说因为是神创造的,相貌和举动也有些像神,和飞的鸟、爬的兽都不同。这样,看起来似乎有一种管理宇宙的非凡的气概。

1.文中“添一点儿什么东西进去呢”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2.文中画线处的语言十分生动,请说说这里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3.根据你所掌握的有关知识,说说人类是怎样诞生的。
2020-12-12更新 | 14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