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9 题号:22181447
阅读下面的文章,按要求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

茅盾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⑧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请简要概括选文是从哪些方面表达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的。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面句子。
(1)当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品析加点字“扑”的表达效果)
(2)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从修辞的角度品析表达效果)
3.选文写法有扬有抑,富于变化。请结合选文第⑦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说说这种写法的表达效果。
4.选文中的白杨树象征了北方的农民、抗日的军民。请你选取生活中的一种植物,写出它的象征意义。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我的父亲熊庆来

熊秉明

①若要简单扼要地用一两个词来描写父亲的性格,我想可以说:平实、诚笃。

他的面貌方正,嘴阔,鼻系悬胆型,眼睛较细而近视,目光含蓄平和,举止言谈也比较缓慢而持重。我没有看到他非常地动怒过,或者激烈地表现过欢欣与悲哀。我记得很小的时候,因为我生性灵活好动而常显浮躁,他便靠训诫我:不要心急,慢慢想解决问题的办法。

③他并不善辞令。在北京清华大学任教十数年,他一直说着云南话,音调低沉而缓慢。云南话很容易懂,他不需要改变自己的腔调去讲课或和人交谈。云南人说云南话,似乎是十分自然的,本色的,和他的平实诚笃的气质正是一致的。我想他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云南人,山国的人。

④他爱恬淡朴素的生活,不吸烟,不喝酒,不许母亲打牌。家里的烹调是清淡的家常口味。他的衣着朴素,但也有一定的考究和大方。室内没有奢侈的陈设。工作之余他爱收藏一些字画,但是并不苦心搜求稀见难得的古董、不知名的画家的作品,他见了喜欢,也买,并不只因慕名而收藏。

⑤他自己也写字,但机会不多。他的字体开阔平稳,没有外在规矩的拘束,也没内在情绪的紧张。点画丰润,顿挫舒缓,给人以宽和端厚的感觉,一如他的性格。眼光尖锐的还可以察觉出他对空间的敏感,这一点大概和他的数学训练有关。

⑥诗人中他最爱陶渊明。他喜欢菊花。住清华园西院时,每到秋初,便向学校的花房订十数盆各色的菊放在石阶的两旁,一两个月,院里便充满秋菊有佳色的氛围。

⑦偶然,星期天上午,有兴致时,他会为我们讲一段《左传》或《战国策》,或者一节代数几何。学校里的作文发下来,他总带着很大的兴味去看,并说出他的意见。他爱文字的精确。他赞成白话文,但是反对用口语写科学论文。

⑧在他的平实诚笃中,有深厚执著的爱:一是对科学真理;一是对祖国与乡土。

1936年,他在清华大学算学系做教授兼系主任。云南大学闹风潮,省主席龙云打电报给他,请他主持云大。为了教育事业,他献出生命力最充沛的十二年。而在抗战胜利后,民主运动最激烈的时刻,他坚决果敢地保护了学生和进步教授。

1950年代,他滞留欧洲,患半身不遂。后渐好转,可以行动,可以用左手执笔写字。因为暂时不能归国,决定回到数学研究。但是做了十二年大学校长之后,重理旧业并不容易,何况抱病?但他的平实诚笃里蕴藏有卓越的毅力,他的研究出了成果,用左手慢慢一个字、一个字写出来的文章,连续在法国科学院杂志上发表,并且完成了一本书编入法国数学丛书。

⑪这时国内号召知识分子回国服务,使他又一次面临个人科学工作与为祖国服务的选择。那时我在欧洲学习,侍奉在侧,看到他犹豫彷徨的痛苦。我当然是主张他回去的。回去后,国家的新局面使他振奋,他一心想在晚年透过数学工作作出贡献,指导研究之外,自己发表了不少数学文章。

⑫他属于近代中国启蒙的第一代科学家,在五四”“科学与民主的口号下从事科学,但他们没有大声疾呼科学如何如何,他们默默耕耘,实实在在为中国科学奠下基石。他们是拓荒者。

⑬他曾讲到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结尾的歌: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他说,字原作,一字之易,旨趣效果大为不同。字含义太落实;字的意味广阔悠远。一个字把全篇描述点化为一幅气韵生动的画像,而人物的画像复扩展而融入山水天地之间。我以为父亲的道德力是这样一种浑噩的、基本的、来自历史长流的、难于命名的风。生命的真实在这一切之上,或者之下,平实而诚笃,刚健而从容,谦逊而磅礴地进行。

(节选自《云南读本》)

1.阅读文章,请说说熊庆来先生的“平实诚笃”体现在哪些方面。
2.按要求回答问题。
(1)他的面貌方正,嘴阔,鼻系“悬胆”型,眼睛较细而近视,目光含蓄平和,举止言谈也比较缓慢而持重。(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做简要赏析)
(2)眼光尖锐的还可以察觉出他对空间的敏感,这一点大概和他的数学训练有关。(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第⑧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请联系下面的材料,谈谈作者在第⑥段中写到父亲喜爱陶渊明和菊花的用意。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爱莲说》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024-04-21更新 | 7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默读全文,完成阅读任务单。

消逝的“放学路上”(节选)

王开岭

①“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说我懒呀,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三十年前的儿歌倏然苏醒,在我经过一所小学的时候。下午四点半,方才还空荡荡的小街,像迅速充胀的救生圈,被各式私车和眼巴巴的家长塞满了。

②开闸了,小人儿鱼贯而出,大人们蜂拥而上。一瞬间,无数的昵称像蝉鸣般绽放,在空中结成一团热云。这个激动人心的场面,只能用“失物招领”来形容。

③就在这时,那首歌突然跃出了记忆,一字不差。我觉得像被什么拍了一下肩,它就在耳畔奏响了。

④这首叫《读书郎》的儿歌,陪伴了我整个童年和红领巾季节。那会儿,它几乎是我每天上学路上的喉咙伴奏,或叫脑海音乐罢。偏爱有个理由:它不像其他歌那么“正”,念书不是为“四个现代化”或“革命接班人”,而是“先生”和“爹娘”……我觉得新鲜,莫名的亲切。哼唱时,我觉得自己就是歌里的小儿郎。甚至想,要是老师变成“先生”该多好啊。好在哪儿,不知道。

⑤那个黄昏,当它突然奏响时,我感觉后背爬上了一只书包,情不自禁,竟有股想蹦蹦跳跳的念头……

⑥从前,上学或放学路上的孩子,就是一群没纪律的麻雀。

⑦无人护驾,无人押送,叽叽喳喳,兴高采烈,玩透了、玩饿了再回家。回头想,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在路上,尤其是放学路上。

⑧那是三教九流、七行八作、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大戏台,那是面孔、语言、腔调、扮相、故事的孵化器,那是一个孩子独闯世界的第一步,乃其精神发育的露天课堂、人生历练的风雨操场……我孩提时代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那是个最值得想象和期待的空间,每天充满新奇与陌生,充满未知的可能性。我作文里那些真实或瞎编的“一件有意义的事”,皆上演在其中。它的每一条巷子和拐角、每一只流浪狗和墙头猫,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那打锡壶的小炉灶、卖冰糖葫芦的吆喝、爆米花的香味、弹棉弓的铮铮响,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都会在某一时分与我发生联系。

⑨对成长来说,这是最肥沃的土壤。

⑩很难想象,若抽掉“放学路上”这个页码,童年还剩下什么呢?于我而言,啥都没了,连日记都不会写了。

⑪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他们被装进一只只豪华笼子,直接运回了家,像贵重行李。

(选自《初中语文阅读读本》,有删减)

阅读任务单

放学路上时期形象经历“我”的心情
从前几乎所有的趣人趣事趣闻,都是在放学路上邂逅的。(2)
现在(1)(3)
关键语句阅读任务阅读记录
【原文】“小呀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不怕太阳晒……没有学问我无脸见爹娘。”(4)本文以歌词为开头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原文】那烧饼铺、裁缝店、竹器行、小磨坊……还有谁家出墙的杏子最甜、谁家树上新筑了鸟窝……(5)选择一个你喜欢的角度,对本句进行赏析。(提示:可以从修辞、句式、描写等角度进行赏析。)
【原文】那个黄昏,我突然替眼前的孩子惋惜——他们不会再有“放学路上”了。(6)“放学路上”引发了作者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7)完成(4)—(6)的阅读任务,总结阅读方法。

2022-01-01更新 | 36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早春木棉红

郝俊

①早春二月,料峭的寒风一吹,憋得鼓鼓囊囊的木棉花苞就炸开了,赤红的花瓣火苗一样蹿出,没有叶子的枝干像被点燃了似的。谁见了这样的花,心底的热望都会跟着燃烧起来。

②很多花柔美娇艳,木棉花则不然。其形硕大,花瓣厚实,中间的一束花蕊粗壮有力,深色的蕊头黑如胡茬,观其神色,活脱脱一张血气充沛、胡须浓密的汉子脸。这样形容木棉花,绝不是忽略它的好看,而是觉得它有一种十足的阳刚之美。木棉花不仅花开得热烈,树的姿态也颇为雄奇。木棉属落叶大乔木,树高大挺拔,十至二十多米不等,这样的个头儿,让木棉总是高过身旁的其它树木,加上分枝平展,更显疏朗开阔,整株树看上去形姿伟岸,英武不凡。

③生活在广州,对木棉自然很熟悉。木棉作为广州市的市花,在城中主干道及高校校园、公园等地均有种植。每到春天,木棉盛情绽放,灿若华灯。尤其是在陵园西路、越秀山、江南大道等种植较为密集的地方,花开得分外耀眼,有一种要点燃春天的势头,烈焰般的木棉映红了整座城市。

④我喜欢木棉,不仅因为它的形象气质,也许还有日久生情的缘故,对我来说,它们就是我认识多年的好朋友。

⑤我所工作的学校校园里就有近百株木棉,它们散植于各处。我从办公室到家,途经的路旁,有十来株木棉,我与它们几乎天天见面。每天下班经过时,感觉它们就像站在那里等我。有时候我会和它们近距离打招呼——站在树下,把手掌放在树干上,感觉着树皮的坚硬。抬头往上看,树干直指蓝天,视觉的延伸,也让内心获得一种超拔的力量。正值花期,没有树叶遮蔽的树枝更显遒劲,树枝形态各异,像是各自在寻找伸展的空间,然后用力把花朵向高处托举。再看那些花,大如一盏盏红色的酒杯,当其它的花木还在为迎春盛会做准备的时候,木棉早就开始举杯畅饮。

⑥木棉花边开边落,边落边开,花开让我欢喜,花落让我感动。纷纷扬扬地飘落不是木棉花的做派,木棉花落下来时直截了当,触地有声,整朵花砸到地面仍完好无损。为了看清楚木棉花如何落地,我曾长时间仰着脖子在树下观望,即便如此,也很难捕捉到落下的一瞬,往往是听到“啪”的一声之后,才发现地上又多了一朵。因为树冠太大,花太多,无法锁定具体目标,加之落地速度太快,所以很难看清。不过长时间的等待,偶尔也会有收获,就在眼睛酸乏的时候,突然看到一朵下落的木棉花,带着旋转倏忽坠地,整个下落的轨迹就像一个急促的感叹号,充满力量。

⑦有些花木是先长叶再开花,木棉则不然,花开时无叶,花落尽方生叶。花开得早,让木棉有了“嫣然一笑领春风”的得意;花开得火热,让木棉有了“此花若肯夸雄丽,宇内群芳孰敢春”的气势。花期过后,木棉一边吐新叶,一边结果实。等到夏天果实成熟,果壳会自动裂开,露出洁白的棉絮,随风飘散。

⑧年少时,很少仔细打量花花草草,认为它们只是为世间添了几许色彩。随着年岁的增长,越发觉得一朵花、一棵草都不可小觑。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看到热情似火的木棉,我会想到炽热的希望和奋进的生命,心中会自然涌动起积极前行的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


如何理解第⑧段“无论是人生一世,还是草木一秋,都有生命的庄严”这句话?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善待庄严的生命?
2022-02-13更新 | 1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