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7 题号:22291572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段,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
B.老舍笔下的骆驼样子,经历了“三起三落”,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的车夫,变成了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C.《水浒传》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最为典型,他曾因误人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途中大闹野猪林,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D.高尔基的自传体小说《童年)中,阿廖沙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逐渐成长为坚强勇敢、充满爱心的人。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1】选出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     
A.《红岩》着重表现了齐晓轩、严醉、江雪琴等共产党员在狱中所进行的英勇斗争,充分显示了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B.《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不仅教“星期五”学英语,差他干农活,培养他成为自己“有用的助手”,还教他读《圣经》,使他成为“一个很好的基督徒”。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四次出海受聘“冒险号”船长,中途水手叛变,把他囚禁后,放逐到一块不知名的陆地上,这便是“慧骃国”。
D.《童年》中,外祖母是阿廖沙最了解和最珍视的人,是阿廖沙的朋友,她善良仁慈,喜欢唱歌,跳舞,讲各种各样的故事,她是一个颇有诗意的人物。
2023-06-11更新 | 184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下列文段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的一项是(     
A.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
B.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C.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
D.第二日,我便要他捕鸟。他说:“这不能。须大雪下了才好,我们沙地上,下了雪,我扫出一块空地来,用短棒支起一个大竹匾,撒下秕谷……
2022-02-06更新 | 46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语段,选出不符合这段话意思的一项(     

“北京的胡同在衰败,没落,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居民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有的地基柱甚至已经下沉,只有多半截还露在地面上,有些四合院门外还保存已失原形的栓马桩、上马石,记录着失去的荣华,有打不上水来的井眼、磨圆了梭角的石头棋盘,供人凭吊。西风残照,衰草离坡,满目荒凉,毫无生气。”

A.暗示着陈旧的,腐朽的,没落的东西是最终要走向衰亡的。
B.北京的胡同代表我们这个社会上封闭落后、陈腐的旧思想。
C.这既是客观的写实,又是作者借景而抒情,所谓的供人凭吊,也只不过是讽刺那些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人物而已。
D.这反映了作者惋惜而无奈的心情,这些毕竟都是古迹,而今却日见颓败,不能不让作者伤感不已。
2018-05-15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