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94 引用次数:10 题号:22380290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散文家之一,
C.“山川之美”是偏正短语,“晓雾将歇”是主谓短语。
D.“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描写的都是早春的景色。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1】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比喻的基本类型有明喻、暗喻、借喻三种。“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一句属于借喻。
B.拟人就是把物当做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向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属于拟人。
C.拟物包括两类:一是把人当做物来写,二是把甲事物当做乙事物来写。“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属于拟物。
D.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精神”“法律”“外边”“早晨”都是名词。
2019-10-11更新 | 69次组卷
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2】下列对古诗文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桃花源记》中桃林美景洁净幽寂,处处显示出大自然的静美,为下文桃花源的出现做了充分铺垫。
B.《卖炭翁》一诗记述了一个宦官及其爪牙强夺百姓财物的故事,并用议论抒情的语句表达了对劳动人民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
C.《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寄托了作者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展现了杜甫推己及人的博爱情怀。
2019-09-11更新 | 81次组卷
选择题 | 容易 (0.94)
【推荐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与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同样都是生于北京,《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主要作品有《茶馆》《四世同堂》等;《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代表作有小说《命若琴弦》,散文《我与地坛》等。
B.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姑娘”“男孩”;有的表示时间,如“上午”“晚”;也有的表示方位,如“后”“东”“里”。
C.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对于敬辞与谦辞的使用十分讲究,比如向客人介绍自己的父母,分别可以说“家严”“家慈”;向客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分别可以说“舍弟”“舍妹”。
D.《荷叶·母亲》的作者冰心,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集《繁星》《春水》等。
2020-11-16更新 | 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