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非连续性文本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57 题号:22389592

【材料一】

【材料二】

2023.12.20中国工程院等单位在北京发布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及《全球工程前沿2023》报告。本次发布的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包括:ChatGPT、中国空间站、百亿亿次超级计算机、白鹤滩水电站、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RTSS/AS01疟疾疫苗、鸿蒙操作系统、Spot & Atlas机器人、锂离子动力电池、无人驾驶航空器。

【材料三】

①《全球工程前沿2023》报告主要围绕机械与运载工程,信息与电子工程,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能源与矿业工程,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环境与轻纺工程,农业,医药卫生和工程管理9个领域,共研判93项工程研究前沿和94项工程开发前沿。

②报告指出,2023年全球工程前沿呈现以下特征:

③新兴前沿持续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机器人、大模型、量于芯片、合成生物学、泛基因组等新兴技术不断突破,为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提供新动能。

④学科交叉融合持续推进,应用前沿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可再生能源等新技术加速向各领域渗透融合,迈向智能化、无人化、精准化、低碳化,催生全球科技和产业创新发展新模式。以应用场景驱动,以解决复杂问题为导向,多目标协同、多维度兼顾,统筹局部与整体、本体和环境、数量和质量、品质和效率,拓展全球科技与产业创新的新格局。

1.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请结合材料二、三的内容,概括2023年中国在工程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全球工程前沿有何特点?
【知识点】 非连续性文本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摘编自孙勇、范国春《我国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材料二】

①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美育是审美教育,更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②中华民族拥有5000多年灿烂文明。当代中国,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碰撞交汇,琳琅满目。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教育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明交融的历史,体会不同文明交相辉映的魅力;在“雪如意”“冰玉环”等冬奥会场馆,可以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年轻人通过认识和理解中华大地上的优秀艺术作品,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③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比如,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赤诚的家国情怀和昂扬的精神面貌;A      ;在《千里江山图》中,能领略锦锈河山的壮丽和创作者纯真质朴的爱国之情。引导年轻人接近和感受优秀传统文化和艺术,有利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④我们在引领年轻人欣赏优秀文化艺术作品的时候,还要引导当代年轻人积极记录这个时代独特之美,鼓励他们更开放多元、更具时代感的艺术表达。比如,有关怀农民工、留守儿童生活状态的作品,有表现“中国天眼”射电望远镜、神舟飞船等重要成果的新山水画、新静物画,还有体现新时代年轻人新风貌的影视作品,等等。这充分说明,接近美、欣赏美,涵养“美丽心灵”,才能发现美、创造美,用心用情拥抱美好时代。

⑤引导年轻人对美的追求,有助于以美为媒,沟通世界。对美的追求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欢迎并接纳一切有益的文明成果。我们相信,更懂得欣赏自己国家、民族之美的年轻一代,也是在国际交流中传播美的使者。培养年轻人懂得欣赏中国之美,让他们爱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艺术,连接中外,并把这种精神和气质传递到全世界,一定能让世界更多更好地听到中国声音、中国故事,从心底欣赏中国之美。

(摘编自杨帆《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1.仔细观察材料一的图表,请简洁的语言写出你的发现(不少于2点)。
2.阅读材料二,回答以下问题。
(1)我们为什么要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③段横线A处补写一句话。
3.阅读材料一、材料二,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怎样才能更好地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少于3点)。
2022-07-24更新 | 11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现代文选段,完成小题。

[甲]

①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②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生来,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乙]

①那种共振持续26秒钟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②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也没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航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③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钟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睛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④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⑤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1.请从甲选文列举一例,说说它是如何体现本文作者语言的“平实而又带书卷气”的语言风格?
2.你认为,甲选文最后所说的“卸却”责任与“解除”责任有何不同?
3.从乙选文里,你发现杨利伟遇到了什么意外?此时的他有怎样的心理活动?
4.乙选文的作者在第①段中描绘了自己的“痛苦”经历,这里的“苦”与甲选文的“苦”的含义一样吗?为什么?
2021-06-27更新 | 17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22年2月4日晚,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隆重举行,今日,恰逢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在中国传统历法的时光轮转中开篇,大屏幕上依次闪现二十四节气,全场观众随着数字变换齐声呼喊,体育场中央地屏上,绚丽的焰火点亮鸟巢上空,绽放出“立春”的中英文造型……一滴水墨沿着巨幅竖屏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浪涛凝结为一片冰雪天地,一座巨型冰立方从冰雪天地中形成,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历史,随着24道“激光刻刀”的雕琢,闪回其上,最终定格为“2022中国北京”……两名火炬手跑向“白鸽”环绕的“大雪花”,将火炬嵌入“大雪花”中央,形成了这座由所有代表团雪花造型引导牌组成的主火炬,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摘自《央视新闻》2022.02.05,有删改)

【材料二】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中国参赛运动员年龄分布图

【材料三】

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金牌、女子自由式滑雪坡面障碍技巧银牌,自由式清雪女子U型场地技巧金牌……谷爱凌以两金一银的优异成绩梦圆北京冬奥会,各大媒体纷纷报道她的成长之路,言传身教才是最好的教育,谷爱凌爱上滑雪,是因为妈妈谷燕喜欢滑雪,谷燕去美国滑雪场兼职滑雪教练,每次都带谷爱凌一起去,她尊重女儿的选择,帮女儿达到目的,为了支持谷爱凌滑雪,每到滑雪季的周末或节假日,谷燕都会开四个小时的车送女儿去滑雪、训练,每天往返要八个小时的车程,谷燕开过了十几个雪季。很多人都说谷爱凌是天才一般的存在,但没有人可以只靠天赋就取得成功,这背后需要付出非同寻常的努力和源自内心的热爱才能有“天才”的诞生。2021年前,谷爱凌还在读书,只有周末才能有完全的精力滑雪。谷爱凌自述说:“从家到太浩湖的雪场有四个小时车程,我学会了在车上写作业,在车上睡觉,在车上换衣服,在车上吃饭。”

(选自《文萃报》2022年9期,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材料一】内容的一项是(       
A.在国家体育场,北京隆重举行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时间是2022年中国的“立春”。
B.开幕式倒计时表演开篇,大屏幕上依次闪现二十四节气和“立春”的中英文造型,观众齐声呼喊。
C.随着“激光刻刀”的雕琢,过往23届冬奥举办城市历史,闪回在从冰雪天地中形成的巨型冰立方上。
D.由代表团雪花造型引导牌组成的主火炬在奥运历史上首次使用“微火”方式,体现了绿色环保理念。
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3.根据【材料三】,概括谷爱凌在滑雪运动上获得成功的原因。
2023-02-22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