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2 题号:22479679

沸腾的小山村

贾兴安

①北和庄,是太行山东麓一个不足六百人的小山村,历史上荒僻而贫穷。

②向西不远处的太行山巍峨耸立,蓊郁苍翠,但村里人只能望洋兴叹。因为这里是浅山区,没有石头,没有林果,也没有矿藏,村边大多是贫瘠的丘陵和荒芜的沙滩。

③忽然有一日,村西热闹了起来,机器轰鸣。三年后,这里成了一片占地万余亩的花海:菊花、牡丹、玫瑰等观赏花卉展蕊怒放,香气四溢,遍地流芳。站在高高的观赏台上,但见一望无际的花田,犹如一个五颜六色、姹紫嫣红的巨大调色盘。红的似火,白的像雪,黄的如金,粉的类霞。一枝枝簇拥成团,一团团连缀成片,在错落有致的沟坡和纵横交叉的小径上千姿百态地绽放。再近看,艳丽妖娆的花朵有的像纤纤玉手,有的似龙爪张扬,有的则如被托举的彩球。一阵轻风拂来,花朵遍地摇曳,如彩浪翻滚,一股芬芳馥郁而又携着泥土和草木气息的花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

④这片花卉生态种植基地,冠名“抱香谷”,不但名副其实,而且听起来温文尔雅,富有诗意。在这里,我们拥抱了香气。

⑤更令人欣喜的是,北和庄和邻村中和庄的许多“不毛之地”被开发了,周边十几个村庄的土地进行了流转。村民们在收取土地租金的同时,还被招募到抱香谷当管理员,护花、采果、制茶,创造着小山村的美丽,幸福着小山村的美丽,也和外来的朋友们分享小山村的美丽。按村里一位员工大姐的话说,他们是在自家门口领着“美丽的工资”。

⑥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虽然鲜花还没有盛开,但抱香谷依然熙熙攘攘,人头攒动。新增加的冬季项目“花海玻璃漂流”“超级山道滑车”“网红打卡乐园”等,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冒着严寒前来“打卡”。许多“小哥哥”和“小姐姐”不是用手机拍照录像,就是现场直播,与亲朋们分享他们的所见所闻。

⑦村西的土地沸腾了,村东的闲地也不能撂着。就在与抱香谷相距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建起了规模庞大的邢襄古镇。一片仿古街衢、民舍、戏楼、书院、茶楼、牌坊、绣楼别具风情,漫步其间,仿佛穿越千年,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如今,古镇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处旅游胜地。

⑧农业生态开发项目和文化旅游项目,带动了周边诸多乡镇村庄的兴旺与发达。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了,许多外地人前来安居乐业,甚至周边村子的许多大学毕业生也选择来到这里就业。

⑨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几年时光不过一瞬,然而这个偏僻而贫穷的小山村正是在短短几年里发生了沧桑巨变,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未曾改变的艰难命运和恶劣环境,迎来了红红火火的日子。

⑩正月初五,我来到北和庄,离村子还有十几公里,进村的车就排起了长龙。随着人潮步入抱香谷景区,站在北山坡向西望去,不远处的太行山挺拔雄壮,黛青色的山沟和背阴处山石的皱褶里,还隐翳着一些残雪,宛如一幅悬挂于天地间的巨型黑白帷幕。车流、人流依然朝这个小山村涌来,给雪后的严寒带来了阵阵暖意。村子的街道两旁摆着长长的摊位,售卖各种小吃和当地土特产,小摊前挤满了游客。铁板烧、麻辣烫、烤肉串、炸鸡柳、烤红薯、饸饹面等,热气腾腾,香气四溢。远处的大山、连绵不绝的车流、满巷的人群,构成了一幅喜庆的新春欢游图。

⑪从贫困到殷实,从寂寥到喧腾,从荒僻到繁华——北和庄的变迁,又何尝不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普通村庄的缩影。

(选自《光明日报》 2024年03月 08日 11版)

【链接】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农业经营模式。农村土地流转其实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含义,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土地的间接流转多是农户先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协议,委托村集体将其承包地出租或转让,再由村集体与对方签订转让或出租合同。利益分配主要由流转协议约定,收益主要由农户所得,村集体从中也会取得一部分收益。村集体更容易将土地集中并转租给具备一定农业经营实力以及技术资金优势的农业大户或农业企业,而原农户甚至也可以继续以另外一种雇佣身份继续在原承包土地上从事生产,领取较为固定的收益,也更有益于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其主要经营和营收模式如下图:

1.下列选项内容与文章不相符的一项是(     
A.北和庄在短短几年里发生了巨变B.“抱香谷”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C.修缮古镇再现了北和庄厚重历史D.北和庄带动了周边村镇兴旺发达
2.结合全文,下列不能体现北和庄“沸腾”的一项是(     
A.“抱香谷”热烈盛放的花海B.面对太行山望洋兴叹的村民
C.打卡分享旅游喜悦的年轻人D.连绵不绝的车流和满巷人群
3.文中对花卉生态种植基地“抱香谷”的描绘如诗如画。请你参照示例,再另选一个角度对第③段的描写进行赏析。

【示例】作者从空间的角度绘景。先远观,呈现抱香谷“一望无际”的大气与生机; 再近看,描摹每一朵花的万千姿态。让画面有层次感。

4.“抱香谷”建成后,北和庄村民们富裕了。请结合“链接”内容,分析他们收入的主要构成有哪些?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节选部分,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②“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③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乙】

①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②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③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④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⑤他了,跟着的是。这不再是做了再说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了就。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⑥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⑦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⑧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⑨他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⑩他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⑪他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

⑫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⑬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甲】文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来谈谈。
2.“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句中的“这”指代什么?
3.【乙】文中作者选取了哪三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的?
4.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的表达效果。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5.闻一多先生去世之后,许多文人、学者、革命家都给予了他极高的评价。请你也用简短的一句话,评价一下闻先生。
朱自清:你是一团火,照见了魔鬼,烧毁了自己!遗烬里爆出了个新中国!
冰心:闻一多的死是一首伟大的诗,他给我们留下了最完美、最伟大的诗篇。
我:_______________
2023-09-01更新 | 6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①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②域外校园里丁香更多。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种有十数棵的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③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入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我经历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④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⑤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一直不解,何以古人发明了丁香结的说法。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我才恍然,果然是丁香结。

⑥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1.阅读选文前三段回答,①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丁香花的?②选择其中你最喜欢的一句话进行赏析。
2.丁香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哀怨的象征,但作者对此却发出了怎样的感慨?(用原文语句回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2024-03-09更新 | 1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有一种爱叫“国家机密”

①1950年8月,邓稼先获得了博士学位,回国参加建设。1953年,他与许鹿希结婚。婚后5年,他们生活得无比快乐。可是1958年8月,随着邓稼先工作的突然转变,他们进入了寂寞的人生。

②那晚,邓稼先睡在床上不断地翻身,许鹿希问:“你今天是怎么了?”邓稼先坐了起来,轻轻地把一只手放在她的手上:“我要调动工作。”她忙问:“调到哪?”他说:“这不能说。”她还想知道:“干啥?”他又说:“这也不能说。”她的心被刺痛了:“你给我一个信箱的号码,我跟你通信。”他仍然坚定地说:“这不行。”

这让许鹿希很难过,她刚30岁,孩子还小,她不知道他要去干什么,眼泪顿时在眼眶里打转。可是邓稼先说:“我如果做好了这件事,就是死了也值得。”她了解他,他下了这样的决心,一定是不能改变的,他要干的事情也一定不简单。于是她咬住嘴唇,点了点头,说:“我支持你!”此后,邓稼先便“人间蒸发”了,再也没有留下只言片语。

④之后的一天傍晚,许鹿希领着两个孩子出去散步。刚走出楼门,她就注意到,有几个以前经常打招呼的人在一边看着她们娘儿仨窃窃私语。那些人问:“许老师,好久没有看到孩子的爸爸了。”

⑤许鹿希先是一愣,但很快就回答:“出差了。”

⑥“出差了?怎么那么久,不会是……”

⑦“不会是什么?”许鹿希笑着反问。

⑧“没事的,没事的。”问话人快速地走了。许鹿希看着他们远去的背影,下意识地把两个孩子的手拉得紧紧的。两个孩子摇晃着她的手问:“妈妈,爸爸呢?”听着孩子的问话,许鹿希内心涌上一种难言的苦衷。

⑨一年,两年,五年,就这么挺过去了。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震惊了全世界。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在罗布泊成功爆炸。此时,许鹿希隐隐约约地知道丈夫在做什么了。这个时候,她感觉到自己的牺牲很值得。

⑩10多年后的一天,他们终于见面了。当邓稼先推开房门站在许鹿希的面前时,许鹿希大吃一惊。从1958年到1971年,这是分别后的第一次重逢。邓稼先穿着旧的灰制服和绿军便鞋,当年英俊的汉子,如今都有了白头发。许鹿希有些不自然地走近邓稼先,想接过他手里的提包,可是邓稼先却把提包抓得紧紧的。他们就这样面对面地抓住一个提包,相对无言。

⑪好一会儿,许鹿希强忍着就要流出的眼泪问:“你回来啦。”邓稼先没有回答,他松开提包去拉许鹿希的手。提包掉在了地上,他们的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一刻,眼泪在无声地流淌。

⑫很快,邓稼先又回到了工作岗位。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晚期,回京住院治疗,先后接受了2次大手术与3次小手术。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去世了。许鹿希不相信地问:“20多年的等候,分别得这么快?”

⑬在邓稼先逝世后,许鹿希依旧对他念念不忘——家中的陈设一如既往,邓稼先的用具都标上了年代和使用日期,连他坐过的沙发上的毛巾都没换……她以自己对丈夫绵延无尽的柔情,演绎着一段人间至爱。

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邓稼先和许鹿希分别是怎样对待“国家机密”的?
2.说说你对文中第③段和第段两处画线句中“眼泪”的理解。
3.第⑤段写道“邓稼先穿着旧的灰制服和绿军便鞋,当年英俊的汉子,如今都有了白头发”,这有何作用?
4.有人认为第③段写邻居对邓稼先的议论可以删去,你赞同吗?为什么?
2024-03-31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