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诗歌鉴赏
题型:诗歌鉴赏 难度:0.65 引用次数:25 题号:22514662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追凉

宋·杨万里

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

[注释]①小立:暂时站立住。
1.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追凉”即觅凉、取凉。较之“觅”和“取”,“追”更能表现对“凉”的渴望。
B.中午时分,烈日暴晒,是一天中最为酷热的时刻,而“夜热”竟然与“午热”差不多,则“夜热”之甚,可想而知。
C.本诗的结尾“不是风”三字,暗示了“静”与“凉”之间的因果关系,巧妙地揭示静中生凉之理趣。
D.本诗采用了以动衬静和借景抒情的手法,表达了对夏夜的厌恶和诗人的身世之悲。
2.“竹深树密虫鸣处”这一环境描写有何作用?
【知识点】 诗歌鉴赏

相似题推荐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螺川早发

[清]王猷定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

长江流远梦,短棹拨残星。

露湿鸥衣白,天光雁字青。

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①螺川:螺山,形状似螺,在江西吉安县北十里。②孤亭:这里指螺川。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分别从视觉、听觉方面写螺川风光,为后文写景、抒情打下基础。
B.颔联中“梦”“星”既说明行舟时辰之早,又体现了诗人是在睡眼朦胧中离别螺川的。
C.颈联承上联扩大视野,放眼天际水涯,写舟中近看的赣江秋晓。
D.这首诗融情入景,描景成画,清峭的意境中充溢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2.从诗歌尾联的描绘的情景中可以看出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022-08-04更新 | 122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后面小题

满江红

秋瑾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独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夫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1.词的上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试简要赏析“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2022-01-09更新 | 143次组卷
诗歌鉴赏 | 适中 (0.65)
【推荐3】现代诗通过哪些方法带来创意之美?以下面这首诗为例,写出你的两条发现。

鹰·雪·牧人

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2024-02-05更新 | 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