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8 题号:22707698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一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⑪“早埋了。

⑫“呀,他什么时候……

⑬“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我没再多问。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琢磨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节选自《老王》)

1.对“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中“愧怍”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愧怍”是作者认为自己是幸运的人,老王是不幸的人,所有幸运的人对不幸的人都应该怀愧怍之心。
B.老王把生前舍不得吃的东西全给了“我”,把“我”当亲人,“我”只是把他当作一般的朋友,还要给他钱,“我”对老王的情感与老王对“我”的情感是不对等的,“我”为此而愧怍。
C.作者觉得自己对老王这个不幸者关心得不够,老王死了十多天后才想起问他,所以“愧怍”。
D.“愧怍”表现了杨绛这样的知识分子的人道主义精神,老王的去世有着社会的原因,作者认为社会应该给予老王这样的弱势群体更多的关爱。
2.从不同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1)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从修辞和描写人物角度分析)
(2)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揣摩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选文第③段中“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一句该如何理解。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寻找妈妈的寻人启事

①作文课。老师教完了应用文写作后,当场给学生们布置了一个题目:假设自己的妈妈丢了,请每一个人写一则寻人启事。老师还给每个同学发了一份寻人启事样本,大家可以照葫芦画瓢,但是,里面的内容必须根据自己母亲的真实情况撰写。

②同学们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自己的妈妈丢了,写一则寻人启事?面对着寻人启事样本,同学们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   

③见同学们都没什么动静,老师说,这样吧,我再讲一遍寻人启事的要点,大家一边听,一边写。首先,写下丢失人的姓名。

④大家埋头在纸上写了自己妈妈的名字。

⑤老师说,性别。

⑥女。大家刷刷写下。

⑦丢失人年龄。老师的话音刚落,班级里就炸开了锅。有人说,我妈好象42岁了吧。有人说,我妈妈从来没告诉过我她多大啊。有人说,我今年14岁,我妈妈该有三十八九岁了吧?几十个同学,竟然没有一个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自己妈妈的年龄。

⑧老师摇摇头,年龄先空着吧。下面是最重要的部分,请写出丢失人的体貌特征。

⑨大家七嘴八舌,似乎对自己的母亲很了解。老师打断了大家的话,同学们说的,也许是你母亲的特点,但是,现在请大家写的是母亲的体貌特征,比如脸上有颗痣,手背上面有道伤疤,腰杆有点弯曲什么的。     

⑩同学们停止了议论,歪着脑袋,努力回想着妈妈的形象。每天都见到的妈妈,到底有些什么体貌特征呢?脸上有没有长痣?好象是有的,但想不起来在哪了。妈妈干活时,经常会受伤,可是,哪儿留下过伤疤?倒真的没注意过啊。妈妈的腰杆这几年确实有点弯曲了,总是直不起来,可能是太累了的缘故吧?可是,好象每个人的母亲都是这样的啊,这也算是体貌特征吗?

同学们勉强写下了几个特征,既像是自己母亲的,又好象不太像。

老师说,请同学们再写下,今天,妈妈穿的是什么衣服和鞋子。如果妈妈真的丢了,那么,最后离开家时穿的衣服,将是很重要的鉴别辨认依据。

班级里再次炸开了锅。穿着干净漂亮衣服的同学们,唧唧喳喳地议论开了:哪个同学早上新穿了一双运动鞋,大家立即注意到了;最喜欢的那个电影明星,喜欢穿什么样式什么牌子的衣服,大家总是一清二楚……可是,早上和自己一起出门,甚至骑着车子将自己送到学校门口的妈妈,穿着什么颜色的衣服,什么样式的,却真的没有留意,从来也没有留意。

作文课彻底失败了,一个简单的寻人启事,竟然没有一个同学写完整、准确。最后,老师面色凝重地对大家说,不是寻人启事难写,是大家对自己的妈妈,根本就不关注不了解啊。

天底下的爸爸和妈妈,都是用心去看自己的孩子的,所以,孩子的每一个细小动作,都逃不过父母的眼睛。记住爸爸妈妈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用心,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成长都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可是,我们偏偏对精心呵护我们的父母视而不见:只看见了可口的饭菜,却不见忙碌在厨房的背影;只欣喜于获得的优异成绩,却忘记了深夜伴读的眼眸;只盼望着自己的成长,却忽略了因操劳而佝偻的背影……要到何时,我们才能有一颗心,用它看清父母的面容,记住父母的深情?让我们学会关爱他人,先从关爱自己的父母开始。

(作者:孙道荣 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叙述了一件什么事。
2.第⑨段开头的处省略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讨论的内容。请联系上下文,补写在下面。
3.第段词语“干净漂亮”“从来也没有”在表达上的好处。
4.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第段中画线句子的含义。
2019-01-30更新 | 427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儿时的炊烟

张泽峰

①我从农场赶到家乡参加一位本家叔叔的葬礼。因为来的客人很多,他家启用了尘封已久的锅灶。同样放置已久的劈柴、秫秸、荆条被送进了灶膛,风箱轻轻拉动,便有了那房顶上袅袅娜娜的炊烟。真的感谢这久违的缥缈的倩影,她让我这个久居闹市的游子一下子找回了儿时的感觉。

②每当看到这袅袅升起的炊烟,我的心就回到了遥远的童年。炊烟凝聚了浓浓的母爱,让我一生难以忘怀。

③我儿时正值粮食短缺的年代。每天黄昏时刻,我背着书包走在放学的路上,两眼望向家的方向,看着缕缕升起的炊烟,心里油然而生一种感动。我知道,此时母亲又在忙着做饭了。

④不论春夏秋冬,母亲都围着三尺灶台转。虽说粮食短缺,但母亲总能变着样地让一家人吃饱。在春天粮食青黄不接的日子里,母亲很早起床,奔向辽阔的田野。利用一早晨的时间,她挖来一大筐野菜,洗干净后放进烧得滚开的水中焯一下。一筐野菜,焯水后只剩下差不多一小盆。

⑤母亲把蒜瓣用刀拍一下,放入蒜罐中加一点盐,用蒜锤捣成泥,然后放上花椒油、酱油之类的调料,将野菜调拌均匀端上饭桌,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这时,母亲盛上饭后,并不急着吃,两眼盯着我的饭碗,看我碗里的饭下去了一半,母亲就端起她的饭碗,将自己的饭倒进我的碗里。

⑥母亲不识字,更不懂什么营养知识,那时能吃饱饭就不错了。但母亲凭经验找到可食用的野菜,精挑细选,反复清洗,让一家人吃得放心、可口。曾记得,母亲多次给我吃“独食”,点燃灶火给我炸过蚂蚱、青蛙腿、知了猴、面圈……

⑦最让我回味悠长的乡间美味是母亲做的酱香黄豆。每年秋后,母亲将那些收获的黄豆放在竹匾里,摆在太阳底下翻晒。然后点燃灶火,将其炒熟,最后放入一只坛子内,让其自然闷酿,便成了润鲜醇香的酱香黄豆了。相比洋快餐大行其道,添加剂铺天盖地,它可是来自纯天然的食物内部。

⑧站在村头凝望良久,我对着那缕轻烟深深弯下腰。

⑨儿时的炊烟是母亲深深的爱。那时母亲还年轻,父亲在外面打拼,母亲孱弱的身躯挑起全家生活的重担。我们少不更事,米糠野菜撑圆了肚皮,一天到晚就知道在外面疯跑。当母亲迎风站立在门前唤我们的时候,缠绕在母亲身边的缕缕炊烟夹杂着菜粥的淡淡清香远远飘来。我们赶忙跑向母亲,母亲迎风而立的身影就犹如一尊铜雕,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稚嫩的心上。

⑩几十年过去了,我在农场生活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在故乡的时日,老婆孩子也早已被城市同化。可儿时的炊烟依然真切地飘荡在我的心中,故乡的一草一木一房一瓦依然在我心上有着至高无上的位置。每次回家远远看见我们的小村庄,哪怕是一缕炊烟,依然会让我心动不已。那种流浪的孩子扑向母亲怀中的急切,真的难以用言语表达。

儿时的炊烟是父老乡亲真诚的祝福与叮咛,是故乡留给游子的最值得珍藏的信物,是游子心中那最柔软最敏感也最隐秘的琴弦。不管我们浪迹哪里、终老何方,只要拨响这根琴弦,便会有浓浓的乡韵萦绕心头,久久难以消散。那里面有质朴的乡情,有醉人的乡音,有淡淡的乡愁,有泥土的芬芳,有春芽、有夏荫、有秋露、有冬霜,有我们蹒跚学步的打麦场,有每天带我们回家的蜿蜒的小路。

⑫黄昏时刻,家乡的炊烟一缕缕地在我眼前升起来,那淡淡的炊烟让人感到温馨、惆怅。看到家乡的炊烟,我的心灵深处升起了一种对家乡的热爱,它凝聚了浓浓的母爱,注入我的心间。

(选自《群言》2021年第1期)

1.梳理文章内容,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

2.请自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
儿时的炊烟是父老乡亲真诚的祝福与叮咛,是故乡留给游子的最值得珍藏的信物,是游子心中那最柔软最敏感也最隐秘的琴弦。
3.文中开头和结尾都用了“家乡”一词,而在文章中间部分却用了“故乡”一词。请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链接材料】

有多少人少小离家,或远任,或远嫁,或谋生……家乡变成了故乡。但无论你走在哪里,家乡始终是你的魂,是你的根,是你永远忘不掉的记忆,是你最最热血沸腾的所在。

自古以来,只因家乡变成了故乡,故乡便成了文人墨客笔下不竭的灵感,不朽的题材,而谱就了一篇篇最打动心灵的诗篇。最朴实,而又最让你心碎。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自此,远离家乡的人便有了一个共同的称谓“游子”,游子常年在外漂泊,思故乡,便成了内心隐隐的痛。

记住!无论多么忙碌,请给亲情留一个角落!切莫子欲孝而亲不待,莫把家乡变故乡!

4.文章结尾写道:“黄昏时刻,家乡的炊烟一缕缕地在我眼前升起来,那淡淡的炊烟让人感到温馨、惆怅。”请问:“温馨”体现在何处?又为何“惆怅”?
2022-11-25更新 | 2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

①今夜,窗外的桂树在秋天清凉的夜色中散发着芬芳,青翠的绿叶在风中轻轻款摆,不知人间忧欢。我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我的外婆。

②我工作的学校在一个乡下的小镇。每天下班的时候,都会路过一户农家小院。有时院子的门口会坐着一个老人。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夕阳投下余晖,释放着她最后的光芒。老人的身影在余晖的映照下,那么的落寞和苍凉。

③每当我路过老人的时候,总是将车速渐渐放慢,目光轻柔地抚过老人。也曾想过,将车停下。可是心里终究还是挂念着我一双幼小的儿女,想早点回家,又想着来日方长,于是踩下油门,绝尘而去。我在汽车的倒后镜中,看到老人的身影在傍晚的薄暮中渐渐模糊。我想,老人肯定不会知道,她疼爱的外孙女路过了,路过了她的苍老,路过了她的孤独,却没有肯为她做片刻的停留。

④直到有一天,我终于将车停下,走进了那个小院。我和外婆打了声招呼后,便和一旁的舅妈唠着家常。在和舅妈说话的过程中,外婆一直茫然地看着我。终于,外婆忍不住了,小心翼翼地问我:“孩子,你是哪个啊?”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我已经有多久没有认真地看望过外婆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外婆的头发已经全白了,饱经风霜的脸上,刻满了深深的皱纹,浑浊的眼睛里却有着孩子般的单纯。“我是小萍。”外婆的表情瞬间生动起来。她笑了,脸上的皱纹宛若菊花,徐徐绽放。外婆问起我的孩子们,我将孩子们的趣事说给她听,她的笑容越发的灿烂了,那双深深埋藏着岁月的沧桑的眼睛里,有光彩流转。我能感觉到,我能来看她,外婆非常开心。

⑤这一次看望外婆,让我记起很多外婆对我的疼爱。小时候,用手帮我清洗满是泥巴的小脚,将我喜欢吃的东西留给我……甚至我成年后,春节没有去给她拜年,她还记着将压岁钱让我的母亲转交给我。竟然是三份!我和我的两个孩子各一份。

⑥我的心里涌动着深沉的内疚,还有不安。外婆真的已经很老了,以后不管有多忙,我都该经常去看望她。我还计划着,在即将到来的国庆长假里,我会带着我的两个孩子去看她。我蓦然发现,外婆还没见过我的小儿子,我是一个不称职的外孙子啊,亏欠外婆的太多太多。

⑦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来日方长。可是我们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生命本身不堪一击的脆弱。国庆还没到,我和外婆就又见面了。这一次,是在医院。妈妈哭着打电话告诉我,外婆得了这世界上最凶险的病,肝癌晚期。才几天时间,外婆就已经形容枯槁、卧床不起。然后又没有几天,她就迅速陷入昏迷,然后就在昏迷中死去了。从查出疾病到死亡,一共不到半个月时间。死亡来得是这样迅疾,没有给她自己和她的子女思想准备的时间。外婆就这样离开了。

⑧外婆,如果来日方长,哪怕只有一次,让我再有机会路过您坐在我下班途中的院门口,我一定停下前行的四轮,走到您的身边,轻轻地唤您一声“外婆”,然后匍匐在您的膝旁,陪您说说话,听您说说您的快乐,或者不快乐,慰藉您寂寞的时光。

⑨可是,这世间并没有多少来日方长。很多东西,当我们拥有的时候。我们并不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我们已经不能再拥有。可是明白了这个道理,要付出多么沉痛的代价!

⑩今夜,桂树飘香,我想起了我的外婆。我再不幻想来日方长!

1.根据提示,将下面表格ABC处内容填写完整。
外婆
路过外婆时没有停留A:
B:快乐地与“我”交谈
再一次与外婆相见C:

2.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1)老人佝偻着身子,静静地坐在椅子上,别人不会注意到她,她也不会注意别人。她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马路上的车来人往。(从人物描写角度)
(2)这一句“你是哪个”,像一根细针,生生地扎入心中,疼痛蔓延。(从修辞运用角度)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桂树飘香,绿叶轻摆,“不知人间忧欢”,是为了引出下文,正衬“我”忽视至亲痛失亲人的悲情。
B.“我”上门看望外婆,“外婆已经老到快要认不出我了”,一方面是说外婆已经老迈,另一方面说明“我”太久没有看望外婆了。
C.“我”成年后,外婆仍然给“我”的压岁钱,是为了表达外婆对“我”的疼爱。
D.“我”因为内疚和不安,所以决定于国庆带两个孩子去看外婆。
4.请写出文章最后画线句的含义。
2024-02-29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