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东晋 > 陶渊明(365-427)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4 题号:22922373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水益涩,曳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桑畦麦陇,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相征逐,真行画图中!欲问地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雪窦山字。

【注释】①涩:本义指不通畅,这里是形容水浅行船的拖滞情状。②曳:拖,拉。③城府:指出入城市官府的和尚。④信宿:连住两夜。⑤翳:遮蔽,隐藏。⑥牧竪:牧童。⑦舆夫:车夫或轿夫。⑧髹(xiū)书:用赤黑色的漆写。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A.便          俨然B.水   香远清(《爱莲说》)
C.陆六七里   数十步D.溪行   小溪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四山回环遥望白蛇蜿蜒下赴大壑盖涧水尔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2)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4.阅读甲、乙两文,回答问题。
(1)甲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2)根据甲、乙两文的内容,概括桃花源与雪窦山的相似之处。
【知识点】 陶渊明(365-427) 小说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文言文阅读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南阳刘驎之,高率善史传,隐于阳岐。于时苻坚临江,荆州刺史桓冲(人名)将尽訏谟之益,征为长史,遣人船往迎,赠贶甚厚。驎之闻命,便升舟,悉受所饷,缘道以乞穷乏,比至上明亦尽。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居阳岐积年,衣食有无常与村人共,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甚厚为乡闾所安。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率:率直。②尽讦漠(xūmó)之益: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③赠贶(kuàng):赐予。④乞:这里指“赠送”。⑤陈:陈述。⑥翛(xiāo)然:洒脱、自由自在的样子。

1.选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
A.村中有此人/骥之
B.受所饷/如外人
C.道以乞穷乏/溪行
D.不足外人道也/征长史
2.下列各句的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
B.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
C.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
D.一见/冲因陈/无用翛然而退
3.下列对选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村人“皆叹惋”,是为外界变化之大,战乱频繁,社会黑暗,人民生活痛苦等叹惋。
B.甲文村人叮嘱就要离去的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暗示了桃花源中人不愿与世俗交往的心情。
C.乙文荆州刺史桓冲想实现自己的宏图大业,就聘刘驎之任长史,刘驎之鞠躬尽瘁地帮助他。
D.甲乙两文中两人都洁身自好,不趋炎附势(不与黑暗社会同流合污),但在乙文中刘驎之还表现出心系百姓的济世情怀。
4.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值己匮乏,村人亦如之。
2019-06-27更新 | 8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古文阅读。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节选)


【注释】①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②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③亲旧:亲戚朋友。④造,往,到。辄,就。⑤曾不吝情去留:曾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⑥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⑦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着补丁。⑧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盛饭的圆形竹器。⑨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⑩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1)下列是并列短语的一项是
A.丝竹乱耳B.案牍劳形
C.调琴阅经D.南阳诸葛
(2)小联对下面句子不太理解,请你帮他解释句意。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小联整理了下面的表格。请你完成空缺部分。
文人风雅
刘禹锡陶渊明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
_____
交友之雅:②__________性嗜酒
_____: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著文章
共同性格_____

(4)从句式运用的角度,说说【甲】【乙】两文不同的语言风格。
2022-03-25更新 | 69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读千古文章,理解人物情怀。请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小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桃花源记(节选)

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热,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為,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读准字音,是学好古诗文的第一步。请给下列句中的加点字标注读音
(1)然见南山
(2)遂与外人
2.一词多义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通人                    高八斗
B.如外人                    听尊便
C.具言所闻             非作歹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美中不足
3.完成下列语句的翻译。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翻译:(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翻译:______________,不再出去,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阅读是学习古诗文的好方法。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选文

《饮酒》其五

《桃花源记》节选

所构建的世界

现实的

________________

内容概括

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武陵人在桃花源的所见所闻,抒发了作者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的憧憬与向往。

2023-03-28更新 | 6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