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94 引用次数:1195 题号:2678807

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在草里呢。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们开船的动词,并体会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
2.选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跑”与第①段的哪个词相呼应?这两个词都写出了怎样的情形?
4.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将江南水乡的夏夜写得如此充满诗情画意?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容易 (0.9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根鸟,十四岁时,踏上了充满艰辛和诱惑的寻梦之旅。由于涉世未深,他被骗到阴森恐怖的鬼谷,成为一个失去自由,任人蹂躏的矿场奴隶。试图逃跑未果,他又被抓回了矿场,遭到疤子们的毒打,伤痕累累……

红珍珠

①几天以后,根鸟才能下床行走。

②这天,根鸟被叫到了用来吃饭的大木屋里。那时离吃中午饭还有一段时间。他被告知:“抢在众人前头,早点吃一顿好一些的东西,下午恢复背矿石。”疤子第一次变得亲切起来,对根鸟说:“你坐下来,自然会有人给你送来的。”

③根鸟在凳子上坐下了,将两只胳膊肘支在已裂开缝的木桌上。

④独眼老人出现了。他看到根鸟独自一人坐在饭桌跟前时,独眼闪过一道惶恐与不安。他在角落里坐下,但不时地用独眼瞥一下根鸟。

⑤根鸟实在太饿了,只惦记着食物,并没有注意独眼老人。

⑥也就是一盘食物。但这一盘食物简直让根乌两眼发亮。

⑦它被端过来时,就已经被根鸟注意到了。①它盛在一只白色的盘子里,在端着它的人的手中,红艳艳地炫耀着,闪动着迷人的光泽,撩逗着人的眼目,也撩拨着人的食欲。望着这样一盘食物,饥肠辘辘的根鸟,不禁馋涎欲滴,颤抖着将手伸向那只盘子。

⑧独眼老人干咳了一声。

⑨根鸟这才注意到了独眼老人。他从独眼老人的独眼中看到了一种奇异的神色,但他无法去领会这种神色,只是朝老人微笑了一下,依然将手伸向那盘美丽的果子。他用手指捏了几颗,放在左手的手掌上,又一颗一颗地送入嘴中。他生长在山区,吃过无数种果子,但还从未吃到过如此鲜美的果子。甜丝丝的,又略带了些酸涩,并略带了一些麻,那种麻在刹那间就给根鸟带来了一种神经上的快意。他咀嚼着,过一会儿,鲜红的果汁就染红了那因饥饿、营养不良而发白的嘴唇,使他立即呈现出一副健康的状态。

⑩独眼老人连连干咳着。

⑪根鸟又看到了独眼老人的目光,但他依然无法领会。

⑫那果子正一粒一粒地丢入根鸟的嘴中。根鸟还不时地闭起眼睛,去仔细地品味着果子的味道。果子使他忘记了脚踝处伤口的疼痛,忘记了自己的处境。他在一种空前的美味中,任由自己在一种满足中徜徉。他想抓几粒果子送给独眼老人尝一尝,但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他的身体太需要这样的食物了。他将脸偏向窗外,从而避免了与独眼老人的目光相碰。

⑬疤子一直坐在墙角里的一张凳子上。

⑭一束阳光从窗子里照进来,正好照着盘子中的食物。那些果子便一颗颗如同玛瑙般闪耀着充满魅力的光。这种光,是一种令人向往又令人迷乱的光。

⑮根鸟守着这盘似乎来自于天国的美食,而沉浸在一片惬意之中。

⑯独眼老人突然叫了起来:“炼炉那边,好像着火了!"

⑰疤子听罢,立即从凳子上跳起来,跑到门外。

⑱②就在这时,独眼老人以出人意料的速度猛扑过来,不等根鸟作出反应,独眼老人就一把抢过那只盘子,冲向窗口,将那盘果子倒到了窗外,然后又迅捷地返转身来,将空盘子放在根鸟的面前,轻声说道:“你千万要说,这盘果子已经被你吃掉了!”他有力地抓住根鸟的手抖了抖,又回到刚才坐的凳子上,依然摆出一副衰老昏庸的神态。

⑲根鸟似乎从老人的用力一握中感觉到了什么。他惶惑地望着那只空空的盘子。

⑳窗外,一片鸦鸣。

㉑根鸟看到,无数的乌鸦,各叼了一颗那鲜红欲滴的果子,从窗下飞上天空。

㉒这天晚上,独眼老人在乱石滩上找到了死人一般躺在那儿痴望天空的根鸟,然后在他身旁坐下。疲倦的人们都已躺到床上去了,乱石滩上全无一丝声响。细镰一般的月牙,只在西边山梁上悬挂了片刻,便沉落到苍黑的林子里。不远处,一条小溪在流动着,发出细碎的水声。

㉓独眼老人说:“务必记住我的话:不要吃那种果子!他们还会让你吃的。”

㉔根鸟坐起身来,望着老人的独眼——那独眼居然在黑暗里发着黑漆漆的亮光。

㉕“你看见了,有那么多的人,他们并没有戴脚镣,但他们却没有一个有逃跑的心思。知道为什么吗?就是因为吃了那种果子。那果子叫红珍珠,只长在人难以走到的深山里。一个人只要连着吃上四五顿,从前的一切便会忘得一干二净,就只记得眼前那点事儿了。

㉖根鸟不禁出了一身冷汗,下意识地往独眼老人身边靠了靠。

㉗③“天底下,那些颜色最鲜艳的东西,差不多都不是好东西,你尽量别去碰它。林子里那些长得鲜红的,红得像蛇信子一样的蘑菇、它打老远就引逗你走过去看它,可它是有毒的。”

㉘独眼老人在根鸟的肩上拍了拍,说道:“我走了。”但他只走了几步,又回过头来,小声叮嘱道:“千万不要吃那果子。我知道你会有办法对付的。”

㉙独眼老人走了。

㉚根鸟看着他弯曲的背影融入浓浓的夜色里。在这如墨的夜里,他仿佛看到了深山里的红果子在烈焰中渐渐消失。一个新的出逃计划,在根鸟的脑海里形成了……


本文节选自曹文轩的《根鸟》,有删改,并加了标题
1.本文以“红珍珠”为线索展开叙述,请结合文章内容在空白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疤子送来红珍珠→______________________→独眼老人揭秘红珍珠……
2.从文中找出关于“红珍珠”的描写,完成表格。
外观味道作用
_______鲜美、________连着吃上四五顿,_______,就只记得眼前的那点事儿了。

3.独眼老人为什么千方百计不让根鸟吃“红珍珠”?
4.阅读画线的语段,结合上下文,按要求做批注。   
(1)给画线句子①做点评式批注。
(2)给画线句子②做点评式批注。
(3)给画线句子③做提问式批注并尝试作答。
5.在即将到来的暑假里,你会选择读《根鸟》这本书吗?请写出两个理由,并结合文章内容举例说明。
2023-02-26更新 | 12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容易 (0.9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样过了一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我应征入伍,在军队里待了五年。战争结束了,我只得到一笔微薄的酬劳。好想去呼吸一下纯净的空气啊!不由得我又踏上了去往那片高原的路。这一带乍看好像没有什么变化。不过,当我来到那个废弃的村庄旁,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灰灰的薄雾,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从昨天晚上开始,我又想起了那个植树的牧羊人。我想,那一万棵橡树应该已经长成一大片树林了吧!

②牧羊人还活着,而且,身体还很硬朗。现在,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就不养羊了,只留下了四只母羊。他添置了一百来个蜂箱,改养蜜蜂了。战争并没有扰乱他的生活。他一直在种树。种橡树,种山毛榉,还种白桦树。

③1910年种的橡树,已经长得比我都高,真让人不敢相信。我吃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还是那么沉默寡言。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在他种的树林里,转悠了一整天。这片树林分为三块,最大的一块,有11公里宽。当我想到,眼前的一切,不是靠什么先进的技术,而是靠一个人的双手和毅力造就的,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

④这个男人坚持做着自己想做的事。这片一眼望不到边的山毛榉树林就是证明,它们长得足足有我肩膀这么高了。那一大片橡树也长得很茂盛,不用再担心被动物吃掉了;就算老天爷想把这杰作毁掉,也只能求助龙卷风了。他还指着一片白桦林说,这是五年前种的。他认为谷底比较湿润,就把白桦树种在那里。他是对的。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

⑤路过山下村子的时候,我在这个曾经干旱无比的地方,看到了溪水。这是老人种树带来的连锁反应,是我见过的最了不起的奇迹!

⑥从1920年开始,我几乎每年都去看望这位植树的老人。我从没见过他有任何动摇或怀疑,只有天知道这有多难!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
2.选文中“这些白桦树棵棵鲜嫩、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说说你对选文第③段中“我才明白,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这句话的理解。
4.选文第⑤段画线句中的“这”和“奇迹”分别指什么?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23-01-22更新 | 16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容易 (0.94)

【推荐3】骆驼祥子(节选)


选段一

①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

②他不能再等了。原来的计划是买辆最完全最新式最可心的车,现在只好按着一百块钱说了。不能再等:万一出点什么事再丢失几块呢!恰巧有辆刚打好的车(定作而没钱取货的)跟他所期望的车差不甚多;本来值一百多,可是因为定钱放弃了,车铺愿意少要一点。祥子的脸通红,手哆嗦着,拍出九十六块钱来:我要这辆车!铺主打算挤到个整数,说了不知多少话,把他的车拉出去又拉进来,支开棚子,又放下,按按喇叭,每一个动作都伴着一大串最好的形容词;最后还在钢轮条上踢了两脚,听听声儿吧,铃铛似的!拉去吧,你就是把车拉碎了,要是钢条软了一根,你拿回来,把它摔在我脸上!一百块,少一分咱们吹!祥子把钱又数了一遍:我要这辆车,九十六!铺主知道是遇见了一个死心眼的人,看看钱,看看祥子,叹了口气:交个朋友,车算你的了;保六个月:除非你把大箱碰碎,我都白给修理。保单,拿着!

③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④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⑤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⑥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选段二

①祥子昏昏沉沉地睡了两昼夜,A着了慌,到娘娘庙求了个神方:一点香灰之外,还有两三味草药。给他灌下去,他的确睁开眼看了看,可是待了一会儿又睡着了,嘴里唧唧咕咕的不晓得说了些什么。A这才想起去请大夫。扎了两针,服了剂药,他清醒过来,一睁眼便问:还下雨吗?

②第二剂药煎好,他不肯吃。既心疼钱,又恨自己这样的不济……为证明他用不着吃药,他想马上穿起衣裳就下地。可是刚一坐起来,他的头像有块大石头赘着,脖子一软,眼前冒了金花,他又倒下了。什么也无须说了,他接过碗来,把药吞下去。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


选段三

①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要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

②他又恢复了他的静默寡言。一声不出的,他吃,他喝,他掏坏。言语是人类彼此交换意见与传达感情的,他没了意见,没了希望,说话干吗呢?除了讲价儿,他一天到晚老闭着口;口似乎专为吃饭喝茶与吸烟预备的。多吸人家一支烟卷,买东西使出个假铜子去,喝豆汁多吃几块咸菜,拉车少卖点力气而多争一两个铜子,都使他觉到满意。他占了便宜,别人就吃了亏,对,这是一种报复!

1.选出下列加点词语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辔头(pèi)       哆嗦        (zhuō)        锲而不舍
B.愧(zuò)          端祥        (dì)            怏怏不乐
C.古(gèn)          寡言        (ròng)     颠沛流离
D.喇(bā)            铃铛        恶(zèng)        悲天悯人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秋风萧瑟,孤独的老屋,寂寞的院子,断壁残垣,枯枝萎叶,一地狼藉
B.伴着几声鸟鸣踏进林子,几缕阳光从枝叶间洒落,清晨的林间静谧而美好。
C.他在学习上十分勤奋,而且特别谦虚,经常不耻下问,向老师和专家请教。
D.保持消防安全通道畅通,是最基本的安全常识,部分居民不以为然,照旧乱停乱放。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古代的文体还有“记”“说”“表”等。
B.《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诗歌。它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乐府双璧”。
C.活字印刷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为北宋毕昇所创。课文《活板》就是介绍这种活字印刷术,选自《梦溪笔谈》,作者是南宋沈括。
D.选段一第⑤段提到的“包月”和“散座”是人力车夫拉送客人的两种方式。“包月”就是客人包了这辆车,然后以按月结算工钱的方式和车夫结算工钱。“散座”是每天在大街上拉送不同的客人,只要客人有需要,车夫就停过去接送他们。
4.下面是对选文以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写出了祥子的不易,也写出了小说开始祥子想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命运的美好愿望。
B.“他躺了十天。刚顾过命来,他就问A:‘车呢?’”说明车在祥子心目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那是他对生活的美好期盼和希望。
C.“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这段描写与前面“体面”“爱车如命”的祥子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恶魔般的社会把一个诚实可爱的青年最终变成麻木、潦倒、狡猾的行尸走肉。
D.小说除了成功塑造了祥子这一典型的人物形象,还描写了祥子周围的人物,如残忍霸道的车主二强子、大胆泼辣又有点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
2022-07-09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