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3 题号:3037184
阅读《没有发芽的种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没有发芽的种子

邱海泉

①散步的时候,心情总是松弛着,洒脱如脱线的风筝,一任世界上的一切像毫无意义的微风似的从眼前滑过。而从前所有的不快早都遥远得成了另一个世界的事。时不时,眼前一亮,也说不定有什么东西让人心头一动。比方说一只小狗十分顽皮地向你撒娇吠叫,比方说一滴挂在枝头上的晶莹剔透的小露珠向你暗送的秋波……那天,我却被一大片开得如火如荼的喇叭花吸引住了。 

②我不知何时已经信马由缰地走到郊外了。在一个农家的门口,我就呆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花是喇叭花,开得那个热闹。但我之所以如此迷恋它的原因,不全是因为那小精灵冰清玉洁的可爱姿容,而是因为我在这里不期而遇了我的故人旧友。

③那是几十年前的事了。那时我还是个村童毛孩。一天早上跟父亲下地锄草,就在一个土壕里看见了那片开得正艳正好的花儿。我禁不住诱惑,跑下壕去,蹲在地边,手摩挲起花儿,半天不想起来。父亲却早在我身后喊了起来:别踩坏花儿,那是你大伯家种的二丑。我这才知道这一地可爱的花儿原来是一味中药材。 

④那一霎,伫立在那儿,我眼里看的是盛开的花儿,心里纷飞的却是打开了尘封的往事。久久地流连盘旋在那儿,我突然看见二丑花成熟后洒落在地上的种子。我小心翼翼地捡拾着,心里想,待到来年开春,我要把它种到阳台上去,这样我们就可以形影不离地天天厮守在一起了。

⑤在我的期盼和浇灌中,喇叭花的幼苗一天天长高了。它的枝蔓那么快就爬满了阳台,真令人惊讶!它的花不只开满了我的花园和阳台,而且也弥漫浸透了我生命的空间——我一有空就站在花蔓下,一任那落英像春雨一样洒在我的头上。邻居们也都来欣赏参观我的花儿,而且连连称赞说:真好看真好看哟。有个朋友还拿起照相机拍了照片,刊登在了当地的报纸上。

⑥一天,女儿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一个小信封说:这里面是什么,没用的话我扔了?我一看,说:那是没种完的喇叭花种子,放下,扔什么。她说:今年已经有新种子了,还要它干什么?尽碍事儿,我扔了。说着顺手丢进了垃圾篓。 

⑦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揪了一下。 

⑧看着那些被丢弃的花种子,我不断地质问自己,为什么那么粗心?是我,把那几粒可怜的种子一生最灿烂的时刻错过了!是我这个刽子手,把它们永远永远地埋没在抽屉和黑暗里了。此后好多天,一到阳台上,看见那些开得天真烂漫的小花,我心里总是不由自主地弥漫起一股淡淡的忧伤。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我幼时的夙愿,也想起了一个个已经被我淡忘了多年的理想。我不知道人世间又有多少个美丽的梦想,就像那几粒还没来得及发芽开放的喇叭花种子被永远地湮没无声了呢。

1.文章以“没有发芽的种子”为标题有哪些含义?
2.第①段侧重描述散步时的心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1)我就在了那一片开满鲜花的墙头前。
(2)我的心突然随着那花种子的下落了一下。
4.文章围绕“喇叭花”(种子)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5.文章最后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感?给你怎样的感悟? 
情感_____________
感悟______________
14-15九年级上·江苏无锡·期中 查看更多[19]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冬夜里的野玫瑰

①维也纳的冬天,从阿尔卑斯山上袭来的寒风锋利如刀。

②舒伯特很穷,家里没有钢琴,只好每天到学校练琴。那一个夜晚,他从学校里练完钢琴回家,走在寂静的路上,只听到风响,只看见路灯闪烁,夜色笼罩的街上显得有些凄清。

③路过一家旧货店的时候,舒伯特忽然看见一个小男孩。舒伯特认识这个小男孩,也跟自己学过音乐,和自己一样,是个穷孩子,甚至比自己还要一贫如洗。

④夜这么深了,小男孩没有回家,还站在寒冷的街头干什么?舒伯特一眼看见了小男孩手里拿着的东西,那是一本书和一件旧衣服。舒伯特立刻明白了,小男孩是要卖这两样东西,可是谁会买一本没什么用的旧书和一件破旧的衣服呢?

⑤童年的舒伯特也有这样的经历和心境,他知道那是一种什么滋味。舒伯特望着这个小男孩,小男孩正抬起头,那双充满忧郁和无奈的目光和他的目光相撞,他看见孩子的眼睛里噙满泪水。舒伯特弯腰将自己的衣兜掏了个遍,把所有的钱都掏了出来。可惜他没有多少钱。舒伯特无可奈何地摇摇头,将那些钱交给小男孩说:“那本书卖给我吧!”

⑥舒伯特随手翻看看那本旧书。忽然,他看到书中的一首诗,立刻被吸引住了,禁不住站在路灯下仔细读起来,最后居然情不自禁地读出了声:少年看见红玫瑰,原野上的红玫瑰……

⑦这是歌德的诗《野玫瑰》。不知怎么搞的,蓦然之间,寒冷的风,漆黑的夜都不存在了,连周围的世界都不存在了,舒伯特的眼前只有那盛开的野玫瑰,鲜红如火。他似乎闻到了野玫瑰扑鼻的芳香,看到了顽皮孩子的身影……

⑧一段清新而亲切的旋律,就这样,从浓重的夜色中,从寒冷的夜风中飘来,他飞也似的跑回家,把这段美妙的旋律记了下来,这就是舒伯特一直传唱至今的歌曲《野玫瑰》。现在,这首歌曲的手稿已经价值连城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一贫如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3.找出描写舒伯特很穷的句子,然后说说为什么如此贫穷的他,还坚持买小男孩的旧书。
4.第②段属于环境描写,它有什么样的好处呢?
5.第⑦段属于作者联想的画面,那么作者联想到什么了呢?
2019-12-12更新 | 8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

②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每天从它跟前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

③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子就看到了这棵树。我不由自主地站在那里,仰视着这棵不同寻常的树。

④它长在一堆码起来的砖垛上。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砖垛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砖们不规则地排列在一起,好像训练累了的老兵,歪歪斜斜地站在那里,勉强保持着一种队形。

⑤它其实只有一米来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形不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了固执顽强的生命。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做俯视状,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

⑥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它当然喜欢玉树临风般的躯体,哪怕是小家碧玉的亭亭玉立也可以呀!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当初,它选择了砖垛前面的那一片阳光地带,准备唱着歌儿向老榆树告别。可是就在瞬间,一阵微微的风,把它飘到砖垛上,它的命运因此而改变。它知道:非分的妄想只能毁灭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它只能压抑着蓬勃向上的内驱力,让饱满的激情化作一段朴实——它长成了灌木丛。

⑦即便如此,它也肯定受过不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风雪侵蚀过它。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有时想拦住匆匆而过的雨水,雨水却不屑一顾;也曾经挽留过晶莹的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再也寻觅不着。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应它起码的养料。

⑧它只得打自己的主意。

⑨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变多,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耗。尽可能挽留住雨露,拼命把根往下扎,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暴,浑身疤痂,身体佝偻,它没有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应付,总得一步一步走过。

⑩我久久地站在那里,为一棵榆树而感动。

⑪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

⑫一个老人背负着一棵树蹒跚而行,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   

⑬老人告诉我,这垛砖垛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⑭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度过的。

⑮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若不是砖垛,要活成精呢!”

⑯我看见负在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竟然是老人的翻版。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几十条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冉冉飘飞的胡须!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⑱一种热热的液体,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1.下列对文本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有开篇点题、总领全文、为下文做铺垫的作用。
B.第⑥段画线句写出了榆树安分守己,不得不屈从命运的生存态度。
C.作者的情感变化是贯穿这篇文章的线索。
D.作者构思巧妙,托物寓意,树的形象与人的形象十分契合,丰富了文章的意蕴。
2.请根据文章语境,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⑰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老人背负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负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3.结合全文,概括这棵树“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要找出相应的佐证)。
4.结合全文,分析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
2024-04-18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追梦小孩

①接手九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我还记不清全部学生的名字,可我偏偏记住了崔安然。

②第一次对她刮目相看,是我在某节课上讲国有经济,举例说了几家国企,并建议道:大家周末可以去坐坐咱们西安的地铁,找找车型的简介,看看是哪个厂生产的。一般这种实践作业,学生是不放在心上的。可没过几天,刚一上课,崔安然就主动跟我讲她去坐了地铁,并且询问了工作人员,搞清楚了车型和生产单位。我当时愣了一下,回过神来立刻表扬了她:全班只有崔安然把我的话当回事儿吗?你们是不是都有这项作业?

③后来发现,无论是听讲的专注程度还是写作业的认真程度,崔安然都让人挑不出毛病。然而,辛苦付出并没有换来满意的结果。背诵默写她总是磕磕绊绊,讲过的题目再做一遍还是会出错。

④我百思不得其解,崔安然明明很努力了啊!班主任替我解开了谜团:她小时候身体差,能学成这样已经不错了。她妈妈的意思是只要她以后能自力更生、不给社会添麻烦就行……

⑤我开始格外关注崔安然:明明是瘦弱的小姑娘,身体里却像是有使不完的能量,居然可以在面对学习中大大小小的挫折时波澜不惊。别人上课昏昏欲睡自我放弃,她眉头紧锁一脸严肃;别人下课撒欢儿,她不是逮着老师提问就是在去办公室问问题的路上……我不知道那压力如山的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崔安然究竟是怎么扛下来的……这一切,都令人心疼。

⑥唯一一次见她忧心如焚,是她来办公室问我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当时距离中考仅剩两个星期了。我心想,这个问题难道不该两年前就解决了吗?而且,影响她成绩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效率啊。我讲了几句类似每年都有落后的学生一鸣惊人的话宽慰她,帮她扶一扶摇摇欲坠的信心。这孩子倒也听话,稍微一鼓励,她就又能激情满满地奋斗去了。

⑦我问崔安然:你有梦想吗?她脱口而出:考高中,我就想上高中!是啊,哪怕她的成绩依然徘徊在普高线上下,哪怕班里和她情况差不多的同学都纷纷另觅他途,她也根本没有考虑过上高中之外的任何选择,在她的内心世界里,上高中就是唯一的、远大的、最值得追逐的美好梦想。我觉得你可以,一直都可以。那一刻我很感动,我比任何时候、任何人都期望她有个好结果。

⑧那年中考成绩公布,崔安然终于如愿以偿,被一所普通高中录取了。

⑨今年,我这个毕业班专业户又开始面对新一届九年级学子。偶尔会在班里讲起崔安然的故事,有学生听完感叹道:她追梦的心可真执着啊!

⑩是的,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执着追求梦想比什么都重要。就像15岁的崔安然,我坚信,她终将成为她想成为的样子。

(选自《青年文摘》,有删改)

1.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
时间崔安然的表现“我”的心理或表现
布置完实践作业后的课上(1)______________________刮目相看
中考前两个星期找“我”
解决疑惑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感动、期望
那年中考成绩公布被一所高中录取(3)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
3.请依据文意说说标题“追梦小孩”的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和以下链接材料,谈谈《追梦小孩》带给你的启示。

【链接材料】奥斯卡最佳影片《阿甘正传》的主角阿甘,就是一个单纯到有点却因为而收获好运的人。因为,被同学欺负,他就拼命奔跑,一不小心成了跑得最快的橄榄球运动员;因为,救同伴不顾自己的安危,成了全民英雄……阿甘很,但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没有多余的心思计较得失,认准一件事,便纯粹专注,拼尽全力。

2023-10-19更新 | 5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