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理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06 题号:416779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异形邮票之异趣
①2015年2月4日,中国邮政发行《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全套6枚连印,邮票图案分别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和“谷雨”。这是我国计划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一组。邮票规格为上圆弧长30.76毫米,下圆弧长18.195毫米,两直边长48毫米的异形邮票。连印的6枚邮票呈半开的扇面状。
②异形邮票就是有别于矩形邮票之外的三角形、圆形、菱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其他多边形以及仿形体和各种不规则形状的邮票。世界上第一套异形邮票是1853年9月1日英属南非好望角发行的三角形邮票,之后不少国家和地区效仿发行各种形状的异形邮票。我国至今已经发行35枚(其中小型张6枚,不含小全张)异形邮票。
③1951年8月15日我国发行《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纪念邮票,全套3枚同图,图案为西班牙著名画家毕加索画的和平鸽,票型为等腰三角形,这是我国发行的第一套异形邮票;2001年9月28日的《中国“神舟”飞船首飞成功纪念》邮票,全套2枚,图案为“火箭腾飞”和“飞船遨游”,票型为等边三角形。这是我国发行的5枚三角形邮票。此外我国还发行11枚菱形邮票、6枚圆形邮票、2枚多边形邮票、1枚平行四边形邮票。
上述25枚异形邮票都是规则的几何图形邮票,我国还发行了10枚不规则以及仿形体
的异形邮票,除这次发行的6枚扇形仿形体的《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外,其他还有:2004年7月30日的《神话——八仙过海》特种邮票小型张,张内邮票图案为八仙过海的重彩工笔国画,长方形邮票画面的左侧人物汉钟离的右腿服饰及宝扇画出长方形界外,左侧齿孔则沿着凸出部分打成“耳状”,使这枚邮票成为不规则的异形邮票;2011年10月21日的《天津滨海新区》特种邮票小型张“港口”,张内对称形邮票图案展现的是天津五洲国际集装箱码头,近似长方形的邮票上下两条边则向中心微微凹进,为弧度相等的两条弧线;2013年6月16日的《金铜佛造像》特种邮票小型张“西方三圣像”,张内对称形邮票图案为坐架上的三圣及两位侍卫的群像,近似正方形邮票上面的边向上凸起为一条弧线;2014年12月1日的《婚禧》个性化邮票,邮票图案为红色双喜字,票型为心形的仿形体形异形邮票。
⑤异形邮票增加了票型的多样性,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深受广大集邮爱好者的喜爱。人们见惯了长方形或正方形邮票,偶尔发行异形邮票会给人一个小惊喜。例如1951年的《保卫世界和平》第一套三角形异形邮票,就让人耳目一新。有些邮票则是根据主题而采用异形设计,例如2002年5月16日发行的《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纪念邮票,全套2枚为圆形邮票,图案为“新的起点”和“团结拼搏”,此套邮票体现了足球是圆的邮票也是圆的设计理念;2014年10月31日的《梦想起航》个性化邮票,图案为大海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的一艘帆船,邮票采用圆形意为圆梦;再如《婚禧》个性化邮票,这是为新婚夫妇发行的祝福邮票,男女恋人要用心相爱,因此票型采用心形,心形的白色邮票与心形的白色附票叠印,寓意新婚男女心心相印,白头偕老。
(选自《光明日报》)
1.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的说明方法是(       
A.下定义列数据作比较举例子
B.下定义列数据引资料举例子
C.作诠释引资料作比较举例子
D.作诠释列数据打比方分类别
2.2.下列不属于本文介绍内容的一项是(       
A.异形邮票的概念及特征。
B.我国已发行的异形邮票。
C.异形邮票之趣闻。
D.异形邮票增加了票型的多样性,更具有趣味性和观赏性。
3.3.根据文意,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四节气(一)》特种邮票是我国已发行的《二十四节气》系列邮票的第一组,这组异形邮票形状为扇形仿形体。
B.《保卫世界和平(第二组)》纪念邮票是我国发行最早的三角形异形邮票。
C.我国总共发行了两套5枚三角形邮票,一套3枚、一套2枚、形状分别为等边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
D.《梦想起航》个性化邮票,依据主题采用心形意为心想事成的设计理念,使邮票更具有趣味性,寓意也更加明显。
4.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说明对象是异形邮票。
B.第④段画线句是过渡句,前半句是对第③段内容的概括,后半句是引出第④段的内容。
C.第②⑤段中加点的“至今”“有些”两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D.文章两处列举《婚禧》邮票的例子,具体说明了偶尔发行异形邮票会给人一个小惊喜。
【知识点】 事理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1】湿地?失地!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中所描写的场景就是湿地。在人们眼中,湿地充满种种意象之美,引人产生无限遐想。
(2)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是跟森林、海洋并行的三大生态系统之一。它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不仅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而且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的类型多种多样,通常分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相对于自然湿地而言,人工湿地强调了社会和经济功能,弱化了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
(3)中国是世界上湿地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湿地面积占世界湿地的10%,位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从地理分布看,湿地分布较多的省区是黑龙江、内蒙古、青海和西藏。总面积为17.78万平方千米,占全国湿地面积的55%。
(4)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湿地保护面临着巨大压力。从1990年到2008年的近20年间,我国湿地呈现出          的趋势(见下图)

导致这一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对湿地的过度开发,尤其是农业开发。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农业高产量的追求,以往未能开发的湿地如今被大量开发为农田,或排水后成为牧草草原,或改造为鱼塘和盐田,成在河流上建坝拦水、修建水库等。
(5)由于开发过度,我国的湿地面积大幅度缩小,湿地功能也逐步减弱。2010年9月,中国工程院院士金鉴明指出:遭到破坏的湿地遍布华夏大地,破坏面积已经涉及原有湿地的40%-50%。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因上游大量开荒造田,造成下游350公里的河道断流,罗布泊、台特玛湖已干枯沦为沙漠。曾被誉为“中国最美湿地大草原”的若尔盖,300多个湖泊中已有200多个干涸,草原沙化面积已达到1053平方千米,每年还在以11.65%的速度递增。
(6)可悲的是,这些教训还不能给现代人足够的警醒。在湿地边上建别墅,在滩涂里面打野鸭促旅游等破坏现象屡见不鲜。甚至一些饱受洪涝灾害之苦的地区,退耕还湖刚有成效,便又有人重新开垦。
(7)文明的兴衰与生态环境紧密相连,湿地的兴亡只是整个生态环境变迁的缩影。为了让湿地这个大自然的天然公园,不再成为永远的“失地”,希望更多的人能够像爱护自己的身体一样,保护我们的“地球之肾”。
(选自《百科知识》2012年2月上,有删改)
【链接材料】三垟湿地地处温州市瓯海区,湿地面积13.6平方千米。据调查,区域整体水质属于劣Ⅴ类,氮、磷、重金属等严重超标,更可怕的是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三垟湿地的现状已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按照政府规划,三垟湿地将建成“桔浦芳洲、白鹭野鸭、菱角莲藕、河网人家”的生态园。
(摘自“百度百科”)
1.阅读全文,结合标题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2.阅读第(4)段,根据上图,用简明的语言补写画线句。(不超过35字)
3.第(5)段画线句列举了一系列数据,结合上下文说说其作用。
4.根据文章内容和链接材料,指出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     
A.三垟湿地是“城市之肾”,为城市增添了灵性,凸显了温州“山水城市”的特色。
B.三垟湿地能够在降解污染物、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
C.为了充分利用三垟湿地,我们应该把以往未能开发的湿地改造为农田、鱼塘。
D.三垟湿地水质严重受损,用地和水体存在着被大量蚕食的危险,由此,三垟湿地亟待保护。
2012-09-04更新 | 149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中国数字:

数字一: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从54万亿元增长到80万亿元。

数字二: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五年来从16510元增长到23821元,增长44.3%。     

数字三: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连续四年突破1300万人。

数字四:基本民生保障力度大,五年来从47821亿元增长到72762亿元,增长52.2%。

数字五:五年脱贫6000多万人;到2020年,我国将消灭贫困人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国名片:

名片一:中国航天2016年,首个海滨航天发射场文昌航天发射场建成使用;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施22次发射;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中国人朝着建立空间站的梦想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新型火箭“胖五”首发成功,可与美俄等航天强国运载能力最强的火箭相媲美。将近40个航天器成功入轨,其中“墨子号”,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2017年,预计执行28次宇航发射任务,次数将再创历史新高。中国航天事业用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新成就,掀起阵阵航天热潮。

名片二:中国超算   我国全自主国产处理器构建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2016年一举拿下被喻为计算机高性能应用领域的诺贝尔奖的“戈登·贝尔”奖。“神威·太湖之光”有多牛?它是世界第一台速度超过每秒10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滴答一声,10亿亿次,这是多快的运算速度?它1分钟的计算能力,相当于全球72亿人同时用计算器不间断计算32年。它有哪些用途?它能十几分钟完成海啸预警,30天内完成未来100年的地球气候模拟。更牛的是,我国已启动了新一代100亿亿次超级计算机样机系统的研制,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预计2017年底能够研制成功。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个“神器”的到来吧!

中国道路

与数百年来传统大国通过建立殖民体系、对外武力扩张实现强大截然不同,中国的发展壮大完全是通过和平方式实现,这在人类发展史上开创了新纪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中国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同时也是在为全球性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一条道路。”剑桥大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彼得·诺兰说。当前,人类社会面临多重危机挑战,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向何处去”成为时代之问。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出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为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这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世界的伟大创造”。

自信自强、上下求索的奋斗精神,立己达人、兼善天下的理念情怀,让中华民族日益走上富强之路,也带给世界更多的和平繁荣。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亚丁湾护航,驰援非洲国家抗击埃博拉疫情,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用实际行动和大国担当,守护世界和平与稳定,推动多边合作和对话,为国际社会树立了榜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借鉴。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中国道路也必将为人类带来更多智慧启示,为世界带来更多切实福祉。

1.如果用以上材料写一篇演讲稿,你将给这篇演讲稿拟写一个什么题目?
2.读“中国数字”,你获得的主要信息是什么?
3.“中国道路”是一条怎样的道路?请给“中国道路”下个定义。
2017-12-15更新 | 6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地球的内热

董朝林

①地球正在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人类约束自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我们也不应当忽视地球内热这一因素。

②地球的地质构成包括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是地球最表面的构造层,约占地球体积的0.8%。构成地壳的岩石是自然形成的矿物集合体,它构成了地壳及其以下的固体部分。地壳之下的地慢是巨厚的硅酸盐圈层,约占地球体积的82%。地幔内部有大规模的物质对流。这一对流会驱动地壳的板块运动。那么,这种对流是怎么产生的呢?这就是因为地球的内热,这种热量一般被认为是由于放射性同位素衰变引起的。地球内热的秘密就隐藏在地球的地核处。地核是一个高温高压的世界。

③地球内部聚集的能量有时候会释放到外部。火山爆发就是地球释放能量的一种方式。火山爆发的时候,会从地下喷涌出各种气体和炽热的岩浆。这些岩浆把热量从地球内部转移到地球的表面。通过传导和对流扩散等方式,地热会向地球表面传递,在这种传递过程中,会出现矿物相转变、地慢对流、岩浆喷发等地质现象。我们很容易想到,如果在某个地质时期,有大体量的地热从地下传递到地表,那么,地球是不是也会变热呢?

④火山、温泉以及成矿热流体都表明地热是客观存在的。全球的地热分布非常不均匀,这与地球板块构造位置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不同深度的温度存在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会造成地壳的不规则运动,当地壳的板块发生碰撞和挤压的时候,地壳下面的岩浆就可能冲出地壳,造成火山爆发。

⑤我们所能见到的火山只是大陆上的火山,还有更多的火山在海底。海底火山起初只是沿洋底裂谷溢出的熔岩流,它在到达海西之前就被海水冷却,逐渐向上增高,形成海底火山。海底火山在喷发中不断向上生长,会露出海面形成火山岛。随时间迁移,地慢对流将火山岛缓缓地从大洋中脊向两侧推开,同时火山岛的年龄从大洋中脊向外逐渐变老。这一地质过程就是海底扩张。

⑥20世纪50年代,地球物理学家爱德华。布拉德发明了一种热流探针。这种探针可以下到海底,穿入海底层测量温度梯度。这种探针测量的结果令人吃惊,通过太平洋海底地壳,由地球内部释放的热流比预期值高10倍。而大洋中脊的热流值更高,海沟处则比正常值低。这个测量结果表明,热流应是从大洋中脊上升,在海沟处下降。我们可以推测,如果大洋海底的火山活动异常,在某时期内释放了巨大热量,那么,就会对地球气候造成巨大影响。2007年初,日本研究者使用海洋探测机器人,在印度洋海底发现了世界最大的熔岩平原。研究者们发现了因海岭扩张而形成的裂痕,据此推测,从数万年前开始,黏稠度较低的岩浆大量从海岭的裂痕中喷涌而出,最终形成了巨我大的海底熔岩平原。我们不难想象,在这一地质过程中,伴随着海庭嫁岩的涌出。海水温度也会升高,进而会影响大气环境。近年来,多次影响我们的厄尔尼诺现象,就是洋流水温反常升高造成的很多气候反常的现象。

1.简要概括本文说明的中心内容。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
A.地球内热所产生的地慢内部的物质对流会驱动地壳运动。
B.除了火山爆发之外,地球还有其他多种释放能量的方式。
C.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岛的年龄由外向中脊逐渐变老。
D.热流探针测量的结果显示大洋中脊的热流值高于海沟处。
3.文章有两处运用了设问的方法,请分别说明其作用。
4.根据文中提供的相关信息,说明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
2018-03-20更新 | 19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