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2 题号:465808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刘恕,字道原,筠州人。恕求书不远数百里,身之读且抄,殆忘寝食。偕司马光游万安山,道旁有碑,读之,乃五代列将,人所不知名者,恕能言其行事始终,归验旧史,信然。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次道日具馔为主人礼,恕曰:“此非吾所为来也,殊废吾事。”悉去之。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家素贫,无以给旨甘,一毫不妄取于人。自洛南归,时方冬,无寒具。司马光以衣袜及故茵褥,辞不获,强受而别,行及颍,悉封还之。

(节选自《宋史·刘恕传》,有删节)

【注释】①刘恕(1032~1078):《资治通鉴》副主编之一。②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市。③殆:大概,几乎。④万安山:又名玉泉山或大石山,在洛阳南侧,与中岳嵩山遥遥相对,沟壑深险,巍峨壮观。⑤宋次道知亳州:宋次道担任亳州知州。⑥馔(zhuàn):饮食,吃喝。⑦殊废:不要打扰。⑧无以给旨甘:没有办法自己供应美好的食物。⑨故茵辱,旧褥子。⑩颖:颖州,即今安徽阜阳市。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恕能言/其行事始终B.此非吾/所为来也
C.尽/其书而去D.司马光/遗以衣袜及故茵褥
2.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就(        )
(2)遗(        )
(3)信然(        )
3.请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宋次道知亳州,家多书,恕枉道借览。
(2)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
4.选文表现了刘恕的哪些特点?请概括。
【知识点】 初中语文综合库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先帝不以臣卑鄙   卑鄙 _____________   (2)夜忧叹          _____________
(3)庶竭驽钝             驽钝 _____________   (4)至于斟酌   _________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2)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3.下列对选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选文中追忆了自己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感情和北伐的决心。
B.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对自己人生影响的三件大事:三顾茅庐、临危委以重任、白帝城托孤。
C.诸葛亮出师北伐的目标是“北定中原,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选文第一段寓情于议,在谈论二十一年的经历和北伐准备的同时,抒发自己的感恩和效忠之情。
4.有人认为选文第一段的内容与全篇表文的主旨关系不紧密,应该删去。请联系上下文,谈谈你的看法。
2017-05-10更新 | 7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列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解释下列用的字词。
(1)年九十______
(2)吾与汝力平险______
(3)汝之不______
(4)箕畚运于渤海之尾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3.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愚公移山得到支持的根据。
2019-01-09更新 | 5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隆中对(节选)

陈寿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1.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然操遂能                    克:战胜、攻破
B.如是                                  诚:如果
C.尽南海                           利:利益
D.民国富                           殷:兴旺富裕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孤不度德量力,欲大义于天下        将军既帝室之胄,义著于四海
B.时人莫之                                   高可二黍
C.将军既帝室                                寡人以五十里
D.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安陵五十里之地存者
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这完全是上天拿它来资助将军的。
B.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不仅是时机有利,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
C.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这方面可把他结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
D.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4.对选段理解或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选段隆中对策,层次清晰。先论不可争不可图,次论可争可图,最后写的步骤和规划,层层阐述自己的见解。
B.谈到具体对策,诸葛亮提出,只要占据了荆州益州,就“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C.作为人物传记,选文是对主人公的正面描写,与隆中对前、隆中对后的侧面烘托相得益彰,人物形象丰满突出。
D.选段语言言简而意丰,文省而深刻,具有鲜明的史书特点。
2018-02-23更新 | 10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