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4 题号:4715336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甲】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
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乙】顾彦先平生好琴及丧家人常以琴置灵床上。张季鹰往哭之,不胜其恸,遂径上床,鼓琴,作数曲竟,抚琴曰:“顾彦先颇复赏此不?”因又大恸,遂不执孝子手而出。
1.解释下列加横线的字。
(1)语时不悲。 ( )
(2)弦不调( )
(3)丧。( )
(4)不其恸(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
(2)顾彦先颇复赏此不?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顾 彦 先 平 生 好 琴 及 丧 家 人 常 以 琴 置 灵 床 上
4.乙文中的张季鹰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5.同是伤逝之作,试比较两篇短文在内容上的不同之处?
【知识点】 初中语文综合库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
B.“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
C.“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
D.“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
2.下列选项中,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甲】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白天晚上都可以看见。
理解:作者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比小溪之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跃然纸上。
【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鱼)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一起欢乐。
理解:形为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将自己的心情投射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和人一样感到快乐。
3.请根据原文,概括柳宗元游小石潭时的心情变化,并说说这种变化在链接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于越相类。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一遇和景,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取材于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改)


_________________
注:①永州: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至此地。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已:过一会儿。④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⑤和景:温暖的日光。
4.在小石潭旅游景点设计活动中,你们旅游社团的成员各抒己见,请仿照示例,在横线处写下你的设计。
【示例】
小明说:我想设计一个“听水轩”,依据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感觉在这里静静地听听悦耳的流水的声音,一定是惬意舒适的。
你说:
2023-05-02更新 | 23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郑人爱鱼

郑人有爱惜鱼者,列盆庭中,且实水焉,得鱼即生之。鱼新脱网罟之苦,惫甚,浮白而喁。逾旦,鳍尾始摇。郑人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未几,糁麦而食,复掬而观之,曰:“鳞得无伤乎?”人曰:“鱼以江为命,今处以一勺水,日玩弄之,而曰‘我爱鱼我爱鱼’,鱼不腐者寡矣!”不听。未三日,鱼皆磷败以死。郑人始悔不用或人之言。君子曰:“民犹鱼也,今之治民者皆郑人也哉?”


【 注释】①罟(gǔ):捕鱼的网。②喁(yóng):鱼口向上,露出水面。③糁(sǎn)麦而食:喂食饭粒和麦屑。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得鱼即________(2)郑人掬而_____
2.对画线句意思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郑人开始后悔不应该听取有些人的话
B.郑人才开始后悔没有听取那个劝告人的话
C.郑人开始后悔不用或不听别人的话
D.郑人才悔恨听有些人的话是错误的
3.郑人哪些行为直接导致了“鱼皆磷败以死”的结局?作者借这则寓言想说的道理是什么?
2019-05-05更新 | 16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小题

【甲】①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②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①,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荐于平原君曰:“今少一人,愿君既以遂备员②而行矣。”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诵,胜未有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③也。

……

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④。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选自《毛遂自荐》


①合从于楚:指拟推楚为盟主,订合纵盟约以联兵抗秦。从,同“纵”。② 备员:凑数,充数。③废:当作“发”,发声。④九鼎大吕:极贵重的宝物。
1.解释下列加点字或短语
(1)只于奴隶人之手 (          
(2)不知其能千里而也(             
(3)之不以其道(       
(4)使遂得处囊中(            
(5)胜不敢复相士。(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
3.对甲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地位低下的“奴隶人”由于忌恨千里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质上亏待它。
B.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
C.从千里马的受辱与“骈死”的不幸遭遇及结局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
D.作者认为“名马”不以千里称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4.甲文乙文都谈到了“人才”的话题,请以我们熟知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要求呈现篇目、文中人物),言之有物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
5.甲文的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乙文中,毛遂勇敢自荐后,才有后来以三寸之舌庭战楚王,使赵重于九鼎大吕的历史佳话。请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补充后不少于七言)
______________ ,方显______________ ;无_________________ ,岂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06-04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