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理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57 题号:5229806

喝果汁可以帮身体“排毒”吗

云无心

       ①“排毒饮食”不是新鲜事物,世界上有许多地方在很久以前就有类似的概念——人们认为身体在不停地产生毒素,需要通过某些食物来“清洗”身体,“排出”毒素。一直以来各种“排毒法”层出不穷,从来不缺乏追随者。
       ②果汁排毒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方法,实践者所采取的方案不尽相同,但都是在一定时间内,只喝果汁或蔬菜汁,不吃其他食物。这些果汁被称为“排毒果汁”或“轻断食果汁”,还有不少名人为这些产品代言。
       ③对于排毒果汁的效果,按标准的科学表述来说:没有证据支持它的功效。因为“排毒”本身就是个伪科学的概念,而果汁排毒所采用的食谱并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科学家很难去研究这样的“养生”方式,自然也就缺乏科学证据了。
       ④那么,许多人感觉“有效”,又是怎么回事呢?
       ⑤一方面,有的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会让果糖不耐受的人出现腹泻。还有一些果汁因为质量不合格,也会导致腹泻。许多人把吃了“排毒食物”之后的身体反应都当作“排毒”,于是腹泻也就被当作“有效”了。另一方面,这些果汁或蔬菜汁中几乎不合蛋白质和脂肪,热量低,不足以满足人体的正常需求,所以只吃这些很可能让人出现低血糖、肌肉酸痛、乏力、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这些本来都是副作用,却被不少人当成了“排毒”。
       ⑥虽然没有科学证据可以证实排毒果汁的无效,不过有一些著名医疗机构都写过关于排毒餐和排毒果汁的综述。比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排毒背后的污垢》一文称:“经常进行果汁排毒会让人体缺乏有价值的营养,会让人出现流感症状或者肌肉疼痛……鼓吹者说这是毒素离开身体的表现,但营养师却会将这些现象解释为缺乏能量和营养的表现。”
       ⑦干净卫生的果汁当然是一种安全的食品,可以成为均衡食谱的一部分。然而,如果为了“排毒”而只喝果汁,那么这种饮食方式甚至不能算安全。
       ⑧对于特定病症的人群,排毒饮食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危害健康。排毒饮食无法改善人的血压和血脂情况,对心脏没有积极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排毒饮食可能相当危险——如果患者在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那么任何严重限制进食的食谱都可能导致危险的低血糖。
       ⑨我们可以剖析为什么这种和那种“排毒法”都是无效的,那该怎么“排毒”呢?答案是:人体本身就有完善的“排毒”系统,所谓的“排毒法”既没用也没必要!
       ⑩人体的皮肤、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是一道防线,可以挡住许多有毒有害物质,防止它们进入体内。而免疫系统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外来物质,并把它们消灭。肝脏和肾脏则是过滤系统,把人体代谢产生的废物过滤掉。要想“排毒”,关键是让这套系统有效运转。排毒果汁或其他排毒饮食都是营养不良的食谱,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身体都无法正常运转,如何指望“排毒系统”正常运行?
       ⑪简而言之,全面均衡的营养、适当的总热量和适度的运动,是让人体“排毒系统”有效运转的保障。只要身体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就不需要用外在的方法去“排毒”。而如果身体正处于不良状态,如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那无论什么“排毒法”也都是无能为力的。

                                                                                                 (节选自《科学画报》)

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本文的标题运用了设问的方式,既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又突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B.第⑥段引用《排毒背后的污垢》一文,科学而合理地解释了排毒果汁无效的原因。
C.对于糖尿病患者等特定病症的人群,排毒饮食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危害健康。
D.本文条理清楚,先介绍果汁排毒的由来,接着说明其危害,最后教给人们正确的方法。
2.下列对于人们认为果汁排毒“有效”的原因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有的果汁中含有大量果糖,会让果糖不耐受的人出现腹泻,被当作“有效”的“排毒”。
B.“排毒食物”是均衡食谱的一部分,而且非常安全,经常食用能保持好的身材。
C.只吃“排毒食物”让人出现低血糖、肌肉酸痛、乏力、头晕眼花、恶心等症状,被不少人当成了“有效”的“排毒”。
D.许多人把吃了质量不合格的“排毒食物”之后的腹泻等身体反应误解为“有效排毒”。
3.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看待“排毒”。
【知识点】 事理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舌尖上的军队

①曾几何时,一档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在央视热播,引来大批的追捧者,大家对美食的关心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笔者趁这个机会来说说舌尖上的军队。

②二战中,美军士兵对装备的午餐肉罐头深恶痛绝,他们甚至编出很多段子来调侃这种罐头。然而,在战时的英国,午餐肉罐头被当地百姓当作圣诞菜肴享用。这种落差就是国力的体现。

③越战之后,美国淘汰了老旧的马口铁罐头包装口粮。硬质罐头的重量、硬度影响了携带的便捷性。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美国开始采用一种被称为软罐头的包装技术。采用软包装不仅拥有和马口铁罐头同样的保质期,还便于携带和空投。包装废物在战时也易于被掩埋或者带走。在执行秘密任务时,也不会因为碰撞而发出声响。

④最早使用软罐头技术的是美军特种部队。他们经常需要在越南丛林中执行超过十天的远距离巡逻或者偷袭任务,携带传统的硬质罐头非常不便。美军后勤部门拿出用于医疗包装的高分子材料包食物给士兵吃。美国一直用最新的科技来推动军队的饮食进步,并将其视为战斗力的一部分。

⑤除了软罐头之外,营养支持技术也是来自美国军方。营养支持本是医学专门技术。上世纪50年代,美军开始研究此项医学技术,通过给士兵注射营养液便可以维持生存,而且达到无损健康、保持精力旺盛的效果。美国军方打算送宇航员上太空,不进食则无需考虑宇航员的排便问题。最后这个实验失败了,因为即便什么都不吃仍然会有排便,人体的胆汁需要通过排泄系统排出。这种技术被用于治疗消化道出现问题的重症病人。中国就有因为癌症需要切除整个肠道和胃部的病人一直靠营养液维持生存,甚至结婚生子并存活。军队餐饮科技的进步实际上可以推动民用商业领域的进步。

⑥上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配发新型单兵口粮。这是一种可以自热并且携带安全的前线口粮。为了避免口味单调,美军开发出二十多种不同的菜品,甚至为回教徒和素食主义者开发出专用的口粮。

⑦我军有无类似的军用口粮呢?

⑧我军后勤部门一直在研发各种军用食品。其中最著名的是压缩饼干。压缩饼干可被视为炒面的升级版,当初制造压缩饼干是希望方便携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压缩饼干的口感和营养也有所改善。有很多人认为,压缩饼干是一种泡过之后可以变得很大的食品,这并不是制造者的目的。压缩饼干的单位热量也谈不上很高,至少与同等质量的肉类比没有什么优势。整体而言,这是一种不算先进的单兵口粮。

⑨中国真正具有技术含量的军用食品是脱水米饭,最早发明脱水米饭的是旧日本军队。中国改良了日本的技术,只要加入少量热水,脱水米饭就可以食用,口感也接近一般的米饭。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效仿美国研制了类似的单兵自热食品,至今已经出现了十多种不同的改良型号,适用于各个军兵种。

⑩一个国家的军队是否强大,不完全在于拥有多少飞机坦克航母,而吃饭的水平往往能体现其后勤能力。对军用食品的研制开发,是军队建设今后不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

1.从全文看,军用食品要具有哪些特点?
2.文章第①段写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⑤段画线内容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第⑧段加点的“不算先进”能不能改为“不先进”?为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回答。
2018-02-23更新 | 5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古人如何让食物变得“有滋有味”?

倪方六

中国传统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美食离不开色、香、味。殷商时期,人们已开始用酸酸的青梅来除异味;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已广泛使用;唐宋时期,外来的“辣味”成为餐桌新宠,官至丞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 ……

盐,大概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是菜离不开盐,盐因此有“百味之王”的美称。但盐作为基础通用调味品并不是万能的,如遇到腥膻味食材,盐便不起多大作用。从史料记载来看,除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

从文献记载来看,现代烹饪中使用的大多数调味品,先秦时均已使用,如花椒、桂皮、姜、葱、芥、薤(读xiè)、韭等都上了中国人的餐桌。《礼记·内则》即称:“脍,春用葱,秋用芥。豚,春用韭,秋用蓼。脂用葱,膏用薤,三牲用藙,和用醯(读xī),兽用梅。”可见,先秦时,对以辛香为主的各种天然调味品的开发和使用,掀起了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波“滋味”革命。

然而,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可不是当年先秦普通人可以享用的。直到秦汉时期人工调味品特别是酱和醋的发明和广泛使用,寻常百姓也可以吃得有滋有味了。秦汉时发明的人工调品主要有用大豆、面为原料制造出来的酱、清酱(酱油)及豆豉一类,一经发明,便带来的又一波“滋味”革命:以前不好吃、无法吃的食物,因有酱而能吃,好吃;而且,经酱调制后菜肴还“好看”,美食因此有了“色、香、味俱全”的烹饪要求--中国人的饮食中从此离不开酱系列。

在五味中,古人认为“甜味”最美,故有“甜美”一词。古人用什么调味品让菜肴变得甜美?早期主要有饴、蜜、蔗浆等,到宋代时,现在常用的红糖、白糖已能生产,而且质量上乘。在甜味调料中,“饴”使用最早。饴,即麦芽糖,现在仍有制作。饴的生产,应该在殷商时已出现,到西周时已是常见调味品和食品。《诗经·大雅》里的《绵》篇中,便提到了“饴”:“周原膴(读hū,意为‘古代祭祀用的大块鱼、肉’)膴(读wǔ,意为‘肥’),堇荼如饴。”意思是,周原土地肥沃,长出来的苦菜像麦芽糖一样甜。

先秦人最离不了的辛辣味调味品,应该是生姜,时人吃饭时多少都要来点,即《论语·乡党》中所谓“不撤姜食,不多食”。在烹制牛肉等菜肴时,也总少不了生姜,且常与椒、桂一起使用。据东汉张衡《七辨》,汉代人制作肉类食物,便是“芳以姜椒,拂以桂兰”。

胡椒原产印度西海岸,大概在明朝时引种中国,之前一直靠从中亚、南亚一带进口。胡椒的价值赛黄金,宋人陶谷《清异录·药谱》中便称胡椒为“金丸使者”。而黄金常见,胡椒难买。唐宋时,家里有胡椒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有一件事可以说明胡椒的特殊地位。据《新唐书·元载传》,曾官至丞相的唐朝大贪官元载被朝廷抄家时,竟然抄出了“胡椒至八百石”。明代爱国名臣于谦为此大发议论,其在《无题》诗中称:“胡椒八百斛,千载遗腥臊。”

在“外来风味”中,明清以后能对中国饮食产生革命性影响的是“辣味”--辣椒的味道。辣椒原产美洲,在被西班牙香料商发现后移种欧亚,明代后期,辣椒被当作观赏花卉引种中国。讲究口味的中国人很快发现了辣椒的食用价值,尤其是一向嗜辛辣的四川、湖南等地,一改对花椒、生姜的依赖,恋上了辣椒,“无姜不食”变成了“无辣椒不食”。从此,“辣味”成川菜、湘菜系等菜系的主打味道。

1.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A.逻辑顺序B.空间顺序C.时间顺序D.主次顺序
2.文章中划线段落没有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A.作比较B.下定义C.举例子D.引资料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是                 
A.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调味品,除了盐之外,中国人最早使用的一种调味品是梅子。
B.先秦普通人是不可以享用在今天看来再寻常不过的调味品的。
C.大概最早在明朝,人们大概有可能品尝到胡椒的味道。
D.“辣椒”是被当作观赏花卉于明代后期引种来中国的。
2017-06-05更新 | 6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违反牛顿重力定律的“魔幻森林”

汪少平

①世界上有这样一片森林,走进去后,人们会发现那里的树都朝一个方向倾斜,越往深处走,倾斜的角度越大。不仅如此,森林中还有一条坡度极大的羊肠小道,行走在这条小道上,人的身体也会不由自主地倾斜,甚至倾斜度几乎与小道的斜坡平行。即使从空中落下的物体,包括鸟类,也都会往一个方向倾斜。

②在这片森林的中心有一座约4平方米的小木屋,这是森林中最神秘的地方。一旦进入小屋,人们便会感到举步维艰,走起路来很吃力,身体会自动向右倾斜。当一位游客站在屋里那张小木桌上时,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居然可以倾斜17度也不会倒下,仿佛有双无形的手托住了他。最神奇的是,人们可以跳到小木屋的板壁上来回走动,如履平地。普通人在这里瞬间可变成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当人们在屋里逗留的时间稍长些,便会感到头昏,但只要走出了小木屋,身体便会恢复正常。

③在小木屋的横梁上悬挂着一条铁链,铁链的下端系着一个圆盘形物体,看似台钟的钟摆。奇怪的是,你把“钟摆”向右边轻轻一推,它便能摆动起来。可是把它向左边推,就算你用尽全身力气,也难撼动它分毫。最神奇的是,这个“钟摆”每摆动5~6秒钟就会自动改变摆动方向,最后竞画起圆圈来,好像有一支无形的手在操控它。

在小木屋的出口处,有两块长约50厘米、宽约20厘米的木板,这两块木板仅相距40厘米左右。从表面上看,这两块木板与普通木板并无差别,经过水平测量仪的测量,它们完全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当一对男女分别站上两块木板后,人们可以看到女子的额头刚刚好触碰到男子的下巴。但是,当他们交换位置后再次对比,女子此时竟然和男子一般高了,实在令人惊讶不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异象呢?据悉,在小木屋的边界,人大约只会倾斜3度。但是不要小看这3度,正是这3度临时改变了人的身高。

⑤在小木屋的一侧,有一块向外伸展的木板,从左往右,由低到高,人们不论从哪个角度去看,木板都是明显倾斜的。当游人把手中的纯净水倒在木板左边(低处)时,水竟然向右边(高处)流动。水不是往低处流吗?可是在这里,却恰恰相反。还有人把小球放在木板低处,发现它也会自动滚向木板高处!

⑥集这些神秘异象于一体的地方,就是位于北纬30度附近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塔柯斯小镇,小镇西郊有一片森林,被当地人称为“魔幻森林”。它最初引起科学家关注是在 1946年,当时一架飞机经过此地上空时,飞行员发现仪表全部失灵,当飞机飞离这段地界后,一切又恢复正常了。这一奇特现象引起了科学家的重视,纷纷前来考察,“魔幻森林”也自此蜚声海内外。

⑦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因为这种种异象都违反了牛顿重力定律。目前, 最科学的说法是这片土地位于北纬30度附近。北纬30度被人称为“地球的脐带”,其微量元素矿、磁场、电场、重力场对人与环境都有影响。另外,地球自转会导致不同纬度的地区有不同的作用力,地壳岩层的运动也改变了这一小块地方的重心,使得所有在这块土地上的物体受到了另一个地心引力的拉扯。

1.阅读全文,说说形成违反牛顿的重力定律的“魔幻森林”的原因是什么?
2.说明文语言必须要准确,请结合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简要分析。
3.下面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人们可以跳到小木屋的板壁上来回走动,如履平地。普通人在这里瞬间可变成飞檐走壁的“武林高手”。
4.请根据本文内容给“魔幻森林”拟几句引人注目的旅游广告词。
2020-03-08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