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8 题号:5413755
一、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填写在答题纸上。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九曲风涛的黄河,由内蒙草原掉头向南,辟开黄土高原,直泻华夏腹地,浩浩荡荡的大河将这胜地分为河西与河东,成为秦地与晋域的天然分界。
【乙】黄河以她金色的乳、旋转的浆,溉泽着永济这片丰土吉壤。位于河东的永济,南傍中条山。名山藏古寺,胜地多道观。中条山中那星罗棋布的名庵古分明在告诉我,中条山和山中那造物主的杰作五老峰,是多么的(①雄奇秀丽 ②栩栩如生)。
【丙】晋代郦道元《水经注》中对五老峰褒扬有加:“奇峰霞举,孤标秀出,罩络群峰之表。” 中条山中多清泉流溪,那清粼粼碧玉般的泉水,是大山梳(zhuāng)的明镜;那条条流溪里柔美舒展的涟漪叮咚作响,是奇峰怀抱里拨动的琴。驻足其间,大自然的景色不禁令人(①叹为观止②流连忘返)。永济城西,有蒲津渡遗址。就在这遗址旁,还深埋过连当今六岁稚童也知晓的名楼——鹳雀楼。
【丁】一代诗翁王之涣登临鹳雀楼,即兴吟诵的那首妇孺皆知的五言绝句,仍令今人怀着“欲穷千里目”的憧憬,去进行心灵的登高

(取材于李存葆《飘逝的绝唱》)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根据拼音所写的汉字、汉字笔顺的判断,下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shà) 琴xuán     梳装       “仍”字的第3画是“丿”
B.chà) 琴xián     梳妆       “仍”字的第3画是“ㄋ”
C.chà) 琴xuán     梳妆       “登”字的第5画是“乀”
D.shà) 琴xián     梳装       “登”字的第5画是“丿”
2.根据语境,文中两处括号内词语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B.①①C.②①D.②②
3.下列对文中画线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句运用“辟开”“直泻”等词语,生动传神地写出了黄河一泻千里的气势。
B.【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颜色、形态等角度来描写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
C.【丙】句引用《水经注》中的语句,赞美了五老峰的秀美绝伦,增添了文化底蕴。
D.【丁】句中“进行心灵的登高”是指王之涣的诗句启迪胸怀高远的人们不断奋进。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你在外面,不必担心家里

①碗里的粥和餐桌上的筷子突然震动起来,我比其他人反应更快——地震了。几秒钟后,传来大队干部的喝令:“到场院集合避险!”紧接着,我们收到消息:发生了6.6级地震。5分钟后,森林消防大队接到任务:奔赴300公里外的震中参与救灾。

②奔赴震区的军车上,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打开一看,是父亲发来的消息:“新闻说你那边地震了,你是不是要参与救援?”我本想向父亲炫耀,作为一名人民子弟兵到了派上用场的时候,但想起上车时老兵们的教诲:在部队,对家里要报喜不报忧,别让家人再为你操心。

③于是,我赶紧回复父亲:“灾区救援那么重要的事,轮得上我这个小兵吗?我在训练。”我又故作轻松地问他在干什么。父亲回复:“正在市里卖西瓜。”

④经过4个多小时的急行军,大队赶到了震中受灾严重的乡村山脚。救灾当晚的下山途中,我忍着搜救时受伤的剧痛给父亲打电话,骗他说自己在训练。

第四天,滂沱大雨如瓢泼般下个不停,整个灾区一片泥泞。由于积水,双人帐篷里湿漉漉的,隔潮垫已经失去作用。我顾不上那么多,只想倒头就睡。临睡前,我想到了父亲。

⑥我家世代务农,暑夏没有农活,父亲就开着三轮车到周边收西瓜,然后再拉到城里卖。有时候他连着十天半个月都不回家,晚上就把三轮车前的轿棚扯出来,搭个简易帐篷,在马路边上睡一晚。和年迈的父亲相比,我这几天吃的苦,也算不了什么。

⑦我打算给父亲打个电话,掏出手机,却发现不知什么时候手机没电关机了。

⑧救灾完毕,回到部队营区,我打开手机,发现父亲的几条信息——他知道我们每周一到周五训练期间都会上交手机,但这次一连8天没有音信,让他很担心。我谎称最近在加强训练,不让用手机。我问他在忙什么,父亲语气轻松地说:“我还在市里卖西瓜呢。”

⑨一年后,我考上武警警官学院,学校放假,我参军以来第一次回家探亲。从上次父亲送我入伍,我已经两年一个半月没见到他了。第一次离开家这么久,再相见时,父母想好好庆祝一番,准备了好酒好菜。

⑩父亲拉开了架势,准备和我说一些真心话。他不胜酒力,喝了两杯话就多起来,忽然问我,“你讲实话, 7月22日那次地震,你是不是执行救援任务了?”

⑪此时救援已经过去快两年,我很是自豪地把整个救援过程向父亲和盘托出。

⑫我问他,“你怎么猜到我是去执行任务了?”父亲没有言语,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笔记本,翻到某一页念起来:7月22日,发生地震,儿子发信息说在参加训练,7月23日到30日,儿子电话一直关机……我拿过笔记本看,上面全是有关我的记录。

⑬第一页记着父亲送我入伍。父亲在旁边说,从你当兵那一天起,我就开始写这个本子,我没办法照顾你,就把你的点点滴滴都记下来,没事的时候看。我往下翻,看到了7月22日地震当天。父亲记录说,感觉儿子发的短信不对劲,像是在撒谎,他应该是去执行任务了。

⑭通过日记里的记录我才知道,那天父亲的确在市里卖瓜,跟路人问清楚地震的震级后,连忙贱卖一整车西瓜,赶夜路回到家里,和母亲守着电视关注震区消息。此后的几天怕影响我,他们一直没敢打来电话,只发了几条信息。

⑮我完成救灾任务给他们回电话时,父母在家守着电话也整整7天了。接到电话的那一刻,父亲却骗我说:“没事,我正在市里卖西瓜呢,你不要担心家里。”

⑯2018年,我军校毕业,回到部队,成为一名基层军官。同年夏末,依然是个多雨的季节,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而我一直珍藏着那个日记本。

(作者:七淼 有删改)

1.“父亲卖西瓜”的情节在文中多次出现,请将相关情节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1)“我”隐瞒了自己奔赴灾区参与救援的行动,父亲告诉“我”他正在市里卖西瓜。
(2)________________
(3)“我”与父亲8天未联系,谎称自己在训练,父亲再次告诉“我”他还在市里卖西瓜。
(4)________________
2.第⑤段划线句子是如何描写雨大的?请简要分析。
3.文章为什么用大量笔墨描写父亲日记本中所记的内容?请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本文的主旨是抒写善意谎言中所蕴含的真情;也有人认为本文的主旨是对父爱无声、默默支持孩子的赞美。你赞同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2022-10-19更新 | 14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回忆我的语文老师

曹文轩

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才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长得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是也没有找到过像这样的一位女性。

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了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是不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都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③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走上讲台,那是一节作文课。她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任语文老师都说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来到了离教室不远处的一条大河边。我至今还记得,我坐在大河边上,望着那条河,把地上的石子、瓦片一块一块狠狠地砸到水面上,一边砸,嘴里一边骂:“丑八怪!”

④晚上,我回到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摘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看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

⑤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地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⑥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

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

⑧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构建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所学校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

⑨我们应当对语文老师充满敬意。全世界都应当如此!

1.作者回忆了语文老师的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1)我记得自己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的。(这里为什么强调门是被“踢开的?)
(2)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这句话有什么含义?)
3.结合语境,赏析第⑦段划线句子的妙处。
4.《再塑生命的人》中的莎莉文老师与本文的语文老师,在教育艺术上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具体事件,谈谈你的探究发现,不能少于两点。
2023-10-19更新 | 6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

洪振秋

春日,人们的视野里总是万物葱绿,百花次第开放,一派生机勃勃。

百花繁,万花灿,唯有苔草很少被人提及,因为它实在微小,可以说是微不足道。我却惊讶于这细小低微的青青苔草,它没有茂林的硕大气象,也没有百花的美妙身姿,只是静静地在不容易被人注视的角落里。但她依然有着茂林一般的风情、百花一样的美丽。

我非常喜欢清代诗人袁枚那首《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诗人笔下的青苔生长环境是很恶劣的,可它依然长出绿意来,展现出自己的青春。青春从何处来?它从苔草旺盛的生命力中来,它凭着坚强的活力,冲破困境,青春的光彩。苔草是不会开花的,但她“也学牡丹开”,既是谦逊,也是骄傲。她虽然如此弱不禁风,却凭着自身的自强不息,争得和百花一样的开放权利,春光离不开她们不断地点缀,才显得如此春意盎然。

江南民间有句谚语:“三月青苔露绿头,四月青苔绿满河。”

在我的印象里,春风拂面,青苔们趴在残旧的瓦片上,粘在厚重的砖头间,爬上高高的墙头上,附在苍老的树干中,布满在瘦硬的岩石上,从故乡街上的青石板夹缝中撑出绿意,写出一个又一个方正的“回”字。不远处的春江,“江水绿如蓝”,这是青苔的大写意、大手笔。

在乡间的古楼里,当青苔从不远处的山坡上,开始随着春风波动、蔓延时,门前的台阶也变绿了,古楼便春光融融,于是陋室不陋。

此时,只要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微不足道的青苔,竟是如此有气势。她们都是一根连着十根,十根连着百根,连绵起伏,渐成气象。无论是断墙残垣,还是悬崖绝壁之上,其他植物都无法落脚,唯有青苔从墙缝里、石缝隙中奋力拱出,四处     ③      着绿意,在荡漾的春风中记录着比石头还硬的倔强。

小时候,我的家乡,每年春日,也就是春雨即将来临之前,父亲总要爬上古楼,上屋顶清理盖瓦,家乡人称之“拾漏”。他总是弓着腰,小心翼翼地翻起一片片布满青苔的瓦,或剩下苦绿,或扯下苔丝,或拔出瓦沟中的苔草……然后装进一个蓝色的布袋里。他从木梯上退下来后,便径直去后花园,从布袋里掏出一撮撮、一把把的青苔,或填于兰花盆,或黏附于梅花树干上,或塞进干枯的罗汉松那一个个细小的木洞穴中……父亲说,青苦也有一些诗意的名字,她叫绮线,也称呼为绿衣元宝,百花有青苔衬托,人世间才会春色满园。

在岁月的戏台上,青苔似乎错过了《诗经》,却赶上了唐诗宋词的好时光,也融进了明清纷繁的花事。在诗意的年代,青苔倍加受人珍爱,“应怜履齿印苍苔”,园子的主人因怕满地青苔被人践踏,所以闭门谢客。但有时也夹杂着几分苍凉和凄美,“小庭春老,碧砌红萱草”,青苔似乎总是见不到阳光,只在凄凄惨惨中顽强地生长着。

真正懂得青苔心意之人,应是清代的袁枚先生。他知青苔的气质风度,他知青苔的生存环境。

中国人很喜欢把青苔之绿意融入古画中,使其诗意更加飞扬。最早是“元四家”,后有沈用、唐伯虎、徐谓、程嘉燧、浙江、查士标等。到了清代,苔草在中国画中出现的频次渐多,随心所欲,恣意点苔,笔情墨趣,已臻成熟。尤其是“扬州八怪”中的金农,其画梅善于在粗干上以浓墨点苔,使梅花显得气韵非凡,虽苍老而生机勃发。青苔虽然微小,却点缀出他画中的春色;虽然微不足道,却烘托出画中梅花的冰光雪影。他深爱着“苔花如米小”的气质,可谓青苔知己也。

我是江南人,深爱着门前残墙上的青苦,绿意由她而生。春光总是被那些摇曳的芦草占尽,她却自有一番风情。

她们总是满腔热情地在你回乡的青石板石缝里,撑起一些绿意,让你享受着“春满大地”的时光。也许你脚踏在其身上,目光却着斜枝的桃花,或是墙头上的芦苇花。她们总是那个恬静的俏模样,悄无声息地吐着绿,伸展着,变幻着。一点点,一丛丛,哧哧地笑着。

此时,如果你没有见青苔,一定是遗憾的;没有青苔的世界,也是寂寞的。

(有改动)

1.在文中①②③④处依次填入一个词语,下列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A.躲藏       焕发     蔓延        关注B.躲避       焕发       漫延       关注
C.躲避       发射     蔓延        关心D.躲藏       发射       漫延       关心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回”字用双引号起突出强调的作用;“拾漏”用双引号是特定称谓。
B.文章双线交织,虚实结合,暗线是对青苔的描写。
C.第8段插叙,再现父亲清除青苔的情景,体现父亲对青苔的喜爱,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这篇写景抒情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含蓄隽永,富有表现力。
3.结合文意,请简析“青苔撑起的一片绿意”中“绿意”的含义。
4.品味第5段中的画线句子,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5.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2-03-23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