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理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97 题号:573845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药品环境污染

① 过去30年,科技的快速发展大大提高了世界各国的医疗水平和应对各类疾病的能力。然而,伴随着各类药品的广泛使用,不少人开始意识到,人类社会在21世纪面临着一个不容忽视的新型环境污染问题即药品环境污染。

②药品环境污染是个全球性问题。《环境毒理学与化学》杂志新近发布了一份德国IWW水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名为《环境中的药品——全球现状与视角》。该报告中提到,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搜集的1016篇药品环境污染原始研究文献和150篇综述文章进行分析,在覆盖联合国五大区域的71个国家的水、土壤等环境介质中,发现了631种药品及其转化物。其中16种药品残留在上述所有区域的地表水、饮用水和地下水中,包括多种抗生素、止痛药和激素。在收集的检测数据中,关于地表水和废水中的药品含量的数据分别占了总数的47%和40%,地下水和饮用水占了8%。

③之所以可能发生药品环境污染问题,与药品的设计及其在生物体内的作用原理不无关系。药品在进入人体或动物体内,其活性成分有一部分在性质未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被排出体外,这些物质可能直接或通过废水系统等进入环境。一般来说,口服用药剂量中30% ~90%的活性成分最终会被排出体外。人类用药量的增长和大规模集约化养殖场使用的大量抗生素和激素类药物也使得经由体内排放到环境中的药物量急剧增大。

④另外,不仅仅是_______这一途径,在药品的生产和废弃过程中也可能会有部分药品成分被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⑤在环境残留的各种药品中,抗生素类药物可能具有更为严重的影响。对于公共卫生来说,尤其需要关注日益严重的抗药性病原体问题,如果不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估计到2050年,耐药性问题将可能导致每年有约1000万人过早死亡。

⑥残留药品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1999~2007年间,印度的秃鹰数量急剧下降,减少95%以上。人们调查后发现,导致秃鹰死亡的原因是秃鹰食用的家畜尸体中含有止痛药双氯芬酸。在印度政府对这种兽药下了禁令后,秃鹰数量有所回升。

⑦目前,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了药品环境污染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呼吁展开全球行动。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环境监测和污染治理固然重要,但更有效的方式是加强药品生产、使用和废弃的管理,减少药品向环境中的排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多方参与,包括执行严格的药品生产经营注册和许可制度,合理适当开处方,改善药品包装设计和减少畜牧业用药等。此外,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合理用药意识,及时回收废弃药品,也可以有效控制药品环境污染渠道,比如在社区卫生机构设置回收设施,收集来自居民的过期及多余药品,在居民购买药品时向其发放废弃药品污染环境的宣传单等都是有效措施。

(选自《百科知识》,2017年第2期,有删改。)

1.本文围绕“药品环境污染”,说明了药品环境污染的现状、______________和解决方式。
2.根据上下文,在第④段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内容,使该语段语意连贯完整。
3.文章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说明文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些废弃药品中的活性成分可能会进入饮水系统,在蔬菜和水产品中蓄积,最终影响环境和人类健康。
5.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如何解决药品环境污染问题。
【知识点】 事理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真题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
①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员,世界级人工智能专家维威克〃沃德瓦推断,到2036年,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将“淘汰”所有人类工人。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也显示,提高自动化程度和在劳动力队伍中引入人工智能,在未来5年,将使15个主要经济体失去710万个就业岗位。
②那么,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是怎样一步步入侵人类职业的?
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从高度操作化的工作开始入侵。根据牛津大学提供的数据,以下职业被取代的概率均为9026以上:收银员、信贷员、农民、导购、快递员等。这些操作类工作通常可以量产和规模化,容易复制,而且不太复杂。它们是人工智能最为青睐的。
④索引类工作虽然比操作类的工作更难替代,但是其中某些领域开始沦陷。例如,医师、裁判、记者、财务人员、翻译等,这些职业多为标准化工作程序,不涉及或很少涉及情感、价值判断和较少出现例外情况的职业。
⑤创新能力是人类智力皇冠上的明珠,从人类的感情上来说,最不能接受的就是这种能力受到威胁。事实上,机器人可以学习创新,而且速度惊人。同时,人工智能本身就是模仿人类。因此,从理论上说,人类可以做到的,人类的终极产品也可以做到,这就是说,创新类工作最后也会被       (甲),只是时间稍晚。
⑥面对如此优秀的机器人,人类开始采取一种心理策略:认同,即把他们当作我们的一员, (乙)是我们自己。不过,虽然认同可以使我们心理上获得平衡,但是竞争仍然会撕下温情的面纱,我们无法回避职业和生存上遇到的困境。人成为不可替代的人自己,也许才是正确的方向。
1.根据文意填空。
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入侵人类职业的顺序是:操作类工作——        ——
2.依次填人文中甲、乙两处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侵蚀 甚至B.侵蚀 或者
C.挑战 或者D.挑战 甚至
3.3.请依据文本,说说我们应怎样面对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步步入侵。
2016-10-12更新 | 2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题目。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柳畔鸳鸯作伴,花边蝴蝶为家,蝴蝶离不开花儿,花儿也离不开蝴蝶,蝴蝶与开花植物的相互适应是协同进化的典范。

②那么,地球上是先有蝶还是先有花呢?以前科学界认为:虹吸式口器的出现是适应吮吸花蜜而发生的进化。然而,荷兰进化生物学家蒂莫·范尔代克等人最近的研究显示,虽然在当今的地球生态系统中蝴蝶扮演着关键的授粉角色,但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只不过在进化的早期——大约2亿年前蝴蝶刚出现时,它们可能靠吮吸水滴和破损叶片的渗出物来补充水分。至今,仍然有少数蝴蝶保留了这种原始特性,例如,枯叶峡蝶和琉璃峡蝶主要以腐烂的水果或树液为食。另一些蝴蝶则将这种原始特性发扬光大,例如,炎热的夏天,燕凤蝶常在溪滩上一边吸水,一边从尾部有节奏地射水,利用水分带走热量,降低体温。

③随着进化历程的推进,裸子植物出现了,蝴蝶很快就尝到了裸子植物分泌的营养物质的甜头。不过,原始蝴蝶对裸子植物仅仅是单方面利用,直到大约1.5亿年前开花植物诞生后,蝴蝶在吸食花蜜时也起到了传粉作用,双方形成了互利关系,于是蝴蝶和开花植物就开始协同进化。

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是唐朝诗人戎昱《题槿花》中的精彩诗句,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蝴蝶对于鲜花的热爱。时逢舞蝶寻香至,春暖花开之时,蝴蝶与花共舞。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

⑤然而,蝴蝶既有天使般可爱的模样,也有魔鬼般恶毒的心肠。它们在与花卉合作时也经常夹带一点私货:悄悄把虫卵产在这些植物的枝叶上,以便其幼虫孵化出来时不愁吃喝。例如,菜粉蝶就是这样对待十字花科植物的。用咀嚼式口器啃食植物的蝴蝶幼虫可能是害虫,但是蝴蝶的成虫却是益虫,它们帮植物传粉授精,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⑥花和蝴蝶相互依存,断掉任何一环,都可能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问题。苏轼有一句诗特别有名:明日黄花蝶也愁。秋天,菊花独放,是蝴蝶唯一的依傍,重阳节后菊花色香大减,即将凋零。迷恋菊花的蝴蝶,也不禁愁眉紧锁。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也曾说:亚马逊丛林里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两周后可能会引发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⑦在生物界中确实存在着类似的蝴蝶效应: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如因为喜欢花朵的芬芳而随手采摘,或者为欣赏蝴蝶的美丽而随意捕捉,都可能对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可预测的影响。正如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所言:地球表面的土壤、水、大气层,经由生物圈的活动,进化了几亿年才达到现在这种状态。而这个由生物构成的极端复杂的生物圈,其中的活动都是极精确但又脆弱的能量流动及有机物质的循环,各部分紧密相连,环环相扣。

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说明蝴蝶和开花植物是协同进化的。
2.从说明方法的角度,分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蝶是花卉的爱情使者,花卉是蝴蝶的食品供应商,二者合作共赢。
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说明花与蝴蝶的依存关系,层次清晰,逻辑性强。
B.第②段列举枯叶峡蝶和琉璃峡蝶的例子说明早在开花植物之前蝴蝶就已存在。
C.第⑦段中“可能”一词说明“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行为”不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D.文章多处引用古典诗词,增添了文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的话和社会生物学的奠基人爱德华•威尔逊的话给了我们哪些启示?
2023-04-14更新 | 7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渺小的苔藓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苔藓是自然界的“拓荒者”,它分泌出来的特殊酸质能加速石头的风化,形成土壤。苔藓聚集生长所形成的草垫结构能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能制造氧气。苔藓死后能形成肥沃的土壤,让更多植物获取养分。而人类从很早就开始使用苔藓堵墙缝隔热、塞枕头、做被褥、疗伤等。到了现代,人工栽培苔藓用于装饰公园、庭院。大到园林造景,小到居家观赏山水盆景、微景观摆设,处处都有小小苔藓的身影。

苔藓用于山石盆景造景,不仅可以保持土壤湿润,维持山石、水土、树木的稳定性,还能有效掩饰山石盆景中的人工雕琢痕迹,更能赋予山石生命气息,增加观赏性。青翠如绒的苔藓也是各类盆景植株的百搭品,既可以铺在兰花、菖蒲底下,起到蓄水,保持花盆清洁的作用,又能衬得花木更加雅致。犹如中国水墨画、插花艺术一样,古人在山石盆景造景时,不但讲究“疏竹青苔景半斜”的比例感,同时还要营造“泉石磷磷声似琴,闲眠静听洗尘心,莫轻两片青苔石,一夜潺湲直万金”这种动中有静的意境。


【材料二】

苔藓拥有极强的生命力,是在地球上存活了4亿年的古老物种。英国的科研团队曾在南极洲西格尼岛采集了岩心样品,在孵化器中对样品进行加热,并用光照射,看是否能生长出东西。一开始他们并不乐观,因为这些南极洲岩心样品中最深的一层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一些绿色的细小植株生长了出来,经后续研究发现,这些植株为一种处在休眠状态而被科学家唤醒的古代苔藓,这有力地证明了苔藓顽强的生命力。


【材料三】

雨后是采集苔藓的最佳时间,如果赶上连日下雨的天气,那简直是天赐良机。枯黄的苔藓也是可以采集的,它里面藏有可繁殖的孢子。将采集来的样本,修剪掉基质后喷酒精除菌,用塑料盒子闷养,放置到暖和的地方(有适当的散射光源处),不定时喷点水,过半个月左右,基本就可以重焕生机。

在采集苔藓时,尽量选择健康的苔藓。找到那些色彩鲜绿,颜色较为单一,形态完整的苔藓,先把整块苔藓挑起,铺在平面物体上,然后放进容器处理时最好能挖到土层,这会大大增加成活率。

苔藓在野外生长非常容易,但在居家环境下,养护极为不简单。苔藓忌干燥高温,需要阴凉湿润的环境,它比一般植物需要大量水,却不能水涝,一旦空气中相对湿度达不到80%以上,它很快就会枯黄。苔藓虽然耐荫,但生长季节也需要一定的光照。养护期间,除了及时清除杂草每天多次喷水来调节湿度,还要将之放置于散射光线处或半阴环境中。夏天要防止暴晒,冬季要防止冰冻最好放置于室内,温度不可低于22℃,最好保持在25以上,才会生长良好。

(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有删改)

1.三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对苔藓进行了说明?请概括回答。
2.材料一中加点词“处处”不能删去,为什么?
3.材料三中画直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的链接材料放在哪一个材料中合适?为什么?

【链接材料】苔藓刚栽植时竞争能力很低,其他高等植物容易侵入,因此,刚栽植时应加强除草。而后当苔藓植物密布基质表面后,杂草就几乎不能侵入。

2021-12-28更新 | 24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