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35 题号:6062956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雪地上的路

①夜里下了大雪,躺在床上就能听到雪花扑窗棂的声音。雪扑窗棂的声音,在别人听来也许是惬意的,但对我来说,这声音却让我心焦。每逢这样的天气,总会发生一些交通上的麻烦,特别是早起送牛奶的儿子,必定要遇到难以想象的困难。我儿子因为车祸失去了一条腿,从8岁起,他的人生之路就铺满了坎坷和心酸。20年来,我们母子相依为命,而我相当清楚,我终归是要老的,早晚会有一天,要把他孤零零地留在这个世界上。一想到这个,我就心里难过。


       ②我悄悄爬起来,穿戴停当,准备出去扫雪。这是整个城市沉睡最甜的时刻,为了不惊动儿子,我尽量蹑手蹑脚,小心绕过家里的什物,包括儿子磨得发亮的拐杖。他每天都要根据闹钟准点起床,在人们早饭之前把牛奶送到各个订户。儿子送牛奶的路很长,勾画起来,那该是一条零乱交叉却又目的明确的曲线。
       ③雪停了,天还阴着,四周真静,偌大的城市里仿佛只有我一个人。我知道真正的清扫工很快就会出动,把主要路面扫除干净。我要扫的是一段通向僻静之处的小路,它常常因为不能及时打扫,被行人踩成又光又滑的冰面,对于肢体不全的儿子来说。那无疑是很危险的。我在摄氏零下30多度的严寒里奋力挥动着扫帚和铁锹,直干得全身热气腾腾,就像一只打开的蒸笼一样。
       ④一个晨练的中年人慢吞吞地跑过来。根据那身打扮和气度就看出来,他属于那种志得意满的上层人物。我停下来,朝他礼貌地点点头,打招呼说:“起的真早啊!”
       ⑤中年人皱皱眉头说:“早什么,还不是叫你们这些人给弄的。你们的精神可嘉,不过起得也太早了,就像夜游症似的,多妨碍别人的休息啊!特别是铁锹铲马路的声音,简直就是噪音。跟环卫部门反映了多少次,就是不注意!”
       ⑥我连连道歉,向他解释说,我并不是清扫工,我只是一个母亲;我要为送牛奶的残疾儿子扫出一条路来,这就是我全部和惟一的目的。中年人惊愕了,张张嘴,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含混的声音,转过身匆匆走掉了,好像怕被什么追着似的。儿子骑着一辆破单车,车把上带着拐杖,车后驮着特制的奶箱,远远地朝我骑过来。这比平日要早些,肯定是他根据天气情况,把闹钟往前拨了。尽管路被扫过,可他还是不时的摔倒,浑身上下沾满了雪,可每摔倒一次,他总会很快爬起来,坚韧地继续朝前骑。我站着没动,就那么看着他跌倒爬起,直到他在我的面前停下,我才靠上前去替他扑打扑打身上的雪。
       ⑦我凄惨地笑笑说:“儿子,妈可真糊涂,光顾了扫雪,怎么就没想到,替你把牛奶直接送到订户呢。”
       ⑧儿子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他把脸贴近我的耳边,大声说:“好妈妈,你一点也不糊涂。我懂你的意思。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我紧紧抱住儿子,眼泪滚滚而下。
       ⑨中年人重新出现在我的泪眼里。他身后跟着一个女人、一个半大孩子,可以肯定,他们是一家人。他们手里都拿着扫雪的家什,柔弱而笨拙地清扫着儿子必然经过的路面。我不知道他们订没订牛奶,不过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
       ⑩儿子按响车铃,向他们那个方向驶去。我欣慰地看到,迎接他的目光不仅仅是同情,更多的是钦佩。
1.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两件事的内容。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一段写到:“一想到这里,我心里就难过。”我“难过”的是什么?
3.“您放心,我会把路走好的”是第八段中的一句话,句中的“路”有两层含义,请你根据记叙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七段中写到“我凄惨地笑笑说”一句中“凄惨”反映了“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5.分析第九段中“重要的是他们的心走进了我这个陌生人的心灵”这句话的含义。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爆米花香

林海蓓

①腊月的一个下午,阳光正好。走在古老的东禅巷,阳光照亮了半条巷子,巷子的另一边则在背阴处。

②近年来随着旧城改造的推进,浙江黄岩留下的旧街老巷已经不多。而留在这些巷子里生活的,也大多是上了年纪舍不得离开的人。每每走在这些街巷,我都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恍惚感。

③远远地,听到沉闷的一声“砰”响,好多年没有听到这种声音了。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走近了一看,果然有一群人,手里正拿着各种容器,容器内装着还散发着热气的爆米花。

④记得小时候在北方,每到快过年时,放学回家的路上,远远地就会听到这种声音。我们老远就把耳朵捂着,眼睛也不敢看那个炉子的“爆破”过程。但实际上心里却很欢喜。常常是飞快地跑回家,拿来各种能够“爆破”的粮食。有的同学拿来玉米,“爆”出来的是“苞米花”;有的拿来大米,“爆”出来的是“大米花”。大家还会互相交换,这样能吃到不同的口味。

⑤那一声“巨响”后,小锅炉里的米花会冲进一个长长的、有着细密网眼的布袋里。等热气消散,打爆米花的人会拎住长布袋的一头,将米花瀑布般地倒出来。我们这些孩子将它们用一个干净的脸盆接住,装好后带回家。一碗米刚好“爆”一盆米花。回家后,等盆里白白胖胖的米花彻底冷却,再装进密封的饼干桶、玻璃罐、布袋中,留着慢慢享用。

⑥那时候,我们会把干燥的食品直接放在衣服口袋里。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手到口袋里一把出来吃。放学后回到家里,还会把米花放到糖水里,这样吃出的是另一种味道。

⑦其实,我的母亲自己就会做不少美食。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一年四季她总能做出一些美味。冬天的北方,每家都会储藏大白菜、萝卜和大葱。母亲把萝卜切成厚度一厘米左右的片,在每片上再切几刀,然后挂在铁丝或绳子上晾晒,之后放些盐腌制起来,没多久就可以吃了。这些萝卜干既可以当零食,也可以就稀饭,还可以炒菜。快过年时,母亲还会用北方最常用的面粉,做出各种小点心:麻花、油条、猫耳朵、叶片、金果条……普普通通的面粉在母亲的摆弄下,变成了花样百出的小吃。

⑧随父母从部队转业到黄岩,已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这时物资供应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许多小时候觉得稀罕的东西都变得寻常起来。比如,在街上可以看到农民担着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在售卖,街巷里时不时地飘来阵阵大海的咸腥味。那些原来母亲做给我们吃的小点心,也可以在街头小店里买到,不必再等到过年才有口福。

⑨但有一样东西,似乎还是只有临近过年时才能吃到,那就是爆米花。

⑩南方的爆米花,与北方相比有些许不同。比如把年糕切成片,“爆”出来的是扁圆形的“糕片”;切成条,“爆”出来的则是长条形的“糕条”。有时候人们还会用豆类来“爆”。另外,“爆”的时候放少许糖精,则多了份松而甜的口感。

⑪物资越来越丰富,人们却开始咀嚼记忆的味道。可惜呀,平时街上也再难见到,那个巷口的小车和车上小小的锅炉,还有摇炉的人不声不响站起时孩子们见状奔跑的瞬间……

⑫可是,当那不经意的一声闷响传来时,当那特有的香味远远飘来时,便又勾起了人们的记忆,眼前仿佛看到了一个个欢呼雀跃的身影,耳边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第④—⑥段,作者围绕爆米花回忆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第③段写“没多久,就闻到了熟悉而又陌生的爆米花的香味”,“熟悉”和“陌生”分别指什么?请简要概括。
3.赏析第⑥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字。
上学前,我们常常在口袋里几把米花。一路上,时不时地手到口袋里一把出来吃。
4.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题目《爆米花香》中的“香”有何含义。
2023-11-21更新 | 7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记忆的后院

①在离我们村不到半里路的田野附近,有一个地名“谢家桥”。桥,只是一座小石桥,两块长条方石,搭在溪沟上,长不足一米,一步就可走过。这片田野,有了这个小石桥,也有了姓名——“谢家桥”。

②那时,谢家桥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家里谁头痛发烧了,大人就喊我们,娃们,去吧,到谢家桥溪沟边采些灯芯草、麦冬,熬点汤药喝;放学了我和小伙伴到谢家桥边的田埂采猪草,也在溪流里放纸船;三四月里,谢家桥一带的数百亩油菜花开了,金黄一大片看不到边。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蜜,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

③逢年过节,是走亲访友的时候,我们到谢家桥迎接上门的亲戚,亲戚们离开时,我们随大人送行,也是送到谢家桥。常言说,送客送到村口上,送送到大路上,送客送到桥头上,这才算合礼数,有情义。那时就想,要是没这个谢家桥,我们送亲戚该送到哪里才合适呢?村头?我们家本就在村头,那等于没送。送到大路上?公路离我们村有三四里路,再说,亲戚住在与公路相反的方向。多亏了这小小的谢家桥,不说别的,就说迎客送客,让我们有了一个温暖的地点,一个有情有礼的地点。

④这里为什么叫“谢家桥”呢?

⑤后来我才知道,小石桥不远的那户人家姓谢,祖上是旧时乡间秀才,酷爱读经吟诗,还开办私塾,收徒传道。虽非大户望族,却肯济世助人,行善无数,修大小石桥、木桥数十座,方便众人,从不留名刻姓。百姓为了感念谢家恩德,就将他家附近这原本无名的小石桥叫作“谢家桥”。

⑥谢家一直单家独户住在谢家桥附近的原野。每一次路过,都要望一眼那座朴素安静的房子,青瓦,白墙,房前屋后栽着椿树、榆树、柳树,山墙旁一丛青翠的竹子于微风里静静摇曳,摇出了一种田园幽思。偶尔有狗叫,也似乎比别处的狗叫声显得温和。春日,菜园里,篱笆前,绿树间,杏花、桃花、李花,一起开了,红白掩映于青,让人眼睛一亮,心境缤纷。

⑦前些年,我回老家,那座房子也不见了,那条溪流没了,桥也没了。我问村里的年轻人,谢家桥那家人搬哪里去了,年轻人反问,哪里是谢家桥?我们这里没有谢家桥。

⑧谢家桥,谢家桥,世上从此再没有这个地方了吗?

⑨可是,我心里有个谢家桥。我还记得那清清溪流,那小小石桥。

⑩上了多年的学,究竟坐过多少教室,大都淡忘了,有的仅记得模糊的轮廓。那些教室都是有恩于我们的。从最简单的“人”字怎么写,到怎么做人;从“小儿科”的1加1,到高深的数理化;从雾是怎么形成的,到宇宙是如何演化的……这一切,都与教室有关。

在那一面面黑板上,我们曾留下多少专注的眼神和纯真的笔画。黑板黝黑的背景里,划过多少知识的闪电和思想的晨曦,照亮了我们生命的原野,引导我们叩问人生的理想。

在那一张张课桌上,我们曾虔敬地写下某句格言;与女同学同桌就在桌子中间画一条分界线,那该是世上最羞涩的“国境线”了;在抽屉里藏一本反复阅读,并在空白处写下感想的心爱的书,后来不知被哪个同学借走了。我真希望那本留下我的字迹,后来又留下你的字迹的书,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我们一起辩认青春的手迹。

那一扇扇窗子呢?那时,我和我的同学们,曾次次从课堂和书本里抬起眼睛,眺望窗外的原野,窗外的青山,窗外的天空,然后,目光返回课堂和书本,然后,又投向窗外,投向纷繁的未知世界。就这样,目光一次次往返,一次次俯仰,我们的目光和心境渐渐变了,变得丰富、深情,充满渴慕。

此刻,我逆着时光的列车,走进记忆的后院轻轻地来到昔年的教室,找到了青春的座位,然后谦恭地坐下来,静静地望向写满板书的黑板,静静地翻开一本书。很快,来自苍穹的一道道光线,透过窗玻璃洒下来,大片大片地洒下来,照亮少年青涩的脸,照亮书上那些充满深意的文字。然后,我静静地仰起头未,望向窗外。窗外,正有一只鸟在风里鸣叫着飞过。

(作者:李汉荣 选文有删改)

1.“谢家桥”和上学时的“教室”,能成为我记忆的后院,在于它们给我带来的美好。请任选其一,概括出它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文中大量的景物描写,让作者记忆中的后院更加令人神往。比如第⑥段,请品味这些景物描写的作用。
3.本文语言富有趣童趣,又带有诗的味道。请从修辞的角度试赏析语句。
我们在金色的海洋里钻进钻出捉迷藏,蜜蜂满身披黄,我们也满身披黄,只是我们不会酿宝,我们酿造单纯的快乐。
4.李汉荣的《记忆的后院》让我们想到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请分别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谈谈两位作者希望作为读者的你能感受到什么。
2022-08-24更新 | 15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买蛋
①星期天中午,朋友约我吃火锅,刚进火锅店,雨便倾盆而至。我们吃着火锅喝着啤酒惬意地闲聊着。
②这时,一个老人从玻璃门外蹒跚着走了进来,他浑身上下淋得精湿,衣服和裤子都往下滴着水。老人头发已白了九成,瘦骨嶙峋,在火锅店金碧辉煌的大厅里,他的身子瑟瑟发抖,眼里露出怯怯的光。他在那里站了很久也努力了很久,终于鼓足了勇气,试探着向火锅桌旁靠拢,向人们推销他提篮里的鸡蛋,嘴里不停地说:“这是土鸡蛋,真正的土鸡蛋,我一个一个攒了很久……”在有小孩的桌上,他甚至做起了小孩子的工作,努力地笑着,说:“好鸡蛋,让你爸爸妈妈买吧。”连不满周岁的孩子他也没放过。但吃火锅的人们显然没兴趣听完他的广告,一挥手把他呵斥开,像呵斥一个乞丐。
③在他“巡逻”完三十几桌火锅之后,鸡蛋依然原封不动地躺在篮里,当他向坐在角落的我们走来时,店里的小式跑过来,连推带搡将他送回了瓢泼大雨中。我从他的眼中看出了焦急之后的深深绝望,或许他家正有一个急需用钱的理由使他不得不在这个雨天出来卖鸡蛋。老伴病了?孩子要交学费?或者仅仅是为了能给小孙子买几颗糖?
④我偷偷溜出去,将他的鸡蛋全部买了下来,我用15元买得了一个老人的感激涕零。他语无伦次,哆嗦着手要找我零钱,我没多说什么,把他劝走了。
⑤当我拿着一包用蓝花布包着的鸡蛋回到桌旁时,朋友们都笑了,笑我善良得幼稚。桌上的话题遂转为对我的批评教育。他们讲卖假货的小贩如何用可怜的的外表欺骗人们的善良;讲自己好心得到的恶报;讲乞丐们的假伤口和真富裕;他们一个个苦口婆心像是怕儿子变坏的孟母。
⑥我没想到自己会受到如此隆重的批判,憋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大吼一声:就算被骗,也不过15元钱。你们想过没有,如果他是真需要钱,这该是多么大的一个安慰啊。
⑦我很想给他们讲讲自己几年前在重庆的一次经历。那次人,我到白公馆玩,钱包被偷了,手中只剩100元买来的一盒纪念币。在沙坪坝的街头。我想以50元卖出去,以便能搭车回去,但我在沙坪坝的大街上拦了近百人,纪念币价格从50元降到5元,却怎么也没卖出去。人们都很漠然,甚至怀疑我是骗子——一个要将100元买来的东西用5元钱卖出去的骗子!最后,还是一个老婆婆救了我。她是那天唯一一个相信我的人,她给了我5元钱,没有要的纪念币。她用5元钱拯救了我对人心的看法。
⑧我想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但见朋友们一副不屑的模样。也就忍了。事后的几天,我煮蛋的时候生怕一个坏蛋冒出来,刺伤我对善良的信心。很多日子,我甚至不敢再到火锅店,怕碰到那个老人又在那儿卖鸡蛋,如果他真是职业贩子话,朋友们的笑声足以挫断我的神经。
⑨想不到,我怀着善良的愿望做了一笔正常的交易,竟背上了如此沉重的精神负担。但我从不后悔。
1.人们为什么不愿意买这位老人的鸡蛋?
2.“我”为什么要把老人的鸡蛋全部买下来?
3.第②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方法来刻画老人的形象?这些描写与下文的故事情节有什么联系?
4.作者“怀着善良的愿望做了一笔正常的交易,竟背上了如此沉重的精神负担”,这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5.在学习或生活中,你遇到过有困难向你求助的人吗?结合具体的实例说说你是怎样处理的?
2016-05-31更新 | 29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