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61 题号:6073253
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作者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人称“亚圣”。他所宣扬的“道”就是实行仁政。
B.《曹刿论战》选自《左传·庄公十年》。《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左丘明所著,是根据鲁史写的纪传体史书。
C.《论美》,作者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课文论证了美德是人类最高的美,勉励人们致力于内在美的追求,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使美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D.《绿》选自《朱自清散文全集•温州的踪迹》,作者朱自清,字佩弦,浙江绍兴人。这篇游记散文,通过对梅雨潭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1】选出对下列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两项。(   )(     
A.格列佛生于洛丁加姆州,从十四岁开始在英国与荷兰的大学中念书,后来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经过数次航行后在伦敦定居。
B.格列佛最后航行到一个慧骃国的地方,那里的人外形好像马,缺乏智慧、自制力和礼节,就像生存在幻境中似的,对人类十分排斥。
C.《朝花夕拾》中《琐记》《藤野先生》《无常》三篇作品,记述鲁迅离开家乡到南京、日本求学和回国后的一段经历,留下青年鲁迅在追求真理的人生道路上沉重的脚印。
D.《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E.祥子没有轻易忘记自己的车被抢的事。一想起这事,他心中就觉得发怵。他恨不得马上就能买上一辆新车。为此,他更加拼命地挣钱,甚至不惜去抢别人的生意。
2018-04-18更新 | 118次组卷
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烽烟,古代边境有敌人入侵时,在烽火台上点起的报警用的烟火,后泛指战火或战争。
B.古代常用“社稷”“垂髻”“桑梓”“丝竹”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
C.科举时代,一般童生先参加院试,考取了叫“进学”,或者叫中了秀才。秀才再到省城(包括京城)参加两年一次的乡试,考中的为“举人”。
D.锱铢,皆为古代重量单位,比喻极微小的数量。现代汉语常用“锱铢必较”来比喻不大度,凡事斤斤计较。
2024-01-31更新 | 72次组卷
选择题 | 较难 (0.4)
【推荐3】下列诗句中与抒发爱国之情不同类的一项是(          )
A.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
B.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C.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D.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2017-08-24更新 | 11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