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80 题号:6289829
下列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杨振宁,理论物理学家,与李政道共获 1957 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B.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 话与诗》《唐诗杂论》等。
C.萧红,原名张乃莹,代表作有小说《生死场》《呼兰河传》等。
D.《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 1362年间的史事。
【知识点】 文学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汉语表意十分丰富,同一对象可以有不同的说法,如“垂髫”也指“童年”,“夫妻”又称“伉俪”,“汗青”也指“史册”等。
B.我国古代儒家经典“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尚书》。
C.“金榜”是科举时代殿试录取的榜,殿试是皇帝主持的考试,考中者为“进士”,殿试第一名叫“状元”。
D.二十四节气中,“清明”过后是“谷雨”。
2019-08-14更新 | 276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2】根据你的名著阅读的积累,下列对《朝花夕拾》的阅读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告假回家的长妈妈给我买来的《山海经》虽粗拙,却凝聚了她对“我”的爱心,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动,觉得她有“伟大的神力”。
B.鲁迅先生在《琐记》中提到为了躲避流言和中伤离开了故乡绍兴,于是“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需学费的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不久感到这里“不合适”且“乌烟瘴气”,又考入矿路学堂,毕业后准备去日本留学。
C.《二十四孝图》中鲁迅从自己小时候阅读有关“孝”的故事感受,尤其是重点描写在阅读“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的反感,指斥这类封建孝道的虚伪、荒唐,将“肉麻当作有趣”,“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
D.“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獭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段文字强烈地表达了鲁迅对在日本留学时帮助过自己的范爱农的深切怀念,以及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2023-01-24更新 | 0次组卷
选择题 | 较易 (0.85)
【推荐3】下列关于名著的说法,有误的两项是(     
A.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部经典被称为“四书”。
B.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提到,真正奠定了五言诗基础的是三国时期魏国的阮籍,他是第一个用全力作五言诗的人。
C.“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有很多,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
D.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描写经济恢复和社会主义建设,第二部分描写国内战争。
E.《水浒传》中,作者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前四十回先讲述单个英雄人物的故事,然后百川汇海,逐步发展到水泊梁山大聚义。
2024-02-04更新 | 9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