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 杂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170 题号:6362939
【18届河南省平顶山市九年级第二次调研】阅读下文,回答下列小题。

学生的精神

①现在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中国“四书”上有两句话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员,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这可说是我现在要讲的“学生精神”的先决问题。

②现在开始来讲《学生的精神》了。学生精神大约分为三点。

③学生求学须具有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例如别人要我们信仰国家主义,我们必须明了国家主义的内容是否合于现代社会,才定信仰不信仰的方针。其他,社会主义亦然,无政府主义亦然……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一个问题来了,“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 。因为我们自己知道自己不知的地方,那还有能够知道的一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末,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们学生求学,第一步就要有科学的精神。

④要改造社会必具有委婉的精神。我们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譬如园丁栽花木,倘只执一镰斧,乱砍荆棘,我相信花木亦必随之而受伤。务须从旁着想,怎样才能使荆棘去掉,那末,非用委婉的功夫不可。改造社会也是一样。尤其是我们学生,因为是领导民众的中坚分子,倘用乱刀斩麻的手段,必引起一般民众起畏惧之心,怎样还讲得社会改造?所以我们要社会改造,也需要用委婉的精神,走到民众前头,慢慢地领他们向前走,并且还要告示他们向前走的方法。如此才有社会改造的希望。不然,任你如何轰轰烈烈倡社会改造,社会还是不能改造的。

⑤应付环境必具有坚强人格和百折不回的精神。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利害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这才算得一个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国民。现在中国学生在普通情形的时候,各人的性格,好像没有多大的区别。但到危急存亡利害相冲的关头,就看得清清楚楚。各人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所以我们处在任何的环境里面,坚强不摇的人格及不屈不挠的精神,决不能少的,尤其在我们学生时代。

⑥学生的精神,大概分为上列三点。我觉得在今日的学生及教员.是必须具备的。

(作者:陶行知。有改动)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④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3.下面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为什么?
明朝的方孝孺先生,当燕王棣篡位之时,使他草“即位诏”,他大书“燕王篡位”四字,因此被夷十族。当燕王篡位之时,势力胜过现在的任何军阀,但不能压迫方先生一笔锥。
4.请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知识点】 杂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逆向思维的力量

陆明

①人们习惯于沿着事物发展的正方向去思考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其实,对于某些问题,尤其是一些特殊问题,从结论往回推,倒过来思考,从求解回到已知条件,这种运用逆向思维的方式反而会使问题简单化,解决它也变得轻而易举,甚至因而有所发现,创造出惊天动地的奇迹来。

②在日常生活中,逆向思维能使人摆脱困境,取得成功。某时装店的经理不小心将一条高档呢裙烧了一个洞,其身价顿时一落千丈。如果用织补法补救,也许能蒙混过关,但那是在欺骗顾客。这位经理突发奇想,干脆在小洞的周围又挖了许多小洞,并精心装饰,还将其命名为“凤尾裙”。一下子,“凤尾裙”成了畅销货,该时装商店也因此出了名。逆向思维常常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无跟袜”的诞生与“凤尾裙”异曲同工。因为袜跟容易破,一破就毁了一双袜子,商家运用逆向思维,试制成功无跟袜,创造了非常良好的商机。

③在创造发明的路上,逆向思维可以创造出许多意想不到的人间奇迹。洗衣机的脱水缸,它的转轴是软的,用手轻轻一推,脱水缸就东倒西歪。可是脱水缸在高速旋转时,却非常平稳,脱水效果很好。当初设计时,为了解决脱水缸的颤抖和由此产生的噪声问题,工程技术人员想了许多办法,先加粗转轴,无效,后加硬转轴,仍然无效。最后,他们来了个逆向思维,弃硬就软,用软轴代替了硬轴,成功地解决了颤抖和噪声两大问题。这是一个由逆向思维而产生创造发明的典型例子。

④多做逆向思维能使思维更加灵活,找到更多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传统的动物园内,无精打采的动物被关在笼子里让人参观。然而有人反过来想,把人关在活动的“笼子”里(汽车中),不是可以更真实地欣赏大自然中动物的面貌吗?于是野生动物园应运而生。

⑤在工作中,运用逆向思维就会多一个解决难题的方法。每一种文化、行业和机构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新的观念、好的主意常常来自拦腰截断那些习惯而成的思维疆界,把目光投向新的领域,就会有新的发现。正如新闻记者罗伯特·怀尔特所说:“任何人都会在商店里看时装,在博物馆里看历史。但是具有创造性的开拓者却是在五金店里看历史,在飞机场上看时装。”

⑥逆向思维是思维完整性的补充,是思维新颖性的重要体现,是创新能力不可或缺的思维形式,它最宝贵的价值,是它对人们认识的挑战,是对事物认识的不断深化,并由此而产生“原子弹爆炸”般的力量。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2.选文③、⑤两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四句名言中,能够证明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
A.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B.对一位知识分子来说,成为思维的精英,比成为道德精英更重要。
C.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D.真正的财富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不是一个月收入的数字。
4.最后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
2017-05-12更新 | 9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内心成熟的人,看什么都顺眼》,回答小题

内心成熟的人,看什么都顺眼

(1)生活中,你会经常遇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吗?又是什么原因让你对别人横坚看不惯呢?我想这其中的原固纵有千万条,归结起来只有一条,那就是你的内心还不够成熟。

(2)看别人不顺眼,源于对大自然,对万事万物的特征认识不深。著名哲学家罗素说:“须知参差多态,才是幸福的本源。”如果天空永远只是蓝色,我们便无法看到绚丽多彩的黄昏和晚霞;如果所有花朵都只有一个颜色,我们便看不到姹紫嫣红的春天;如果所有人都一个样,那这个世界该有多无趣?大自然的造物规律就是万物皆有不同。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唯一保持不变的,就是一直在变,就是保持多样而共存。我们没有资格看别人不顺眼,那样做岂不是违背自然规律?这样做的人一定情商不高,心智不够成熟。

(3)看别人不顺眼,来源于对别人观点的不认同,即观点或意见的相左。其实,   大多数事情本无绝对的对错之分,每个人的认知都来源于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和体验。你所谓的“对”,也许就是谬误; 你所谓的“错”, 或许就是真理,把自己的价值观当做唯一,固执地要求别人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只要跟自己不同,便看不惯,绝不仅是情商不高绝和心智不全的问题。 往小了说,是典型的大男子主义,是性格缺陷; 往大了说,是心胸狭隘和局限,是人格分歧。一个是把别人的缺点错误挂在嘴上的人, 就像一个哭哭咧咧,时刻向老师或家长告状的小孩子,从里往外透着幼稚,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4)看别人顺眼,不一定代表完全赞问,而是一种尊重与包容。越是成熟理智的人, 越能看到世间万物的多面性,越能包容和尊重他人的差异性。

(5)北宋王安石、司马光互为政敌,虽热政见上有严重的分歧 但又互相欣赏,即使在对方落难时,也绝不落井下石。后人将他俩的这段渊源美誉为“君子之争”。 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在具体的问题上不不必奢求一致,但却不妨碍彼此之间互相欣赏。

(6)看别人顺眼,不一定代表完全理解,而是一种内在的修养。 因别人的生活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去横加指点,甚至要求别人应该怎么做,这是在要求别人满足自己,是一种自私。 说到底,还足修养不足。有修养的人,极少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高级的,因为他们同时尊重他人的努力和选择。每一个生命体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选择,都是“不一样的烟火”。正如伏尔泰所说:“我不同意你说的话,但我警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7)眼里有光,目光所及皆是美意;内心无花,似锦繁花与荒芜无差。有修养,心智全,而且目光和善的人,总喜欢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没修养,嘴巴臭,而且内心幼稚、目露凶光的人,总喜欢盯着别人的缺点大加挞伐。殊不知,看别人丑,我们也漂亮不到哪里;看别人脏,我们也干净不到哪里。正如民谚有云:“乌鸦落到猪身上,只看到别人黑。”我们横竖看别人不顺眼,也许我们身上的缺点比别人的十倍还要多。

(8)经常听到有人在吐槽:“三观不同的人在一起,实在是太累了!”什么是三现不同?是你喜欢吃榴莲,而我讨厌那个味道?不是。是我觉得某部电影有趣,而你觉得一般般?也不是的。真正的三观不和,是你喜欢榴莲,我看不惯,说真恶心;是我喜欢那部电影,你看不惯,说真没品味。因看不顺眼而去贬低别人喜欢的东西,例如有“酸葡萄心惠"的人,本身就是情商低,修养低,素质低的“三低人群”。

(9)所以,当我们看不惯别人之前,先把自己的生活过好。学会“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已之心恕人。”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从选文看,作者认为我们不能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想法的原因有哪些?
3.指出下面句子中所使用的论证方法。(一个括号只能填写一种论证方法)
(1)有修养,心智全,而且目光和善的人,总喜欢用欣赏的最光去发现别人的优点;没修养,嘴巴臭,而且内心幼稚、目露凶光的人,总喜欢盯着别人的缺点大加挞伐。(       )
(2)一个总是把别人的缺点错误挂在嘴上的人,就像一个哭哭咧咧,时刻向老师或家长告状的小孩子,从里往外透着幼稚,一点都不招人喜欢。   (         )
4.梳理选文第(6)段内容,填空:
选文第(6)段作者首先提出____________;然后________,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4-16更新 | 1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真题
【推荐3】战胜残缺 拥抱美丽     
①毋庸讳言,残奥会上的运动员在肢体上都有这样那样的残缺,而残缺本身总是令人遗憾的。不知道是谁最早提出了“残缺美”的概念,这种独特的欣赏眼光,把残缺这种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的遗憾,与理想境界中的至美连缀在一起,启发人们从残缺中提炼出美感,拓宽了人类的审美视野。
②谈到“残缺美”,自然会想起卢浮宫里的著名雕塑“断臂的维纳斯”。维纳斯的美从何而来?有人认为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有人认为来自暗示——你可以把她的手臂想象成各种样式﹑姿态,故而美不胜收。
③不过笔者却认为,维纳斯的美不是缘于其所缺,而是来自其所有:如果不是由于断臂后的维纳斯,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她身上折射出的美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基础。尽管此身已残,但维纳斯所承载的无瑕的艺术之美,却仍旧执着地展现在世人面前,让这种美更加具有动人心魄的能量。所谓“残缺美”,应该在此。
④残奥会赛场上的各国运动员,没有谁因为残疾而放弃对生命的热爱,他们以自己在不幸面前所拥有的一往无前的勇气,战胜了残缺带给人生的遗憾,拥抱了健康,展现了活力,诠释了精彩。这是又一种美。
⑤观看残疾人选手的比赛,是一种审美的经历。如果说他们身上也散发出了一种“残缺美”,那么这种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也不是来自人们对这种残缺的同情,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⑥与残疾人相比,健全人无疑是幸运的。然而,漫漫人生路,难免道阻且长:考场上的失意,职场上的不顺,情场上的挫折……都可以打碎人们对生活的完美想象。把酒问青天,又有几人从不残缺?残缺美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美。让我们从残疾人运动员身上汲取力量吧,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书写传奇!
1.请结合选文内容,概括出中心论点。
2.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2分﹚
A.维纳斯的美是来自其断臂后仍然拥有优美的曲线,健康的躯体,圣洁的神态。
B.维纳斯的美来自残缺——正是因为维纳斯断臂后不再完美,所以更显凄美。
C.残疾人选手身上散发出的“残缺美”,不是来自残缺本身,而是源于这种残缺没有也无法掩盖住那股旺盛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生命之大美。
D.健全人能藐视生活中的一切烦恼和失意,战胜各种缺憾带来的人生挑战,始终不言弃,也是一种残缺美。
3.3.选文②③段在论述维纳斯的例子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012-08-28更新 | 14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