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议论文 > 杂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45 题号:7174950
阅读《论美》,完成题目。

①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②美貌的人并不都有其他方面的才能。因为造物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给予彼。所以许多容颜俊秀的人却一无所为,他们过于追求外形美而放弃了内在美。但这话也不全对,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斯、腓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

③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作画合成一张最完善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定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④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 “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⑤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以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3.如何理解第④段画线句的含义?
【知识点】 杂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善言是一种美德》,回答小题。

善言是一种美德

①生活中,我们常为如何融洽地与人交流而煞费苦心。其实,想营造愉快、真诚的谈话环境,是有基本的规律可循的,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口出善言。这里的善言,指说的话不仅能让人乐于接受,而且能使人获益。荀子说:“与人善言,暖于布帛。”所以说,口出善言,是我们在与人交往中应该珍视的美德。

②善言,可以给身处困境的人自信和力量。善言暖心,面对身处困境中的人,我们不妨多说一些美丽的善言,使人奋发自强。一次语文课,一位个子矮、有些跛脚的学生在黑板上默写生字。他刚刚够到黑板,写字要斜着身子,字迹歪歪斜斜,很难看。然而老师点评时却说:“这些字,好像从地里拱出来的小嫩芽。虽然乱了一些,但是,说不定就是这些嫩芽,将来会开出世界上最美的花朵呢。”就是这一句话,改变了这个自卑孩子的命运。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他变得开朗自信起来。经过多年的打拼,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当年正是老师用一句生动形象的比喻给了他信心与力量,帮助他走出自卑的困境,使他走向成功。由此可见善言的魅力。 

③善言,可以让困惑迷失的人找到前进的方向。马来西亚著名华语歌手曹格,在一次醉酒打人被曝光之后,人气骤然下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人生迷茫之中。无助的他打电话给刘德华。刘德华说:“你今年30岁,这么早发生这事对你是好事,是上天给你改过的机会,你要好好改过,否则只有两个字:收工。”刘德华的话,让曹格如梦初醒。他痛定思痛,重塑形象,终于又获得了成功。刘德华的话让迷茫的曹格重新燃起了希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困惑迷失的时候,一句善言,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它能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从而走出人生的阴霾

④善言,可以化解矛盾、促进事业的成功。美国南北战争中,平民出身的格兰特将军与韦策尔将军脾气不合,作战中不能有效地沟通。韦策尔强烈要求林肯总统撤掉格兰特的军职,理由是格兰特喝酒太多。林肯找到格兰特,对他说:“格兰特将军,我真的为你感到欣慰,你的部下和同事都在夸你总是打胜仗,韦策尔将军还很欣赏你酒后不慌乱的风度,要是战争结束了我一定请你喝酒。”听到这些话后,格兰特主动与韦策尔将军打配合战,为结束南北战争立下了赫赫战功,并与韦策尔将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林肯总统的善言,成为两人和好的桥梁,使两人并肩作战,最终取得了南北战争的胜利。试想,如果林肯总统真的撤掉了格兰特,不仅会使两人结怨,甚至可能影响南北战争的进程。因此,我们要学做报喜的“喜鹊”,这有益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事业的发展。

⑤善言往往能体现一个人真实而善良的内心,而他人也可能因一句善言而从此发生改变。所以,如果我们都能在生活中时时谨记口出善言,那我们就拥有了一份美德。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
第①段:亮出论点:________→第②③④段:分析“善言是一种美德”的原因:_______________→第⑤段:总结全文,重申论点。
2.选文第②段中,运用了事实论据,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画波浪线文字的内容。
3.选文第③段中,画横线句子运用了何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读完本文后,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017-11-21更新 | 108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培养专心专注的能力

①曾经看到一个景区小店的经营者设置这样的游戏:15分钟内,若能在白纸上连续无误地从1写到500,就能赢得丰厚奖品,否则就需支付游戏费用。挑战看似简单无奇,参与游戏的年轻人也一波接一波,但实际上成功者却是凤毛麟角,“数字太多,烦躁写不下去了”“一看手机注意力就分散了,很容易出错”……

②缺乏专注力,似乎是当下不少年轻人都有的“苦恼”。有的人翻开书本,才翻读几页就掷到一边;立志健身,锻炼几日便打退堂鼓;制定了诸多计划,却总是拖延症缠身。而移动互联时代,更是容易让人沉溺于眼花缭乱的碎片化信息之中,瓦解年轻人的专注力与意志力。

③在当下,专注力无疑是稀缺的品质。保持专注力,需要一颗坚定的内心,需要面对外界纷扰保持定力。专注者往往能在生活中处处管好内心,淬炼平和的心性,不被躁气吞噬。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期间,常拿着书到离第一师范不远的一个叫南门的地方,在嘈杂喧闹的大街边看书,以此作为考验,培养自己随时随地都能专心专注的能力。这种“闹中取静”的定力,无疑有助于我们拓宽洞察之视野,涵养“每临大事有静气”品质。

④古人云,“守少则固,力专则强。”专注不是局限住视野,其本质是剪掉那些不必要的“枝丫”,从而用志不分。人的精力十分有限,以清醒的头脑进行价值选择和取舍尤为重要,沉潜下来与有益之事“长相厮守”,方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78岁的刘先林院士选择坚守最纯粹的科学精神,即使在高铁上也笔耕不辍,校对完善资料,用实际行动把“艰苦奋斗、不怕苦累、敢于创新的精神传递给年轻人”;黄大年教授放弃国外优越条件选择回到祖国,致力于深地资源探测,在7年间昼夜钻研,攻克难题,带领400多名科学家的团队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填补了多项技术空白。像刘先林、黄大年一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志向高远,撇开焦虑和诱惑的杂音,守住宁静,专一于为国家强大奋斗不息,贡献所能,终让一切浮华黯然失色,成为独好风景。

⑤专注的养成也需要时间的沉淀。完善细微过程,不被焦虑捆绑手脚,才能将问题迎刃而解,才能以强劲持续的竞争力,在珍贵时光中积累出与众不同。如今,越来越多的“匠心”为人知晓:北京APEC峰会上,百万次錾刻敲击雕出的纯银丝巾果盘惊艳世界,古老工艺散发出光芒;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修复师,用专注耐力和精湛技法,重现了古老神奇。正是匠师们不走捷径,对细节进行一丝不苟的打磨锻造,日复一日的坚持,年复一年的专注,才让日常的点滴积累飞跃,完美绽放。

⑥“人若愿意,何不以悠悠之生,立一技之长,而贞静自守。”奥地利诗人里尔克的这句话,或许可以作为那些需要培养专注力的年轻人的座右铭。而作为开始,也许仅仅需要这些年轻人放下手机,从读完一本书、完成一个计划做起。

1.本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如何培养专注力。
3.选文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
4.选文第③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第④段划线句子中的加点词语“长相厮守”有何表达效果?
2018-12-17更新 | 9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担起建设品牌强国使命

冯蕾


①5月10日,首个“中国品牌日”的到来引起广泛关注。国家层面设立“中国品牌日”,宣示着一个“质造”和“智造”时代的来临。这不只是仪式,更是一种使命。从外部环境看,我们正站在一个生死攸关的路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低成本取胜已难以为继,以质取胜是必由之路。
②这是一个尴尬的现实——全球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自有品牌在世界100强品牌当中却只有一个。尽管近年来,阿里巴巴、华为等一大批中国品牌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新模式、新动能的生动注脚,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国际知名品牌少、品牌影响力弱、品牌话语权小、品牌总体形象欠佳。究其原因,主要是质量、创新、诚信、文化、人才、营销、环境等方面存在不足。实现品牌强国,练就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时代的呼声。尤其是在各地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今天,只有提供更多消费者信得过的自主品牌产品,才能提振消费信心,引领新供给,创造新需求。
③早在春秋时期,就有“物勒工名,以考其诚”的记载,意思是在产品上刻下工匠或工场的名字,既利于追溯质量又方便区别产品,这就是品牌的雏形。同样,在今天看来,标准、检测、追溯机制依然是中国品牌建设面临的坎儿。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成为中国乳业的分水岭,这场乳业危机重创了消费者对国产奶粉品牌的信任。一个品牌形象的建立可能需要数十年甚至几百年时间,但摧毁一个品牌也许就在一瞬间。其中一个关键,就是如何把住“标准”这个要害。近年来,中国对奶业标准的主要指标进行大幅调整,一些标准按照国际最高标准来制定。以“标准”为抓手提高产品质量,引领核心技术的创新,这正是锤炼自主品牌的重要密码。
④中国品牌日,仅仅是一个开始。走好品牌强国之路,还需要从顶层设计到关键环节的重要突破,需要抓住品牌建设的“牛鼻子”。比如,有的医药企业反映,研发一款新药需要数十年的潜心攻关,但新产品一出来,模仿者甚众,这无疑会打击创新者的积极性。知识产权保护如何更加严格有力?品牌建设立法上如何加快跟进?此外,很多大企业有能力投入研发和品牌建设,但大多中小企业没有足够资金投入技术研发,要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自有品牌,需要给中小企业更多精准扶持,允许他们在打造自有品牌之路上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⑤品牌时代的来临,承载的是一个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的梦想和使命,需要别开生面的创新精神,也需要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从国际上看,一个国家经济崛起的过程也是质量升级、品牌壮大的过程,德国专注务实的工匠精神,美国高度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制,韩国以“国家品牌委员会”的推进机制,都给我们以启示。今天,中国正在创新之路上跋涉。2016年,中国全社会R&D(研究与发展)支出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企业占比78%以上;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40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当C919国产大型客机翱翔蓝天,当中国高铁“扬帆出海”,我们不只有品牌之梦,更有品牌之力和品牌之智。

(选自2017年05月10日 02版《光明日报》)

1.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我国品牌建设任重道远,作者认为要采取哪些措施?
3.简述第②段的论证思路。
4.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加点词语“跋涉”、“达到”、“增至”,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的理解。
今天,中国正在创新之路上跋涉。2016年,中国全社会R&D(研究与发展)支出达到15440亿元,占GDP比重为2.1%,企业占比78%以上;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11407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增至56.2%,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17-06-10更新 | 5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