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小说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219 题号:7751504
阅读记叙文,回答小题。

父爱的高度

⑴好多年都没有看过露天电影了。

⑵记得小时候,家在农村,那时电视、碟机这类玩意在乡下压根就没见过,更别说是享用了。所以要是逢有哪个村子放电影,周围十里八村的人就都赶着去,在那露天地里,黑压压的一片,煞是壮观。

⑶那时父亲还年轻,也是个电影迷。每遇此等好事,就蹬着他那辆已不可能再永久下去的老“永久”自行车,带着我便摸黑去赶热闹。

⑷到了电影场,父亲把车子在身边一撑,就远远地站在人群后边。我那时还没有别人坐的板凳腿高,父亲就每每把我架在他的脖子耻,直至电影结束才放下。记得有一次,看《白蛇传》,骑在父亲的脖子上睡着了,竟尿了父亲一身,父亲拍拍我的屁股蛋子,笑着说: “嗨!嗨!醒醒,都‘水漫金山’了!”

⑸一晃好多年就过去了,我已长得比父亲还高,在人多的地方,再也不用靠父亲的肩头撑高了。

⑹春节回家,一天听说邻村有人结婚,晚上放电影,儿时的几个玩伴就邀我一同去凑热闹。我对父亲说:“爸,我去看电影了!”

⑺父亲说:“去就去么,还说什么,又不是小孩子了!”

⑻“你不去?”

⑼“你自个去吧,我都六十几的人了,凑什么热闹!”

⑽来到电影场,人不算多,找个位置站定。过了不大一会,身边来了一对父子,小孩直嚷嚷自己看不见,如多年前父亲的动作一样,那位父亲一边说着“这里谁也没你的位置好!”一边托孩子骑在了自己脖子上,孩子在高处咯咯地笑着。

⑾我不知怎么搞得,眼一下子就湿润了。这么多年了,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能准确代表父爱的动作,眼前这一幕不就是我找寻的结果吗?

⑿想起了许多往事,再也无心看电影。独自回家。

⒀敲门。父母已睡了,父亲披着上衣来开门,“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电影不好?”

⒁看着昏黄灯光里父亲花白的头发和那已明显驼下去的脊背,我泪一下子涌了出来,什么也没回答,只是把自己身上那件刚才出门时父亲给披上的大衣又披到了他单薄的身上。

⒂是啊,父亲一生都在为儿子做着基石,把儿子使劲向最理想的高度托,托着托着,不知不觉间自己就累弯了,老了。

⒃我知道,这一生,无论我人生的坐标有多高,都高不出那份父爱的高度,虽然它是无形的,可我心中有把尺啊!

1.请概括选文写了哪两件事?
2.选文第⑷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理解第⑾段中的划线句子“我不知怎么搞得,眼一下子就湿润了”?
4.分析第⒂段语句的含义。
【知识点】 小说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坐宫

闻琴

①河水流进山洼,回旋而下。春季到来,水畔就铺满青绿不一的荇草。行人若再往里,得过一道山岭。岭子靠左,那最平坦的一处,叫作白家岙。白家岙的人都姓白,唯一一个会唱戏的男人却姓蓝,人称蓝三爷。清晨,渡船停泊,一瓣一瓣的落花飘浮水上,他总喜欢来这里吊嗓子,而后,踱着方步,念几句白,唱一段慢板。

②“杨延辉坐宫院自思自叹,想起了当年事好不惨然!我好比笼中鸟有翅难展,我好比虎离山受了孤单,我好比南来雁失群飞散,我好比浅水龙被困在沙滩。”蓝三爷总喜欢唱京剧《四郎探母》中的片段《坐宫》。

③蓝三爷也干农活儿,从一开始的笨拙,逐渐被磨炼成一个庄稼好把式。看着热火朝天的农田收割场面,他也会丢下农具,来几段西皮流水助兴。村人就寻个木枝,敲击瓷碗给他伴奏——这也似作响锣鼓,好像真过了一回千军万马的瘾。

④村里学校老师缺失,蓝三爷说自己戏校毕业,认字识数,因而常常主动代课。空闲时,他还在操场上给孩子们演上几段打戏。孩子们围聚在他身边,瞪着眼,张着口,好像窥到另一个世界,也模仿着戏里的角儿,性格变得稳重。

⑤蓝三爷是个热心人。每逢村里捐款,他是头一个拿钱的。要是赶上修路造桥,那他更是觉得义不容辞的。他还好打抱不平,谁家男人欺负女人,那他可是不给半点面儿的,该训就训。在村人的记忆里,蓝三爷又是孤僻的。黄昏时天气阴沉,水面歇满乌黑的蚊蝇,天边黄云翻滚,远处传来尖利的鸟雀鸣叫,夜里必是滂沱大雨。这时他常立在洼头,凄惶行走,背影孤单。

⑥一个邮差走进僻静的小村,蓝三爷接到一封信,信封戳着一个外国地址。灰雾蒙蒙的早晨,他换上中山装,渡船去镇上,又到县里、市里、省城里,乘飞机,漂洋过海,到达一个地中海小国。“蓝三爷哪儿去了?”孩子们不适应,不停地问大人。那名邮差又来送信时,孩子们便围住打听。“哦,他大概出国了,他的两个哥哥联系上了他。”

⑦白家岙的人再也听不见那熟悉的音调。聆听过他唱腔的河水、黄莺、小狗、花朵们,就更为寂寞了。岙里的孩子,挎着书包,绕过河水,也学着蓝三爷吼上几声,咿咿呀呀,振作精神。“在头上摘下胡地冠,身上脱下紫罗衫。沿毡帽,齐眉掩,三尺龙泉挎腰间,将身来在宫门站,等等等等候了公主盗令还,爷好出关。”

⑧月白风清的晚上,蓝三爷突然又回来了,他依旧穿着出国时穿的那身中山装。他在岙里走来走去,摸摸孩子们的脑袋,看看这个,瞧瞧那个,分发一些零食水果,满眼看不尽的喜欢。

⑨“蓝三爷,你干啥要回来?”

⑩“我是中国人,这儿才是我的家。娃娃们,想我不?”

“想,就像杨四郎盼归那样想着哩!”

“那是想得紧……”

岙里通网那天,岙口突然驶来几辆县剧团的大车,车上下来几个领导模样的人。村人这才明白,当初蓝三爷迁籍岙里,并非像他说的“在家行三,而今却是孤家寡人”,还有一段仇恨。原来,当年他是被一个歹人陷害,才被迫迁籍深山里的白家岙的。

剧团领导请蓝三爷清唱几句《坐宫》。他颇为不屑,凄凄惨惨的,又哪如一曲《借东风》听得人神清气爽,妖魔鬼怪就此一扫而光。站在遒劲的苍松下,蓝三爷被毁伤的头皮格外醒目,脸上的坑洼似月亮表层,那手臂上的累累疤痕,在阳光下闪着光。“我哪儿也不去,就在村里给娃儿们唱戏,快活又自在。”

蓝三爷说毕,飘然离去。这舞台上的角儿收了蟒袍皂靴,敛了光芒,洗净粉墨油彩,一旦肚饿,任是神仙也得回到炊烟灶台,吃五谷菜蔬,变成接地气的农夫凡人。

河水静静流淌,日落星布,白家岙拆了迁,一幢幢安置房拔地而起。村子寂静了一些,时不时,也听说村里哪家哪户的小娃儿被省城的戏校招收。他们在月下追觅已逝尊者的魂魄,唱念做打,英姿勃发。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2年第1期,有删改)

1.第⑤段说蓝三爷是一个“热心人”。除了第⑤段所述事迹外,文中还有哪些事可以体现这一点?
2.请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孩子们围聚在他身边,着眼,着口,好像窥到另一个世界,也模仿着戏里的角儿,性格变得稳重。
3.第②段中蓝三爷为什么总要唱《坐宫》?第段中他为什么又不唱这个片段了呢?
4.文章最后一句中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023-06-11更新 | 43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书祸

①我酷爱读书,读书总给我带来巨大享受,尤其是乘车的时候。

②不过我也曾因为乘车读书而“闯祸”,并且不止一次。

③十多年前的一个礼拜天,我爸爸约了几位客人共进晚餐,打发我去北京的西单菜市场买两条鱼和半只火腿。我当时正在读卡夫卡的《城堡》,那是一本需把自己囚于其中方能读出所以然的书。从西单菜市场回家的电车上,我已在《城堡》深处。只听售票员吆喝:“北太平庄!”脚先于我的意识迈出车门,而脑子里仍是《城堡》的种种迷津。

④我木木呆呆走到家,爸爸开门便问:“东西呢?”我反问:“什么东西?”爸爸眼睛瞪圆了:“咦,等你买的鱼和火腿呀!”我瞬间张口结舌——东西全忘在电车上了。我爸爸一副揍也揍不得、骂也骂不出的样子,他几乎捶胸顿足:“你让客人吃什么!”他顶好客又顶怕亏待客人。我赶忙认错:“我读书读糊涂了。要不,我再跑一趟?”当然是来不及再跑一趟的,那时菜市场一旦来了鲜鱼,排队至少也要个把钟头。

⑤刚到美国读书时,一次有位朋友得了感冒,我临时代替她去打一天工——照顾一个两岁的小女孩,给她喂饭、换尿布,放卡通片给她看,她累了就哄她睡觉,诸如此类的事情,每小时5美元。

⑥当时我正在恋爱,这天晚上要和男友(现在是我丈夫)一起去他家,和他的父母共度圣诞前夜。男友的父母有个习惯:一年只在圣诞前夜喝一瓶轩尼诗酒,而这瓶酒总是由他们的儿子当作礼物送给他们,这已经成了他们家庭的传统。我知道这瓶酒对男友的重要性,决定下班后就替他去买来。

⑦结束了八小时换尿布、喂饭和放卡通片的工作,拿到40美元现金,我赶去买了酒并请店员给它做了最豪华的节日包装。天擦黑时,我已拿着酒挤在下班人群里走进了地铁。一找到光线较好的位置,我马上打开随身带的《百年孤独》,忘情细读起来,等回过神才发现已足足坐过头了两站。等下了车,我感到手中空空、步伐飘飘,若有所失,直到走到男友家门口,才猛然省悟到那瓶酒已经被我忘记在了地铁上!无奈只有再买一瓶。从那以后,我每次因乘车读书而“闯祸”,我丈夫总要提起那两瓶轩尼诗。

⑧当然并非每次“闯祸”的损失都那么大。一次在华盛顿开往纽约的火车上,我读完了《洛丽塔》,一时间泪流满面,哽咽不止,一车厢的人都旁观我的抽泣,不知如何是好。一位年轻女士戳戳她的男友,问他可知缘由,那男友耸耸肩,眼珠翻上去望望上苍,表示只有天晓得。那次损失最小,我只把夹在书里的一张从加拿大买的、具有纪念意味的牛皮书签弄丢了。

⑨回家告诉丈夫,他对我苦笑:“唉,你丢这丢那,不是乘错车,就是下错站,怎么就从来没丢过书呢?”这倒真是的,我还从没丢过书。哪怕是丢了夹在书里的书签,书照旧紧紧攥在手中,跟着我一路回家。

1.阅读全文,填写表格。
“闯祸”的具体原因“闯祸”的结果
在电车上读《城堡》,沉浸到《城堡》深处。(1)
(2)买来送给男友父母的酒被遗忘在地铁上。
(3)(4)

2.第④段画线句表现了爸爸怎样的心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本文主旨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
A.表达了作者对书籍的喜爱珍惜之情。
B.表达了作者惜时如金的学习态度。
C.表达了作者对阅读的无比热爱之情。
D.表达了作者对阅读时光的无限回味。
2019-10-31更新 | 12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老班长

张子影

①见到宋伟的第一眼我有点儿吃惊,明明40岁出头的人,居然已经满头白发。

②他马上捕捉到了我的疑惑,自己拍了一下脑袋,哈哈一笑说:“没办法,要思考的事情太多了。”利落的语气、磊落的姿态、眉宇间闪出的旷达以及举手投足间的豪迈,使得军人的气质秉性袒露无遗。

③老兵宋伟是山东邹城人。不久前,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上,老兵支书、“全国最美退伍军人”宋伟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④5月的后八里沟村、绿树鲜花、小桥流水,村中央公园的大喇叭里播放的军歌仿佛比以往更加嘹亮。宋伟大步流星地走在村子里,所有见到他的人都会微笑地同他打招呼。有了这么多光荣头衔的宋伟,在村里,却有一个特别的称谓:老班长。

⑤宋伟当过四年兵,在部队的最高职务是班长。这是他最为自豪的经历。讲起为什么回村当支书,不免让他牵出来一段辛酸的往事。

⑥那天,宋伟从部队退伍回到村里时,已是傍晚,天有些阴,宋伟刚走进村里就差点儿摔一跤,村里唯一的一条泥巴路上到处堆着垃圾和柴火,路两旁全是低矮破旧的土砖屋。宋伟走进家,却没有看到父母,他这才知道,哥哥成家了,因为没钱盖房,父母亲只好把家里这三间土坯房稍稍修葺后让给了哥嫂,老两口则搬进村大队的传达室。小屋逼仄简陋,冷如冰窖,根本无法再增加一人栖身。宋伟把所有的退伍费留给二老,背上背包,转身离开了村子。

⑦那天晚上,宋伟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夜色里,眼泪哗哗直流,心头好似有一块大石头堵着,他在心里发誓:一定要发奋努力,要让父母亲有自己的房子住。

⑧宋伟进了城,靠着自己的努力,事业蒸蒸日上,几年过去,他已经拥有了两家很有规模的公司,年收入百万,成了周围十里八乡响当当的人物。

⑨一个寒气袭人的冬日,宋伟外出回来,见几个衣着简朴的人站在公司大门外,旁边还停着一辆破旧的拖拉机。打头几位老者很似面熟,一望才知道都是后八里沟村的,见宋伟停好了车,几个人一齐围了上来……

⑩原来,村里“两委”即将换届,乡亲们想请宋伟回村当领路人!一位老者用颤抖的手拉着宋伟说:“你好几年没回来了,回村吧。别的村一个个都富起来啦,咱们村不能再穷下去啦!”

⑪送走了乡亲。宋伟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想了一整天。

⑫宋伟夜不能寐。他的人生第一次面临如此艰难的选择:一边是他辛苦八年多打拼出来的公司,此时正如日中天;另一边,是村里乡亲们一双双饥渴期盼的眼睛。

⑬父亲觉察到儿子心事重重,询问之后,儿子向父亲陈述了原委。

⑭父亲沉默良久,末了,说了一句话:一个人富了,不算富,要是能让全村人都跟着富起来,那才是你的本事。

⑮宋伟的心里一下子热了,虽然脱掉了军装,但是军人的热血还在胸膛里流淌。

⑯宋伟不是个莽撞的人,他决定回村一趟,去仔细了解情况。

⑰村委会是两三间土平房,门前的院子里杂草丛生,四下堆满了烂砖碎瓦,还有经年未处理的破旧农具、垃圾,窗台蛛网密布,推开吱嘎作响的房门,屋内桌椅破旧,一堆账本堆在桌子上,纸质蜡黄、字迹暗淡,内容却令人心惊:村里总共拖欠外债达20余万元……这些就是村委会的全部“家当”。

⑱站在村委办公室,宋伟心里别提多难过了。从小在村里长大,宋伟当然知道村子穷,但没想到时至今日还穷成这样。好大一会儿,宋伟站在那里不说话,陪他一起来的村民代表也惴惴不安,他们盯着宋伟,很怕他会说出撂挑子的话,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宋伟点头说:我干……

十几年过去了,老兵宋伟将当初欠债20余万元的穷困村,变成如今资产数十亿元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

⑳这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后八里沟村男女老少无不兴高采烈、喜气洋洋,大家聚集在村里的广场上,等待村两委组织“全村福”照片拍摄。只见村中心的“孝贤”广场上,聚集了2000多人,人人笑容满面,广场上欢声笑语,摄影师深深地被感动了,随着照相机“咔嚓”一声,一张“心齐人家”的巨幅画面定格了后八里沟村人的幸福。

㉑见到宋伟过来了,乡亲们纷纷招手喊道:老班长,站我这儿!

㉒头发花白的“当家人”宋伟站在人群中,他的脸上笑得像朵花。

(选自《解放军报》2023年7月25日,有删改)

1.结合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后八里沟村前后发生的改变。
2.第①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
(1)宋伟的心里一下子热了。(揣摩此时人物的心理)
(2)十几年过去了,老兵宋伟将当初欠债 20余万元的穷困村,变成如今资产数十亿元的“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贫困村的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宋伟及乡亲们为此付出也一定是巨大的,作者为何却一笔带过?)
4.简析老班长宋伟的形象特点。
2023-12-05更新 | 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