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学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2 题号:7967502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黎首、黎民、庶民、孺人都有百姓的意思。
B.“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戏曲四行当”是指生、旦、净、丑。
C.古诗词中常可见到“节气”的身影,比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分别写到了“白露”“惊蛰”两个节气。
D.古人对年龄有特定称谓,例如“始龀”指七八岁,“加冠”指二十岁,人们常说的“不惑之年”“花甲之年”,分别指四十岁、五十岁。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一项是(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现代
B.《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当代
C.《世说新语》————————————刘义庆一一唐代
D.《观沧海》—————————————曹操——东汉
2018-04-03更新 | 91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谪守”指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迁客”指被降职到外地的官员。
B.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谥号文正,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C.“更”为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更定”指的是晚上八时左右。
D.“庆历四年”“崇祯五年”中的“庆历”“崇祯”指的是皇帝的年号,是年号纪年法;“丙辰中秋”中的丙辰是干支纪年法。
2019-11-06更新 | 1081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选出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序是一种文体,有书序和赠序之分。
B.《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与《史记》《资治通鉴》一样都采用了编年体的史书体例。
C.我国古代常用“迁”指调动官职,“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D.“伯”“仲”“叔”“季”分别指兄弟排行中的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或最小的),成语“伯仲之间”比喻不相上下,优劣难分。
2023-12-11更新 | 10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