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3 题号:8035182

冰窗花

①冰窗花盛开在冬日的窗棂上,是一道绝美的风景。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

②于是,每到冬日,我会有意无意念起熨帖在冬日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冬日的居室里,总会生了炉火,白日里,落了雪,一家人和和暖暖地或斜倚、或平躺在温热的土炕上。母亲选了废旧的布料,熬了浆糊,炕头置一炕桌,安安静静地做着鞋垫。父亲借了炉火,熬着罐罐茶,火苗间或跳出来,舔舐着茶罐,茶水滋滋地发着声响,茶香随着响声氤氲开来,整个屋舍内顿时茶香弥漫,即便是不常喝茶的人,浸淫在如此的茶香里,也会有几分迷醉,几分品咂的热望。而我,总是斜倚在墙角,捧了热爱的书籍,一页页,在缓慢流走的时光里,细品一份恬美与温馨。冬日的白天总是很短,像兔子率性的尾巴,一甩,一天的时光就溜走了。而冬日的夜晚,唯有恬静与安谧。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屋舍之内,炉火正旺,壶水呼呼地散发着热气,木格窗棂的玻璃上,热气凝结而成的水珠簌簌流泻下来,洇湿在墙壁上,像梦呓的印痕,烙着时光的印记。

③晨曦微亮,不必急于晨起,和衣而坐,望向邻近的窗棂,你会惊喜地发现,整个窗玻璃上冰窗花葳蕤如春。轻轻地凑近鼻息,似乎能嗅出冰窗花散发着馥郁的馨香,冰洁,剔透,令人心灵震颤。手指轻轻抚摸上去,冰窗花棱角分明,如一朵朵雪花,被夜神的手指悄悄安抚上去,灵动而又精美,既有花之妩媚造型,亦有花之悄然神韵,不是俗世那一双巧手能够裁剪得出的。面对如此精美的自然神物,又有谁忍心去擦拭呢?但又有谁能长久地屏息凝视,而不凑近鼻息呵气顽皮呢?于是,悄然撮圆了嘴唇,凑上前去,吹灰般轻吹一口气,冰窗花随着热气消融开来,逐渐地四散开去,这个过程,是多么的美妙而悄然无声。

④就这样,冰窗花伴随着我走过了一个又一个寒冷的冬天,而今我已走过而立之年,故园的老屋也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老去,像一个人的暮年,正在经历着风吹日晒的剥蚀。而盛开在木格窗棂上的冰窗花,还依旧长久地驻扎在我的梦中,每每半夜惊醒,我都在与冰窗花相视而笑,彼此言说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⑤冰窗花,你盛开在故园窗棂上的,不只是花,更是人生路上愈走愈远的梦幻,带着我深深的牵挂和思恋。


【注释】①葳蕤(wēi ruí):形容枝叶繁盛。
1.请结合文章第③自然段,说说冰窗花具有哪些特点。
2.文中画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其表达作用。
雪花簌簌地落着,风安静地睡去,村庄被夜色围拢而来,婴孩一般安卧在远山近水阔大的臂弯里。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以“冰窗花”为线索,回顾作者早年的故园生活,着力描写了盛开在冬日窗棂上的冰窗花。
B.第①自然段“尤其是在久居乡下的那些日子里”一句起强调作用,并自然地引起下文。
C.第②自然段中,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父亲煮茶的情景,极富表现力。
D.第④自然段写多年以后,冰窗花依旧长久地驻扎梦中,表现了作者对冰窗花秘密的好奇。
4.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小题。

①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②要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婶要小心了。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③张婶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④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⑤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⑥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⑦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⑧隔了几天,李嫂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的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⑨我心里十分的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⑩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的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概括选段中“我”情感的变化过程。(限填两字词语)
愤怒→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奈
2.“我们”断定猫咬死鸟的依据是什么?
3.第⑨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4.从文段中“我”身上,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23-02-17更新 | 4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拉 车

曹明雄

①雪停了,母亲看天将晴,就嚷着要去集市上卖树。

②“这么冷的天,很少有人上街吧。会有人买树苗吗?”刚一张嘴,冷气就直侵喉咙,我用围巾捂着脸问母亲。“拉车!少说话。”母亲弓着腰,用围巾把脸裹得严严实实的。我把拉车的绳子往肩上拢了拢,向前迈步,绳子一紧,车往前动了。我不敢马虎,又使劲拉,车子动得快了些。“匀速拉,莫急。”母亲边推车边说。路的一边本是成片的麦田,现在是白茫茫一片;另一边也是成片的麦田,仍是白茫茫一片。我、母亲和一辆堆满树苗的小板车像三个点在路上缓缓移动。风刮得脸生疼,车轮碾着冰辙前行。

③“妈,还有多远啊?什么时候才会到啊?”我感到有点热,解开了围巾,冷气直达脖颈,瞬间凉爽了许多。

④“拉,这才走了一半呢,”母亲也解了围巾,“你发热了吗?莫把衣服汗湿了,你热的话就将毛衣脱掉。”我们停下车,母亲脱去大袄,我掀开毛衣,又扯起秋衣,用冰冷的手放在冒汗的后背,抹了抹背上的汗,顿感凉爽。母亲要寻毛巾给我擦汗,我赶紧说:“不用不用,我脱去毛衣就行了。”

⑤我脱了毛衣,我们继续赶路。手热乎了,脚也走得发热了,身上也热乎了,只有风刮在脸上,我感觉还有些冷。我倒希望身上吹点儿风进来。我向前望,集市越来越近,回头看,村庄越来越远。

⑥又走了一会儿,我脱去棉袄,穿上毛衣。“你别感冒了,快将袄子穿上!”母亲训我。“我热,真的。”我边拉车,边用手将秋衣与背隔开,这样可以透些凉气进来。

⑦路上行人渐渐多了,与母亲打招呼的人也多了。“到街上去卖俏货呀?”“哎呀,您儿子真懂事,这么小就懂得心疼人了!”听到这些话,我心里美滋滋的,拉车更卖力了。母亲加快脚步跟着我,说:“慢点,慢点,今天多亏你呀!不然,我还真不知道怎样将车拉到街上。”“真奇怪,刚开始冷得要死,我连被窝都不想出,现在感觉穿一件衣服就可以。”我抹着背上的汗说。

⑧“是啊。 一做事,人就热了。”母亲淡淡地说。

⑨我们来到街上,周围一下热闹起来,太阳不知啥时候也出来了。我先前觉得天太冷没人上街,现在才发现是自己眼光太狭隘了。快过年了, 有谁愿窝在家里呢?又有谁家没有一点儿要买或卖的东西呢?

⑩母亲的树卖了一季又一季,我们也从懵懂少年到人过中年。每当遇到困难想逃避或想放弃时,我总会不自觉想起那些个冬季,迎着北风,由冷至热的拉车过程,想起母亲那朴实的话:“一做事,人就热了。”我将这话传 给我的学生,带给我身边的人。

(本文选自《初中生》阅读版2022年7期,有删改)

1.请梳理小说中的拉车过程,补全下面表格。
拉车过程我的脱穿衣动作我的心理变化

拉车时
用围巾捂着脸不想出发
不知何时能到
脱去毛衣
拉车后发现眼光太狭隘
2.请根据你的理解给文中两处画线句各标注一处朗读重音并阐述你的理由。
(1)我、母亲和一辆堆满树苗的小板车像三个点在路上缓缓移动。
(2)“拉,这才走了一半呢”
3.文章标题“拉车”有何作用?“一做事,人就热了”这句话有何含义?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它带给你怎样的启示?
2022-11-25更新 | 14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课内阅读,完成小题。

背影

朱自清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 ,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也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给文段拟一个小标题:_______________
2.“蹒跚地走到铁道边”中的“蹒跚”能否换成“慢慢”,为什么?
3.“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是因为_______;“我的眼泪又来了”是因为_______
4.有人说,从动作足以体现父亲买橘子不易、爱子情深,因此,对父亲身材和穿着描写实在有些多余,你对此有何见解?
2018-01-02更新 | 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