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西汉 > 刘向(约前77-前6)
题型:文言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89 题号:8078131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

(选自《战国策》)

【注释】①贵:器重。②树:名词作动词,栽种。③生杨:使杨树活。④不胜一人:不能承受一人(的破坏)。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故 以 十 人 之 众 树 易 生 之 物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
3.本文设喻说理,请结合选文内容阐述惠子所讲道理。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小题

晏子朝,乘弊车,驾驽马。景公见之曰:“嘻!夫子之禄寡耶?何乘不佼之甚也?”晏子对曰:“赖君之赐,得以寿三族,及国游士,皆得生焉。臣得暖衣饱食,弊车驽马以奉其身,于臣足矣。”

晏子出,公使梁丘据之辂车乘马,三返不受。公不说,趣召晏子。晏子至,公曰:“夫子不受,寡人亦不乘。”晏子对曰:“君使臣临百官之吏,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然犹恐其侈靡而不顾其行也。今辂车乘马,君乘之上,而臣亦乘之下。民之无义,侈其衣服饮食而不顾其行者,臣无以禁之。”遂不受。

(选自《说苑》)


【注释】①佼:好,②寿:保。③梁丘据:人名,④辂车:大车。多指君王用的车。⑤趣:同“促”,赶快。⑥临:治理,管理。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公使梁丘据之络车乘马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遂不受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臣节其衣服饮食之养,以先齐国之民。
3.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身为国相的晏子有哪些优秀的品质?
2020-03-03更新 | 1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2】课外文言文阅读

唐雎说信陵君戒骄

信陵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赵王自郊迎。唐雎谓信陵君曰:“臣闻之曰,事有不可知者,有不可不知者;有不可忘者,有不可不忘者。”信陵君曰:“何谓也?”对曰:“人之憎我也,不可不知也;吾憎人也,不可得而知也。人之有德于我也不可忘也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今君杀晋鄙,救邯郸,破秦人,存赵国,此大德也。今赵王自郊迎,卒然见赵王,臣愿君之忘之也。”信陵君曰:“无忌谨受教。”

(选自《战国策 魏策》)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吾有于人也/高望重B.赵王郊迎/上劳军
C.救邯郸,秦人/镜重圆D.赵国/虽我之死,有子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人 之 有 德 于 我 也 不 可 忘 也 吾 有 德 于 人 也 不 可 不 忘 也
3.结合选文,分析信陵君对唐雎的劝谏欣然接受的原因是什么。
2021-12-25更新 | 19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楚庄王欲伐越①。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越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②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③。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④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                                        

《韩非子·喻老》〔有删改〕


【注释】①越:越国。 ②智:见识。③睫:睫毛。④庄蹻( qiāo):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臣之妻          (2)寡人之耳者
(3)楚庄王伐越       (4)王乃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皆美于徐公        何战B.臣妾畏臣               兵自败于秦、晋
C.时时间进             吏不能禁D.而不能自见        真不知马也
3.翻译下面语句。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4.用原文语句填空。             
甲文中的邹忌有自知之明表现在他面对妻、妾、客的赞美却能认识到“               ”,乙文中楚庄王没有自知之明表现在他没认识到“                              ”。
5.请简析邹忌和庄子的劝谏技巧有什么相似之处?
2017-05-16更新 | 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