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说明文 > 说明文类别 > 事物说明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8911867

机器人改善我们的生活

①从儿童玩伴到老人关爱陪护,从外卖订餐到银行业务办理,从扫地、擦窗到物流服务,从驾校的机器人教练到代替或者协助人类进行安防、巡检的安防机器人,可以说只要是能产生大量数据的行业,人工智能(英文缩写AI)都实现了完美的尝试,并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这些能够实现24小时工作的机器人,让人看得见,也能摸得着,让人们充分享受着随之而来的便利。

京东开启无人机时代

②当前,你有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幅景象:一架无人机缓缓降落在快递送货站点。你可能会以为这仅仅是一场自拍的结束,实则不然,这是顾客订购的货物到了,进行配送的虽然不是快递小哥,但这个“快递员”也非常准时。京东无人机在2016年经历了多地、多次的成功试营后,2017年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启动了无人机日常配送运营,开始为周边的农村用户提供便捷的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

我国第一辆无人公交车在深圳开始试运行

③2017年12月2日,4台“阿尔法巴智能驾驭公交系统”的深圳巴士集团公交车在福田保税区手法试运行。这是我国首次在开放道路上进行的智能驾驭公交试运行。该系统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实时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发状况做出反应,它的安全性,可靠性已经完全符合公交试运行的要求。并且它还具备人工和智能驾驶两种模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切换。

医疗人工智能堪比权威专家

④上海有多家医院,已成功地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医学影像识别、疾病辅助诊断、外科手术、基因测序等方面,成为医生的“超级助手”。智能化机器看似无情无义,但诊断起来却是有理有据,它能够帮助医生结合既往病历,为患者制定出规范化的治疗方案。一些患者不必再长途跋涉来医院就诊,只需把相关信息通过网络发送到机器终端,智能机器会综合大数据已有的信息进行判断,并及时把诊断结果反馈给患者。同时,它还大大提升了疾病随访和并发症监控的效率及准确度。

水下机器人大显身手

⑤“水下机器人”也称作无人遥控潜水器,是一种工作于水下的极限作业机器人。它的活动范围大,在水下停留时间长,可以在水中做全方位的机动,还能钻入民居、古井等潜水员无法进入的地方寻找目标和拍摄画面,在紧急救援、水下勘探,考古发掘和文物修复等复杂作业中大显身手。

绘画机器人Andy

⑥美图秀秀中的Andy运用人脸识别技术和图像分割技术,辨识脸部、头发以及身体各区块。通过对大量插画资料的分析和学习,构建出不同应用场景的图像生成模块,只要上传一张自拍照,Andy就能画出不同风格的插画像,风格多变。人工一般需要好几个小时才能完成的任务插画图,Andy只需短短几秒就能搞定。

⑦每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都在提醒人类,AI机器人时代正在款款走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影《超能查派》中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会来到我们的身边。

1.简要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
2.第③段中“该系统是一个整体解决方案,能够实时对其他道路使用者和突发状况做出反应”,“实时”能否删去?为什么?
3.阅读选文第④段,简要概括医疗人工智能的优势。
4.选出对选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A.选文第③段介绍了我国首次试运行的智能驾驶公交车,在国际上已处于领先地位。
B.选文第⑤段说明水下机器人是一种适用于水下活动范围大、停留时间长的极限作业的无人遥控潜水器。
C.选文第⑥段把Andy完成一张插画图所用时间与人工通常用时作比较,突出说明Andy操作的便捷省时。
D.选文的预言风格即平时又生动,其中“快递员”“超级助手”“大显身手”“款款而来”等词语使行文活泼而富有情趣。
5.选文第⑦段中提到的“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假如真的来到我们身边,你认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福是祸?请简述你的看法及理由。
【知识点】 事物说明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文章,完成下题。
水界金刚小龙虾
“我要迎接漫天的星斗,我要迎接满河的龙虾……”韩寒在小说《1988》中深情地期盼夏天的到来。这简直是一个吃货的自白!夏日来临,各式风味的龙虾大餐早已香飘南京大街小巷,那些和韩寒一样念念不忘“满河龙虾”的吃货们从流着哈喇到吮着手指,开始大快朵颐了。
有个笑话:一南京人约广东朋友吃饭:“晚上请你吃龙虾!”广东朋友感动得“神魂颠倒”。等到一脸盆麻辣龙虾上桌,他才恍然大悟——原来,此“龙虾”非彼“龙虾”吆!如同南京人口中的“马自达”非彼“马自达”一样,是“花高贵为平民”的另一法门。
真正的“龙虾”是一种名贵海产品,主要分布于热带海域。据说因为“长须飘飘”,“颜值”似“龙”,因而被国人尊为“龙虾”。南京人餐桌上的是“小龙虾”,淡水一族,学名克氏原螯虾。它与龙虾外形相似,其实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像平民与贵族,恐怕要攀上亲戚也难啊!其实小龙虾是外来物种,它的老家在美洲地区,1929年才从江苏登陆中国。
“一袭红袍平世界,两支大剪定乾坤。”小龙虾个头小,却可谓水界金刚——生存、繁衍能力极强。
小龙虾有着极强的环境耐受力,是当之无愧的生存大师。它从不担心房价攀升,因为它四处为家——不管是湖泊、河流、池塘,还是沼泽、水沟、水田,都是它的乐园,哪怕是水体污染或是池塘干涸,小龙虾也能顽强生存下去。
小龙虾也是个十足的“吃货”。从植物到动物,死活不挑、来者不拒——呵呵,要饿死也难啊!
这家伙还是天生暴力狂,好斗也是其生存能力的体现。只要对方超过安全距离,出现在视线范围内,就会举起双螯,摆出格斗姿势。并且出手狠,招招欲制敌于死地,一旦剪住对方,哪怕折断自己的螯也绝不轻易放手。它们通过格斗来确立自己的社会等级地位。社会等级高的占有更多资源,身边“随从”无数,也有更多“房产”。一旦等级建立起来,地位较高的小龙虾就会摆出胜利者的姿势,不断逼近和攻击对手,而地位低的小龙虾就只能屈服和退却。因而,小龙虾还是被用来研究格斗及社会行为的实验动物呢!
也正因为小龙虾超强的生存能力,当它以“外宾”身份来到中国后,就开始反客为主,渐渐演变为强势的生物入侵者。它到哪里,哪里的甲壳类、鱼类及水生植物便陷入生存危机。20世纪60年代后,小龙虾开始亮相于国人的餐桌。人们化害为宝,因其美味而引入自家养殖。凭借极强的繁殖力,它快速向天然水域扩散,直到难以控制。其庞大的家族至今已经遍布大江南北。据统计,目前国内20多个省份都能找到小龙虾的身影,有些地方甚至可称小龙虾灾区。由于它还是打洞高手,干旱期的梯田常关不住水,小龙虾重灾区每亩梯田大约会被挖近百个洞,粗的可及手臂,深的足有一米,轻踩即垮,修需整天。至今,这场保卫梯田的人虾大战还在继续。而如今它们从养殖基地“私奔”他乡危害周边水域水生动植物的现象也已经引起多方关注。
让我们关注南京大街小巷里不管白天黑夜都打得轰轰烈烈的另一场“人虾大战”。据说南京人每年四五月到九月底,就要吃掉上万吨小龙虾。即使这样,你也不用为小龙虾捏上一把汗,因为这完全赶不上小龙虾繁衍的速度!
看来,要想让小龙虾这水界小金刚乖乖地“趴”到我们的碗里来,不去别处“肆意横行”,还需要我们把嘴巴练得更能吃之外,自身增强应变能力,才能变得比它更强大啊!
(据有关资料综合)
1.选文说小龙虾具有“超强的生存能力”,请分点说说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第六段能否调到第九段后?说说你的看法及理由。
3.选文打比方的手法运用较多,请举一例,说说其使用的妙处。
2016-07-18更新 | 8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人类的手

①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通常我们把手腕以下部分称为手。手可分为手掌、手指两部分,由手腕与臂相连,在关节允许范围内可以伸曲自如。具体来说,手掌由掌心、掌背、掌侧和掌根组成,手指则由指节、指肚、指甲和指尖组成,皮下布满了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以指尖处最为丰富。一般只有手背上长细毛。

②切不必说其他动物,就拿与人类最相似、同属灵长类的猿猴、猩猩来说吧,虽有人手的形状,但一般不能完全伸直五指,且表面覆盖了一层长毛,运用时也不如人手灵活。与其她动物相比,人手手指间的蹼明显退化,因此人手也更显美观。人与猿猴在握拳时也有很大不同;人的大拇指可扣在拳外侧,而猿猴的拇指却只能握在掌心……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为什么存在如此的差异呢?从起源来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由四肢着地行走变为双腿直立的,手在这时便由上肢转化,从而实现了手与脚的分离。其间的漫长岁月中,通过人类的劳动,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手。这种与动物的差异是人类劳动和进化造成的。

③正因为人手有着和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也决定了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从功能上看,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这一点是科学家们公认的人与动物的最大的本质区别。又如:人手能够胜任极其繁杂细致的工作,如雕刻、刺绣、绘画、演奏等。再如手指的灵巧表现在使用筷子进餐;手的触觉是极其灵敏的,它可以感觉到不同的物体的温度。总之,手的功能是难以尽述的,简直可以说无所不能了——当然这有些夸张,但也可以说明手的功能之多。

④手是这样灵巧,这样奇妙,难怪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对它进行研究。某些高明的医生还可以从一个人的手和指甲来判断病情。道理并不深奥,众所周知,要是手心冰冷,指甲发青,那一定病得不轻,所以说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个人的生理情况。

⑤科学家们还发现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根据这一原理,对公安局的工作帮助不小。

⑥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手,而人类又用手创造了今天的灿烂文明,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手是伟大的!手象征着开拓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应该努力发扬这种精神。

1.第①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A.手是其他动物所不能拥有的B.人手的构成
C.人手的功能D.手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
2.下面对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解说准确的是(            
A.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漫长岁月演变而来的。
B.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的劳动和进化造成的。
C.人类的手与动物的差异是因为人的大拇指不断地进化而形成的。
D.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长期劳动带来的。
3.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选文第②段说明的内容照应了第①自然段“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这句话。
B.科学家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
C.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手的功能之多,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D.人手是灵巧的,作用很多,高明的医生可以借助人手来判断各种病情,帮助医治很多疾病。
2019-12-05更新 | 124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甲骨文与中国书写传统

张广村

(       )的章法传统

甲骨文的基本章法是竖排直书,有列无行。这种章法形式成为后世书写的典范。在特定的书写空间里,以右上角为书写起点,以左下角为书写终点。这是中国书写最早的空间分布意识。此后几千年中华民族,不论是日常书写还是书法创作都采用了这种竖行直书的章法形式。

为什么这么写?甲骨文是最早的象形文字,象形是其造字思维和造字特征。如欲表现“车”字,直接用车的形象把它画出来。模仿是人类最早的也是最原始的艺术表现方式,在抽象思维不发达的原始社会,先民把看到的形象直接画出来。单个文字是具体事物的描摹,甲骨文中已经有了天、地、山、水等文字,证明商周时人已经有了明确的空间意识。既然每个字是具体事物的反映,那么在整个书写空间分布里,也就根据人的视野所及,按照天上地下、先上后下的思维来整体呈现。甲骨文书写形成的这种空间意识成为中国书写的约定俗成的潜意识,这种自上而下书写的章法成为中国书写的基本章法形式,一直影响到近代。

(        )的结体特征

甲骨文的结体字形方整,对称平衡,形成了最早的为后世沿用的方块字系统。甲骨文造字的方法还是模仿物象。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基本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体现。

象形文字是对物象的直接模仿。例如车字在甲骨文中写作,因为制造车时需要考虑平衡性,所以甲骨文写出的车字左右对称、讲究平衡。自然物象如女、鱼等也是自然对称,符合宇宙法则,甲骨文在书写上更是如此。会意是用两种以上物象表示一种现象,如用天上滴水表示雨,羊在圈里表示牢,因为也是用物象表示,三点水的雨,两边长角的羊都是对称的。形声字彭,左形右声,左边是鼓的形状,右边三撇是表示声音也基本对称。这种对称体现了对立统一的朴素阴阳观念,构成了此后中国文字结体的基本原则。甲骨文以后的文字结体都是方块字型并讲究对称平衡,此后演变的金文、小篆、草书、行书、楷书等都体现出方块字和对称平衡的特征。

甲骨文的造字思维既遵循自然又匠心独运。甲骨文的字形基本上是方块字,是以一个无形的方块立体空间为边界来排列物象的。在排列的时候为了美观也会调整物象的位置关系,比如把左右结构的字改成上下结构,例如,“逐”字,是一个会意字,上面是犬,下面是人的足,用人在追犬表示逐的含义。按照会意的造字原理,人应该位于犬的后边也就是右边才对,造字者却把本该是左右结构的字改成了上下结构,当然这一改显得更加美观。这种错位的书写方法在后世书家笔下常有呈现,比如王羲之《兰亭序》笔下的群字,把左右结构写成了上下结构。甲骨文书法是自然与人工的结合,既反映自然规律又有人为巧思。现在楷书字形的上下(音)、左右(冲)、全包围(田)、半包围(其)、独体字(乙)等结构关系在甲骨文中都能找到。甲骨文在结体时亦重视字内空间及笔画间的疏密关系,体现出较早的空间思维。

(节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5月9日)

1.上文从两个方面介绍了甲骨文的相关特征,请以补写标题的形式进行概括:     的章法传统; 的结体特征。
2.本文反复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请以第四段为例,说说举例说明的好处。
3.对上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象形是甲骨文的造字思维和造字特征。
B.文中认为,“车”是象形字,“雨”是会意字,“逐”是形声字。
C.象形、会意、形声三种基本造字方法在甲骨文中都有体现。
D.甲骨文的书写特征和结体特征都体现出了先人的空间思维。
2020-06-27更新 | 6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