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0 题号:8954042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我亲爱的摆渡人

①灿黄的阳光从油绿的叶隙筛落,老电扇把夏日的阳光搅拌得又稠又倦。我正埋首写字,汗水打湿的纸面浸透窗外的枝条疏影,身后传来打水回来的室友的尖嗓子:“楼下有一个六十来岁的老太太,逢人就问认不认识你。”

②王老太坐在花丛边低矮的石凳上,扇动着手里的报纸,脸上的汗珠正大把大把地往下滴。她确认我的学生证后,拿出一张折得很整齐的纸:“这是你的稿费单,问了许多人才知道你住在这一栋楼。你留个电话号码给我,下次来信我给你打电话。”我捏着稿费单,第一次觉得南方的夏天这么动人。

③王老太是在教学楼后的一间小平房工作,窗子上用铁丝拴了一块小黑板,写着“传达室”。房内被水泥墙隔成两间,里屋做了卧室,外屋安置了许多柜子和书架,塞满了大大小小的信,像白鸽翩飞的广场。王老太踮脚在架子上层取下我的信,用神口擦了擦,双手给我,眼睛笑起来,周边的皱纹就开成一朵雏菊。

④“像你这么爱写字的孩子不多了,你真厉害!

⑤她拉着我的手,把我送到门外,塞给我两个大橘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初遇王老太时,我正处于一段无比灰暗的时光。我每天敲敲打打写了不少文章,把一篇篇稿件像塞满希望的漂流瓶般送出去,然后再无音讯。而王老太穿过万里冰封,为我衔来了第一枝橄榄枝。

⑦无论我多久才幸运地发表一篇文章,收到样刊的王老太总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我,她握着话筒告诉我是某某杂志社寄过来的,话语间满是祝贺与称赏。取完信,王老太总会扯着我的袖子,拉我一起吃饭。她平日里吃得很简单,我留下,她会多做一个辣椒炒蛋,或者烙一块分量很足的韭菜饼,小小的屋子瞬间便飘满油香。

⑧可能是王老太的韭菜饼极大地满足了我的五脏庙,我开始疯狂地写字。寒来暑往,夏雨冬雪,我成了每天清晨最先候在图书馆门前的那一个,独自坐在角落,密密地蚕食着书本,直到阳光透过树梢漏进屋里只剩三寸。

③我和王老太形成了默契,每次我的样刊到了,她可以先拆开看。王老太坐在门口小凳上,手捧杂志,戴着金丝细框的老花镜,慢悠悠地读,表情和拉斐尔画里的人物一般安恬。

⑩那两年,我是一头扎进文字海洋里的孩童,她是我的摆渡人,风雨无阻地把我从此岸护送到彼岸。

⑪王老太读过那么多我的故事,而她的故事,很久以后我才翻开第一页。

⑫大二那年的中秋节,室友都回了家,偌大的寝室徘徊着我一个人的脚步声。我去取信时,王老太正在小厨房里擀面皮,昏黄的大灯泡给她的身影染上一层光晕。

⑬“快去洗菜,今天留下来吃饭。”

⑭“天啊,都是我最爱吃的菜!”

⑮王老太抿嘴笑,我才想起来自己曾在某篇文章里写过饮食喜好,脸一下子羞得通红。她去卧室拿出新鲜的莲蓉月饼,推开那扇木门,月光涌入狭小的房间,落在床头柜的相框上,穿着碎花裙的女孩子躺在父母的怀里笑容很甜。我才知道王老太也有一段疲倦的过往。她近四十岁时生了一个女儿,名叫娟娟。上初中那年,娟胡被查出患有白血病,医院找不到与她相匹配的骨髓。她睡在病床上,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渐渐失去了呼吸。

⑯王老太从抽屉里取出几本泛黄的卡通日记本,里面写满稚嫩的正楷字,每一笔一画都很用力认真。“孩子,她和你一样爱写字。”王老太瘦弱的身影慢慢矮了下去。我蹲在地上,把泣不成声的王老太拥入怀中,心酸得说不出话。

⑰心落叶染黄窗台的时候,我进入了大三。经过一个漫长暑假的沉淀,我猜小信箱已经被喂得饱饱的。于是,我吃饭、走路、看书总是下意识地看手机,连上课也开着响铃,生怕错过王老太的消息。

⑱手机平静得像二月的海。我跑去传达室,门边坐着一个烫着卷发的中年女人,我去查找信件,她眉眼一斜,没好气地说:“你有好几张稿费单,都快要过期了!”我连连道歉,小心地询问王老太的情况。“假期时,王姐犯心脏病,被她儿子接回老家了。”“阿姨,以后如果有我的信,你可以给我打电话吗?”我迅速写下一串电话号码,不等对方回答就连忙道谢跑走了。可是,我的手机再也没有响起过。

⑲大学毕业后,我因为工作的原因搬过很多次家。给我送信的有笑容可掬的保卫处大叔、穿着绿衣服的邮局小伙儿、满口乡音味儿的阿姨,他们在晨光熹微的清晨或红霞漫卷的黄昏赶来,再匆匆离去,缘分温柔而清浅。

⑳王老太,时隔多年,我依然是那个以梦为马,奋笔疾书的少年。我成了文字草原上的牧民族,从这家杂志搬到那家杂志,想着某一天远在他乡的你能在无意间看到我的名字,看到我未说完的话。那年中秋,不知是月色太浓,还是热腾腾的馄饨烫出了我的泪,我差点就脱口而出那声“妈妈”,为那无数个日日夜夜,最真的相知和最暖的时光。

(作者   刘斌   选入试卷时有删改)

1.文章记叙了“我”与王老太相处的经历,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充恰当的内容,概述“我”与王老太相处的经过。
(1)王老太费尽心思给“我”送稿费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时间祝贺“我”发表文章,并拉我吃饭。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二那年中秋节,“我”到王老太家吃饭后,才了解到她的辛酸事。
2.简要赏析文中第③段的划线句子。

王老太踮脚在架子上层取下我的信,用口擦了擦,双手递给我,眼睛笑起来,周边的皱纹就开成一朵雏菊。

3.请根据上下文,在第⑤段划横线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补写一段景物描写,衬托“我”此时的心情。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其它送信人,这样写有何用意?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父亲给我的世界

张丽钧

①我一直为这件事难过。我生命中那么重要的一个人,我却欠了他一个称谓——一个本应是至亲的称谓。

②他是我的继父。我是在6岁那年拥有这个父亲的。拥有这个父亲之后,我便被寄养到了30公里以外的外祖母家。不是他多嫌我这个女儿,而是我这个女儿实在不愿意和他生活在一起。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排斥他,反正就是不能容忍和他在一个屋檐下过活。长久的不相见,使我和我的父亲越发地生分起来。有时他来探望我的外祖母,我放学回家瞄见了他支在院子里的自行车,便悄悄溜掉,直到外祖母蹑着小脚找来,才不得不跟着她回家去。

③我读初中的时候,我性情暴烈的舅舅因为一件小事开罪了某大队干部,这事竟波及到了我的升学。我早就厌烦着上学,这下好了,我终于可以在家自在呆着了;我的外祖父十分纵宠我,平日里看我写作业总是忍不住要劝我“歇会儿”的,这下好了,老头儿不必再因为看外孙女受苦而心疼了。但是,我的父亲却为这件事急坏了。他一趟趟地往外祖母的小村跑,他找了许多关系,被人拒绝,遭人奚落,但他却不肯轻易放弃。他辗转找到了我母亲早年的一个同事,拎着挂面和鸡蛋去登门拜望人家,结果,人家收下了挂面和鸡蛋,却忘了收下我这个学生。

④终于,我被一所叫“耿庄中学”的学校收留了。那所学校距离外祖母家有10公里远,骑车跑家十分辛苦。放学回家,把书包一丢,我便开始向外祖父大撒怨气。外祖父一叠声地叹气,说:“不去了!明儿咱不去了!”我在耿庄中学读了一个月的书,就转学到了父母所在县城中学。后来我才知道,父亲把我安排到耿庄中学去读书,采取的是“曲线救国”的方法,先让我在那里取得“学籍”,然后再顺理成章地转到管理比较规范的县中去读书。

⑤1978年我要参加高考。迈进考场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了。那天,我的同学来找我,捋起袖子说:“看,手表。我爸给我借的,考试的时候戴着它好掌握时间。”我没有说话。虽说我也特别希望父母能给我去借块手表,但我努力说服了自己那颗滋生出奢望的心。

⑥高考的前一天,父亲像变魔术一样居然给我变出了一块手表!——那手表不是借来的,是父亲去石家庄给我买来的。那是一块“海狮”牌手表。这块手表的价格,对于这个贫寒的家庭来说无疑是天价,但这天价的手表,却真真的被父亲买回来了啊!

⑦我拿着那块手表,尝试着将它戴到腕子上。黯淡的房间,黯淡的光线,只有我手上的手表是明晃晃的。我的父亲、母亲、弟弟、妹妹团团围了我,要看着我把那块明晃晃的手表戴到腕子上。那一刻,处在这个仪式中央的我,突然想放声大哭……

我戴着那块“海狮”牌手表,走过了高考考场,走进了大学校园,走上了工作岗位。

⑨在远离父母的一座北方城市里,我做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⑩成家后的第二年,我的孩子就急迫地来向世界报到了。父母来看我,看到要强的我被忙乱包围着,连口热乎的饭菜都很难吃上,我的母亲当场就掉了泪……时隔不久,父亲去广州出差,一眼就相中了那种刚刚面市的“电饭煲”。他毅然掏钱买下来,背着它跑了大半个中国,又亲手教我煮好了一锅米饭,这才放心地笑了……

⑪父亲一天天地老去,我一天天惶恐地意识到我无论怎样努力都难以报答他对我的恩情。他为我计划得长远,却又不曾忽略掉我最实际的需求。父亲给我的爱,清醒而又绵密。虽未开口叫“爸”,但我在心里早已使用着这个称谓。

(文章有删改)

1.选文按照时间顺序,围绕“父亲”为我做的事情展开叙述,请仿照提示概括情节,依次填写相关内容。
(1)初中升学时,父亲为我升学的事情给人送鸡蛋挂面。
(2)                      
(3)                     
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
我戴着那块“海狮”牌手表,走过了高考考场,走进了大学校园,走上了工作岗位。
3.结合语境,体会第⑩段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毅然掏钱买下来,背着它跑了大半个中国,又亲手教我煮好了一锅米饭,这才放心地笑了……
4.请分析选文标题有什么含义。
5.请结合选文内容,说说第段画线句“父亲给我的爱,清醒而又绵密。虽未开口叫‘爸’,但我在心里早已使用着这个称谓。”的作用。
6.选文多处运用了对比,请结合选文内容,找出一处,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2023-04-09更新 | 295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生命的补丁

黑白

①不久前,女儿一双磨砂皮鞋晒在门口,不知被哪个缺德的人用刀片划了一个长长的口子,那是我们花了两百多元买的新鞋,上脚没几天就不能再穿了,女儿难过得哭起来。我把鞋子拿到小区门口的皮鞋手工店,小学徒看了一眼说:没办法,除非换皮换帮。老师傅接过来看了看,说:你要是放心的话,我就在皮鞋上再多划几道口子,两只鞋子上都划上。我不解地问:为什么?老师傅说:这样看起来显得对称,是刻意而为,会显得别具一格,又不影响穿着。我还是不太理解,反正死马当做活马医吧。我把鞋丢下走了。第三天下班我顺便去取鞋,一眼就发现那双鞋,鞋子上果然又划了五六道伤痕,用铁锈红色的软皮补好,四周用的是粗针大线的细麻绳,针脚故意歪歪扭扭,显得质朴粗犷,与磨砂皮的风格一致,一双鞋看上去比先前更独特也更有趣,不仅有实用价值,而且更具审美品位,我连声夸道:师傅手艺真棒。

②在流水线上打工的妻妹有一天拿出一件衬衫给我们看,那是一件白衬衫,因为不小心被钉子勾住,后背上撕出老大一个口子,她惋惜地说:一百多块买了件衬衫,才穿了三天就不能再穿。老婆接过来左看右看,说:我拿回家帮你补补看。结果三天后,再一次看到那件衬衫时,我惊呆了:所有不规则的裂痕和口子全被小心地用细细的白丝线手工缝合,那些被白丝线缝合的裂痕呈树枝状,看上去就像北方冬天树枝上的冰花或雾凇一样,美极了。为了强调这种效果,老婆特地在树枝下用花棉布头拼贴了一个胖乎乎的小雪人和森林木屋。一件原来撕毁不能穿的衬衫,现在变得比原先那件更完美更独特。我赞叹道:太漂亮了,就像艺术品一样。老婆说:都是那个做皮鞋的老师傅给我启发。补丁,原本是一种遗憾,却可以通过巧手匠心,让它呈现出一种完美。

③老婆的话也给了我更大的启发: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可能总是十全十美,补丁作为一种缺憾是免不了的,包括人的生命,生命也是这样——伤害、残疾、病痛等等。伤口既已存在就无法回避,你不能指望展览伤口博人同情,那没有任何实质意义。你能做的和你该做的,就是用补丁缝合伤口,并且还要努力在“伤口”上开出最美丽的花朵,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显现在这里——像被处以宫刑的司马迁、像双目失明的博尔赫斯、像耳聋的贝多芬、像瘫痪了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他们的所作所为,就是为残缺的不完美的生命打了一个最完美的“补丁”。

1.你认为题目“生命的补丁”中的“生命的”能不能删掉?为什么?
2.衣服、鞋子打了补丁,自然影响观瞻,而在作者眼中,打了补丁的衣服和鞋子却“呈现出一种完美”,从这赞叹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3.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③段划线句子的理解。
4.你的生命是否也有“缺憾”或“伤口”?你是怎样看待和处理的?
2017-03-30更新 | 11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知耻心可贵

马誉炜

①前些时日看央视节目《开讲啦》,著名表演艺术家、中国电彩家协会主席李雪健讲的一段话话令我深思。他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话剧《九一三事件》中饰演林彪、90年代电影《焦裕禄》中饰演焦裕禄时,都曾有为饰演好特定角色而在一个月之内突击减肥20多斤的经历,靠执著追不求和艰辛努力赢得了观众认可与称赞,可在自己成名后饰演电影《横空出世)中冯石一角时,就没有下决心再去减肥,尽管这部电影也在本世纪初获得第二十届全鸡奖“最佳故事片奖”,但要现在每每想起来、特别是看到银上自己略发时的形象时,就会产生一种耻辱感,认为是从艺生涯中的羞耻吗,痛恨自己出名后曾经有过的“浮躁”。讲起这些,已是花甲之年的艺术家满脸愧疚,令人为之动容。我在想,李雷健之所以能够成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表演艺术家,与他因敬业而知耻的职业精神不无关系。

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把知羞明耻作为修身的先决条件,把孔子所说的“行己有耻”作为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意思是说,对自己的行为,应该有盖耻的观念。孟子也说:“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视知耻为做人之根本,时时反省和检点自己,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中,可让我们见到这样的知耻之心:“月惭谏纸二千张,岁愧俸钱三十万”“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一位古代官史知耻知足的形象跃然纸上。

③一个人只有对自己的行为时刻有羞耻心,才能保持头脑清醒,自觉地反省自己的错误,检点自己的行为,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行为中的失范之处。这或许就是清代学者王豫在《蕉窗日记》中所言“士不可一刻忘却耻字”的真意。

④高尚者富有知耻之心。许多功勋卓著的老一辈共产党员身上,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和原则,同时也有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身经百战的彭老总看到群众自发地举着他的画像游行,当场让工作人员撕下来毁掉。

⑤自尊者方能知耻。近日,“八一”厂老艺术家田华在畅谈学习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说道,这么多年来,自己从来不做商业性广告,是因为演了一子“正面人物”,如果为几个钱去到处做广告,就玷污了“党的女儿”的形象与名声。刚刚辞世的著名歌唱家王昆也坚持义务为声乐界培举人才,从不收取什么“拜师费”,这些老艺本家身上体现出的“戏比天大,德如地厚”的高尚品德,既是对自己所从事事业的尊重,更是对自己人格人品的尊重。因此,她们也永葆了艺术青春,在舞台上留下了纯正照人的艺术形象,深受广大观众的拥戴。

⑥知耻之心尤可贵。君不见,有人到身陷囹圄时,才“找回”如耻之心,着实晚矣!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文章第①段写李雪健的故事有什么作用?
3.文章第②段和第③段可否调换,为什么?
4.本文从哪些方面来论述“知耻”的?
2019-03-07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