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诗歌 > 中国诗歌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3 题号:9306116
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朗诵词)啊,朋友!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出现在亚洲的原野;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 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
B.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C.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
D.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2.对“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远古时期,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就生活、奋斗和繁衍在黄河流域,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中国文明初始阶段的夏、商、周以及后来的两汉、隋、唐、宋等多个强大统一的王朝,其核心地区都在黄河中下游一带,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C.标志古代文明的科学技术、创造发明、城市建设、文学艺术都产生于黄河流域,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D.中国境内的原始先民最早发现的是黄河,所以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3.下面是对《黄河颂》的主旨探究,不准确的一项是(       
A.《黄河颂》中雄奇的想象和现实的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了一幅壮阔的历史画卷;歌词明快刚健,具有音乐阳刚之美。
B.《黄河颂》赞美了黄河雄伟的自然气势和它对中华民族的孕育、中华文明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C.《黄河颂》歌唱了苦难与抗争,表现了中华民族像黄河巨人一样的伟大坚强。
D.《黄河颂》描写出数千年来黄河的光荣历史,反映出中华民族的英雄儿女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的英勇不屈、顽强抗争。
【知识点】 中国诗歌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周总理,你在哪里

柯岩

周总理,我们的好总理,/你在哪里啊,你在哪里?/你可知道,我们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革命征途千万里,/他大步前进不停息!”

我们对着大地喊:/周总理——/大地轰鸣:/“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那沉甸甸的谷穗上,/还闪着他辛勤的汗滴……”

我们对着森林喊:/周总理——/松涛阵阵:/“他刚离去,他刚离去,/宿营地上篝火红啊,/伐木工人正在回忆他亲切的笑语。”

我们对着大海喊:/周总理——/海浪声声:/“他刚离去,他刚离去,/你不见海防战士身上,/他亲手给披的大衣……”

我们找遍整个世界,/啊,总理,/你在革命需要的每一个地方,/辽阔大地/到处是你深深的足迹。

我们回到祖国的心脏,/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地呼唤:/周——总——理——/广场回音:/“啊,轻些呀,轻些,/他正在中南海接见外宾,/他正在政治局出席会议……”

总理啊,我们的好总理!/你就在这里啊,就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在这里……/你永远和我们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

你永远居住在太阳升起的地方,/你永远居住在人民心里,/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

1.通读全诗,说说周总理到底在哪里,用诗中的一句话概括。
2.诗中对周总理的寻觅追问最终回到了哪里?为什么要写这个地方?
3.诗中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找出选文中运用反复、拟人修辞手法的地方,各举一例并阐述其妙处。
4.本文首尾两节通过相互呼应的“问”与“答”的方式,抒发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022-09-14更新 | 179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1.下面是三位同学对这首诗歌提出的朗读建议,正确的一项是(     
A.画线句的朗读重音可标注为: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B.本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所以要用较快的语速读出热切的期盼。
C.本诗既要读出作者的坚定,又要用雄浑、豪迈的语气读出天空的辽阔。
2.请发挥想象,仿写诗歌第二小节。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取材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借助作者丰富新奇的想象和联想,加以再创造。
B.诗的第一节描绘了迷人的夜景,也为后面具体描绘“天上的街市”做好了铺垫。
C.诗中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画面,真实反映了作者所处时代的生活面貌。
D.诗中反复出现的“定然”使读者能体会到诗人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之强烈,信念之坚定。
4.作者为何向往天上的街市?
2022-09-15更新 | 23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课内阅读
我站在高山之巅,              多少英雄的故事,
望黄河滚滚,                在你的身边扮演!
奔向东南。                 啊,黄河!
惊涛澎湃,                 你是伟大坚强,
掀起万丈狂澜;               像一个巨人
浊流宛转,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结成九曲连环;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从昆仑山下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奔向黄海之边;               啊!黄河!
把中原大地                   你一泻万丈,
劈成南北两面。               浩浩荡荡,
啊!黄河!                  向南北两岸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1.诗中,诗人称“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2.为什么说黄河“浊流宛转/九曲连环”?请你具体说出黄河是从哪儿发源,流到哪里的?黄河有多长,流经哪几个省区?
3.“啊!黄河!”在诗中多次出现,是何修辞?起什么样的作用?
4.诗人借黄河表达怎样的感情?
2018-03-05更新 | 27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