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 题号:963124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文后小题。

一株赶考的麦子

洛水

①六月麦香,父亲像个将军,一把镰刀,几根烟,就把麦子连根拔起。

②曾经,我是父亲的影子,像个散兵游勇,跟在他身后无所事事。父亲从不责怪我,直到那年高考,我才明白,他对我有着别样的期待,在他人生的麦田里,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

③高考前两天,学校让我们自己调整。我掉转方向,打道回家。半年的闭关苦读,我和时节完全脱钩。回到家才发现,满地金黄,漫天麦香,已到收麦季节。时间过得真快,更让我措手不及的是,在我面前巍峨多年的父亲,已经没有我高了!

④对于我的火线回归,父亲很欣慰。“上阵父子兵”,麦收是父亲最重要的战役,多年来,我们一直并肩作战,把时光打得颗粒归仓。父亲拿起一把镰刀,试试锋刃,递给我:今年麦倒伏,要用手割了。我心生忐忑——过去割麦,是跟在收割机后,零打碎敲,对抗性为零,现在回到冷兵器时代,和麦子打“阵地战”,我还真有些力不从心的感觉。

⑤我接过镰刀,掂了掂,我明白,我再怎么做也做不到像父亲那样游刃有余。

⑥六月,阳光如织,我是条落网的鱼。

⑦我不时直起腰,沿着脊梁沟,汗水一泻而下,酸痛逆流而上。我低估了弱不禁风的小麦,那把镰刀也临阵叛变,把我的掌心磨满水泡。我暴露在麦芒般刺眼的阳光里,孤立无援。父亲却像个无坚不摧的坦克,所向披靡。在这里,父亲总是火力十足。我不得不承认,这片麦田是父亲的主场,我则是他一个人的拉拉队。

⑧这是场父亲的“战争”,我无法提供“火力”支持,但可供奉茶水。父亲看看我的手:“使不惯?别攥太紧,和拿笔一样。"我点点头。镰刀是父亲的笔,麦子是墨,他可以在田野上挥毫泼墨,只是他没能教会我,而我也从没用心学过。

⑨喝罢水,父亲问我,快高考了吧?我说,后天。父亲怔住,满身的汗珠也麦粒般静止。父亲拿毛巾擦拭着我的额头,似乎要把我湿漉漉的疲惫赶走。很快,他督促道:“快回家歇着吧!别累着,高考才是你该干的事。养足精神去收你的麦子吧,那个老子帮不上。”

⑩父亲又开始埋首割麦,把对我的歉意,肆虐在麦子身上。我如遇大赦,赶紧以备战高考的名义溜号。

阳光烘烤着麦田,父亲伫立着,像一株硕大的麦穗,满身滚圆的汗珠,如麦子般饱满,灼灼其华,刺痛着我的眼。麦子是父亲的汗珠,我是其中最大的一颗吧。

⑫正如麦田是父亲一个人的战场,高考是我一个人的麦田。看着同学被父母簇拥着走向考场,我没有丝毫嫉妒和埋怨。我并不孤独,从故乡到小城,我和父亲在并肩作战。我学着父亲,以笔为镰,以墨为麦,在我的麦田里恣意挥毫。

⑬那年,我考取一所重点高校。以后,求学,工作,一路颠沛流离。我始终没有忘记,我是一株赶考的麦子,我要考取的不是功名,而是把父亲的期望,颗粒归仓。

选自《意林》

1.本文的标题“一株赶考的麦子”意蕴丰富,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第⑦段描写“我”的疲惫伤痛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作答。
3.文中划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请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
4.读完文章后,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父亲的形象。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消逝的地平线

——纪念古代重阳节“登高”

王开岭

有天,忽然意识到,古人比今人多一股冲动:逢高即上,遇巍则攀。

奇峰巨顶不必说,即便丘峦高阁,也少有无视者,总要上去站一站,临风凭栏,意气一番,感慨几许。

所以,凡山亭江楼,词赋楹句总是爆满。古代好辞章,尤其时空激荡的豪迈与峭拔之文,多与“登高”有关。王勃《滕王阁序》、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望岳》、崔颢《登黄鹤楼》、范仲淹《岳阳楼记》、岳飞《满江红》皆为“高高在上”所得。

在古人那儿,登高眺远,既是抒怀酬志的精神仪式,又是放牧视野、孜求彻悟的心智功课。高,带来大势大象,带来疏旷与飘逸、不羁与宏放,带来生命时空的全景式阅读。视野对心境的营造、地理对情思的熏染,使得“往高处走”有了强烈的召唤力,成了风靡千年的诱惑,于诗家墨客更是一味精神致幻药。

然而,“登高”并非文人独嗜,百姓亦胸有丘壑,尤其在九九重阳,更是乐此不疲。

我始终认为,登高节是中国先民一个最浪漫、最诗意的节日。

秋高气爽,丹桂飘香,心旷神怡,菊色爆涨……值此良辰,若不去登高望远、游目骋怀,实在辜负天地、有愧人生。从“登高”意义上说,这几乎是个绝版的节日。今人仅视为“敬老节”,无疑让它的美折损大半,伤了筋,动了骨。

登高节、重阳节、茱萸节、菊花节,乃一回事,但我尤喜“登高”之名。

九九习俗源于战国,古人将天地归于阴阳,阴即黑暗、沉寂,阳即光明、活力,奇数谓阳,偶数谓阴;九乃阳数之首,九月初九,双阳相叠,故称重阳。加上“九”“久”谐音,重阳从一开始便是欢愉之词。

后来,重阳节又繁殖出了一串新义:除凶秽,招吉祥;延年益寿,祈福求安。仪式也愈加丰富:饮菊花酒、贴菊叶窗、佩茱萸草、吃重阳糕、祭先祖、送寒衣……但有个核心不变:登高。

登高,除赏秋,亦有惜时别离之意。九九乃秋之尾,尔后草木凋零,虫声偃息,万象复苏要等来年了。此时登高,将谢幕前的风景尽收眼底,将天地之思默诵于心,颇有依依不舍和立此存念的意思。故有人称九月登高为“辞青”,与三月“踏青”呼应。这种对时令的感情,除去膜拜的元素,很像爱情或友谊。

眼前的欢聚与热闹,会让很多人思念远客和往事,追忆昔日的葱茏年华。当然,对老百姓未说,寻欢仍是兹日最大主题。

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唐人孙思邈在《千金方月令》中道:“重阳日,必以糕酒登高远眺,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即醉而归。”

辞秋,注定是一次丰盛的饯行。

登高的去处,一般是山、塔、楼,所以,在一座古城,大凡能将风景揽入怀中的高处,几朝下来皆成为名胜。对古人来说,若城内或近郊无高处,是非常败兴、非常严重的事。

有年去福州,夜宿于山宾馆,被告知旁边即有著名的于山和白塔,心中甚喜,顿觉夜色阑珊、地气充沛,睡得特香。翌日拉开窗帘,大吃一惊,那传说中的于山不过一座土丘,连塔算上,高度也不及对面的一栋楼。

千余年来,福州的地标是“三山两塔”,你在城里任一角落,皆可望见这三加二的全景图。历代画家绘福州,只要择五点之一摆画案,出来的全是鸟瞰图。现在,福州人该去哪里登高呢?

从前人的心目中是有“高”的,尊高、尚高、仰高,“高”对其人生步履和精神移动有股天然的吸引力。先人所涉足者,多为在野之高、山水之高、天赐之高,先人不仅慕之趋之,还忠实地护高、养高,对身边的高物,不敢随便削弱或降低它,不敢做有损它尊严与荣誉的事。

还有一点,即先人自然之子的乘性。在对时季的敏感、对光阴的惜怜、与自然对话的天赋及能力上,今人皆比先辈逊色得多。我们不仅迟钝,而且寡情。把重阳节改成敬老节,是文明的粗暴,是生存美学的大损失。

当沥青覆盖了旷野,当城市沦为蔽日峡谷,当石阶变成电梯,当丘山被纷纷削平,当天然之巍被化作砖块水泥,世人眼中只剩下了“珠峰”……

我们的刻度变了,视觉和灵魂的刻度都变了;我们所用的尺码,和欲望一样,肥大而粗陋;我们睥睨天下,肆意规划任何想要的海拔,结果,人造的高遮挡了我们的视线,缩小了我们的视野,我们丧失了远方的地平线。小时候,老师解释“地平线”,我马上就懂,那是日出日落的地方,那是“远方”的代名词。今天,城市的小朋友谁见过地平线?

在心里,我向古代那些平平仄仄、不起眼的“高”致敬,向那漫山遍野赤裸裸的笑声致敬,向那消逝的远方的地平线致敬。

(有删减)


【文本研读】
1.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并完成下表。
登高的文化表达
古人之为(1)________
(2)纪念九九重阳,登高“辞背”,赏秋的欢聚与热闹;
(3)________
写作手法(5)_______
今人之为(4)________

2.结合文意,根据括号中提示,品析下面两个句子。
(1)秋收毕,仓廪实,人心悦,少不了邀友约醉,醍醐一场。(从句式角度赏析)
(2)沥青覆盖了旷野,当城市沦为蔽日峡谷,当石阶变成电梯,当丘山被纷纷削平,当天然之巍被化作砖块水泥,世人眼中只剩下了“珠峰”……(从修辞角度赏析)
【文化探究】
3.全文用大量篇幅介绍登高的意义,文章却以“消逝的地平线”为题,小哲不太理解。请你结合全文内容,为他解惑。
【名著联读】
4.小江认为,《水浒传》中好汉们“上梁山”的故事情节与本文介绍的登高文化有契合之处。你认同吗?结合选文内容及《水浒传》相关情节,简述理由。
2024-03-14更新 | 66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与《史记》结下不解之缘

黄朴民

①1973年2月初,拮据的家庭经济,黯淡的生活前景,使得当时年仅14岁的我早早开始了整整5年有余的临时工、合同工生涯,但是我依然渴望上学。要知道,从小学到初中,我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于是我就读书,读一切当时所能搞到的书,觉得读书能暂时平衡因不能读高中而仄斜的心理。

②不久,一个十分偶然的机会,我获得了一张当时绍兴鲁迅图书馆的借书证。我持着它,就像一个乞丐骤然间发掘到一宗财宝一样。我赶忙趁着工余空暇,顶着七月的骄阳去图书馆借阅图书。

③那个岁月,图书馆可供外借的书籍同样少得可怜。很快地,《艳阳天》《金光大道》《红岩》一类的文艺书籍就被我读遍了。一天,我在没有合适书籍可借的情况下,随意借了一册王伯祥先生编写的《史记选注》,到家后漫不经意地翻阅起来。说实在的,我当时并不能读懂《史记》,但我还是静下心来,依靠王伯祥老先生的注释,缓慢地,一知半解地坚持着“啃”读下去。

④渐渐地,张牙舞爪的古文变得温驯起来,原先十分生疏的《史记选注》也多少显得亲切可近,更重要的是,自己为能够“生吞活剥”古书而有些沾沾自喜,“啃”《史记选注》也就更加起劲了。

⑤两个星期很快过去了,借书证借阅期限已到,我不得不将未曾“啃”完的《史记选注》送还图书馆。但是,很不凑巧的是,那位图书馆管理员那一天似乎心情欠佳,不说任何理由,就拒绝了我的续借要求。不得已,我只好第二天再次专跑一趟图书馆,准备重借此书,更不凑巧的是,我还是没能够借到这本书。在这以后,我又跑了几回图书馆,结果总是失望而归。但我老是忘不了《史记选注》。

⑥那天,我正在市内的新华书店转逛,突然,整齐摆放在书架上的煌煌10册《史记》映入了我的眼帘。我驻足向它默默地注视了许久,最后终于鼓起勇气,向营业员询问它的定价。营业员用困惑的目光瞟了我一眼,半晌不吱声。惶惑中,我又轻轻追问了一句:“同志,《史记》多少钱一部?”她有些不耐烦了,冷冰冰地回答了一句:“十块三角,你要买?”的确,这个价钱对一位每天只挣九角三分的临时工来讲是太不可思议了。我悄悄离开了书店。

⑦回到家,我同母亲谈起了这件事。母亲听了,默然没有作声,良久,她轻声问了我一句:“是十块三角一整套吗?”当我作了肯定的答复后,她又沉默了。又过了一会儿,她问我说:“你觉得那部书有用,是吗?”我见母亲这种认真的神态,心里不免有些紧张起来,真的怕她掏钱替我去买。于是,就忙不迭地回答:“我随便讲讲的,要看,日后借来看看也就行了。”

⑧母亲听了我的话,便没有再说什么。转身去忙她自己的活了。第二天傍晚我下班回家,进屋一眼就看到堂前的饭桌上整齐置放着一叠书。走近一看,正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十册点校本《史记》。我捧起其中一本,匆匆走到正在厨房做饭的母亲身旁,询问这是怎么回事。母亲抬头望了我一眼,用十分平静的语调说:“你愿意读书,这是好事情。我不懂历史和古书,但你既然讲了《史记》是本有用的书,我今天就去新华书店替你买了回来。”说完,她就又忙手头的事情去了。

⑨我望着母亲的背影,许久没有说出话来。我知道,那时候的十元三角钱,对我们这样经济窘迫的家庭来说,是一笔何等巨额的开支,母亲并没有很高的文化程度,但是,为了我的读书嗜好,却……我深深地感动了。我突然觉得,捧在自己手上的这本《史记》是这样沉,这样沉……

⑩就这样,我同《史记》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相信,自己的高中学业能够自修完成,完全肇始于这部《史记》的购置。它伴随我一路前进,揭开新的人生之页。

⑪如今,我已拥有了相当数量的图书,但是,从没有其他任何一部书,能够在我心目中占有像《史记》一样的地位。因为,在我心灵深处,我永远清晰地记得我与《史记》的恩怨纠葛,永远清晰地记得当年母亲替我购置这部书籍时的全部细节。


(1)选文作者读书过程中的哪个做法最触动你?为什么?
(2)第⑤段写“我”续借《史记选注》的波折是否太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
(3)请你在第⑨段结尾“这样沉”后面补写一段“我”此时的心理。
(4)阅读第⑧段划线句,《朝花夕拾》中有一件类似的事情,请简要叙述。
2022-06-10更新 | 9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②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③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④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⑤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比较的无味”是无味吗?“可”字有什么用处?去掉它行吗?
2.将文段中第④句改成“在没有雪的地方,用秕谷做诱饵,用竹筛子扣鸟。”好吗?为什么?
3.文段各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2022-09-19更新 | 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